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科技三國

流浪吧!第九軍團 第0186章 子龍詐襄城.東方歸夢處 文 / 沉默的蚯蚓

    更新時間:2012-06-30

    「瞪瞪」黑暗處傳來整齊的步伐,這應該正是趙雲口中的荊州大隊騎兵,臧霸有些遲疑迫在眉睫的大吼:「快開城門放趙將軍進來!」

    臧霸是怕了!怕的不是敵人的騎兵,反而是趙雲口中的軍情消息

    ——吱呀——守門兵腰掛彎刀緩緩的推開一條二米寬的門縫雙手不離巨大的木門,等待著趙雲進來後立即關上。

    趙雲嘴角當即露出一絲詭笑,臧霸一直盯著趙雲的言行舉止一見趙雲邪異,知道多半中計了,趕忙大喊:「城下的是敵人,快給我將門關起來放箭,放箭!」

    可惜已經晚了,趙雲與白馬義從幾乎同時一擼馬頭抽出長槍齊聲大喊:「衝啊!!!」

    趙雲一馬當先的衝殺進城門,守城兵還未抽中彎刀「噗」的一聲,人已經被撞飛接著就是趙雲重如泰山的白槍橫掃。三個擋道的守門兵只感覺胸口一陣抽痛,詫異的望著眼前越來越遠的城門,自己竟然浮空而飛。

    臧霸的謹慎得道了很好的證明著,大隊的長槍兵跟腳就堵住城門,趙雲與白馬義從當即陷入苦戰趙雲乃是何許人也?快槍如同星星點燈,爆綻著火花的同時居是武器落地的「叮鈴鈴」聲。

    由於近戰,兩方扭打在一起除了幾個精準的射手外,所有弓箭手都嚴防著外圍那顫動的馬蹄。

    火炮一些高尖的利器也都被士兵從城垛中抬了出來,伴隨著第一聲炮火聲,大戰開始了!趙雲英勇無雙,白馬義從各個身手矯健以慘死數人為代價,終於撕開一條口子臧霸見狀趕忙起身上馬,獨沖趙雲而去。

    趙雲剛抵眼前的長槍,還未鬆口氣就感覺側身傳來刀風,急忙翻身躍至馬肚快槍從馬腹刺向來襲者。

    臧霸暴汗如雨偷襲之餘並未想到對方還能回槍,拖刀之手急忙一鬆身子向後仰倒,希望能躲過這一擊。飛沙走石間,銀白的槍尖已經頂至臧霸胸前突然趙雲收槍衝著臧霸一笑。

    浮在半空的臧霸一愣,對方完全可以一槍刺死自己但是對方卻沒有怎麼做,「啊呦」一聲慘叫,臧霸摔落戰馬。

    周圍的曹軍,迅速的將臧霸救起臧霸再次上馬,敵人已經躍進城門,大隊的騎兵湧進城內臧霸知道,襄城完了!城門以失多留就多有一分危險,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嘛!

    「槍兵掩護火炮弓弩兵撤退,刀盾兵堅守各房巷全軍退向城守府!」

    臧霸說的有條不紊,話落後急匆匆領著數十騎,打馬衝向南門!曹軍以得軍令,城下傾瀉的火炮都停止了奪命的弩槍也未再發,趙雲與白馬義從破敵開道殺的白甲浸染鮮紅,三千騎兵如同洪潮不斷的湧入西門,長槍兵再也頂不住了!開始緩緩的撤退。

    襄城守將府邸中,賈達來回的拍拳踱步。此賈達非賈逵,這個賈達是豫州頂城人士黃巾之亂,領義兵數次在豫州破黃巾曹操起兵陳留,幕為帳下擔任襄城城守一職。

    「將軍,敵人已經佔領西集我敗軍已經撤回城守府!」來報的士兵半支著身子,跪在賈達身前!左臂被包裹的白紗溢出血來,可見戰況激烈。

    「府中合計有多少將士?能戰之兵又有幾何?」賈達滿臉焦急,臧霸敗走南門,獨留自己一覽大權

    報兵抬起頭,「人數不足千人!」

    賈達聽後,一屁~股癱坐在椅子上這五千士兵可是自己從頂城帶過來的黃巾之亂,雖有敗有勝,卻得以保留這些士兵追隨自己多年,什麼風風雨雨沒有見過!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就已經死傷四千餘人,這如何讓自己去面對頂城父老?

    「快傳徐鷲、古青二將前來!」報兵轉身就去遣二將而來!

    過了好一許,府院以鳴起炮火聲,吊頸猿猴模樣的古青急急忙忙的跑了進來身上多處帶傷,「大哥,我們被包圍快些領兄弟們突圍吧!」

    古青看似有二十啷當歲,其實才十八由於力大,賈達將襄陽東門守將之職按給了古青。

    賈達焦急的望著府外,火光不斷的爆現,很是不安的詢問:「徐鷲人呢?」

    「死了!被敵人的騎兵給活活踩死了。」古青話中竟是苦澀,那時候傳令時兩人皆在西集外圍抵擋,徐鷲為了掩護古青被鐵騎給活活攆踩過去。

    這打擊對賈達太大了!徐鷲是自己養子,勇武異常手中雙錘力戰過管亥,將管亥殺的大敗!可惜徐鷲的父親助董卓,慘死在曹操手下一直跟隨自己,為能仕官於曹操!如此一位勇將,就這麼被推倒歷史的長河中。

    賈達呆目的望著古青:「我們投降吧!敵人全是騎兵,就算突圍出去,照樣是死!也為頂城留些種子,死光了讓我賈達面對頂城的父老鄉親!」

    古青一行清淚再也忍不住,跪在賈達的身前叩首一摸眼角的淚花,抱拳退了出去。

    「我~草他~媽的!雲哥,讓我再衝次為死去兄弟報仇!」

    城守府城牆只後一丈之高,但是整個襄城的火炮與弩器都集中在這二千平方米的府牆上,配合著城牆的長槍兵比城牆還難取,趙雲損失了二百多人,硬是沒有撞開府門!

    「仇緒,你也看到這府門的防禦讓士兵們抗著木樁撞門,目標太大,先圍著吧!」

    趙雲也滿腦怒火,這襄城是自己征程上最難打的一個城市對方的士兵卻只有寥寥幾千人,從破門到巷戰到處都是暗槍暗箭,動不動就有騎兵落馬!打到城守府,已經傷亡過半!

    下馬的士兵得道仇緒的命令,扔掉十來人抗著的木樁,全部翻身上馬。將城守府給圍了起來。

    趙雲有些懊悔,早知道是這情況帶些火藥,帶些弓箭遊蕩射擊多完美吶!突然腦海一閃,趙雲如獲至寶的一般大喊:「傳令全軍尋長槍,群騎遊蕩拋槍!」

    這種方法,還是許褚給趙雲的提醒當時組建騎兵時,許褚將曹操所寫的練兵法之中的拋槍法也送給了趙雲,趙雲見是曹操寫的東西,也沒仔細看只是草草一目而過!根本沒放在心上。

    第一隊的拋槍騎兵已經立在三百步外的街道,這裡房屋密集火炮與弩器很難射中,只要借助戰馬的衝力就算是個娘們,也能將長槍從一百步外拋至府牆。

    命令未下,只見府門突然敞開從裡面衝出來一個小將,小將未騎戰馬身無銳器,正脫口大喊:「對面的將軍,只要你能不殺我等兄弟,我等兄弟願棄甲歸田!」

    趙雲一愣,自己也真是不想再打了在打下去,傷亡將會更大,拋槍並非一本萬利拋射時,敵人的炮兵就能根據飛槍的方向開炮轟擊到時,傷亡仍就會增加但絕對是趙雲佔到好處。既然對方願意放下刀兵趙雲並非萬惡之人,「這位將軍,我答應你!你們現在就可以走了!」

    古青還是很小心的派出五十手無寸鐵的軍士出去,軍士手中火把飄遠至東門,這才讓下一隊軍士前走奔走十幾隊後!城守府府牆上,未留一人,趙雲與古青同時舒了一口大氣,古青未走賈達卻走了!當最後一隊傷兵奔走,古青選著歸降趙雲,用古青的原話而言「我不喜歡安逸!」

    襄城一戰,經過趙雲方統計,五千精騎陣亡二千,傷兵三千幾乎人人帶傷,斬敵四千並非降兵!降將古青追隨,火炮八十門弩器三百件。

    可所謂兩方皆是傷亡慘重吶!正如同出一轍的成語:「兩敗俱傷」一樣。

    襄城的失陷,將汝南、葉城與陳留完完全全的分割開來,給劉備取豫南,造就了大好的機會!

    襄江河畔,一支萬餘人的大軍安落大寨,東方富坐在一葉孤舟上,望著手中的情報有些吃驚,因為這條消息就連林毅也不知道對方是誰。說白了,這一夥人根本敵我不分!本是曹軍,卻又反擊曹軍。

    「三刀,你怎麼看?」東方富將書信遞給劉劦。

    劉劦滿臉不相信,竟然是曹操救了自己引開荊州兵,但信上寫的清楚,不容有假「主公,這個曹操奸詐狡猾,還是謹慎為好!」

    東方富也有同感,這個曹操先與自己達成協議後來竟然反攻自己,又悄悄的夜裡幫助自己撤退,與蔡和大戰在軒轅山!總感覺有些反叛的太匪夷了,劉劦摸著小鬍子「主公,為何不前去取下襄陽,卻在這安心垂釣?」

    襄陽就是襄江旁,守軍只有兩萬餘人劉劦完完全全夜襲可以佔下,但東方富卻執意垂釣於襄江。

    「哈哈哈」東方富大笑三聲,臉色一緊,非常嚴肅的望著劉劦,然後樂呵呵的開口道:「古有姜太公無餌垂釣,難道我東方富就不能耍上一耍?」

    這意思概括太大,劉劦細想後還是不解見東方富不解釋,也就沒敢多問。

    小舟順游而下,漸漸已至荊山直對面,東方富任就興致勃勃的拉桿垂釣這可讓劉劦有些無聊,請示東方富後得令暗影靠岸,讓劉劦下去置辦軍務。但下船的那一瞬間,東方富愣住了。

    這個地方這個地方難道這並非夢境?

    愣神的東方富,立即引起劉劦眾人的注意,劉劦輕推了一下東方富:「主公,您這是?」

    回憶著腦海中的那個高坡,東方富如同發了瘋一樣的向前急馳五百步外果真有一個土丘,這個土丘彷彿讓東方富認定著什麼!臉色瞬間變的嚴肅起來,站在土丘上,閉上眼睛,緩緩的翻越著那個一直纏繞自己許久的夢,回憶著夢中的場景,然後緩緩的睜開眼睛這場景與夢並無一二。

    難道這個地方真的是自己的墳墓嗎?東方富不願意就此喪命,貂蟬眼看就要臨盆連自己第一個孩子的面都沒有見到,就這樣匆匆離開人世?東方富不服,這樣對自己太過於不公平,一直被打壓用盡謀略,就是無法立足三國。

    「主公,您沒事吧?」劉劦好意的遞上紗布,讓東方富擦汗。

    由於暫時安全,東方富並沒有帶著面具天天帶著,臉都快捂爛了!微微點頭接過紗布的東方富猛的操著,迅速的回憶著腦海中場景。

    突然想到了什麼,持紗布的手一停將紗布扔掉,轉頭望著暗影與劉劦:「這地方可有水壩,或者蓄水槽之類的東西?」

    東方富問的莫名其妙,劉劦十分的不解的乾笑了一聲,還以為東方富腦袋又痛了。

    見眾人不說話,東方富猛的一甩衣袖,大喝道:「三刀,速領軍士調查方圓千里的襄江可否有水壩之類的地方,即刻就去!」

    「是!三刀領命!」劉劦不敢大意的接令。

    冷冷望著暗影的東方富,等著劉劦走後,這才緩緩開口:「聽聞蔡中手上有一張荊州地形圖,上面標寫著荊州任何建築物你四人今夜速速給我取來!順路給我將蔡中給殺了!」東方富說的面色猙獰,暗影不敢大意四人領命就疾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