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章 節目錄 第八百一十六章 醫巫閭山 文 / 飽吹餓唱

    雖然已經接近陽春三月,東北大地也開始從漫長的寒冬中漸漸甦醒,可號稱「北鎮」的醫巫閭山附近,仍是一派莽莽蒼蒼的北國風光。夏季茂盛的森林,恰如覆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被,掩蓋了所有生命氣息。這這個時節,所有動物都會窩在洞中,候鳥北歸也還早,山上連個獵人都沒有,正是一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蕭瑟景象。

    可是此時此刻,卻有一支數千人的騎兵隊伍,小心翼翼地在山間的冰雪之中艱難行進。因為怕暴露行蹤,所有人在盔甲外都罩上了白布,戰馬亦是如此,看起來彷彿披麻戴孝一般;但在雪地之中,隱蔽效果倒是極好,若在數十丈之外遠觀,不仔細看還真難與背景區分開來。

    時近正午,天空卻還是陰慘慘的,沒有一絲溫暖的陽光。這支隊伍停下休息,卻不敢埋鍋做飯,只取出隨身攜帶的乾糧,合著冰冷的雪水嚥下去。雖然條件艱苦,卻無一人口出怨言。相較之下,戰馬的草料倒是很充足。馬兒們飽餐一頓後心滿意足,也沒有一匹發出長嘶。

    而在一座山頂之上,帶兵的將領們正伏在冰雪之中,向更遠的原野眺望。在山脈之東十餘里處,一條冰河從自西北向東南蜿蜒而來,正是大明與後金勢力交界處的大凌河。大凌河西畔有一座體量不大、城牆卻非常高大的城池,此時已被無邊無際的後金軍營寨團團包圍,營寨中旌旗招展,在寒風中獵獵作響。

    再向山脈以西望去,一座城池背倚東北西南走向的松嶺山巍然屹立,牢牢地扼住遼西走廊的北端。不過這座城同樣被重重包圍,且不時有喊殺聲和隆隆炮聲傳來,顯然激烈的廝殺正在進行。

    看罷多時,幾人中的一個年紀較輕者沉聲問道:「李來亨,你看出什麼門道沒有?」

    那年齡最小的將領呵了呵早被凍僵的雙手,哆裡哆嗦地答道:「聖…聖上,韃子包圍大凌河的約有**萬人,包圍錦州的五萬左右,看來他們似乎是把攻擊的重點放在大凌河。但是很奇怪,大凌河這邊一點動靜也沒有,倒是錦州那邊打得熱鬧。」

    提問者滿意地點點頭又道:「那你可知韃子都是誰在帶兵?」

    「那末將怎麼知道,離得這麼遠根本看不清楚。再說末將也不認識那些賊酋啊。」

    這時另一位身材魁梧、說話甕聲甕氣的將領接口道:「這個不難知道,只看旗幟就能辨清了。大凌河這邊有正黃旗、鑲黃旗、鑲白旗、正紅旗、鑲藍旗,應該是皇太極親自領軍,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也大部分在這邊。錦州那邊是鑲黃旗、正白旗、正藍旗、鑲紅旗,說明是莽古爾泰或是濟爾哈朗領軍,可能還包括皇太極的兒子豪格。」

    「好!滿桂,那你說說看,韃子為何要如此佈陣?」提問者又追問道。

    「這個…末將不知,也許他們是抓鬮兒派將吧?」身材魁梧的將領不好意思地撓著頭道。

    「胡說,打仗豈是兒戲?」提問者笑道,「你們看見沒有,正黃旗的營帳在大凌河以東,其餘數旗也在附近。河西的部隊數量雖多,但無論是營帳大小還是營寨柵欄,都比河東的部隊差了一截,說明這應該是蒙古或是漢軍八旗。錦州這邊卻是相反,最精銳的正白旗、正藍旗都在城南,靠近咱們的同樣是漢軍旗。這說明什麼?」

    「嘿嘿,說明皇太極貪生怕死,自己縮在河對岸不敢過來,卻讓別人打頭陣。」二將不約而同地道。

    提問者卻搖頭道:「看來你們還沒有參透其中玄機。皇太極不肯過河,當然有安全方面的考慮,可他故意將弱兵擺在大凌河以西以南,若是守軍要突圍,是不是會選擇這個方向?」

    「那是自然,從這個方向突圍,正好可以向錦州靠攏。」二將不解其意地道。

    「這就是皇太極的目的。他是想引誘守軍突圍,好在野戰中殲滅。」提問者篤定地道,「再說錦州那邊,最強的兵力擺在城南,恰恰堵住了遼西走廊。援兵一來,正好被迎頭痛擊。如果大凌河的守軍真逃往錦州,那就危險了,到最後兩座城全得丟。」

    「那為何錦州激戰正酣,大凌河卻沒有動靜?」另一個面容黝黑的中年文士疑惑地道。

    「這又是皇太極奸詐之處。」提問者冷笑道,「大凌河城中有三萬多邊軍,還有最精銳的關寧鐵騎,韃子若是硬攻,傷亡一定很大。而錦州在大凌河之南,守軍不足一萬,若錦州失守了,大凌河自然也就完了。另外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皇太極想勸降大凌河守軍。

    「如此部署確實高明,不過皇太極沒想到的是,朕會從松嶺山中急行軍,再繞過錦州從西北方向插至醫巫閭山。現在靠近我們的敵軍,都是戰鬥力相對較弱的漢軍旗,正好可以讓咱們殺他個措手不及!」

    面容黝黑者聽罷道:「聖上,既然錦州吃緊,我們是否應先救錦州?」

    「不行,」提問者重重地吐了口氣道,「我們只有一次突襲的機會,如果去救錦州,即使成功也只能救出錦州的一萬守軍。而且朕總感覺大凌河這邊別看不聲不響的,或許危機更為嚴重。所以必須向東猛衝大凌河,與守軍會師於城內,再趁韃子沒反應過來,立即與守軍一起反突錦州,最後從松嶺山撤軍!」

    「聖上,這太危險了!」面容黝黑者急道,「建虜在大凌河這邊兵力明顯比錦州多,我們只有六千輕騎,一旦陷入重圍,不但救不出祖大壽,自己反要被殲!臣等死不足惜,可聖上萬金之軀…」

    「不要說了,朕意已決!」提問者斬釘截鐵地道,「騎馬坐船三分險,現在事已至此,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這一戰關鍵就在一個『快』字,如果我們能以快打慢,成功還是有希望的。現在是正午,讓將士們好好休息,我們子時發動突襲,天亮之前就要再次突圍。聽明白沒有?」

    「末將等遵旨!」

    提問者這才從雪地中艱難地站起身,遙望著東方的大凌河,心想成敗在此一舉,守軍可千萬不要在這個節骨眼上頂不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