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科技三國

流浪吧!第九軍團 第0185章 黃忠箭縱趙雲.徐庶巧計豫州 文 / 沉默的蚯蚓

    更新時間:2012-06-29

    「七探盤蛇槍」可是公孫瓚大將趙雲的獨門絕技。

    槍探虛影連環,極快難入目,七條槍影如同盤槍之蛇因此而得名!七探盤蛇槍戰過文丑,文丑與其激戰五個回合不敵大敗。驍騎將軍韓莒子,掃寇將軍呂威璜,皆死在趙雲的七探盤蛇槍下。

    可惜天下諸侯的目光都鎖定在司州,只能讓趙雲的名聲鶴立河北。

    文丑取范陽後,趙雲跟著一眾消失綠林上眾說趙雲投了袁紹有人說趙雲自刎追隨救主有人說趙雲去了遼西。每種說法都無考證,恐怕只有當時救下趙雲的麴義知道吧!

    話接前文槍來速快,黃忠真假難辨正欲抽馬逃之,突然馬頭一撇暗叫:「不好!」,灰馬渾身乏力的倒下去趙雲一馬當先的槍直指黃忠腦袋,黃忠乃是老將戰場上的應變能力要超出趙雲很多馬摔之時,人以取弓拿壺,落地一霎那以抽弓搭箭。

    「將軍小心!」身後的白馬義從大喝。

    趙雲親的身手彎弓搭箭,無奈的收槍,閉上眼睛等待著黃忠的穿心索命箭。

    可是等了半天,硬是沒有等到期待的箭矢緩緩的睜開眼睛,黃忠騎在戰馬上,微笑的衝著趙雲抱拳:「子龍乃是真英雄,如有再見,漢升定與子龍大醉三日就此告別,後會有期!」

    黃忠的話聲不響,卻能仔細到每一個字入趙雲晶瑩琢耳,望著「登登登」跑馬遠去的黃忠趙雲也不知怎的,有一種心心相惜的感覺。

    「別讓敵人跑了,跟我殺吶!」也不知道那裡冒出來的將軍,渾身是血的巨吼。

    曹軍如同過江之鯉所向披靡,靈活的長槍連環刺,來回的配合身前的荊州刀盾兵根本無法抵擋,刀盾兵在每刺槍時都抵擋在長槍兵身前,可見訓練的程度之高槍盾配合已經至十三州頂端。

    趙雲此時卻悄然撤往後方,白馬義從與大量的士兵也都退出戰場敵人中軍的撤退已經宣告這場戰役勝敗,對於趙雲而言!已經按照徐庶的意思完成,主將許褚死了曹操與劉表的梁子已經結下,曹操這支精銳何去何從趙雲不敢過問,如果所剩下的將軍細查,恐怕到時候自己還有危險。

    趙雲領著白馬義從與三千精兵行了五個時辰,人才以至魯山城。

    魯山城守將領兵早就跑了,徐庶領著五千軍士昨夜就取下魯山城。

    趙雲的經歷可所謂一波三折原本麴義、趙雲本都對東方富有些傾慕,想效命於東方富後來麴義與趙雲因為東方富的死,鬧翻了趙雲打算另尋新主,路過陳留的時候,卻結識了徐庶徐庶有忠漢之心,趙雲的武藝讓之折服。兩人一拍既合,願去吳越投奔復漢、仁德之名的劉備。

    但路途艱辛,各州都在大戰,唯有荊州還屬安樂正欲從荊州繞向吳越,卻被許褚招領貼給抓去趙雲年輕氣盛,與許褚大戰一場兩人大戰五十回合,趙雲假敗這才結束比試,許褚大樂,封趙雲一個殿軍將負責後軍。

    徐庶正惋惜趙雲不能同行,打算獨自前去的時候,趙雲卻傳來消息,曹操的精銳要調去荊州執行特殊的行動,這才使得出現這一幕。

    「子龍果然是猛將,如劉公能得子龍必能一掃天下群候吶!」徐庶站在城門下,見趙雲躍馬,奉承著說道。

    趙雲尷尬的笑了笑,「元直妙讚了,這些都是元直的功勞所算無錯,果真是厲害至極!」

    徐庶要比東方富要早來些時日,早就發現新野的荊州兵有異動一眼認定,曹操與劉表恐怕要對防禦薄守的平國南陽用兵了!特下連環計,讓趙雲引開曹軍與荊州兵,讓平國所剩下的殘軍回長安報平皇,這樣曹操兩面開戰,袁紹勢大顧暇不及必然放棄豫州,劉表與平國定然爭奪南陽而大戰。

    這豫州也就空了出來,劉備此時領兵正圍攻登國最後一個城池「壽春」自己與趙雲領兵取下豫州後,獻豫州於劉備!也好讓劉備量才而用。

    果真是一條毒計,加害了名將許褚不說竟然一戲弄三候,可惜的是,徐庶看的只是表面往往越是正確的事情,越是錯的!劉表與曹操確實是一個聯盟,但是他們與平國也是聯盟,只是這消息是個秘密。

    機緣巧合下,便宜了東方富!!!原本以為救的是平國殘兵,卻無意救了東方富,東方富這一趟走的恰到好處。

    彈指間,趙雲和徐庶已經來到守將府,屏蔽左右後!徐庶直接進入正題:「子龍,此時形式對我等大為有利剛剛傳來消息,馬騰起兵四十萬猛攻咸陽平國長安守軍出動三十萬前往馳援劉表新敗、曹操失將,至於豫州大將夏侯惇兵將區區五萬,分守各地當務之急還是取下襄城。」

    徐庶手握白色雞羽扇,不停的扇著!

    趙雲一副不理解,抱拳的詢問道:「元直,這襄城乃是豫西中樞取之,我大軍將無法動彈吶!」

    「襄城北面,陽人城守軍不足三千,南面是葉城守軍五千人,東面過臥牛山就是蔡城,蔡城只有一千守軍如此一個兵家必爭之地,如何能不取?」徐庶說的頭頭是道,但是趙雲還是膽懼,夏侯惇大軍駐紮在豫州穎上郡要是突然回師,恐怕可能有滅頂之災。

    徐庶見趙雲一臉為難,笑著扇動羽扇:「子龍莫要擔心夏侯惇,我如此做法,就是為了引夏侯惇領兵前來!!!」

    震驚!!!趙雲不敢相信的望著徐庶:「元直,夏侯惇手中可是有三萬精銳,軒轅山曹軍暫時無主我又無法左右,不出時日定會推選新將!合夏侯惇三萬精銳,到時我軍可所謂是腹背受敵!」

    「呵呵!」徐庶只是輕輕一笑,開口說道:「子龍多慮了!這曹軍精銳恐怕不會走出軒轅山!!!你只需取襄城即可。」

    趙雲見聞徐庶成竹在胸,半信半疑的抱拳而走!三個時辰後,五千騎兵奔襲向襄城。

    軒轅山中,韓福坐在倒樹上,聽著典軍校尉來報:「將軍,我軍斬敵四萬繳獲三百門火炮,二百餘件弩器,陣亡二萬將士們大多數都帶傷!」

    韓福聽完,十分生氣的猛站起身子,擰著典軍校尉的鎧領:「陣亡兩萬?可否算上中途逃跑的敗軍?」

    典軍校尉提心吊膽的小聲說道:「那逃軍此時尚未歸建,恐怕凶多吉少末將按陣亡計算!」韓福一聽,氣的哇哇大叫揮退典軍校尉,傳令三軍準備動身前往魯山暫做休整。卻見一匹快馬飛馳而來!

    「將軍,大事不好!荊州兵已經封鎖軒轅山,準備了大量的魚油與拋石車,恐怕是要燒山!」

    魚油的易燃韓福能不明白,趕緊點齊眾將,撤向軒轅山深處想繞嵩山回陳留。來報的士兵,報完人就消失這細節韓福也未察覺。

    蔡和領敗兵正在山外休整,招收潰兵準備反擊突有快騎來報,「啟稟大帥,曹軍深入軒轅山恐怕是想繞到嵩山,回許昌!」

    「哈哈!」蔡和高興的大笑,猛的一拍自己大腿:「黃忠將軍、甘寧將軍,命你二人為先鋒,領五萬精騎追殺曹軍!」

    「是!」黃忠與甘寧同時抱拳,退出身子,走出大帳!

    蔡和一臉興奮,其樂融融的大叫:「其餘眾將隨本帥壓陣中軍,即刻出兵!」

    眾將無人反對,剛剛一戰都被打惱了,只是一個突襲自己大軍就被斬了六萬多人,潰軍十幾萬到現在才集中了二十五萬,好有幾萬音訊全無!「是!」眾將齊身抱拳。如同軒轅山那一幕一樣!這個快騎報完,人就消失。

    趙雲引兵抵達襄城以入夜,城門以關苦無攻城利器,只好尋了二十里外的一片樹林安扎,等待天明。

    夜至二更,外圍境界的騎兵喚醒趙雲,「將軍,我軍身後發現三千兵馬會不會來合圍我軍的?」

    這話立即驚醒了趙雲,難道守軍領兵出城來襲?這恐怕不附和常理,自己入夜才至,很難發現,況且自己騎兵擁有快速的機動性,想來思去吩咐外圍騎兵繼續監視,喚醒所有將士翻身上馬待機行動。

    黑幕下!肩旗歪扛的曹軍,十分狼狽整隊無一戰馬,就連主將都是徒步而行趙雲突然懊惱一拍大腿,彷彿什麼事情給忘記了,吩咐著士兵準備點燃火把大軍準備突擊。

    這些士兵都是趙雲從幽州帶過來的老兵,十分驚悍趙雲吩咐完,人人皆是摩拳擦掌待敵軍路過樹林時,突然大隊的騎兵點燃火把,接著就是震天的喊殺聲。敵將一見有埋伏,望著大隊的騎兵衝殺而來,撒腿就跑。

    敵軍本就是魯山的守軍,連夜的趕路早就疲憊,眼看襄城就在眼前,卻無力衝殺進城苦意連連的當即下跪,投降。

    戰馬衝近,一刀未落!敵人已經全部歸降,這也讓趙雲省去太多麻煩吩咐降兵扔掉武器令二千精騎嚴加看管,自己獨領三千精銳騎兵衝向襄城。

    襄城城牆上,手持火把的士兵正閥憊的揉著眼睛「老汪吶!他~媽的幾更天了?」大須士兵詢問著隔著二十步的守兵。

    「別抱怨了,距離天明還早呢!慢慢熬吧!」

    大須士兵聽後,一臉睡意,左右望了望:「老汪啊!我先去偷睡了,要是草人著火了記得喊我一聲啊!」

    被喚做老汪的守兵無奈的搖頭,目睹著長鬚士兵扛著草人,放在原本他該所在位置將火把插在草人的頭頂,急忙忙的跑進城垛。這種偷懶的事情,各諸侯城池都有都是東方富惹的禍,士兵們也流傳稱為:「草人帶崗!」

    睡眼惺忪的老汪擦了擦眼睛,突然見城下多出百來騎,不敢相信的大喝一聲:「來者何人!」

    趙雲還未開口,守軍反先開口了,扯著嗓子大吼:「我乃許褚將軍帳下殿軍將趙雲,速開城門,讓襄城守將來見我有軍情大事與之商議!」

    老汪未敢拖延,趕忙喚醒偷睡的長鬚守兵前去後府叫醒守將。

    襄城的守將是陶謙的騎都尉臧霸,自從劉備侵入徐州後,臧霸也就投靠了曹操濮陽之戰、琅琊之戰、魯國奇襲、東海圍攻都有臧霸的身影,可所謂是戰功赫赫十分得曹操看好,封了奴寇將軍暫帶夏侯惇副將一職,與典韋、許褚、夏侯淵、樂進等等將軍皆是交好。

    臧霸挑燈點兵,以防敵人詐城可見還很是小心,人至城上區區數百的騎兵沒有讓臧霸掉以輕心:「敢問殿軍將,可否有憑證?為何殿軍將為流落至此啊?」

    趙雲見主將已來,不停的裝著望著身後,從懷裡取出令牌:「憑證再次,還請將軍快快開門,敵人追兵快臨至!」

    城牆較高,臧霸望著藍色令牌,確是曹軍將令卻沒有說話,只是等著趙雲一臉焦急,卻遲遲不見臧霸開門破口大罵:「你這個昏庸的守將,快些開門,荊州騎兵就快臨至,耽誤了許褚將軍的大事你如何擔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