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唐雄

第一卷 不辭長作嶺南人 第二二零章 送溫暖 文 / 華岳青陽

    第二二零章送溫暖

    當周承業和郭元忠帶著一支小隊伍趕到振武軍駐地所在時,個個都是人困馬乏,幾乎力竭

    假扮的商隊從湟水城出來之後,先是順著湟水河岸逆流而上,走了一百多里較為平坦易行的道路,抵達了河源軍駐守的土樓山。在土樓山軍營之中稍作歇息之後,商隊向西南方向而行,穿越東藥水河谷底,在崎嶇蹣跚的山地之間穿行,用去了此前兩倍多的時間,終於順利到達了石堡城下。

    若非郭英義為這支隊伍準備了耐力充沛的青驄馬,只怕周承業臨行時專門為石堡城數千守軍精心準備的禮品都難以送達駐地。

    石堡城守將高秀峰提前一步收到鄯州都督府的通知,親自率領三百兵丁走出石城山十里迎接周參軍和郭參軍的到來。

    當年近四十的高秀峰看到兩張年輕的臉龐時,嘴角不由自主地抽搐了幾下。接到郭都督的緊急通知時,高秀峰還以為這次前來石堡城的錄事參軍和武庫司參軍會是什麼厲害角色,不成想見面之後才發現是兩個連毛都沒長齊的娃娃。

    在反覆驗證了兩個娃娃兵的身份,確定其中一位就是錄事參軍,另外一位是武庫司參軍之後,高秀峰這才有些鬱悶地帶著週二和郭元忠走進了振武軍的駐地石城山。

    不怪高秀峰和他身後的親兵們心裡膩歪,邊關將士常年累月地在外拚死,一刀一槍地積累軍功,能夠勝任到高秀峰這種位置的已是萬中挑一,可瞧瞧人家兩個從京師來到鄯州的娃娃,從來沒有在邊關吃過苦、受過累,這一入伍便是從七品上和正八品上的官職。

    這人比人,可真是要氣死人!

    周承業將高秀峰和士兵們的表情看得清楚,嘴上也沒有多說什麼,一聲不響地跟在隊伍之中上了石城山。

    抵達振武軍駐地之後,高秀峰這位正五品的武將面上客氣地向周承業說道:「周參軍,有什麼話需要給兄弟訓示?」

    周承業身兼錄事參軍一職,有權力對鄯州境內各軍隨時進行抽查和監督,高秀峰雖然官職比他高出一截,可也不敢得罪了這位主管軍中檢察事務的年輕高參。

    周承業也不含糊,對高秀峰說道:「將軍言重了,訓示談不上,不過我既然來了石堡城,就要與所有振武軍的兄弟們見個面、問聲好,將張大帥和郭都督的問候帶給大家。」

    高秀峰於是命令傳令兵通知下去,振武軍全體士兵在營內集合,接受上峰的訓示。

    不多時,司號兵嗚嗚地吹響了結合的號角,軍營內的士兵除了少數輪值的之外,全部放下手中的活計,按照編制序列整隊集合。

    待到士兵集合完畢,高秀峰便對周承業說道:「振武軍現有兵士三千五百二十八人,其中四百人駐守東西高台警戒瞭望,不得擅離職守,另有二百人負責今日營中巡視和勤務,不用參加日常的集合出操,還有一百五十人回家休假,剩餘兩千二百二十八人就全在這裡了。」

    周承業聽到這裡,心中有些疑惑。他臨來時專門詢問過振武軍的基本情況,按照編制應該是五千人才對,今日一看卻只有七成的實際人數,出入明顯過大。不過週二這次深入一線部隊,不是來挑刺和整人的,所以也就把這個疑惑藏在心裡,打算私下裡跟高秀峰瞭解一下情況。

    看到面前密壓壓地站著兩千多名神情嚴肅、精神振奮的將士,已經很久不在大軍之前說話的周承業,忽然有一種莫名的感動情愫湧上心頭,他鼓足了丹田之氣,大聲說道:「諸位兄弟袍澤,周某今日前來石城山,一不是來檢查督導,二不是來作威作福,我是帶著隴右節度使張忠亮大帥和鄯州都督府郭英義將軍的問候,專門來這裡向大家道一聲謝,你們為了大唐和鄯州,辛苦啦!」

    週二這個開場白,不矯情、不做作,頓時贏得了高秀峰和振武軍士兵們的好感。

    「周某來的匆忙,加之從湟水城前來石城山的道路崎嶇難行,是以攜帶的慰問品數目有限,小小禮品,不成敬意,還請兄弟們不吝笑納!」

    說完這話,周承業便讓人將隨行攜帶的一批慰問物資搬上前來,然後一份一份地向士兵們發放起來。

    趁著發放慰問品的空當,周承業打開一個結實精緻的木盒子,對高秀峰解釋起盒種所盛的各樣物品。

    「這是一盒冬季防凍的油膏,可以減輕將士們凍傷的程度;這是一盒夏季防曬膏,可以避免將士們長時間在烈日下曝曬傷了皮膚;這是一份治療傷風的藥丸,藥方是長安城醫館有名的孫神醫所配;這是一份防止腹瀉腹痛的藥劑、這是一罐用來清洗傷口的烈度燒酒、這是一塊上等的熏鹿肉、這是一份細鹽……」

    隨著周承業將包裹嚴密的各份東西從木盒中掏出,高秀峰和他身後站著的幾名副將眼眶開始泛紅。

    大家都是久經沙場的鋼鐵漢子,見慣了生離死別,原本早已變得冷漠的內心輕易不會再被感動,可是看到一個從京師之地跑到鄯州「鍍金」的官二代竟然如此細心地為邊關將士考慮,在尚未離開長安時就開始準備各種藥劑藥膏,這些軍中漢子們還是被感動了。

    領到慰問品的士兵,有些手快的便打開了盒子,看到木盒之中竟然放著十多樣的東西,雖然每一樣的數量不是很大,但都是那麼貼心和實用,他們便激動抱頭痛哭,覺得終於有人理解自己在邊關所受的苦。

    到了這時,振武軍上下對於新來的周參軍和郭參軍收起了輕慢之心,就衝著周承業的開場白和這份慰問品,大家都覺得他們與眾不同。

    每人一份的慰問品發放完畢之後,還剩下一些。周承業婉拒了高秀峰當日留在中軍休息,來日再上東西高台的好意,又帶著慰問品親自爬上修建於懸崖峭壁之上的兩座要塞,親自向東西兩座高台之上的士兵表示了慰問。

    站在一座高聳的碉樓之上,高秀峰向周承業介紹說道:「這石堡城東、西、南三面均為懸崖絕壁,只有北側和東北側山坡可以從山溝爬向山頂。此城雖無城牆,但從西、南方向吐蕃人佔據的區域向這裡遠眺,便酷似一個天然石堡,高高聳立,易守難攻。」

    「石堡城西距赤嶺二十里,隔藥水河西北距定戎城七里,東北距河源軍一百八十餘里,地處唐蕃分界線赤嶺唐朝一側的軍事前沿,是我大唐軍方守禦赤嶺的防禦體系中最重要的軍事據點和制高點,承擔了踞高觀察、傳遞信息、遏制交通、憑險據守等多方面的任務,地位十分重要,將其看作是戰略要地也毫不為過。」

    聽完高秀峰的介紹,周承業對於石堡城的理解更深了幾分。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周承業在高秀峰的陪同之下,走遍了石城山附近的溝溝壑壑,轉遍了東藥水河谷的每一處地方。在這個過程中,高秀峰親眼看著周承業讓隨行的護衛不停地從背囊之中掏出各種稀奇古怪的器物,對著這裡量一量,對著那裡畫一畫,忙的不亦樂乎。

    高秀峰問周承業這是在做什麼,週二一臉神秘地回答說這叫戰場測繪。高秀峰別的沒有看懂,但卻發現了週二掛在脖子上的那個雙筒黑傢伙是個寶貝,於是恬著臉要借週二的寶貝一使。

    周承業來時沒有打算將自己費了很大精力才制做出來的雙筒望遠鏡贈予高秀峰,但是來到石堡城之後,他親身經歷了邊關將士的辛苦與不易,特別是當他發現將士當中有許多人因為營養不良的原因而患有不同程度的夜盲症,他改變了主意。

    周承業手把手地教會了高秀峰如何使用這架名為「千里眼」的寶貝,等到週二離開石城山的前一夜,高秀峰像是丟了魂兒一般在周參軍屋外晃蕩,最後還是咬著牙走了進去。

    「周參軍,還沒睡呢?」

    「正睡的香,被你吵醒了。」

    「唔……,實在是不好意思啊!我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想跟你打個商量……」

    「高將軍一向說話快人快語,今夜怎麼吞吞吐吐的?」

    「唔……,這個……,啊……那個……」高秀峰抓耳撓腮地不好意思說出口。

    週二心知肚明,高秀峰這是想問自己討要望遠鏡,可又不好意思張口。他假裝不知,強忍著笑意,一臉好奇加疑惑地看著高秀峰。

    「唉!我就直說了吧!二郎,你能不能把那架『千里眼』轉給我?我知道那是一架寶貝,用多少錢也換不來的。可是,如果有了這樣一架寶貝,我們振武軍至少可以提前半個時辰發現吐蕃人的動靜,這樣一來兄弟們就可以做足準備,減少許多不必要的傷亡。」

    周承業一臉的難以割捨,他在等著高秀峰開出價碼。

    「這麼說吧,只要二郎這次將寶貝送於振武軍,今後整個石城山的兄弟都承你一份情,只要能幫上二郎的事情,兄弟們眼睛都不會眨一下!」(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