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壓根就沒有想到,遼東裁撤邊軍的動作如此之迅速,要說譚泰和賈吉涵也是非常努力了,不惜一切代價發動情報網絡,想要攪渾遼東這潭水,讓裁撤邊軍的事宜無法順利進行下去,眼看著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可惜盧象升很聰明,根本就沒有去管那些到處散播的流言,也沒有去懲罰那些散播流言的軍士,而是抓住了問題的本質,直接從裁撤邊軍入手,以穩定軍士為主,俗話說的好,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人家把握住了要害,自身不出現任何的問題,外力是很難干擾的。
遼東邊軍的順利裁撤,以及駐軍的強大,令皇太極非常的鬱悶,眼看著大清國進攻遼東的希望,化為泡影了,如今的重要職責,就是需要穩定大清國的局勢,穩定已經再次佔領的廣寧、西平堡和義州等地的局勢,包括草原的局勢,再一次的開始自我集聚力量,隨時準備迎接大晉朝廷的進攻。
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大清國的勇士佔據了廣寧、西平堡和義州等地,再次取得了大片的土地,大清國的首都瀋陽也有了更加穩固的屏障,但因為佔領了廣寧,與關內的互市自然也就停止了,商品的供給方面出現了問題,皇太極是無所謂的,朝廷已經採取了大量的手段,購買了大量的糧食等必須的物資,可下面的百姓就感覺到不方便了,平日裡能夠隨便就購買到的商品,這個時候就不是那麼容易買到了。
最為要命的是。大晉朝廷開始在遼東嚴卡商貿行動了,來往於瀋陽和寧遠等地的商賈。也開始感覺到巨大的壓力。
不過在這個時候,朝廷在寧遠和錦州設立了銀行,若是商賈能夠將金銀珠寶存入到銀行裡面,同時願意使用朝廷統一發行的紙幣,還是可以暗地裡從事商貿交易的,遼東的江寧營將士睜一眼閉一眼,不會嚴查,但凡是與銀行沒有任何業務往來的商賈。包括不主動使用紙幣的商賈,幾乎不要想著能夠離開黑山的範圍,從事商賈交易就更加不可能了。
這個秘密,很快在商賈之間傳開了。
幾乎不用動員,設在寧遠和錦州的銀行,迅速開始火爆起來了,大量的商賈開始存入金銀珠寶。同時開始使用大晉朝廷統一發行的紙幣。
說到紙幣,這裡面也出現了一個插曲,原來發行紙幣的時候,朱審烜等人考慮到了,老老百姓的消費水平不是很高,故而在設計紙幣的時候。面額都不是很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戶部開始提出來意見了,那就是發行的紙幣,面額過於的小了。特別是在碼頭等地的大宗商品交易的過程之中,這種弊端就出現了。成堆的紙幣流轉,商賈也感覺到不方便。
於是在奏報了皇上之後,戶部開始發行價值二兩、五兩、十兩、二十兩、五十兩和一百兩銀子的紙幣,但這些紙幣的發行量不是很大,在市面上出現的,主要還是價值一兩白銀的紙幣,至於說那些大面額的紙幣,重點還是在大宗商貿交易之中出現。
大量的黃金白銀存入到銀行裡面,諸多的紙幣從銀行出來,開始在遼東流通,幾乎是在最短的時間之內,遼東到處都是紙幣了。
其實遼東有十萬江寧營將士,這些將士是消費的主力,一旦他們完全開始使用紙幣,紙幣在遼東的流通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加之從關內來的商賈,已經使用了一段時間的紙幣,對於紙幣的作用和價值,是非常清楚的,也是非常放心的,最為主要的還是,使用紙幣的確非常方便,多種因素結合起來,讓遼東迅速與關內一樣了。
當大晉朝廷統一發行的紙幣傳入到遼東之後,皇太極一時間沒有在意,反正這些紙幣等同於同樣數量的銀子,也就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皇太極甚至親自收藏了好幾張紙幣,仔細研究了這些紙幣之後,他發現這些紙幣的設計非常的精良,還交口稱讚。
皇太極不是沒有其他的想法,宋朝發行的交子,曾經產生過重大的作用,但發行交子的教訓,皇太極也是清楚的,一方面他佩服蘇天成的勇氣,敢於直接發行紙幣,另外一方面,他也以看戲的姿態,關注著事情的發展,他的腦海裡面有著固定的認識,大晉朝廷發行紙幣,目的肯定是為了吸納民間的財富,一旦將這些財富盤剝到手了,紙幣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甚至成為廢紙了。
皇太極的疏忽,對於今後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
大清國的朝廷裡面,漢人官吏還是有一些的,但經過了範文程的事件之後,漢人官吏很少開口發言了,大部分想到的都是明哲保身,總結為大清國服務和死心塌地的漢人,幾乎沒有什麼好的結局,其實統一貨幣與創辦銀行,獲得的利益都是大晉朝廷的,對於大清國肯定是有著巨大影響的,至少經濟命脈被人家抓住了。
滿人權貴不會考慮那麼細緻,明白這裡面蹊蹺的漢人官吏不會開口,皇太極就在這種氛圍之中,不採取任何的措施,令大清國慢慢開始陷入到深淵裡面,逐漸的開始從經濟上依賴大晉朝廷。
遼東的局勢很快穩定下來了,後金韃子不發動進攻,朝廷也沒有要求盧象升發動進攻。
著急的盧象升,曾經給朝廷上過奏折,認為遼東邊軍裁撤到位了,戰鬥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這個時候可以對廣寧、西平堡和義州等地展開進攻了,爭取在年前收回這些地方,當然盧象升的建議,也是建議在秋收之後展開進攻。
盧象升接到朝廷的回復,要求暫時穩住遼東,不要想到征伐的事宜,如今的遼東,最為重要的認為是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發展好銀行,第二個方面是推進紙幣的流通,第三個方面是促進遼東經貿的發展,當然江寧營將士的訓練是不能夠放鬆的。
接到朝廷的敕書之後,盧象升與閻應元進行了仔細的分析,也認真分析了丞相朱審烜寫來的信函,終於明白了朝廷要從根子上徹底擊垮後金韃子的打算。
一旦明白了朝廷的意思,盧象升和閻應元等人執行起來,就是堅定不移的。
祖大壽和祖大樂正在加緊訓練將士,留下來的遼東邊軍與江寧營將士混編在一起了,從個人的素質和戰鬥力方面來說,原來的遼東邊軍是有差距的,這需要在平日的訓練之中來改進,重點是從個人的信仰與遵守軍紀方面下功夫。
如今最好的形勢就是,原來的遼東邊軍,經過裁撤之後,保留下來的五萬軍士,軍餉迅速得到了解決,幾乎是在一夜之間,俸祿就提高了,實實在在的說,軍餉是鼓勵軍士效命的最好手段之一,千百年來都是這樣的。
成為了江寧營將士中的一員,俸祿得到了解決,原來的遼東邊軍,爆發出來了極大的熱情,很快就投入到訓練之中,留下來的軍士,基本都是原遼東邊軍的骨幹,與江寧營將士有過不少的交集,也清楚江寧營將士的戰鬥力,現在自身成為其中一員了,拿著同樣的俸祿,若是戰鬥力方面還有差距,那就說不過去了。
更為關鍵的是,在裁撤遼東邊軍的過程之中,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二十餘萬的軍士,留下來的僅僅五萬人,這足以說明了,留下來的都是骨幹,既然是骨幹,就要表現出來自身的能力,證明自身真正的值得留下來。
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之下,駐守遼東的江寧營將士,鬥志特別的高昂。
期間也發生了幾次小規模的衝突,重點是在黑山周邊的衝突,這些衝突,從本質上說,都是江寧營將士主動挑起來的,雙方小規模的廝殺,最終獲取勝利的也都是江寧營將士。
後金韃子對於江寧營將士,本來就有著一定的恐懼心理,壓根不願意與江寧營將士為敵,這麼多年過去了,不管是滿八旗還是漢八旗,與江寧營作戰的時候,沒有能夠佔到一絲的便宜,基本都是戰敗,損失慘重,時間長了,他們的內心自然是有陰影的。
遼東的局面空前的穩定下來了,盧象升也很好的完成了朝廷交付的任務。
轉眼就要到秋收季節,遼東的氣候也是不錯的,沒有遭遇到多大的災荒,秋收豐收也是預料之中的事宜,這樣就能夠穩定居住在遼東的老百姓,說起來居住在遼東的百姓,遭遇到的變故是數不勝數的,不知道經過了多少的顛沛流離,要不是故土難離,這裡幾乎留不住什麼人了,好在這幾年遼東的局勢勉強穩定了,就算是後金韃子重新佔領了廣寧、西平堡和義州等地,也沒有經過什麼大規模的廝殺,老百姓也就沒有遭遇到多大的損失。
秋收季節即將到來,盧象升和閻應元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將廣寧、義州和西平堡等地的糧食,大量的收購過來,讓商賈去完成這些任務,最終從經濟上卡住後金韃子的脖子。
(昨天喝醉,耽誤時間了,對不起讀者大大,此外宣傳一下新書,暫定名《鐵血穿越》,正在苦思之中,預計六月份開始上傳,懇請得到讀者大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