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唐雄

第一卷 不辭長作嶺南人 第五十一章 風度不能當飯吃 文 / 華岳青陽

    大唐王朝是個追求時尚和風度的國度,男人們崇尚戴花、熏香,女人們喜歡各種色彩艷麗、裸露性感的服飾,皇帝們則熱衷於打馬球和宴會。

    作為盛唐的締造者,李隆基尤其注重風度。這位皇帝在年輕時相貌俊美,既能上台扮戲子演戲,又能上馬騎射,還可以做出水平不俗的詩篇。可以說,李隆基從骨子裡面散發出來的都是浪漫的氣質。

    有什麼樣的皇帝,就會有什麼樣的臣子。李隆基所任命的宰相張九齡便是大唐最有風度的男人。

    沒有之一。

    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宰相和詩人,風度翩翩,曠古絕今,被後世稱為「嶺南第一人」。張九齡與李隆基君臣共事多年,但皇帝每次見到他,都像喝了普洱茶或是泡了溫泉浴一樣神清氣爽,好不舒坦。即使後來老張因為得罪了皇帝,被攆出長安,可李隆基還是時時不忘九齡的風度。每當有大臣推薦人才時,皇帝都要先問一句:「風度得如九齡否?」

    在李隆基的心目中,張九齡一直便是風度的代名詞。

    然而,風度不能當飯吃,更不能當成臣子跟皇帝叫板的資本。特別是在好大喜功的李隆基漸漸不怎麼愛聽逆耳之言時,如果你還風度翩翩地跟皇帝擺事實,說道理,講原則,那麼做臣子的不管是宰相還是御史,都面臨著被皇帝「炒魷魚」地危險。

    因為漸漸為皇帝不喜,加之李林甫這個嘴上抹蜜的傢伙又在皇帝身邊煽風點火,還有那包藏私心地武惠妃對著李隆基大吹枕頭風,所以賢相九齡公在朝堂上的日子現如今是越來越難過。

    幸好,老張前幾月無意之中在周子諒府中發現了一匹「千里駒」,而且衝動之下還認作義子,結果最近一段時間腰不酸了、腿不痛了,心情也舒暢多了,真是開心啊!

    張九齡之所以心情漸好,一來是因為他提拔起來的周子諒如今開竅了,知道幫著自己一塊兒對付李林甫,而且手段極為圓滑老辣,竟然讓奸詐如狐狸的李林甫都感到頭痛。雖然周子諒的官兒不大,可他在皇帝面前發揮的作用可不小,這兩個月下來,老張經常是笑瞇瞇地看著周子諒替自己把想說的話都說了,還不會惹得皇帝生氣。

    皇帝只要不生氣,自然不會去招惹風度翩翩的張九齡。

    張九齡心情舒暢的第二個原因,則是他發現自己看人的眼光依然準確無誤,周家二小子果然不是凡夫俗子,每次讓人送過來的詩文,都讓老張愛不釋手,反覆朗誦。不時的能有上等佳作品鑒,對於愛詩如命的張相而言,簡直就等於給他了百年老山參一樣提氣。

    幸好認乾兒子及時,否則要是被別人搶了先,老張豈不要捶胸頓足,大呼可惜?

    還有一個不能對外人說的原因,卻是老張最為看重的。雖然他本人便是文壇領袖,但作為一名資深的宰相,老張清楚地知道玩政治和玩文字那是兩碼事。周家二郎憑借一首《登樂游原》,讓張九齡敏銳地看出了此子在政治方面的天賦和悟性,偏偏周承業還能做出好詩文出來。

    以張九齡那雙閱人無數、明察秋毫的眼睛,他覺得將來周承業便是自己最合適的接班人。

    不要懷疑張相的判斷,歷史上,他曾在安祿山造反前二十年的時候便看出這個傢伙不老實,堅決提議皇帝將其一刀剁了,結果玄宗聽信了李林甫的鬼話,留下安祿山一條小命,也給開元盛世留下了掘墓人。

    正因為越來越重視周家二郎,所以私下裡張九齡多次與周子諒談論周承業的「進步」問題,頂不住張相熱情似火地壓力,周子諒只好老實交待了兒子為自己當軍師的事實,結果讓張相也大為吃驚。

    張九齡對於周承業給周子諒提出的一些建議極為讚賞,特別是那條關於官員選拔任用採取「末位裁汰」的辦法,實在是太給力、太到位了。正因為這條建議,結果使得李林甫現在將多數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周子諒這邊,在朝堂上跟張九齡搗亂的時候反倒少了許多。

    但是,老張對於周承業不願讀書的表現十分不滿意,對於周承業刻意不以詩文彰顯名聲的做法也不認可,所以他準備請一批在詩壇上有名望的老前輩,一起來開導開導周承業,同時也算是替周承業作一個引薦。

    一開始,張九齡是打算在自己府中宴請賓客的。但周承業給他提了個建議,卻讓他改變了想法。

    周承業說:「義父啊,你這麼風度翩翩地往朝堂上一站,搞得皇帝鴨梨山大,因為你平時什麼錯誤都不犯,就算皇帝對你有什麼不滿,他也不好發作。這樣可不好!做臣子的應該時不時地犯點小錯誤,讓皇帝藉機會衝你撒個氣,這樣皇帝的心情好了,你也就安全了。」

    周承業這話說的婉轉,其實是在提醒老張同志,不要以聖人的姿態做臣子,還總是教訓皇帝,皇帝是要臉面的,你總是擰著他,遲早沒有好果子吃。

    如果是別人這麼跟張相說話,少不得要挨一通罵,可周承業不一樣,他在對老張說這話的時候,先讓阿祥給老張專門送去了一副老花鏡,這讓老張不好意思不聽他一回。

    既然是要故意讓皇帝揪小辮子,張九齡於是便靈機一動,將酒宴擺在了東市陳記酒樓。

    太宗皇帝要求五品以上的官員不得入市,如今老張以二品大員的身份去東市的酒樓裡面吃酒,雖然算是犯了錯誤,但這樣的錯誤絕對不會對張九齡造成實質性的影響。現在是大唐盛世,太宗的一些規矩已經被官員們當成了耳旁風,經常有些朝中大臣們出入東市,也沒見哪個閒的蛋疼地御史出言彈劾。

    老張來陳記吃酒的事情肯定會傳到皇帝的耳朵裡面去,皇帝如果心情不好,就會拿這個說事,藉機批評老張如今怎麼不講風度了,正好沖淡他心中往日對老張積累起來地怨氣。這麼做,便是以退為進。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李隆基絕對不會因為這麼一件小事而罷免了張九齡的相位,相反,他一定會好奇張九齡去的這家「陳記」到底如何了得,竟然將自己最有風度的宰相都給吸引了過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