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第一卷 第997章 八道聖旨 文 / 飽吹餓唱

    有明一代,除了「二祖」,也就是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以外,所有皇帝都是「守成之君」,極少主動對外用兵。除了庸庸碌碌之輩以及玩物喪志之徒外,僅有的幾個勉強稱得上「明君」的,也把精力側重在「文治」上,軍事方面則完全沒有自己的見解,頂多是「擇其善者而從之」,也就是從閣臣的若干建議中選一個。但閣臣都是科舉出身,知兵善戰者微乎其微,他們拍腦袋做出的軍事部署,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朱由檢深知其中弊端,此時讓群臣商議,也不過是做個樣子。聽他們說的都是些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法子,朱由檢心中冷笑,終於乾綱獨斷,做出一系列謀劃已久的軍事部署:

    一,駐守山海關的邊軍暫時按兵不動,既不要救援薊州和京師,更不要想著什麼敵後空虛,分兵去攻寧遠。

    二,東江鎮總兵黃龍立即率部渡海,對遼東半島展開騷擾性攻擊。但萬勿與敵硬拚,如有大股敵軍迎擊,立即退回皮島。

    三,薊鎮邊軍死守天津衛,一定要保證京師至大沽官道的暢通,至少也要堅持七天。

    四,京師立即戒嚴,三大營中的五軍營和神機營移師城中駐防,三千營則把駐地更向西移,藏進京師西側的群山之中,只留三千精騎隨時聽候調遣。

    五,京師以南二百里內,所有府縣同時戒嚴。百姓能往山區和南方疏散的盡可能疏散,地處平原、無處可逃的,只好避入縣城之中。只有通州例外,通州城要放棄,趁著後金軍還沒打過來,要把所有百姓和物資盡快轉移到京師。

    六,大同邊軍移防宣府,與山海關一樣,宣、大邊軍要暫時在宣府按兵不動。

    七,山西、北直隸南部、河南北部、山東各地衛所,立即選派官軍勤王,但那些老弱病殘就不要來了,一定要選拔精銳士卒,寧缺毋濫。而且也不要來京師,到保定、河間二府集結就行了。其餘各地官軍暫時不動,尤其是陝西、河南南部、湖廣北部官軍,更要嚴守駐地,不可輕舉妄動。

    八,李定國、李來亨二將,要率部克服一切困難,盡快回師勤王。

    這八條軍事部署一經做出,立即又引發了朝臣的激烈反對。很多人認為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如今韃子大舉入寇,正該調集所有官軍拱衛京師;而按朱由檢的部署,京師就只有三大營、五城兵馬司和皇城警衛團這三支軍隊了。

    五城兵馬司只有一萬人,皇城警衛團只有幾千人,而且都是步軍;三大營雖有十幾萬人,但經過前段時間的整編,只有五萬多能戰之兵,李定國和李來亨平定西南又帶走一萬,只剩四萬多人。明軍對後金以眾擊寡尚不能勝,以寡敵眾還能有好果子吃?

    而且若是遼東的城池受到威脅,這些大臣也不著急。但現在是薊鎮失陷,直接威脅京師!他們自己和家人、財產都在京師,別說韃子攻破京師,就是在京師附近的村莊搶掠,他們也受不了,因為那些田產大多屬於這些達官貴人。所以他們堅決主張與後金在薊鎮決戰,實在不行,牢牢守住京師也行,反正不能讓關寧鐵騎、宣大邊軍這些吃皇糧的軍隊閒著。

    但皇帝不為所動,閣臣之中的孫承宗、王在晉、袁可立、徐光啟、周延儒與溫體仁也都支持朱由檢。這其中周延儒與溫體仁並不知兵,但他們一貫是朱由檢的應聲蟲;而其他幾位老臣,則深知皇帝雖然年輕,但謀略、用兵遠在諸臣之上。

    尤其是孫承宗,他當年力主打造關寧錦防線,那時候朱由檢還是信王,就指出他這是「碼防禦」,後金肯定會繞過這條防線,攻擊空虛之處。那時候孫承宗還不信,覺得薊州以北是蒙古人的地盤,後金軍不可能從那裡打過來,因此沒有聽取朱由檢的意見。現在回想起來,皇帝真有遠見卓識,而自己則是鼠目寸光。事實俱在,他現在豈能不鼎力支持朱由檢?

    本來內閣有十五位閣臣,來宗道被攆了出去,還剩十四個;如今六位已經表態支持皇帝,而且這六位裡面還有四位是六部尚書,份量自然極重。東林系大臣雖然人數眾多,可對軍事卻是一竅不通,而且看今天這情況,即使反對也是白反對,只好不情不願地奉詔而行。

    於是,一道道緊急諭令立即用飛鴿傳書發向全國各地。清晨的京師上空,一時間竟有數千羽信鴿同時振翅翱翔,場面蔚為壯觀。

    朱由檢站在乾清宮的須彌座之上仰望天空,沉默良久,卻難掩滿面焦慮之色。突然,已經改名為李思紅的紅娘子急匆匆跑了過來,剛要下跪,朱由檢趕緊阻止道:「別耽誤功夫了,可有鄭森的傳書?」

    「有啦!」紅娘子興沖沖地道,「萬歲請看!」

    朱由檢接過翻譯完畢的書信一看,原來這封信是鄭森昨夜從登州發出的。他已經迎到了葡萄牙人的貿易船隊,預計今夜就可以抵達大沽。

    「天祐大明!」朱由檢登時精神大振,思忖片刻道,「紅娘子,馬上傳書給郝永忠,讓他立即率三千騎兵在朝陽門外集合,朕要親自去一趟大沽!你也跟朕一起走,信鴿要帶足!燕凌你也趕快安排一下,朕此次出宮為絕密,不可走漏任何風聲!」

    短短的半刻之後,換了便裝的朱由檢已經在皇城警衛團的掩護下,神不知鬼不覺地出了皇城。孰料剛過東安門,迎面卻碰上安娜公主與秋琳娜。安娜眼尖,一眼就認出了朱由檢,興奮地大笑道:「皇帝陛下,您這是要去哪裡?」

    朱由檢急用眼神制止,把她喚過來小聲責道:「公主閣下,你小聲點不行麼?朕是秘密出宮,讓人知道了就麻煩大了!」

    「那我猜猜:您是不是要去大沽,急著把船上的火炮運回京師?」安娜狡黠地笑道。

    朱由檢被她說中心事,只得苦笑著點點頭。安娜當即大喜道:「帶上我和秋琳娜去!」

    朱由檢一聽便連連搖頭道:「我的姑奶奶,那可不行!現在韃子已經攻陷薊州,天津衛危在旦夕,若是有個差池…」

    「皇帝陛下不也一樣危險麼?」安娜不服氣地道。

    這時已有路人向他們投來好奇的目光,朱由檢生怕暴露,再說也耽誤不起時間了,一咬牙一狠心道:「那好吧,你們兩個上車,我們快走!」——65730+d4z5w+15144395——>崇禎:重征天下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