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章 節目錄 第四百四十章 養寇自重 文 / 飽吹餓唱

    洛陽城外,流賊的營寨黑壓壓地望不到邊,不知道有多少人將貪婪的目光『射』向城頭,幻想著能翻越高大的城牆,將城中的財帛女子搶掠一空。

    而在城頭之上,福王世子朱由崧卻渾不在意地拍打著厚厚的城磚,不勝感慨地道:「城牆是個好東西,它可以抵禦外敵。但有時候它又是個壞東西,它能將一個人死死地困在裡面。現在流賊想進來,其實本王又何嘗不想出去!」

    「末將會盡快打退流賊,殿下便可出城了。」左良玉趕緊答道。

    朱由崧卻搖了搖頭,眸子中寒光閃爍道:「困住本王的並非是這城牆,也不是流賊,而是…」

    良久,他才自失地一笑道:「讓左將軍見笑了。將軍覺得對這些流賊,該當如何?」

    左良玉不解其意,只得老老實實地答道:「回殿下,當然是斬盡殺絕!」

    「不不不,」朱由崧冷冷地道,「將軍豈不知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昔漢高祖劉邦為平定天下重用韓信,韓信為其北攻燕代,東伐趙齊,南摧楚人之兵二十萬,功勞不可謂不大。可最後怎麼樣?不還是喪於呂後之手,落得個身首異處?

    「此間並無外人,本王也不妨對將軍明說。將軍麾下軍紀極差,平時又張揚任性,得罪的各路官員實在是太多了。現在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經寫了奏折要參劾你,只因流賊圍城,奏折送不出去,你這個守備才當得這麼安穩。

    「你想想,若你把流賊徹底剿滅,中原恢復承平,朝廷還要你何用?依本王看,將你送到遼東打仗還是好的,說不定東廠緹騎還會將你直接鎖拿進京呢!」

    饒是左良玉凶悍無比,被朱由崧這一通危言聳聽之下,也不禁冷汗涔涔,忙顫聲乞求道:「殿…殿下一定要救救末將啊!末將守衛洛陽不無微功…」

    「你怎麼還不明白,朝廷用人即是如此,千條功勞也抵不過一條過失。立的戰功越多,就越招人嫉妒,也越容易引起君王的猜忌!」朱由崧一字一頓地道,「本王救不了將軍,將軍只能自己救自己!」

    「卻不知怎麼救法?」左良玉此時方寸已亂,他本是想敲詐福王錢財,此時卻早被朱由崧牽著鼻子走了。

    朱由崧見時機成熟,便壓低聲音道:「你可知諸葛亮巧施空城計、彈琴退仲達的故事?」

    「末將知道,不過…」左良玉的思維顯然跟不上朱由崧,「這和末將現在的處境有何關係?」

    「大有關係。」朱由崧冷笑道,「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今人多以為『空城計』為《三國演義》的作者杜撰,理由是司馬懿兵臨城下,不可能被諸葛亮城門大開、彈幾下琴就嚇得逃跑。有個最簡單的辦法,一箭把諸葛亮『射』下來行不行?」

    這時他的聲音已經相當低,好在朱由檢在穿越前就有個愛聽賊話的愛好,因此還能勉強聽清。聽到這裡,朱由檢也有同感,心想這種說法,易中天在《品三國》裡早提到過了。

    可朱由崧接下來的話,卻讓朱由檢聽得心悸不止:「實則不然,這正是司馬懿高明之處。如若不與蜀漢交兵,司馬懿如何能長期掌握兵權?如果諸葛亮死了,蜀漢必亡,那司馬懿對魏主來說也就沒有利用價值了!所以司馬懿才故意放諸葛亮一條生路,這就叫養寇自重!沒有他的高瞻遠矚,獲許魏國早平定天下,也就沒有兩晉了!」

    左良玉也聽得心驚肉跳,半晌才囁嚅著道:「殿下的意思,是要末將…不與流賊作戰?」

    「非也。」朱由崧侃侃而言道,「戰不是目的,不戰也不是目的,將軍無論戰或是不戰,目的應該始終是一個,那就是壯大自己!比如現在流賊圍城,若不戰就全完了,那當然要死戰到底。但以後流賊退走,朝廷必要將軍追剿。那時將軍卻要斟酌再三,謀定而後動。」

    「可…可朝廷要是怪罪下來呢?」左良玉疑惑地道。

    朱由崧陰冷地一笑道:「將軍手握重兵,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誰又能奈何得了你?況且還有本王在,本王自會全力維持,讓將軍永鎮河南。只要有本王在,將軍你要糧有糧,要餉有餉,要兵還可以自己募兵!怎麼樣,將軍想清楚沒有?」

    左良玉愣了半晌,突然撲通一聲跪倒在朱由崧面前,激動地道:「多謝殿下指點迷津!今後末將定要誓死追隨殿下,殿下指到哪裡,末將就打到哪裡!別說是河南,就是…」

    「禁聲!」朱由崧突然微微一笑道,「依祖制,藩王結交武將,兩者可都是死罪。將軍就不怕隔牆有耳,被東廠的人…」

    「我怕他個毬!」左良玉咧嘴笑道,「殿下放心,城上士卒都是我的人,他們吃我的喝我的,自然只聽命於我!再說現在朝廷被建虜弄得焦頭爛額,恐怕也沒功夫理會這裡,不然援兵早該來了。」

    二人談得興高采烈,朱由檢卻是渾身發冷。他真的不敢相信,朱由崧身為大明親王,居然會給左良玉出這種主意!他的目的何在?

    再一聯想歷史,答案就昭然若揭了:朱由崧有不臣之心!難怪在京師陷落之後,他能順利登上皇帝寶座,原來他早就在處心積慮地網羅自己的黨羽!而左良玉手握重兵,當然是他要極力拉攏的對象,怪不得他那麼捨得下血本,一出手就是二十萬兩銀子。

    想到這裡,朱由檢胸中登時火起。如今大明已是風雨飄搖,中華江山已是岌岌可危,可這些人還在忙活著鼓搗這些陰謀!這朱由崧看似運籌帷幄,智慮深遠,可也不過是鼠目寸光之輩,他根本不懂「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的道理!枉他費盡心機當上了皇帝,最後不還是落得個千刀萬剮的下場?如果真讓他得逞了,歷史的悲劇就將重演!不行,得想法子阻止他們的陰謀!

    正思索間,忽聽城外殺聲大起。朱由崧嚇了一跳,忙縮在垛口下問道:「左將軍,流賊又攻城了?」

    左良玉卻是滿不在乎,又有些賣弄地笑道:「殿下勿憂,且看末將如何退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