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看完書信,臉色忽然一變,對身邊的夏侯惇說道:「劉欣要動手了,」
夏侯惇點點頭,說道:「兩年的期限已過,早料到他要按捺不住了,可惜,我軍與袁紹戰了個兩敗俱傷,卻給他撿了便宜,」
其實,劉欣調兵遣將的事情進行得十分隱密,而且劉欣下令封鎖了所有的邊境,只許進不許出,即使曹操和袁紹潛伏在各地的細作得到消息,也沒有辦法傳遞出去,
但是百密必有一疏,劉欣封鎖邊境的同時,也下令糜家中斷了對曹操的糧食走私,正是因為忽然斷了南方的糧食來源,讓荀彧警覺起來,他敏感地推斷出劉欣要有大動作,
曹操沉吟道:「腹背受敵,這一仗不能再打下去了,立刻向袁紹派出使者,兩家議和,」
這次出使袁紹的仍然是陳群,他的人剛剛抵達鄴城,就見鄴城外的田野裡人喊馬嘶,到處都是深眼窩、高鼻樑的異族人,將地裡快要成熟的麥子都踐踏得一塌糊塗,
陳群沒想到烏恆大軍來得這麼快,心頭一凜,趕緊打馬入城,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把門的士兵倒也沒有阻攔,
聽說曹操派來了使者,袁紹冷笑道:「你們都勸我不要輕招外兵,現在怎麼樣,鮮卑的人馬還沒有到,單是烏恆的人馬就嚇得曹操服軟了,來人,將曹操的使者帶上來,」
事實上,袁紹多謀少斷,關於請外族援兵的事情,他手下的眾謀士也是多有分歧,爭論了許久才做出決定,現在一看外族援兵起了效果,袁紹馬上把功勞全部攬到自己身上,
大廳裡顏良、文丑等一眾文武都是氣勢洶洶看著陳群,不過陳群並沒有膽怯,他將手裡的書信交給袁紹身邊的衛士,然後說道:「啟稟大將軍,我家丞相的意思是,兩家罷兵言和,聯手對付劉欣,不知大將軍意下如何,」
大將軍是當年曹操以劉協的名義給袁紹封的官職,後來袁紹擁立劉表為帝,便延續了大將軍的稱號,反正不管丞相還是大將軍,都是凌駕於三公之上的高官,而且袁紹這邊比曹操做得更加徹底,他不需要顧忌前朝的舊臣,什麼太尉、司徒、司空全由他隨意任命,都是他的親信手下,
不過,由於封鎖及時,無論曹操還是袁紹,目前還不知道劉欣已經稱帝的消息,因為劉欣很清楚,就算袁紹再怎麼優柔寡斷,只要自己稱帝的消息一宣佈,袁紹也會明白誰才是他最強勁的敵人,
袁紹果然狂妄自大,他看都沒看曹操的書信,輕蔑地說道:「你回去告訴曹操,別看劉欣現在佔了司隸,只要他肯交出劉協,奉皇上為正統,劉欣不足為慮,」
陳群對劉欣的瞭解要比袁紹深刻得多,他正想向袁紹闡明劉欣的厲害之處,忽見門外一個信使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大聲說道:「啟稟大將軍,大事不好,」
這個信使太沒有眼力了,居然沒有注意到有外人在場,袁紹很是不悅,但是又不便當作陳群的面發火,只得故作鎮定地說道:「何事驚慌,起來說話,」
那信使站起身來,氣喘吁吁地說道:「回大將軍,鮮卑大軍放火燒了雁門城,」
「什麼,」這回袁紹也坐不住了,「霍」的站起身來,說道,「鮮卑是我請來的援軍,他們怎麼會燒了雁門城,是不是雁門太守阻止他們入境,哼,敢壞我大事……」
那名信使連連叩首道:「大將軍息怒,我家大人並沒有阻止他們入境,倒是那些鮮卑人進城以後燒殺搶掠,奸**女,無惡不作,我家大人前去勸阻,反被,反被他們殺死了,」
袁紹大吃一驚,連聲問道:「你說什麼,鮮卑人竟敢殺死袁某的部下,他們有多少人,」
那信使頭也不敢抬起,跪在地上說道:「小人也不知道他們究竟有多少人,進入雁門城的想必五六萬人是有的,不過,小人久居雁門,倒是聽得懂鮮卑話,在逃往太原的路上,小人隱約聽說他們這次一共出動了二十萬大軍,」
「二十萬大軍,」袁紹有些要暴起的衝動,怒喝道,「我不是讓他們出十萬人嗎,他們怎麼來了二十萬人,難道想要造反不成,逢紀,是你提出來請鮮卑出兵的,你說怎麼辦,」
這袁紹枉為世家子弟,也太沒有品格了,剛才覺得這一招嚇住了曹操,便把功勞全攬到自己身上,現在碰到鮮卑人燒殺搶掠,他又把責任推給了部下,其實,袁紹以前也不是這樣子的,他還是很能做一番表面文章,只是向來順風順水的他,以優勢兵力與曹操激戰一年,居然難分高下,令他的心態發生了許多變化,隱藏的深處的本性也逐漸流露出來,
逢紀哆嗦了一下,拱手說道:「回大將軍,屬下以為當務之急是阻止鮮卑大軍繼續南下,」
袁紹沒好氣地說道:「難道讓袁某調兵去打他們嗎,」
他言下之意,現在最強勁的對手還是曹操,卻全然忘了,曹操的使者還站在大廳裡,
看到大廳裡的形勢微妙,陳群適時說道:「大將軍多慮了,我家丞相是真心想要與大將軍議和的,據報,劉欣正在秣馬厲兵,趁著你我兩家精疲力竭之時,將你我兩家一舉吃掉,你我兩家若是再不聯起手來,只怕禍不遠矣,」
袁紹沉吟起來,說道:「鮮卑那邊怎麼說,」
一直默不作聲的審配忽然說道:「胡虜貪財,只要饋以金銀珠寶,鮮卑自退,太原城高大堅固,鮮卑人又沒有攻城器械,大將軍可令高幹堅守太原,不許放鮮卑人入城,然後主公再派使者送以金帛,何愁鮮卑不退,」
高幹是袁紹的外甥,現為并州刺史,坐鎮太原,太原城中兵精糧足,只要高幹不主動打開城門,鮮卑人是肯定進不去的,事實上,這名雁門信使逃同雁門城以後,第一站便是向高幹求救,而高幹膽小謹慎,既不肯發救兵,也不放信使進城,而是直接讓信使前來報告袁紹,以審配對高幹的瞭解,他可以肯定,鮮卑人是進不了太原城的,
陳群聽到這裡,忽然撫掌大笑道:「審先生此言差矣,請神容易送神難,與其花費錢財,不如將禍水西引,」
要想讓二十萬鮮卑大軍退兵,可不是一丁點兒錢財就可以打發的,袁紹正在心疼中,聽了陳群的話,不由得精神一振,又恢復了虛心好學、禮賢下士的模樣,拱手說道:「先生何以教我,」
陳群笑著說道:「鮮卑人圖的是錢財,試問當今天下誰最有錢,自然非劉欣莫屬了,咱們兩家聯手是為的共抗劉欣,何不令鮮卑人為前驅,」
頓了頓,陳群繼續鼓動著他的三寸不爛之舌,說道:「劉欣所恃者無非是騎兵之利,可是他的騎兵再厲害,難道還能夠敵得過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鮮卑人嗎,只要鮮卑人能夠破了劉欣的騎兵,你我兩家八十萬大軍,何愁大事不成,」
當年襄陽城外一戰,正是趙雲帶著五千騎兵及時趕到,殺得曹軍丟盔棄甲、屍橫遍野,參加過那場戰鬥的人,至今想起來仍然心有餘悸,陳群雖然沒有親歷過那場戰鬥,卻也經常聽到其他人提起漢軍騎兵的厲害,
對於陳群的提議,袁紹沉默良久,忽然說道:「如此亦無不可,只是你我兩家聯手,誰為正統,」
陳群沒想到在這樣的緊要關頭,袁紹還在關心誰是正統的問題,不禁哭笑不得,但是曹操臨行前又沒有完全授權給陳群,在這件事上,陳群還真作不了主,不過,陳群很清楚現在的形勢,必須說服袁紹答應與曹操聯手,否則一旦劉欣真的動起手來,就什麼都來不及了,
短暫的遲疑之後,陳群忽然心生一計,笑著說道:「回大將軍,咱們何不學高祖故事,先入襄陽者為王,」
其實,袁紹和陳群都是心知肚明,無論劉協還是劉表都只是個傀儡,是擺設而已,曹操和袁紹的真正目的當然是取劉漢而代之,真要是打敗了劉欣,這天下是誰的還未可知,不過有一點陳群可以肯定,到時候兩家必定還有一戰,所以,陳群現在所說的方案,實際上只是一張空頭支票,
袁紹顯然被陳群的提議打動,又沉思了一會,非常認真地說道:「不行,應當是先進洛陽者為王,」
襄陽在南方,離著袁紹的地盤甚遠,而洛陽與兩家的距離差不多,又是大漢故都,以攻佔洛陽為評價的標準,對於雙方來說,才是最為公平的,而且袁紹也不傻,他知道劉欣正在重修洛陽和長安,完全可以將洛陽當作他的都城,只是他和曹操卻都不知道,劉欣已經正式遷都長安了,
只要袁紹答應兩家聯手,陳群此舉就算是完成了任務,對於袁紹的要求,他自然是滿口答應,
誰知,袁紹又說道:「還有,你們必須退出黎陽城,」
曹操再次攻佔黎陽,本來就是打算將那裡作為談判籌碼的,陳群當即表示這沒有絲毫問題,
袁紹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道:「那好,我馬上派人聯繫鮮卑單于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