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三國之通商天下

龍騰世紀 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的準備 文 / 踩牛屎的山羊

    陳群不由感覺一陣好笑,「奉孝你說了半天,怎麼又說回到了一開始的話題了?」

    郭嘉嘿嘿一笑,「沒辦法,剛才那只是開胃菜,大家隨便聊聊;現在說點深奧的,身在青州可不就得想想袁冀州想想公孫將軍的嗎;至於正事,我還得一會才能說呢。」

    郭嘉這邊和陳群插科打諢,那邊陳紀反而已經急不可耐了,打斷郭嘉的話疾聲問道,「奉孝的話可是認真的?」

    袁紹勢大是誰都看得出來的事情,再說這種事情一開始可以搖擺不定以觀其變,可到最後還是要作出選擇的,是以此時郭嘉既然提出了這樣的打算,陳紀就不得不認真考慮。

    郭嘉看到陳紀的表情,這老爺子可不是他郭嘉能消遣起來的,所以也不敢賣關子,應聲就回答道,「是認真的!」

    陳紀狐疑的看看郭嘉,沉聲問道,「是你家『山長』的意思?」

    若真說起來,結好袁熙的想法蕭文早就有了,可蕭文並沒有下定決心。一個不好就弄得跟現在的曹操這般,前腳做了東郡太守,後腳袁譚跟過去就在曹操頭上做起了太上皇,蕭文就是怕出現這樣的制肘,所以才遲遲沒有跟郭嘉通氣。

    可蕭文沒有打定主意,不代表郭嘉也沒有打定主意。在蕭文的印象裡,此時郡守和刺史的關係,大概也就像是夢裡那樣,一經確定下來,就算是某人的謀士或者某人的武將了,可郭嘉還沒有這樣的認知,或者說,此時蕭文就有這樣的想法,其實還真的有些過了。

    對郭嘉來說,現在最迫切的事情是需要一個數得上話的青州刺史被擺在前台,然後郭嘉就可以靜心發展,畢竟一切離蕭文所說的「大事件」還有些遠。

    而這青州刺史具體是公孫瓚的人還是袁紹的人,郭嘉都有自信能夠從中周旋取利,所以倒是並不甚介意。

    再說,估摸一下袁紹和袁術的關係,再結合蕭文反饋回來的袁譚袁熙之間的勾心鬥角,郭嘉心中有了一個龐大計劃隱隱的雛形。

    若真的能成事,則蕭文日後的阻力就會大大的減小。但事情太過遙遠複雜,沒有更大的契機出現,郭嘉可不保證能夠憑借人力佈置的了這樣的局,所以並沒有告訴蕭文。

    現在順水推舟,郭嘉還是樂意看著事情朝著自己期待的方向發展的,所以面對陳紀近似質問的話,肅容認真回道,「不僅我家山長,樂安邴原大人,北海孔融孔文舉大人,也都一致同意了。」

    郭嘉這話說的相當違心,邴原死板讀書人出身,本就不是做實事的料子,像這樣的大事,一向還是由郭嘉做主的;而北海孔融,躲在北海一畝三分地裡做霸主,外交的事情有孫紹周旋,郭嘉可以隨意的曲解孔融的意思了

    果然邴原和孔融的名頭一下子就叫陳紀長出一口氣,露出了放心的神態,可是這麼簡單的小把戲顯然低估了陳群的智商。

    陳群看著郭嘉似笑非笑,並不替陳紀出聲應承或否決,只是看著郭嘉。

    郭嘉見狀訕訕一笑,「失誤失誤!」

    小把戲不見效,自然就要動真格的了,那麼還得從能夠得到的利益上來打動陳群,所以郭嘉眼珠子一轉,就衝著陳紀起身行禮道,「嘉昔日曾聞,朝中有聲音,想讓陳太守出任三公之職,不知是也不是?」

    雖然陳紀是從長安避難出來的,但是若說這「三公」之說,可還真是陳紀的心中相當得意的一件事來的,所以陳紀含蓄的點點頭,算是應下了。

    郭嘉接著說道,「由此可見,陳太守其才不止於一郡一州之地,而在於京畿,在於朝堂,也可由此推斷,陳太守這平原國相的位子,其實並做不久的。」

    這是一句大實話,所以陳紀陳群都沒有出聲反對。

    說到這裡,郭嘉微微舒口氣,局已經布成了,接下來就等著這二人往裡跳了,所以也不再急,緩身落座,這才淡笑著瞥了一眼陳群,對陳紀驟然迸出一句,「聽聞袁熙年紀也不大!」

    這話可是大有深意啊!

    袁熙年紀不大,而陳紀陳群又有迎接袁熙入主青州的功績在,日後袁熙要回報諸位的話,只要操作得當,這回報就有相當大的可能回報到了陳群的身上了!

    陳群仍舊不動聲色,可陳紀就有些抑制不住的激動了。只要袁熙進了青州,他陳紀自然是要去州府裡做事的,那麼這平原相的位子,就有相當大的可能落到陳群的頭上,而這樣一來,對於陳群仕途的積累,可謂是一步登天啊!

    想到這裡,陳紀就要答應,哪料陳群卻輕咳一聲,「長文幕先聖久矣,向以著書立說為畢生所願,慚愧的很,對於奉孝所言之事長文志不在此!」

    郭嘉稍楞就明白了陳群的意思,現在天下大勢不明,陳群又不像陳紀這般德高望重,自然不敢隨意的選擇支持誰反對誰。

    越發的對陳群感興趣了,郭嘉向陳群露出一個心照不宣的表情,也不說破,「長文不在意,可不見得別人不在意,莫不是日後長文還準備一步步鑽營,到得不惑之年仍不能一展胸中所學?」

    這話叫陳群臉色微變,神情一緩。

    而陳紀見狀也稍顯安心,立馬接過郭嘉的話題,哈哈一笑,「既然連文舉兄和根矩(邴原的字)都應承了,我這裡絕沒有拒絕的道理啊!可如今臧洪新到,我們就」

    袁熙入主青州的事情並不急在一時,說起來可真就是小事一件了,所以郭嘉不以為意的說了一句「先做濟南相」就略了過去。

    若是陳群剛才一口就應下來,表現出感恩戴德的神態,那麼郭嘉自然不用繼續示好,事情就定下來了。

    可現在的局勢,郭嘉還真不放心,所以繼續跟陳紀陳群敘了幾句閒話,郭嘉突然道,「近來樂安的造紙略有小成,不知陳國相有沒有興趣?」

    「哦?」陳紀陳群皆出聲問道。

    尤其陳紀,一副早就心癢難耐的樣子,「賢侄,一早就聽說過樂安的紙有不輸於錦帛的質量,攜帶極為輕便,卻不知」

    郭嘉輕笑,接過話茬道,「今日奉孝獻上的禮物裡,就有經過鄭玄大師校正註釋的數本經籍。」

    在樂安,邴原和鄭玄可能對其餘的事情並不感興趣,可對於造紙,對於印刷,對於辦學,對於這三件能夠名留青史的事情,那可是相當上心。

    此時的紙張幾經改良,連帶著印刷的技術也有所提升,尤其蕭文最後決定高價先造出一部分質量好費功多的好紙,所以技術方面已經與數年前不可同日而語了。

    像今日這般,郭嘉可以拿得出手的紙張,就是花費大量人力物力高價造出來的,是專用來結交關係的貴重物品,算是樂安的一大「特產」吧。

    陳紀連忙叫人把郭嘉帶來的幾本書籍呈上來,一翻之下,雖然質量上仍舊不比竹簡結實,可在重量、字跡等諸多方面卻另闢蹊徑,陳紀一見,果然愛不釋手!

    「尤其這字,是以鄭玄大師的手書為模子刻印的,前後統一,所以不用擔心有認不出來的情況!」郭嘉心中得意,又加了這麼一句。

    「這些蝌蚪狀的東西是?」陳紀高興歸高興,可還沒老眼昏花,一下子就發現了蹊蹺之處。

    「這些嘛,是按照我家山長的意思,斷句用的。」郭嘉再次解釋,同時略帶感慨的又補充道,「因為這事,我家山長可沒少跟家師爭執!」

    接著,郭嘉向陳紀一一介紹標點符號的意思。

    等到一切敲定,這會沉默下來的陳群突然出聲問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奉孝所說的『正事』,好像還沒開口的吧?」

    郭嘉說他留下來有三件事,現在才說了兩件。剛才陳紀陳群又承情又拿好處的,現在顯然到了該辦事的時候了,所以陳群也沒準備遮遮掩掩的。

    別看郭嘉弄了這麼大陣仗,可真正說出來之後,其實也不過就是一件小事,「北海黃巾勢大,所以奉孝」

    支支吾吾猶猶豫豫,不過都是郭嘉做做樣子罷了。

    陳群眼光一閃,哪裡還不明白郭嘉的意思。

    以樂齊國安數年屯田的兵力,莫說青州的大部分黃巾已經進到袞州去了,就算是整個青州的黃巾都打進了齊國,也不見得郭嘉會這麼為難。

    那麼真相就只有一個,郭嘉準備獨吞這批黃巾,而他平原相陳紀陳群,就要負責向現在的青州刺史臧洪解釋,向日後的青州刺史袁熙解釋,並且阻止兩人對齊國動手。

    這種事情,陳紀反應也是頗快的,想明白利害之後,當即點頭應下。

    一時賓主盡歡。

    徐州,琅琊。

    張闓帶領的黃巾被陶謙圍剿了好久,依然活躍在徐州大地上,一來也是因為陶謙確實不通軍略,二來,也是陶謙準備全盤拿下張闓的緣故。

    可現在是儀隨著曹豹,並沒有全殲張闓的意思。二人只是精心佈置一番,一路把張闓從徐州腹地給趕到了這琅琊,並且馬上進就要進入青州北海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