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朱由檢是願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創辦工業上來的。眼見著這個時代本來不可能出現的東西,在自己的努力下一點一點地成為現實,那成就感該有多大!
但是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眼下還有一件急務,朱由檢不得不花費時間處理,那就是處置外來人口。
現在秦王莊和涇陽縣兩座城中的外來人口,加起來已經達到五萬之巨,這可是個十分驚人的數目。要知道規模大得多的西安城,城內人口也不過十餘萬。而秦王莊和涇陽縣不過是彈丸之地,也擠了這麼多人,管理的壓力可想而知。
當然,這些外來人口並不是自由流動來的。其中約有二萬人是涇陽本縣的農戶,前日因為流賊來襲,是朱由檢主動把他們接進城來的。還有約二萬人,是被流賊裹挾著來攻城的臨縣百姓。除此之外,還有數千流賊及其眷屬。所以歸根到底,還是戰亂導致了外來人口的激增。
很顯然,讓這麼多的人在城中滯留,絕非長久之計。別的不說,最基本的糧食供應都非常困難。流賊圍城不過兩三日,可戰略儲備庫的糧食消耗卻急劇增加。為了防備可能會出現的長期被困局面,朱由檢甚至想採取「戰時**」的辦法,限制城中居民的口糧供應。
好在流賊很快遁走,交通得以恢復,外來人口的處理也就提上了議事日程。
涇陽本縣的百姓倒好說,他們本來都有家有田,此時當然是返回城外的各村鎮中。雖然家園遭到了流賊的破壞,但老百姓家裡本來也沒什麼值錢的東西,至多是存糧被搜刮一空,門板被流賊拆了用來攻城。
朱由檢對這些百姓許以銀兩補助,又分配了一些口糧,足夠他們堅持到秋收。當然涇陽縣現在大面積種植的是棉花,即使秋收也收不上多少糧食,到時候還是要大量從外面採購。若是買不來糧食,那就要出大問題了。
對此朱由檢也沒什麼好辦法,畢竟本地的糧食產量太低了,就算全種穀子,收穫的糧食還不夠農戶自家吃的。外購糧食雖非長久之計,但至少能解燃眉之急,所以外購糧米的政策,還要堅持很長一段時間。
至於臨縣被裹挾來的百姓,問題就複雜多了。首先不管怎麼說,他們來攻打涇陽都是造反行為,依《大明律》不但本人要斬首,就連全家人也要跟著掉腦袋。
如果朱由檢懶省事,把這些人全都交給西安的官府處理,官府雖然對付流賊不行,但殺老百姓還是很有底氣的,搞不好就真要血流成河了。這麼造孽的事,朱由檢當然幹不出來,那可是幾萬條性命啊!
但是就這麼把人放了,似乎也大為不妥。有道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還是對這些人進行必要的懲戒。否則,這裡面就會有些人無視法度,回去以後搖身一變,真的成了流賊也說不定。
再者,這些臨縣的百姓不受涇陽管轄,家中又被洗劫一空,放回去以後的生計也很成問題。如果衣食無著,以至於活活餓死,那也是朱由檢絕不忍見的。
所以朱由檢首先對這些人分門別類,先把老幼病殘和婦孺放了回去。因為他們沒什麼勞動能力,朱由檢還每家給了幾兩銀子的盤纏。
至於那些直接參與攻城的青壯年男子,朱由檢讓孫傳庭對他們宣佈:你們有罪本應處死,但朝廷有好生之德,姑且不殺。但必須以工代罰,把給涇陽造成的損失彌補回來,然後才能放回家中。
這些人本來都是提心吊膽,生怕全家被殺。如今先是家人被釋放,已經放下一半心來;現在自己也不用死了,無不感激涕零。以工代罰,不就是幹活麼,這個誰也不怕,老百姓就是幹活的命。反正在各自縣中也得服徭役,在哪幹不是干啊。
老百姓覺得合適,朱由檢更覺得划算,這可是免費的勞動力,不用白不用啊。前段時間流賊圍城,秦王莊的所有在建工程全停了下來。攻城之時,一些建築也受到損毀。如今正好加緊修建,這可都是純賣力氣的活。
說起來,這個時代的中國老百姓真是全世界最能吃苦耐勞的人。只要能生存,只要能吃上飯,再苦再累的活他們也絕不退縮。再加上這些人對涇陽心存感激,幹起活來更是不要命。
朱由檢看到這種情景,心中也十分感慨。心想他們畢竟都是淳樸的老百姓,只要稍微往回拉一點,仍是安善良民。可是要往前再推一下,沒準就真成了匪了。要知道農民和流民只有一字之差,流民和流賊也只有一字之差。自己處理得當,挽救的可不止是這一萬人,而是更多人的性命!
如今正是盛夏季節,陽光十分毒辣,雞蛋放在地上,一會兒都快烤熟了。朱由檢也不忍讓這些人頂著烈日幹活,便將工作時間改為黃昏之後到清晨。這下可熱鬧了,只要天色一暗,城中到處都是叮叮噹噹的敲打聲和勞動者的吆喝聲,幾乎吵得人無法休息。
不過城中的百姓卻沒有一個有怨言的,因為這可不是大媽跳廣場舞那種損人利己的缺德事,而是事關全城百姓安危的重大工程!
通過這次守城戰,朱由檢也充分認識到:雖然現在已經開始進入火器時代,但城牆的防禦作用仍是巨大的。尤其是對付裝備和戰鬥力都比較差的流賊,如有兩道堅固完整的城牆,那簡直就不可逾越,大大減少對秦兵的佔用。
而減輕了守城的壓力,秦兵就可以騰出手來主動出擊,先剪滅那些實力不濟的小股流賊。
雖然說如今天下大亂,盜匪蜂起,流賊越來越多,單憑朱由檢的秦兵,不可能改變整個局勢;但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所謂「勿以善小而不為」,只要有助於挽救風雨飄搖的大明江山,就是再小的事,朱由檢也願意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