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大唐遠征軍

《》第一卷 長安居 第302章 .火烏軍,蓋蘇文 文 / 好大一隻烏

    剛剛攻下了困擾唐軍多日的安市城,卻遇到了這麼一個事兒,唐軍上下誰的臉色都不好看,站在城樓上吹著北風,一時間誰都沒有說話,城門外,僅僅有著一千多紅葫蘆隊匆忙收斂著屍體。

    好一會,才有玄甲軍軍官登上城樓,單膝跪在了地上,在李世民眼神詢問下恭敬地啟奏著:「回稟陛下,槐鎮軍陣亡兩千三百餘,傷無算,軍大潰,正在收攏,左驍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重傷昏迷,尚未清醒。」

    「慫包,阿史那社爾這打的什麼仗,不聲不響就能讓人給端了!」脾氣暴躁的常何最先罵了出來,然後是劉弘基張士貴個也跟著議論紛紛,李績若有所思的望著凌亂大營,李世民自己也是煩躁不已,握著城磚的拳頭青筋暴起。

    只有李捷滿是疑慮的眺望著遠方,禁不住在心頭暗暗思慮著,安市城之戰剛剛結束,這個時候就動上手了,那一個老傢伙估計也是蓄謀已久了吧,真沒想到,連休整時間都沒有。

    「朔王在想什麼?」

    李績突然問了過來,讓李捷愣了愣,旋即也是對著來回報的玄甲軍官問了過去:「高句麗人傷亡如何,現場遺留的屍體,戰馬,裝飾勘察了沒有,是哪一隻高句麗軍做的?」

    這話倒是引的李世民與諸將都把注意力關注了過去,這麼多大人物都目光灼灼看著自己,就算身經百戰的玄甲軍官也禁不住後背見汗,諾諾的回答著:「回稟朔王,現場未發現高句麗人屍體,對方傷亡不知,現在還查不出誰的人馬做的。」

    這話說的李世民等諸人再一次皺起了眉頭,雖然說是高句麗人帶走屍體,但短時間突襲,還能從容帶走戰亡者屍骸,一方面是精銳善戰,另一方面,也是高句麗人陣亡極少,有這麼一隻善於奔襲的精銳敵軍在附近,誰都是不安。

    「馬上收攏軍隊,在安市城東北佈置大營,廣挖壕溝,騎兵朝東北面全面撒出去,迅速召集將領,御前會議!」沉默了下,李世民果斷的張開手掌大聲命令了下來。

    「陛下,那安市城?還要不要修復?」遲疑了一下,負責後勤的長孫無忌又是拱手詢問起來,這一回,李世民也是猶豫了下,暗暗看了李捷兩眼,這才擺了擺手。

    「毀了這安市城!」

    安市城位於兩山谷之間,壘石建城,南北城牆沿山坡堆砌,當真是險峻無比,而且還掐斷了此地來往丸度地區,卒本扶余,朝鮮半島與遼東的通道,要打高句麗守軍,要麼北方繞遠道,走荒涼的白山道,要麼南下走建安城,兩條道路都是遙遠而崎嶇,啃安市城這個硬骨頭,對於唐軍來說,也是迫不得已。

    如今高句麗軍隊的攻勢已經迫在眉睫,如今安市城已經完全破敗,附近居民不是遠逃,就是在殘酷攻城戰中死傷殆盡,追擊出去的唐軍留守安市城守軍肯定不會多。

    有這麼一隻善於偷襲的高句麗軍在,一旦要是繞過大唐主力,偷襲安市城下的話,唐軍可有被截斷後路的危險,安市城破敗的城牆還為軍隊物資通行造成了困擾,這禁不住讓安市城變成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唯一的問題,安市城可是李世民許給李捷的南方疆域,李世民又是這麼武斷的說拆就給拆了,對此,知情的長孫無忌再一次無奈回頭看了看,李捷卻一絲表情都沒有。

    建設困難,破壞卻容易,半個下午時間,原本屹立的安市城城牆就被一萬多高句麗投降軍拆了一半多,兩萬唐軍先鋒也是在原本槐鎮軍的營地上拓展開來,深深的壕溝挖出來老多,營房也連成了片。

    安市城西,原本唐軍大營中,御前高級軍官會議上卻是一片死寂,沒有確切消息之前,誰都不敢輕易下斷言,安市城通往高句麗南北兩道的地圖乎被指揮棒磨破了,盯著連綿的丘陵地帶,所有人都是眉頭緊皺,這仗可不好打。

    冬季的兩個月,選擇圍困安市城,一方面是因為這裡的確太過堅硬,強攻下的損失唐軍自己也是接受不了,一方面,安市城背後連綿的丘陵也是讓人頭疼,給養運輸,軍隊輸送都是個大難題,面前連綿百多里的丘陵地形,河流縱橫,沒有太過險峻的隘口,卻也不是個可以展開大軍決戰的好地方。

    李捷也是鬱悶,之前他的思量中,被自己威脅不能支援安市城,淵蓋蘇文最好的選擇實在丘陵地帶的出口,玄城乾升古城一帶佈置防禦,人口最為稠密,農業發展最為完善的遼河流域丟了,淵蓋蘇文的補給能力可不比大唐,把丘陵地帶補給的難度丟給大唐,靠在背後松嫩平原的糧秣,一面不斷襲擊唐軍補給線,淵蓋蘇文可以打的游刃有餘。

    怎麼都沒有必要在這麼艱難的地形與大唐打消耗戰吧?

    安市城,吉林丘陵,丸度地區,鴨綠江渡口,一系列的地形不斷在李捷腦海中過濾著,望著流經山地平原間一條條河流,李捷的眉頭擰成了川字。

    莫非淵蓋蘇文打的是疑兵之計?僅僅來一支小部隊打草驚蛇,讓唐軍步步為營,故意拖慢唐軍進軍速度,好在乾升骨城一帶做充分準備?

    可是,就算西部高句麗軍隊戰力高於久疏於戰陣的東部高句麗軍,能有此戰力一舉打垮唐軍的騎兵,也非淵蓋蘇文在國內城用過的那支精騎,火烏軍!那一夜李捷可是印象深刻,區區千火烏軍,愣是打垮了多於自己十多倍的高延壽大軍。

    這支軍隊可不得了,那是傳承於高句麗廣開土國境安民好太王時期的精銳常備軍,清一色貴人子弟組成,裝備精良,軍事傳統上跟隨那位高句麗歷史上著名的好太王南征北戰打過無數仗,向朝鮮半島南下,收回了被百濟侵佔的平壤城,擊破了百濟都城原漢山城,也就是後世的首爾,壓迫的新羅喘不過氣來。

    向遼東,正值五胡亂華時期鮮卑人在中原戰無不勝,滅國無數,打的曾經前秦霸主都落花流水,鮮卑族在遼東的故國前燕卻被這支軍隊數次打得落花流水,後來在好太王的謀劃下,更是滅亡了前燕,吞併了前燕漢人,鮮卑人等十萬人口,這才奠定了高句麗後來的疆域。

    這還是遠的,前一陣與新羅大戰,擊破新羅聖骨樸勇數萬大軍,打的新羅又一次哭爹喊娘向大唐求援的還是這支軍隊,就因為坐擁火烏軍與王國西部常年征戰於百濟新羅的十多萬軍隊,淵蓋蘇文這才有實力殺光擁護榮留王的大臣守舊勢力,弒殺榮留王而把持高句麗朝政。

    可這麼一支政治意義上同樣十分重要的軍隊,淵蓋蘇文捨得把他們放過來孤軍深入於十倍唐軍鏖戰嗎?

    戰略上最大的手段就是要讓敵人看不透,顯然,李捷目前就很悲催陷入了這個田境,左右也下不定主意,和他同樣陷入迷惑的還有大唐一大群高智商悍將們,就在諸人苦思冥想的時候,突然帳篷外傳令兵急急忙忙進了來,單膝跪在地上大聲的稟報著:「啟稟陛下,發現高句麗大軍蹤跡!」

    「哦?何方?人數?動向?」沒等李世民開口,長孫無忌李績等一大群人已經七嘴八舌問了過來,李世民自己也是毫不在意的一雙眼睛銳利盯過去,傳令兵立馬大聲回報道:「距離安市城外三十里平岡山,絕對是高句麗人西部主力,營盤佔據十多里,至少十萬餘人!」

    「淵蓋蘇文他瘋了?」李捷禁不住首先驚奇的叫了出來。

    戰爭可不比人數,哪怕戰鬥力有時候都不是第一要素,這一舉動等於貼到了目前唐軍的家門口打,背靠安市城,唐軍想怎麼打就怎麼打,就算扼守安市城半包圍,軍隊偷襲高句麗人在山區中崎嶇難行的糧道,也能輕鬆滅了他,豈不見長平之戰四十萬趙軍就是毀於區區五千秦軍截斷糧道輕兵嗎?

    「別管淵蓋蘇文瘋沒瘋,此時當打他娘的!」照比於李捷的驚愕,又是常何這個大嗓門首先嚷嚷了起來,旋即李績也是點頭連連,與李世民拱手啟奏道:「正當如此,陛下,不論淵蓋蘇文老賊處於何考慮,此時進兵於此,現在都是個絕佳的戰,臣請速速進兵,不論淵蓋蘇文玩的何等詭計,都地利上的劣勢也能讓我軍有七層的會,逃不過臣的眼睛!」

    「朕也正有此意。」禁不住點了點頭,揮手按住了蠢蠢欲動的諸將,李世民旋即清了清嗓子大聲命令道:「傳令給衛公李靖部,讓他加速往安市城前進,速速進兵,然後傳令給全軍,今夜備戰,明日巳時出戰,由英國公李績指揮全軍。」

    「臣領命!」興奮的單膝跪地,李績旋即又是傲然站起,接過指揮權大聲命令著:「明日江夏王部隊出左道,貼向高句麗大營右側,扶余道行軍總管朔王李捷,營州都督張儉,你二人率部出右道,貼向高句麗軍左側,右衛將軍薛萬徹,汝率部騎兵繞遠道,三日內包抄到高句麗軍後部,務必斷其糧道,扼守住高句麗軍退路!」

    「其餘各部,跟本公正面黏住高句麗軍,絕不放跑高句麗軍一人!」

    「喏!」整齊的抱拳領命,在場十多位將軍轟然領命,紛亂的甲葉晃動聲中轉身轟然出門,很快,唐軍大營紛亂的就動作開來。

    如此多的將軍中,唯獨李捷走的最輕鬆了,他的五原軍到現在都沒恢復元氣,主力尚且在金州港休整訓練,這兒不過兩千出頭的輕軍部隊,跟著張儉估計也是去湊熱鬧。

    只不過一路上,李捷現在都沒想明白,淵蓋蘇文這一手,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把全副家底兒都搬出來,他平壤老窩不要了?要知道高句麗背後還有反覆無常的新羅與苦大仇深的百濟盯著呢!

    就在李捷百思不得其解晃蕩回營地時候,營門口卻是一陣陣喧嘩,弄得李捷疑惑的命人問過去,不一會,一張嘻嘻哈哈的笑臉就湊合到了身前。

    「嘿嘿,見過朔王,我老李又來報道了!」

    「你咋來了?」看著從駐驊山戰後就回了李績軍中,李敬業那張賤兮兮的笑臉,李捷當即頭疼的撓了撓後腦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