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暴君劉璋

正文 第892章 氐人援曹 文 / 不死奸臣

    /

    「公孫康太遠,郭嘉不敢保證,但是袁氏兄弟,烏桓,鮮卑一定會出兵,袁氏兄弟有軍隊兩萬,烏桓有五六萬遊牧騎兵,鮮卑軍隊更是近十萬。

    只要他們能出動一半兵馬,也有九萬人,我們合兵一處,有二十一萬,川軍十萬大軍再厲害,也不可能輕易拿下,只要對峙下去,除非劉璋捨得破壞內政,全力戰爭,否則只能退兵。」

    曹操頷首點頭。

    郭嘉繼續道:「川軍騎兵戰力太強,我們的精騎又幾乎全軍覆沒,所以就算是二十一萬大軍,郭嘉也只敢說相持,不能說擊敗川軍。

    但是加上第五路軍隊,一定能讓川軍一敗塗地,那就是主公的女兒氐人首領折蘭英。」

    「三丫頭?死丫頭。」曹操突然怒了:「上次就是因為她不出兵,導致我軍大敗,要不然馬超王雙被牽制在長城,就算長安沒被攻破,張遼何至於大敗?」

    「想來那時三小姐覺得鮮卑才是氐人的威脅吧,如果三小姐傾兵南下,鮮卑四路諸侯軻比能步度根,素利,洩歸泥,必定一擁而上,西部草原就會再次落入鮮卑之手,三小姐的軍隊就沒有歸路了。」

    「她要什麼歸路?」曹操想起這事就怒不可遏,大聲道:「一個西部草原重要,還是中原重要?只要定鼎了中原,我去幫她打鮮卑。

    為了一個西部草原,竟然把父親丟在一旁,而且她早做好打算攻擊鮮卑,為何不先通知我?」

    「三小姐從小要強,西部草原是她的心血,而且我們與鮮卑有來往。如果告訴我們,恐怕三小姐聲東擊西的計劃要流產。

    更何況氐人大軍不是三小姐一個人說了算,就是諸葛亮,也不會願意幫我們的,就像主公現在要顧忌部下想法,三小姐應該也一樣吧。

    不過……我倒是突然有個疑惑。」

    郭嘉說著突然皺緊了眉頭:「川軍是怎麼知道三小姐不會進攻的?當時氐人十萬大軍可是已經聚集河套了,劉循怎麼還會下令馬超和王雙偷渡河洛,轉攻張遼?」

    郭嘉想了想,自顧道:「難道劉循是要一舉擊敗張遼。再回防三小姐?河套到長安,騎兵距離不過十幾天,劉循確定能在這麼短時間一舉擊潰張遼回援?這得多大的膽子?

    黃月英在西域,法正在荊州,這是誰想出來的計策?而且以我們對劉循的瞭解。他應該沒這麼大膽吧?」

    曹操也跟著疑惑起來,不過旋即擺擺手道:「如果我死了,曹丕或曹彰曹植當政,川軍大軍犯境,那也是有死無生,行險一搏實在平常,只是我氣那不成器的三丫頭。她到底怎麼想的?女人如此志短嗎?」

    曹操實在生氣曹羨為了一個西部草原,竟然置中原大戰於不顧。

    郭嘉道:「主公不必責怪三小姐了,剛才也說了,三小姐或許有苦衷。或者內部不支持,或者外部鮮卑威脅。

    但是這次,這些都不存在了。

    我們只要告訴三小姐,鮮卑也將出兵。對西部草原沒有威脅,三小姐外部威脅就解除了。

    而諸葛亮就算再討厭我們。又不是什麼生死大仇,以他的智慧,肯定不能讓我們被劉璋滅了,以劉璋對待異族的手段,川軍一統天下,氐人的下場不會好,他諸葛亮也不會好。

    這樣內部外部的掣肘都消失。

    再說三小姐,三小姐的未婚夫婿北宮止死在劉璋手上,三小姐必定對劉璋恨之入骨,加上昔日周不疑長城一戰,川軍慘敗,這樣的仇恨是不能抹去的,根本無法調和。

    而主公這次可以告訴三小姐,如果下河套戰爭失敗,主公再也支撐不下去,最後只能身死。

    三小姐是主公女兒,據郭嘉從小對三小姐的瞭解,三小姐為人雖大大咧咧爭強好勝,但是孝心絕對不比主公其他兒女差,三小姐不會坐視主公軍滅身死。

    所以可以料定,三小姐這次必定出兵。」

    「只要三小姐出兵,十萬大軍進入下河套,我們就有了三十萬大軍,川軍異地作戰,就算劉璋黃月英通天徹地,必然大敗。」郭嘉肯定地說道。

    曹操重重吐出一口濁氣:「聽奉孝之言,豁然開朗,只是……好了,你去準備吧。」

    「是。」郭嘉退出大殿。

    曹操做回椅子上,琴聲忽然停止,靈雎淡淡的聲音傳來:「結連異族,第二次踐踏自己的底線,值得嗎?」

    曹操心裡沒來由的一痛,可是旋即拋了開去,他知道靈雎的意思,第一次踐踏自己的底線是世族,自己明明憎惡世族,卻一次次妥協。

    而自己同樣反感異族,甚至青年時的理想就是像衛青霍去病一樣,橫掃大漠,青史留名,以後墓碑上能寫:「漢征西將軍曹操之墓,就已經心滿意足。」

    在橫掃河北的時候,曹操已經想著一統北方後,不是先去一統天下,而是先滅烏桓,完全控制匈奴,抗擊鮮卑。

    歷史上的曹操的確是這樣做的。

    可是現在呢,自己竟然結連這些異族進攻川軍。

    上次攻擊長安,氐人首領是自己女兒,匈奴有吳俊駕馭,若那還不算勾結異族,這次自己就是真正的漢奸了。

    「第二次踐踏底線。」曹操笑了一下,心中卻已經下定決心,最後一次了,最後一次,就像郭嘉說的,川軍要浴火重生,就讓自己做燃燒的火吧。不是川軍化為灰燼,就是自己化為灰燼。

    ……

    氐人大營。

    折蘭英手裡捏著一封信,臉上淚水流出來,這時一名士兵進來道:「大王,諸將已經在帳外候命。」

    折蘭英迅速擦乾眼淚,若無其事地道:「叫他們進來。」

    諸葛亮,阿科等人陸續進入,滿滿一堂武將,鮮卑人,氐人,而漢人卻佔了更多,王越諸葛亮居首,一文一武皆可稱天下頂級,足見氐人軍的強大。

    折蘭英丟出信,對眾將道:「拿去看看吧,我父親再次向我們請援了,你們說幫還是不幫,出不出兵,出多少兵?」

    眾將傳閱信紙,一名鮮卑武將站出來道:「末將覺得不該幫,雖然大王是魏王女兒,但是我軍是我軍,曹軍是曹軍,當初還是魏王逼著大王嫁人的,魏王先失去了父親的慈愛,現在憑什麼要求女兒的孝心?

    我們草原人向來恩怨分明,大王也是女中豪傑,還請大王不要被私情迷惑,這次我們就不幫曹軍。」

    「沒錯,當初逼著大王嫁人,不就是瞧不起我軍嗎?認為我軍的實力,還不如逼著大王嫁給劉璋帶來的好處,既然這麼瞧不起我們,要我們援助幹什麼?」

    「就是,我們弱小,就逼著大王嫁給仇人,我們強大了,就來求我們,什麼玩意。」

    「那多言,注意用詞。」一個武將斥了一聲。

    但是站出來的武將,大多不願援助曹軍。

    「諸葛軍師,你覺得呢?」曹羨看向諸葛亮。

    諸葛亮想了一會,踏步出列:「屬下覺得應該救援。」

    「哦?」折蘭英好奇地道:「我記得上次本王想援助曹軍,諸葛軍師反對,諸葛軍師還自言,當初離開西涼,諸葛家宗室子弟前來遊說軍師投效我父親,所以軍師對曹軍反感,為何這次卻要援助了?」

    「此一時彼一時。」諸葛亮道:「當初有鮮卑威脅,我們若出長城,塞外就全沒了,等於是拿全軍與曹軍做賭注,而且就算賭贏了,我們也成了曹軍的人,這如何能援助?

    但是現在這些顧慮都沒有了,信上說鮮卑會傾巢出兵,我們後顧無憂,而且曹軍也沒有吞併我們的實力,只要打贏,對我們沒有壞處。

    反而是川軍佔領下河套,曹軍到時將危如累卵,以劉璋對異族的處理手段,再加上我們與川軍的深仇大恨,劉璋一統天下,必對我們大軍壓境。

    所以與公與私,我們都應該援助曹軍,如果坐觀成敗,下一個滅亡的就是我們。」

    「是啊,是啊。」一些武將醒悟過來,紛紛點頭,一齊對折蘭英道:「請大王發兵援曹。」

    「王越,阿科,你們覺得呢?」折蘭英看向王越阿科,一個資格最老,一個武藝和軍職最高。

    「謹遵大王令。」兩人一齊下拜。

    「看來絕大多數是贊成援助我父親的。」曹羨凝然看向眾將道:「不瞞諸位,我折蘭英也同樣打算援助曹軍,但不是因為魏王是我父親,也不是因為我與劉璋的私人恩怨,而是從氐人的角度考慮。

    這次全軍出動,援助曹軍,有沒有反對意見?」

    眾將沉默。

    「你們呢?」折蘭英看向開始那幾個反對的。

    諸葛亮和折蘭英都這麼說了,他們還有什麼意見,一齊捶胸行禮:「謹遵大王吩咐。」

    「好。」折蘭英站起來,大聲道:「現在本大王宣佈,全軍援曹,用兵在於出其不意,川軍強悍,又是劉璋黃月英親自領軍,不可大意。

    所以我們與鮮卑軍一樣,暫時不宣佈出兵,從河套到下河套,有一條廢棄古道通行,雖艱難險阻,但是只要奇襲成功,就能斷了川軍後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