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暴君劉璋

正文 第919章 曹沖 文 / 不死奸臣

    /

    伏壽的命運,人所共知,比劉璋還淒楚許多,嫁給劉協冊封為貴人時才十歲,十歲的小女孩就陪著軟弱的劉協一起被挾持。

    後來又被曹操挾持,一個年輕女孩,在暗無天日的深宮之中度過青春年華,誰都能想像得到那種淒涼。

    而後來,伏家被全族誅滅。

    或許之前夏侯淵張遼等人,還可以認為伏壽是因為和劉璋早已耦合,所以忍受下來,但是現在直面伏壽,再聽了伏壽這番話,不知為什麼,完全提不起了這種想法。

    當沒有直面一個人時,可以按照一些固定邏輯去揣度,但是當直面這個人時,這個人給自己的印象,成為邏輯分析的一個重要考量。

    現在伏壽給這些曹軍武將的感覺,顯然不該是之前推測的那樣,而且這也附和以前伏壽在曹營中的形象,兩相印證,特別是眼光在那栩栩如生的山河破碎圖上流連,沒人認為伏壽是因為和劉璋的事,才忽略家族族滅的。

    這幅山河破碎圖明顯是傾注了感情的,伏壽同樣是亂世的犧牲品而已。

    夏侯淵再也提不起仇恨,向伏壽「噗通」跪下:「夏侯淵叩謝太后指點,從今以後,不再計較過去仇恨,一心匡扶大漢。」

    「太后千歲,蜀王千歲。」包括原曹軍文武在內,眾文武一起下拜。

    「眾卿平身。」伏壽微一抬手,向夏侯淵點點頭:「夏侯將軍起來吧,只要妙才和元讓將軍家人同意,本宮會叫黃漢升將軍去為元讓將軍掃墓,夏侯將軍覺得可好?」

    「多謝太后。」夏侯淵再次叩拜,站起立於一旁。

    之後再次冊封李典為中郎將。調入荊州法正麾下,並整理了北方軍隊。

    除并州的步兵外,駐紮在河北正北方上谷一帶的騎兵,全部歸屬折蘭英麾下,除張遼調兩萬兵馬駐紮雁門,其餘軍隊,包括趙雲馬超黃忠徐晃張頜夏侯淵全部在上谷練兵,一邊訓練,一邊找機會攻打河北邊境。準備一年後的總攻。

    劉璋走出大殿,深呼吸一口,各方邊境的事情安頓下去,還有許多事情要交代,特別是內政。劉璋從來都覺得內政比軍事更加重要,這才是關係千秋的大事,光軍事強大,最終只是曇花一現。

    「月英,你下去安排一下,三天後我要見長安各大商戶的商人,有影響力的全部叫過來。」

    「三天?這麼快?」黃月英略微詫異。

    「許多事早辦早好。我們以前定下一年計劃,全從軍事上考慮了,包括糧草和軍隊,可是我覺得許多內政的問題沒有解決。而且要在發起總攻前解決。

    時間很緊,早辦早好,如果耽擱下去,後面有的忙了。」

    「那倒是。」黃月英笑了一下道:「高昌的黑木林樹籐已經運回來很多了。第一批籐甲已經進行了幾次浸泡加工,上半年就該成型了。

    從大宛到西涼各地的驛站已經建立起來。大宛馬就快過來了,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生產計劃,包括紅苕和南瓜的擴種,這些都需要主公把關。」

    「老給我添堵。」劉璋不滿地說了一句,本來還沒想這麼多,黃月英這麼一說,劉璋真覺得千頭萬緒的。

    不行,得找個幫手,劉璋對王緒道:「傳曹衝過來。」

    曹沖與周不疑,諸葛恪並稱為三國三大神童,周不疑見識過了,那不是人,諸葛恪在歷史上也有盛名,劉璋倒是想見見這個和周不疑諸葛恪並立的曹沖,才十一歲,前途無量,說不定能有大用。

    劉璋回到府中,一邊享受著黃玥按摩,一邊看劉康寫字,劉璋發現劉康雖然身體不好,可比劉循聰明多了,六歲不到,寫的字比當年劉循寫的可好看多了,語句通順,隱有文采。

    「康兒不錯,只是千萬別學你哥哥,小時候一天到晚就知道寫詩作文,早晚讀書把人讀傻了。」劉璋笑著道,劉康用力點頭。

    一旁蓮花見劉璋看的欣慰,插口道:「少公子可了不起呢,平時讀了許多書,上次蔣琬先生考問了幾個問題,少公子都答出來了,而且少公子還找了武藝師傅,身體也在好轉,以後一定……」

    「蓮花。」黃玥看了蓮花一眼,語氣中帶著嚴厲,大嘴巴蓮花這才意識到自己說的有點多了,連忙閉嘴。

    劉璋無所謂的笑笑,摸著劉康的頭道:「嗯,身體好就好,咱最重要的就是身體。」

    後面的黃玥微微愣了一下,她呵斥蓮花的原因,劉璋肯定清楚,而劉璋那句「身體好就好」,顯然耐人尋味,雖然黃玥並沒有過多的想法,可是劉康畢竟是自己兒子,還是忍不住想了許多。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進來,黃玥連忙恢復了按摩,臉色平靜。

    「稟報主公,曹公子求見。」

    「請。」

    小身板的曹沖從門外進來,向劉璋拜禮:「草民曹沖拜見蜀王,拜見王后。」舉手投足頗有禮儀。

    劉璋揮了一下手,旁邊家丁立刻搬來椅子,曹沖行了個禮坐了下去。

    「聽聞曹沖公子七歲稱象,真乃神童,今日見到,果然儀表氣質出眾。」劉璋笑道。

    曹沖行禮道:「多謝蜀王誇獎,只是曹沖稱象時已經九歲,實在算不得神童。」

    劉璋這才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因為之前江東在川軍威逼下結盟,孫權向曹操獻出大象比歷史上晚了兩年,自己卻還是順口說出來了,微微有些尷尬。

    「不管如何,也是同齡中極為聰明之人,我有意委任你為川軍職位,你看可好?」

    曹沖略顯詫異地看了劉璋一眼,起身拜道:「早聞蜀王殿下唯才是用,軍中女將,地方女官無數,今日曹沖以童稚之身,竟得蜀王垂愛,曹沖實在受寵若驚,只是曹沖實在不能身受。」

    「為何?」

    「曹沖年方十一,未及弱冠。」

    「甘羅十二拜相,也只比曹公子大了一歲而已。」

    「甘羅非燕趙王室之子。」

    曹沖簡短的拒絕,讓劉璋微微一驚,好犀利的言辭,甘羅非燕趙王室之子,一下就道明瞭自己為什麼拒絕出仕的原因,同時隱而不明,也沒說破,很有語言技巧。

    光是這一點,劉璋就覺得曹沖絕對是一個才子,何況鄴城政變中,曹沖是領軍之人,劉璋雖然不清楚曹沖是不是真的有軍事才能,但是從曹操的委任就看得出來,曹沖應該是有的。

    對於識人之明,劉璋還是相信曹操的眼光。

    「曹公子年方十一,就因為這些原因拒絕出仕,不覺得埋沒了嗎?」

    「只要蜀王剷除河北世族,救出家父和宗族之人,曹沖就感激不盡,更何況如果蜀王垂愛,待他日蜀王一統天下數年之後,曹衝到了成人之時,未嘗不可求個縣令亭長養家餬口。」

    又是縣令,劉璋想到諸葛亮,這些人才都喜歡當縣令餬口嗎?不過從這裡也看出曹沖和周不疑的最大區別。

    周不疑那是什麼話都敢說,敢頂撞自己,直言不諱地說出自己的缺點,還敢妄論儲君之事,還提前就為劉循的世子之位做準備。

    這些舉動,碰到一般的君王,條條都是大罪,而且就算是在劉璋這裡,假如劉循最終不能為世子,周不疑也是第一個要殺之人。

    周不疑並非不懂這些,只是認定自己夭折之命,破罐破摔。

    相對的曹沖卻內斂多了,因為是曹操之子,為了避嫌,直接拒絕了出仕,要換做周不疑,說不定為了報仇,根本不會客氣。

    就在劉璋還在考慮怎麼安排曹沖時,一旁五歲的劉康突然開口道:「父王,孩兒也聽聞了曹沖哥哥的名聲,以前不疑哥哥做了大哥的老師,可以讓曹沖哥哥也做我的老師嗎?」

    劉康認真地看著劉璋,劉璋沒想到劉康會提出這個要求,看來自己這個兒子絕對比劉循聰明的不是一點半點,可是劉璋卻沒答應,而是陷入了沉默。

    過了好一會,抬起頭對曹沖道:「曹公子,你可願意?」

    剛才劉璋沉思的時候,曹沖一直看著劉璋,這時從容地答道:「曹沖知道當初周不疑也只是循公子伴讀,曹沖絕不敢稱師,不但不敢稱師,連伴讀也不能做,多謝少公子厚愛,請蜀王和少公子收回成命。」

    劉康一下皺緊了眉頭,問曹沖道:「為什麼?」

    曹沖微微沉吟一下道:「少公子與循公子,皆關係未來的大漢,周不疑在蜀王出兵漢中以前,就已經住進成都牧府。可以說見證了蜀王新政的全部實施。

    而蜀王的新政,正是今後大漢天下的核心,絕不可違背和偏離。

    周不疑做循公子之師自然可以,但是曹沖對蜀王新政一竅不通,那才是誤導公子,如果妄自對公子施加影響,恐影響今後大漢發展,曹沖不能承擔罪過。」

    「這……」劉康明顯不捨,轉頭看向劉璋。

    劉璋微微一笑,對曹沖道:「既然如此,本王就不為難曹公子了,曹公子放心,我軍已經派大批細作進入河北,應該有很大希望救出魏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