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正文 第二百零八章 十八孩兒主神器 文 / 飽吹餓唱

    面對一代梟雄李自成那咄咄*人的目光,朱由檢暗想成敗就在此一舉了。若能矇混過關,那以後他也要不了自己的命;若糊弄不過去,自己也就別費勁了,直接交待到這,這次穿越之旅就這麼結束吧。

    「這位大王,貧道姓尤名儉,是茅山的道士,旁邊這位是貧道的師弟。」朱由檢一邊大言不慚地吹牛皮,一邊偷偷地觀察李自成的神色。

    而蕊兒根本沒料到朱由檢會主動招惹李自成,此時再想阻止也來不及了,只好硬著頭皮低頭跟在朱由檢身後,生怕被人看破了女兒身。

    「哦?你們真是道士?為何不穿道袍?」李自成半信半疑地道。

    朱由檢腦筋轉得飛快,滿嘴放炮道:「師尊命貧道師兄弟二人下山遊歷,臨行之時特意叮囑,不可暴露身份。皆因茅山道術玄而又玄,貧道二人又年幼無知,惟恐歹人覬覦,利用貧道的道術做壞事。」

    李自成聽說對面之人是茅山道士,心中不住地驚疑。在這個時代,上至皇帝,下至平民,普遍信奉宗教,具體而言就是佛道二教。其中,又以道教最為盛行,就連嘉靖皇帝都是一名虔誠的道教徒。

    而茅山派則是道教中的一個分支,因其自詡可以通過修道獲得長生不老的神力,行事又神神秘秘,倒頗能唬住一些無知的民眾。李自成當然也聽說過茅山道士的種種玄乎傳說,卻從未親眼見過,因此倒也不敢小覷朱由檢。

    他死死地盯著朱由檢,沉吟片刻才道:「剛才你喊的那句話,是什麼意思?」

    朱由檢見李自成沒有立即動手殺自己,便知有了三分希望,當即順口胡謅道:「貧道自從下山遊歷,已經三年沒有回茅山了。方才貧道忽覺睏倦,靠在街邊的牆上小憩片刻,忽得一夢!

    「夢中師尊大人對貧道言講:若遇到名叫『李自成』的人,便必須口誦『十八孩兒主神器』這句讖語,其中自有莫大玄機。說完師尊便倏地不見,貧道驚覺,這才知道是師尊托夢。正在此時,大王高呼自己的名字,貧道不敢不遵從師尊的法旨,因此才口宣讖語。不期驚擾了大王,萬望大王恕貧道死罪!」

    朱由檢剛剛忽悠完,劉宗敏笑罵道:「原來是個牛鼻子道士!闖將,這道士妖言惑眾,留著必生禍患,不如一刀殺了!」

    朱由檢登時嚇出一身冷汗,心想這劉宗敏看來在李自成的營中是個頗為舉足輕重的人物,若李自成聽信他的話,那自己可就要立馬歸西了。

    李自成卻沉吟不語,他雖然文化程度極其有限,但「神器」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他還是明白的。

    他身旁的另外一員大將、他的族侄李過也插言道:「二爹,這道士殺不得!『神器』不是指傳國玉璽、禹王九鼎這類的寶物麼,誰主神器,誰就可掌控天下!」

    李自成的眼神倏地一亮,壓低聲音喝問朱由檢:「『十八孩兒』是誰?也是義軍的首領麼?」

    朱由檢苦笑不得,心道這李自成果然是個大老粗,自己變著法地恭維他,他還聽不出來。只得故作神秘地道:「『孩兒』即為子,『十八孩兒』應為『十八子』之意。不過這『十八子』是指什麼,貧道也不能知曉,此乃天機!」

    李自成卻心頭猛地一喜,暗想這「十八子」不就是「李」字麼?自己就姓李,這道士說的讖語之意,不就是說姓李的要坐天下麼?而且自己才剛剛改名為李自成,這道士便說出讖語,豈非上天有意,讓我擁有神器?

    與其他只知打家劫舍、搶奪金銀美女的流賊首領不同,李自成從開始造反那一天起,便暗下決心要推翻明朝,自己登基坐殿。但空有遠大理想,他的實力卻不怎麼樣,現在還不得不依附於老丈人、「闖王」高迎祥。()

    可此時朱由檢的這句「讖語」,卻一下子說到了李自成的心坎裡去,讓他信心大增,覺得這正是上天降下吉兆!

    想到此節,李自成對朱由檢的態度一下子和緩起來,竟跳下馬來,雙手扶住朱由檢,又深深一躬道:「道長在上,請受李自成一拜!」

    而劉宗敏、郝搖旗等人連這種簡單的讖語也聽不懂,正在納悶之時,李自成伏在他們的耳朵上,悄悄地把讖語的含義告訴了他們。

    這些人均是李自成的死黨,當然希望他能當上皇帝,那樣他們也就都成了開國功臣了。因此聽明白之後,無不歡呼雀躍,還得讓李自成趕緊提醒他們,萬勿過早聲張。

    見氣氛緩和下來,朱由檢雖然臉上故作平靜,心頭卻是一陣狂跳,暗想自己這一把是賭對了!

    他忙指著李自誠,對李自成笑道:「師尊在貧道夢中還交待,若遇到與『李自成』重名之人,須得帶回茅山,在此人身上做法,方可保真正的李自成平步青雲。依貧道之見,大王還是不要殺這人,讓貧道將其送至師尊處。」

    「好說好說!」李自成此時心情極好,對朱由檢的要求是百依百順,當即命人放了李自誠。

    李自誠死中得活,剛想過來謝謝這位茅山道士,突然認出了朱由檢,驚訝地道:「你不是尤…」

    朱由檢生怕李自誠一語道破天機,忙趁人不注意,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口中卻打岔道:「貧道正是遊歷天下,今日方算功德圓滿,可以回茅山覆命了!」

    李自誠在生意場上闖蕩多年,自然也是反應極快。他馬上明白了朱由檢的用意,趕緊閉口不言,老老實實地站在朱由檢的身後。

    朱由檢正尋思著下一步該如何脫身,只聽城門處又是一陣大亂,紛亂的喊聲從遠處漸漸傳來:「大龍頭和各位頭領到了!」

    朱由檢雖然不知道這「大龍頭」是何方神聖,張獻忠和李自成卻均是面色一凜,知道自己惹不起的大人物到了,均喝令手下人閃開道路。

    不多時,幾十匹馬緩轡而來,為首一人生得面目兇惡,尤其是臉上一道用馬刀砍出的傷疤,從左眼角開始,跨過鼻樑直接咧到右臉蛋子上,既觸目驚心,又讓人心生畏懼。

    張獻忠和李自成見了此人,均下馬拱手施禮道:「大龍頭!」

    來人正是明末農民起義、或者叫明末流賊作亂的始作俑者、號稱「大龍頭」的賊首神一魁了。

    其實神一魁與他的哥哥神一元原本也是邊軍,還擔任過把總一類的小頭目。只因朝廷一再拖欠軍餉,主官又對士卒極盡盤剝之能事,搞得怨聲載道。他們兄弟便趁機發動嘩變,率三千叛軍殺出延綏鎮。

    但是神一元不夠走運,沒過多久便被官軍殺死。於是統兵權就落入了神一魁的手中,他卻比他的哥哥更為狡猾,專攻明軍防備薄弱之處。

    他先是攻破新安、靖邊、保安等陝北重鎮,趁官軍焦頭爛額之際,突然虛晃一槍,直撲寧夏。寧夏的官軍久疏戰陣,又因多年吃空餉等原因,根本就沒幾個能作戰的兵,只得望風而逃。一時間神一魁聲威大震,沿途裹挾民眾,竟迅速發展到六七萬人,成為流賊中實力最強的一股,也就順理成章地被其他流賊推選為「大龍頭」。

    跟在神一魁身後的,則是另一名大首領王嘉胤,以及王嘉胤的兩員大將:「紫金梁」王自用和「闖王」高迎祥。

    那李自成尚且是高迎祥的部屬,在「大龍頭」神一魁的面前,就更是麻繩穿豆腐,提不起來了。

    而在後面,尚有幾十名流賊首領魚貫而來,什麼飛山虎、大紅狼、曹*、老回回、闖塌天、射塌天、滾地雷、蠍子塊、點燈子、革裡眼等等,簡直是五花八門,亂七八糟。

    其實這些人當然有自己的真名,但因幹的是掉腦袋的買賣,多少有些怕連累家人,因此全用假名。乍一聽起來,倒也頗為唬人。

    神一魁見張獻忠和李自成的人馬在城中對峙,當即沉下臉來道:「怎麼回事,自己兄弟還幹了起來?」

    張獻忠搶先道:「闖將不守規矩,搶奪錢糧!」

    李自成卻笑道:「其實八大王是誤會了,小將是怕城內兵荒馬亂,有歹人哄搶,這才將錢糧保護起來,專等大龍頭髮落。既然大龍頭來了,小將也就可以鬆一口氣了。」說著便讓手下將幾十輛大車全都獻給神一魁。

    神一魁見了這麼多糧草和銀子,臉上登時樂開了花,高聲讚道:「闖將做得不錯!」又申斥張獻忠道:「八大王,你這人脾氣太暴,總是不問青紅皂白就想蠻幹,以後這毛病要改一改!」

    張獻忠見李自成見風使舵,在大龍頭面前搶了綵頭,雖然氣得直咬牙,卻也不敢忤逆神一魁,只得喏喏而退。

    神一魁見風波平息,大笑道:「都是好兄弟,說開了也就沒事了!咱們各家頭領自從紛紛起事,還沒有機會聚在一起共商大計。我看今天就是個好日子,何不召開英雄大會,商量下一步如何行動?」

    他這一說,其餘頭領哪敢不附和。神一魁大喜,即率領眾人直奔縣衙,打算在那裡聚眾議事。

    朱由檢見來了這麼多流賊頭子,正自心驚膽戰,想找個機會開溜,李自成卻親熱地攬住他的胳膊道:「道長,且隨我一同赴會,見識見識天下英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