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官道天驕

龍騰世紀 第2188章 身居高位 文 / 西樓月

    第2188章身居高位

    騰飛得知這些,也感覺到事情鬧大了。

    這些人居然如此喪心病狂,把拐騙來的孩當工具,為了博得別人的同情,居然給孩喂安眠藥,難怪那孩如此聽話,不哭不鬧。

    更有甚者,一旦孩出事,他們就把孩隨意丟棄,簡直就是沒有人性。

    現在公安部門已經對這事展開調查,騰飛就在心裡想,該怎麼向首長匯報?

    以張一凡的性格,最見不得這種事了,京城之下,居然發生這種滅絕人性之事,拐騙來的孩面臨這種遭遇和命運,國法難容!

    沒想到週一中午休息的時候,張一凡果然問起此事,騰飛不敢考慮再三,不敢隱瞞。便將週六自己帶老婆孩在步行街碰到的情況說了一遍。

    張一凡聽說騰飛這麼做,不禁暗自讚賞,看來騰飛還是非常上心。

    後來聽說那些人的行徑,張一凡臉色一沉,顯然是憤怒了。

    憤怒歸憤怒,打拐的事情不屬於他張一凡管,他的工作是負責農村,農業等諸多問題。他不可能,也不可以直接打電話給政法系統或公安部門,人家那邊還有一個專管此事的常委。

    但是自己又不能對這種事情視若無睹,必須給那些被拐兒童一個交代。

    於是,張一凡決定在會議上提出這個問題。

    當然,肅清這種乞討現象,並不是對這些在京乞討的人趕盡殺絕。

    古往今來,哪朝哪代沒有乞丐?

    但是乞丐也必須有乞丐的規矩,如果你實在貧困潦倒,無以為生。或者因為其他原因喪失了勞動力,行乞也未必不許可。人畢竟總是要生存的,在目前的經濟實力這種狀態下,國家無法收容所有的乞討人員。那麼該如何規範他們?這恐怕是古往今來最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本來乞討就是一件丟面的事,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行乞隊伍?甚至拖兒帶女,全家出動,他們就真的到了這種絕境?不得已只有靠行乞為生嗎?

    平時在大街上看到的那些行乞人員,很多居然是偽裝的,就像騰飛上次見到的那名中年男,還有劉曉軒看到的那名婦女,他們真的喪失了勞動力嗎?

    張一凡對此表示非常不解。

    這些人正值壯年,居然就成了不勞而獲的乞丐,為什麼?甚至還有人為此鋌而走險,走上犯罪的道路。

    在會議上,張一凡提出這個問題後,招來了大家的熱議。我國本來就是一個人品眾多的國家,再加上這些年以來的改革開放,沿海城市和經濟特區越來越富有,而內地很多山區依然很貧困。雖然說,他們辛辛苦苦在外面賺了些錢,改善了家庭環境,但現在放眼望去,農村裡一片荒野。

    張一凡指出,農村建設,發展農村經濟,已經成了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因此,他決定深入農村,搞一次農村視察工作。當然,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就是打拐。

    這個打拐問題,必須重視。

    為此,國務部馬上成立了打拐專案小組,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打拐工作。

    五月初,張一凡離京視察工作。

    此次視察的目的地是南河省。南河省一直以來,是我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其中有幾個縣城,被稱之為全國最貧困縣。每年基本上都靠國家扶持,救助維持其經濟狀況。

    張一凡一行下了飛機,先是在省裡呆了半天,聽取了省委領導們對其工作的匯報。

    第二天他們就出發了,前往無塵縣。

    據說這個無塵縣多年以來,一直排在全國貧困縣之首。無塵縣的意思也不是說這個縣衛生和城市市容工作抓得有多好,而且窮得連灰塵都沒有的意思。

    相信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不會有如此貧困的地方。真的窮得連灰塵都沒有了嗎?看來這個取名字的人還真有些意思。

    張一凡在車上問,「那這個縣城連灰塵都沒有了,還有什麼?」

    旁邊的人回答,「有土和石頭。」

    果然,進入縣城轄區後,舉目四望,到處都是光禿禿的山巒,山上除了幾根毛草隨風搖晃,連一棵樹都沒有。很多地方裸露出來的岩石,沙粒,讓人感覺到那種荒涼。

    張一凡去過沙漠,在他的眼裡,那漫天黃沙,廣袤無邊的浩瀚,也給人一種無比的壯觀,但是眼前這片山石,除了荒涼,什麼也說不上來了。

    比沙漠還貧瘠的地方,無塵縣。

    果然沒有一絲塵埃,漫山遍野儘是山石和沙粒。偶爾看到一片一塊的梯田,也因為乾旱和某些人為的問題,變成了一片荒涼的野草地。

    旁邊的同志說,「我們這裡號稱全國最貧困的地方,最主要是缺水,而這種土質種上去的莊稼又產量不高,因此很多居民都遠出打工,這裡就變得更加荒涼。

    有人曾經算過一筆帳,如果一個中年勞動力在家務農一年,種一畝田,幾分土,養一頭豬,幾十隻雞。按這個收入計算,一年下來賺的錢,還不如在外地務工二個月的工資。因此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家鄉,不遠千里跑到沿海打工。

    而家鄉就成了現在這樣,年輕人和中年勞動力越來越少,只剩下老人和小孩。而這種小孩稱之為留守兒童。

    這些人利用外面賺來的錢回家建房,打造家園。這就是為什麼一路走來,不斷地看到新的樓房在建設,但是整個眼前的田地卻是一片荒涼。

    不過有一個村莊非常特別,這裡明顯比別的村莊富裕,除了那些新蓋的紅磚樓房,居然還安裝了自來水。摩托車和低檔小車進進出出,看起來好不熱鬧。

    張一凡就覺得奇怪,為什麼這個村莊能在無塵縣裡一枝獨秀?這時旁邊的領導卻不說話了。

    隨行的縣長道:「這個村有點特別,我們也說不好。」

    車開過去的時候,張一凡等人明顯看到這裡的與眾不同。這裡基本上都蓋了新房,當然也有些例外的。這些新房雖然很普通,可在無塵縣來說,卻是已經不錯了。

    看縣長的臉色有些難為情,張一凡一行就進了村,想看看這個村為什麼如此獨特。

    村長是一位六十來歲的老人,按理說,一個村長到這個年紀,早就退下去了,可他還在這裡當村長。聽旁邊人的介紹,這位老村長是退伍軍人,回到村裡當了二十多年的村長,本來都退下去了,後來村裡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他重新擔任了這個村長。

    張一凡跟這個村長聊天的時候,老人家歎了口氣,「別提了,要多丟人就有多丟人。我們這裡雖然窮,但是也不至於比西部,甘涼省還窮吧!現在的人不思進取,好逸惡勞,今天這個村莊能有這模樣,這不是什麼榮幸,是一種恥辱。」

    聽村長這麼說,張一凡便問起,「為什麼這麼說?」

    村長道:「您是中央首長,我也就實話實說,我們這個叫更應該叫乞丐村。上次在電視裡播放的那些事,就是我們村裡的一些人幹的。多丟人啊!」

    旁邊的縣長那臉,一陣紅一陣白的,老村長是退伍軍人,對這些事深惡痛絕。說村民都不要臉,不勞而獲,居然寧願去乞討,也不願意勞動。他說自己這個村長也沒面,丟人。

    材長說,「剛開始只有少數幾個人在外面丟人,那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有殘疾,喪失了勞動力,可後來他們這些人居然靠乞討發了,一些村民眼紅,紛紛效仿,有的居然拖家帶口的,全家出動去大城市裡乞討,難道這不丟人嗎?偏偏縣裡還給立了個樣版村。」

    村長說,國家應該早就立法,把這些想不勞而獲的人抓起來,否則帶壞了地方風氣。

    說到這裡,縣長的臉色一片慘白,再也掛不住了。

    【****網由書友高品質手打更新速度超快(天才一秒鐘記住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