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唐雄

第一卷 不辭長作嶺南人 第八十二章 牛逼的鄢陵崔家 文 / 華岳青陽

    洛陽城內,楊玄璬的家中,此時已是夜間,距離周府那位精明能幹的管家離去已有兩個時辰。

    楊玄璬坐在室內一張椅子之上,凝神不語,心裡所慮的正是侄女楊玉瑤的婚事。在他旁邊坐著的,還有結髮妻子王氏。

    王氏有些不解地問道:「老爺,今日那周府管家登門求親,分明是很有誠意,不然也不會備下如此厚重的禮品。那周家二郎也是個有才華的青年俊秀,又是官宦子弟出身,如果真的能讓玉瑤嫁過去,也是一件美滿的因緣。不知老爺為何瞻前顧後的,如今又患得患失?」

    楊玄璬輕輕歎口氣,然後說道:「夫人說的這些,我何嘗又不知呢。只是我們前段時間才主動向鄢陵崔姓示好,想要將玉瑤嫁過去,如今那邊還在猶豫,我們若是答應了周家,萬一惹惱了崔姓如何是好?」

    王氏於是又說道:「既然如此,我們明日便趕緊派人再去鄢陵崔家詢問一下,最好是將長安周家登門提親的事情透露給崔家,看看他們的反應。」

    楊玄璬點頭說道:「夫人此言在理,我們也不能一直這麼乾等下去,那崔家人的架子再大,我們這次都算是給他們留足了面子,他們這次卻要給個說法。」

    楊玄璬夫妻兩個定下策略,於是回裡屋睡下。

    又過了片刻,一道模糊的身影藉著漆黑的夜色從周家屋頂上空飄蕩而去,從始至終都沒有發出半點聲響。

    深更半夜伏在楊家屋頂上偷聽楊玄璬夫妻二人說話的,正是周府管家阿祥。他的一身高超武藝用來聽牆根,實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了。不過,為了不辜負周子諒的托付,為了二公子的終身幸福,別說是讓阿祥聽牆根,就是讓他舉刀殺人,他也不會眨一下眼睛。

    這十多年來,周家人待阿祥如同親人,周家兩位公子更是在阿祥的暗中保護之下長大成人,眼看著周家的下一輩都要成家立業,如今在世上已經舉目無親的阿祥覺得就像自己的孩子要娶妻生子一般,心裡邊也是十分的重視。

    白日裡,阿祥被楊玄璬不冷不熱地打發之後,心裡很不是滋味,索性便在夜間摸進楊家宅院,暗中聽一聽這楊家人到底是怎樣的想法,結果還真是所行不虛,聽到了自己想聽的內容。

    第二日一早,楊玄璬便派出家中一個穩重老練的家僕,身上揣著一封他的親筆書信,急沖沖地向城外趕去。楊家僕人前腳趕的急,換了裝扮的周府管家阿祥在後面緊緊跟著,看這架勢,竟然是準備跟到鄢陵崔家去。

    從洛陽前往鄢陵,不過兩百多里路程,而且還是一馬平川的官道,所以楊家僕人只用了四天時間便已趕到了崔家。

    說起這鄢陵崔家,原本出於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而清河和博陵則是「五姓七望」之中七望的兩望。

    由於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繁衍眾多,加上仕宦遷徙等原因,崔姓從清河和博陵一帶進一步分衍出了鄭州崔氏、鄢陵崔氏、齊州崔氏、青州崔氏,以及清河大房崔氏、清河小房崔氏、博陵大房崔氏、博陵第二房崔氏、博陵第三房崔氏、南祖房崔氏等。

    據後世統計,僅在唐代,崔姓就由清河、博陵二望分出十房崔氏,累計出了二十九位宰相。當時天下有「言貴姓者莫如崔盧李鄭王」的俗諺,崔姓則被當作天下最著名的姓氏,被圈內人公認為「天下第一高門,北方豪族之首」。

    鄢陵崔家雖然無法與清河和博陵崔氏相提並論,但畢竟同宗共祖,而且這一分支之中也是出了不少做官的,勢力不可小覷。如今在長安萬年縣衙擔任都尉職務的崔宜民,便是來自於鄢陵崔家。崔宜民在鄢陵崔家的官員之中,不過是個普通角色,與那些真正大佬級別的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碰巧的是,鄢陵崔家如今主事的人名叫崔宜霖,卻是那崔宜民的大哥,而楊玄璬想讓楊玉瑤嫁的崔姓子,正是崔宜霖的大兒子,也就是崔宜民的大侄子。

    楊家僕人見到崔家主人崔宜霖後,便將楊玄璬的書信呈了過去,結果崔宜霖在看完書信之後,卻是十分不客氣地說道:「楊玄璬真是好算計,難道我鄢陵崔家的面子還比不過長安城內小小的一個監察御史麼?竟然用這個辦法逼著我鬆口,可知鄢陵附近想要嫁於我家大郎為妻的女子多的是!」

    楊家僕人滿臉是汗,也不敢當面頂撞崔宜霖這位崔家主人,只得苦著臉一個勁兒地賠小心。

    崔宜霖有些冷淡地對那楊家送信的家僕說道:「你且在這裡稍等片刻,我這便給楊玄璬回信一封!」

    說完這話,崔宜霖便來到書房揮筆寫信,信的內容卻是讓楊玄璬拒絕長安周家的婚事,等待鄢陵崔家的正式答覆。

    崔宜霖的這封回信,卻是有些霸道了。他不僅要楊家拒絕周家的提親,而且還沒有明確答覆崔家到底娶不娶楊玉瑤進門,說白了還是把楊家不上不下地抻著。

    得了崔家答覆的楊家僕人,於是苦著臉回到了客棧,唉聲歎氣地不知道如何回洛陽跟主人交差。臨走的時候,楊玄璬可是專門交待過的,要這個中年家僕無論如何也要從崔家得到確切的答覆。如今看來,這趟差事卻是辦砸了。

    當日夜裡,喝了一肚子悶酒的楊家僕人酣然睡去,半夜裡被人摸進了房間卻毫不知情。

    一直跟蹤這位楊家僕人前來鄢陵的阿祥,便住在這位僕人的隔壁,等到這位僕人沉沉睡去之後,便十分輕鬆地摸進了他的房間,很快從那僕人的包袱之中找到了崔宜霖的書信。

    阿祥拿著書信回到了自己的房中,藉著昏暗的油燈發出地光芒,他很快便看完了崔宜霖的書信,然後冷哼一聲,自言自語地說道:「這崔家人還真是霸道,不僅要駁了周家的臉面,還要耽誤楊家女子的青春年華,真是牛到沒邊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