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這種政治婚姻雖然讓人云山霧繞看不清晰,但卻還是真實存在著的。
就比如大哥振中的老婆張霞的娘家張家,還有二哥振華的老婆邢月如的娘家邢家,就都是通過和趙家聯姻,才從比較靠後的三流家族,上升為僅次於趙、韓、葉、方這些一流大家族的二流家族的。
趙、韓、葉、方這些一流大家族中的方家,就是自己老婆方素馨的娘家。
而現在的四大家族,趙家枝繁葉茂最是強盛,韓家如日中天正當其時,也只有趙家還足以與其並肩。葉家、方家由於人才凋零,卻都開始在走下坡路。
大嫂的娘家張家,還有原來依附在葉家門下的李家,這個時候的實力卻不斷的上升,已經開始超越二流,接近於一流家族的水平。
從葉、方兩家逐漸沒落的跡象可以看出,這兩家都是因為門下子弟熱衷於搞經濟,在政壇上後繼乏人造成的。
葉家的紅葉集團、方家的國際方舟,現在都是國際五百強的大集團。儘管看上去紅紅火火一片昌盛,但知道內情的人卻都明白,這兩個大家族現在也不過是強弩之末,實際上已經日暮西山。
當然,現在的社會,一個大家族要想取得發展,經濟是必須要抓的。但錯就錯在葉、方兩家過於看重經濟,而忽略了政治因素。
經濟決定政治(政治植根於經濟)。
任何社會的政治,就其性質而言,都是由該社會的經濟關係和經濟制度決定的。特定階級或社會集團的政治活動,歸根結底是為了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經濟利益的根本對立必然集中表現為政治鬥爭。
政治對經濟有巨大的反作用(政治與經濟相比,政治不可避免的要占首位)。有了正確的政治領導,正確的政治路線和方針政策,經濟建設才能取得成功。
這些理論性的東西,葉家和方家不可能不懂。其實,這也可能和個人的興趣和能力有關係。反正不管怎麼說,葉家和方家這些年在經濟方面人才濟濟,但是在政治上的人才卻少的可憐。
葉家的人脈在南粵、上海兩地。葉家老大葉浩然現任紅葉集團的董事長,總部在上海這個國際金融中心。葉家老二葉孟然現為政治局委員,在南粵省任書.記,這也是葉家暫時還能躋身於一流大家族的唯一支柱。
自己這次去南粵陽城,其實還是因為葉孟然的提議。現在很多人手裡拎著刀子,正磨刀霍霍。葉家也不能不低下了高傲的頭顱,正式發出了邀請,請趙家人進入南粵壓陣。
而方家現在的情況也不必葉家好到哪裡。方素馨的大哥方文山現任能源部部長,沒有進入國家最高權力機構政治局。方素馨的侄女方玉珠現在濟海省任組織部部長,已經算的上是方家第三代最能拿得出手的人物。
現在趙家是夠強勢,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話是到什麼時候都不能忘記的。
第三代中,大哥生了三個兒子,趙國棟、趙國梁、趙國基,也就只有大哥的那個兒子趙國棟算是在軍界混出了點名堂。
二哥的三個兒子國富、國強、國剛,哥仨裡面就只有趙國強現在混了個副廳級,還是在中央部委裡面混日子,含金量要不下面的副市長市長低很多。
趙國梁和趙國基那哥倆一個做了大學教授,一個卻成了畫家,在趙家這樣的政治家庭,說起來簡直算得上是個奇跡。
但他們這哥倆還算是好的,國富和國剛那哥倆可就另類的很了,一個自甘墮落,靠著趙家的名頭整天混吃騙喝成了捐客。
提起來簡直丟死人,所謂的「捐客」,也稱「居間人」「牽線人」。在銷售、物流、貨代、人事、咨詢、投資、證券、商舖等行業中都有這樣的從業人員。
這些人本來應該是一名優秀的機械工程師、計算機專家、冶金工程師、建築師、或化工專家等,但他們憑著專業所學到的百分之一的知識,奮不顧身投入到捐客的行列,因為暴利只有捐客有機會得到,只要跑得勤,嘴巴會吹、會騙,就能輕鬆得到幾倍於勤懇老實工作的人。
而另一個則搗鼓了一家娛樂公司,成天和一些戲子、演員混跡一處,弄得烏煙瘴氣,讓人提起來就氣不打一處來。
而自己的那個寶貝兒子趙國豪,現在還在上研究生,就已經和趙國剛那小子廝混在一起,每天都和個小演員打得火熱,真是讓自己的顏面盡失。
現在女兒又找了這麼一個繡花枕頭,這不是在打自己的臉麼?
這小子模樣倒長得不錯,可這一副維諾的樣子,可怎麼能讓人放心把女兒交到他的手上?
他這個縣長也不知道是怎麼幹上的,難不成還真像素馨說的那樣,是靠了靜靜的關係?
就在趙振邦大失所望,人不住就要站起來罵娘的時候,劉洋終於開口說話了。
「伯父,您這個問題牽連到了現行的國家政策,我只是一個小縣長,實在是難於回答。不過,您既然已經這麼問了,我也只能從我個人的理解程度,以後生晚輩的身份,在這個家裡試著來說一說……」
這小子什麼意思?
什麼從個人角度,什麼以後生晚輩的身份,還只是在家裡說一說?你小子不就是說你估妄說之,我們姑妄聽之,對不對的別當回事兒?
你想說什麼?這麼急慌著把退路先找好了?這是打定了主意出門不認賬是不是?
不過,這小子能夠這麼說,證明他還不是個榆木疙瘩……呵呵,敢在這個家裡面,當著老大的面這麼說話的人還真沒有呢。
就連一些省的書.記、省長,進了這個門能保持這麼鎮定的也是少數,這小子有這份膽色,就已經算得上是難能可貴。
「剛才伯父說的這些問題的確是事實存在的,要想搞好農業,就必須要正視這個問題。而要想搞清楚自己的問題,就應該先瞭解別人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是怎麼解決的。國外農業的成功模式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類型:一是米國模式,以米國、加、澳等發達國家為代表,走的是規模化的路子。對於這種規模化的農業,國內一直有二種觀點:主張借鑒的和反對借鑒的都有之。」
「那些主張搞『土地流轉』、『合作社』的,包括過去的『人民公社』,其實都是因為看見了米國農業規模的好處後,想在國內倣傚。而反對借鑒的則認為我國地少人多,國情不適合大規模機械化。其實,這二種觀點都是錯誤的。是沒有真正瞭解『米國模式』的實質的必然結果……」
「……所以,比較中米兩國農業的不同,關鍵不在技術、設備、規模而在生產方式。所以,我們農業的出路不在機械化、規模化、科技化,而在生產方式的現代化上面。前面提到的主張和反對『借鑒』米國模式的觀點都是錯誤的,因為這二種觀點都只注重米國模式的『規模』表像,而未發現米國模式的內在核心其實是——工業化的生產方式。」
「第二是東瀛模式。這是一種小農模式,以日、韓、台國家或地區等地方為代表。這些國家或者地區的人口密集,耕地少。尤其東瀛島國,1.3億人口才6300萬畝耕地,人均才半畝,連我們的四分之一都不到。可是,2007年該國農民的人均收入就已經是548萬日元,高於其全國平均水平403.8萬日元。是我們農村人口人均收入的100多倍!(以上數據來自日本駐華大使館經濟參贊2007年在清華大學的演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搜看看,別說我是崇洋媚外。)
說到這裡,劉洋抬眼看了看神情不變的趙振中,深吸了一口氣說道:「這是很值得我們深思的:因為該國的農業不僅和我們一樣也是小農模式,甚至它們的農村生產關係也與我們一樣,土地為『農民個體私有制』。」
「那為什麼該國的農民會比居民富,我們的農民就比居民窮得多呢?這需要我們從深層去找原因。東瀛島國雖然是資本主義國家,但它們在農業上並沒有搞資本主義。主要標誌是農業生產資料(土地)並沒有掌握在少數地主資本家手裡,而是掌握在勞動者(也就是農民)手裡。所以該國的農業生產關係與工業不同,不是『資本家私有制』而是『勞動者私有制』,這其實正是馬克思倡導的公有制的一種形式。」
「另一方面,該國的農業生產,尤其是農產品的經營完全是有組織的,只是這種組織完全是自發的、民間的。正是這二點,導致了兩國農民的收入不同……」
劉洋剛說到這裡,趙振中就插言道:「你的意思,人家是自發的、民間的組織,所以能做成大事,而咱們是國家主導的,所以就不行是不是?」
一邊說著,他眼睛裡面的神情變得更加凌厲,一雙雖然老邁,但卻有神的眼珠一眨不眨的看著劉洋。
只不過,事實的結果讓他失望了。劉洋依然還是那麼的從容,那麼的淡定,這個結果,讓趙振中都不由得暗暗懷疑,這小傢伙的心臟是不是別人的大了一圈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