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章 節目錄 第六百四十七章 河套歷史 文 / 飽吹餓唱

——    章節內容開始——>

    李定國居然把目光投向了河套地區,這可是大大出乎朱由檢的意料之外。他知道,河套地區現在不屬於明軍的控制範圍,而是早在幾十上百年前就落入蒙古人的手中。換句話說,李定國是想要對外作戰了!

    當然,李定國能有這種想法,朱由檢也感到非常高興。因為從秦兵創立的那一天起,朱由檢就明明白白地告訴所有將領:秦兵的敵人並不只是流賊。早晚有一天,秦兵肯定要與蒙古人、女真人在戰場上相遇,那裡才是秦兵真正的用武之地。看來李定國是牢牢記住了自己的話。

    不過秦兵現在實力還不夠強,別說女真人,就連祖大壽的關寧軍都不一定能幹得過。而且陝西如今的局面也很微妙,李定國為什麼想在這個節骨眼上去招惹蒙古人?因此朱由檢要李定國詳述他的想法。

    李定國恭謹地道:「末將是陝西榆林人,榆林再往北數百里,就是河套地區了,常有行商來往,因此末將對那裡的情況熟悉得很。後來又聽孫大人給末將講了河套地區的歷史,就更覺得應該早點把那裡收復過來。」

    「哦?」朱由檢饒有興趣地道,「我對河套的歷史倒不很瞭解,定國,你先給我講講!」

    李定國靦腆地一笑道:「既然殿下問起,末將只好現學現賣了。黃河自青海東來,遇到賀蘭山阻擋折向正北,又遇到陰山折向東,再順著呂梁山脈向南奔流,形成了一個大大的『幾』字形,這個『幾』字的頂端就稱作『河套』。如再細分,又可以烏拉山為界,分為西部的後套和東部的前套。此處由於黃河水的滋潤,自古就是水草豐美的平原,水網密佈,可耕可牧,素有『塞北江南』之稱。古人有雲,『黃河百害,唯富一套』,殿下可以想像,如此地歸大明所有,三邊官軍就再也不用為糧草發愁了。」

    「那河套是什麼時候被蒙古人佔據了呢?」朱由檢問道。

    李定國侃侃而言道:「河套地區不但土地肥沃,而且北通塞外,南臨關中,西臨甘、涼,東連幽、燕,是聯繫中原與北方大草原的要道,本身又地勢平緩,適合騎兵作戰,因此自古以來,即是北方遊牧民族覬覦的目標。

    「戰國時趙武靈王向北開拓,在此地設立雲中郡,從那時起,河套地區就是我中華的疆土。後來匈奴興起南侵,為此秦始皇嬴政令大將軍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又在此設立雲中、九原兩郡。秦末天下大亂,匈奴捲土重來,河套再次失陷。其後漢武帝命衛青收復河套,又在此設朔方、五原、西河三郡。

    「可是從那以後,中原戰亂頻仍,無暇北顧,河套地區成為草原各部落爭搶的對象。尤其是蒙古人發跡之後,連滅西夏、金國,將河套農田毀壞殆盡改為牧場,更將大汗鐵木真埋骨於河套之南的荒漠之中。其守陵之人稱『鄂爾多』,後來自成一部,即是鄂爾多斯部。他們居然還將榆林以北、河套以南的荒漠區稱為『鄂爾多斯高原』,其實不過是一群鳩佔鵲巢的強盜而已。」

    「且慢,後來蒙元不是被我朝逐回大漠了麼,怎麼河套地區還沒有收復?」朱由檢奇道。

    李定國歎了口氣道:「其實太祖北逐蒙古,當時不但收復了河套地區,還大大向北拓展,在長城以北設立了大寧、開平、東勝三衛,其中東勝衛即在河套正北。可永樂年間,成祖為安撫在靖難之役中出力的『朵顏三衛』,主動放棄了大寧、開平和東勝衛,導致西北防線出現了缺口。此後一百多年,蒙古人反覆南侵,先是佔據了河套平原,又以河套為跳板,繼續南下延綏,或是東進大同,實為朝廷的心腹大患。

    「此前朝廷也有不少有見識的大臣,主張興兵一舉收復河套,以絕蒙古人南侵之患。嘉靖年間,首輔夏言便力主『復套』,為此還讓主戰派曾銑出任三邊總督。可惜奸臣嚴嵩為了扳倒夏言,在世宗皇帝前屢進讒言,極言河套不可復,用兵則徒糜錢糧,甚至重演土木堡故事。世宗誤信嚴嵩之言,殺夏言、曾銑,從此再無人敢言復套。」

    朱由檢聽到此處不禁猛地一拍桌子,忿忿地道:「又是奸臣誤國,這才導致領土淪喪!」

    不過他又冷靜下來,問李定國道:「這麼說來,朝廷不但失去河套已近百年,就連河套南邊的荒漠區也控制不了了。如今蒙古人對河套地區的控制已經很穩固,你為什麼想要在這個時候收復河套?而且蒙古人的戰鬥力可不是高迎祥能比得了的,你有什麼把握能取勝?」

    李定國慨然答道:「殿下,末將從孫大人那裡拜讀過當年曾銑給朝廷上的《重論復河套疏》,其中一句深為敬服:中國不患無兵,而患不練兵!而殿下反覆教導末將等,最好的練兵就是實戰,末將也深以為然。秦兵將來的對手是韃子,而流賊的戰鬥力與韃子差得太多。如果我們只滿足於戰勝流賊,將來與韃子對陣時難免措手不及。而蒙古人的戰鬥力弱於韃子,但強於官軍和流賊,正好是秦兵練手的合適對象。現在陝西境內大股流賊皆已遁逃,我們正好可以騰出手來,對河套地區發動一次突然襲擊。

    「至於能否取勝,末將也反覆考慮過了。蒙古騎兵固然凶悍,但秦兵也有幾個優勢。所以如果指揮得當,將士用命,是有很大機會取勝的。」

    「說說看,哪幾個優勢?」朱由檢急切地道。

    「首先,近二百年來,只有蒙古人南下來攻我們,官軍極少主動北上攻蒙古人。」李定國微笑道,「因此蒙古人必然麻痺大意,我軍就有機會進行突襲,這叫出其不意。」

    「再者,現在正值盛夏,按照蒙古人的傳統,他們會去北方的其他草原遊牧,河套地區必然空虛。如果末將所料不錯,除了鄂爾多斯部,蒙古其他各部現在不會出現在河套地區,我們只需擊敗鄂爾多斯一部,即可恢復河套及河套以南的全部失地,這就叫攻其不備。」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聽起來是不錯。」朱由檢被李定國說得心中已經有些活動,卻還緊皺雙眉道,「但還有鄂爾多斯部呢?秦兵就一定能擊敗鄂爾多斯部麼?」

    李定國喝了一口茶,不疾不徐地道:「本來蒙古人全是騎兵,即使受挫也可敗走,不多時便捲土重來,確實不好對付。但河套是他們的寶貝,末將倒想出一計,如果順利,或可全殲鄂爾多斯部!」——

    章節內容結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