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日的淞滬大會戰,可以說是規模空前,同時也改變了華日決戰的事前安排,以及事後的戰爭發展方向。在這裡就產生了一個戰略歷史上的大問題,當時蔣光頭決定將主力東調,尋求上海決戰的策略,是否適當?
因為一般的解釋,特別是李衛東等將領的意見是,若是華夏軍隊在華北決戰不利,日軍精銳的機械化部隊,在華北平原會以其戰場優勢,沿著平漢線大舉南下,直攻武漢,那麼華夏就會無險可守而迅速被日軍分成東西兩塊;華夏的軍政中心既無法西遷四川,日本又可以運用海空軍支持的絕對優勢,將華軍主力在東南殲滅,歷史上華夏南方zf,都是遭到這樣戰略所擊敗的。
這種戰略分析,當然有極強的說服力。但由於日本認為若要深入攻擊華夏,必然是曠日持久,並且動員太大,他們認為只要攻擊華夏剛剛建立的工業地帶與軍政中心,最多再封鎖華夏的海岸線,華夏就絕對會屈服,華夏那有能耐撤退到西南落後地區,還能與日本對抗?所以華夏最為擔心的日軍由北而南之攻勢,卻是日本沒有認真考慮過的(日軍遲遲在六年之後,才在其一號作戰計劃中,選擇這個方向的攻勢,但是已經時過境遷了)。
雖然如此,華夏卻不能不加以防範。另外,假如就此認為,蔣光頭決定移轉決戰地區的構想,是戰略上的重大錯誤,也不全有理,因為華夏部隊機動性極差,假如完全採取守勢作戰,將會無法取得戰略主動,日軍若是掌握全面戰略上的主動——一旦它在華北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遲早會對長江三角洲的政治、金融重心發動攻擊,這時蔣光頭將根本無法兩面兼顧。因此不如由華夏主動在上海發動攻勢,強迫日軍改變戰略決戰地點,對於華夏更為有利。
當然蔣光頭在選擇上海的考慮重點之一,恐怕還是希望在上海決戰,容易引動國際社會的干預,華夏的最高戰略指導原則是「以時間換取空間」,其真正意義就是在此。只有設法將華日之戰引動國際社會支持,最終能提早擴大為全球的為正義之戰,華夏才能有機會死中求生。
所以華夏放棄在華北的決戰,以及在華東果斷形成決戰,是掌握戰略主動的正當決策,一旦由日軍控制戰略主動,華軍將更會首尾難以兼顧。從日軍華北方面軍戰鬥序列的組成,即可顯示日本對於在華北決戰的準備,是多麼迅速與完整,假如華軍真的以主力反攻華北,蔣光頭更是鞭長莫及無法有效指揮,而漫長的補給線,也將會發生無法支持一百個師作戰的嚴重後勤問題,因此日軍將會在華北更為輕易地大獲全勝。此外,日軍仍是可以以海空優勢,隨時威脅上海地區而以當時華夏的國情,也不可能允許蔣光頭在上海按兵不動,坐觀日軍在上海隨意部署——輿論與諸侯們會真的懷疑蔣光頭與日本有默契,或是認為蔣光頭的抗日決定別有用心借刀殺人,不敢也不願在自己的地盤與日本作戰,專門挑諸侯們的地盤與軍隊進行抗日,這在宋哲元與韓復渠的身上都可以看出來,因此他們不肯使全力與日軍拚搏。而在蔣光頭表達zy抗日決心,要求各路諸侯前往南京共商大計之時,西南的龍雲、劉湘等人,也曾經擔心這是蔣光頭的政治圈套。因此蔣光頭必須要在自己的地盤,用自己的zy軍,與日本進行殊死戰,才能清楚地證明,抗日並非消耗諸侯部隊的借口
由上海決戰所展開的淞滬會戰,是整個華日戰爭,甚至是人類戰爭史上少有的城市大會戰,雖然日軍在得到海空軍優勢支持下,造成了華夏軍隊過度慘烈的犧牲,但是這是戰場戰術指揮上的問題,而非戰略決策的問題。假如蔣光頭能夠控制住軍力,不要全部投入在上海近郊,而能適時全力拉長防線的縱深,把淞滬會戰打成長江三角洲會戰,不只在上海四周進行決戰,及早讓部隊進入預先設好的防線,靈活運用輕裝部隊在水鄉澤國之中進行逆襲,那麼華夏軍隊在戰場的犧牲並不會如此之大。這場會戰幾乎把蔣光頭zy軍的大部分主力,給全部地消耗掉,當然也造成多數諸侯近乎毫無保留地派兵支持抗日作戰,這是華夏兩百年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整體團結作戰。
當然蔣光頭在上海指揮的這場決戰,可以說是超過他能力與經驗範圍之外,也超過了華軍的武器、訓練與能力之上的。但是華日之戰,本來就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爭,華夏無論在哪裡決戰,都得要面對日軍絕對的優勢,華夏不可能不戰而棄守上海,因為這不但是華夏稅收、工業與國防的重鎮,更是民心士氣與國際形象的象徵所在,蔣光頭要先不惜代價地打出幾場硬仗,才能穩住民情軍心,爭取到國際的同情與支持,否則華日抗戰根本就支持不了八年!
不過華軍在相對弱勢條件下,假如能夠進行一些調整,仍然可以在上海打得更好,那就是事先的情報若是做得更正確,在爭取先機攻擊時,就能集結更為優勢的兵力,特別是集中使用可以攻堅的火力,應該可以取勝日本的守軍。而在發現日軍據點防禦過於堅固之時,能夠靈活的轉攻日軍較為脆弱的防線,而分割日軍,也可以獲得更佳的戰果。雖然當時華夏的海軍實力,連與日本海軍正面接戰的能力都沒有,但若能大幅加強水雷的運用,可以發揮高度阻敵效果,這比華軍在江防浴血華軍在上海郊區的主力決戰,過於著重維持戰線與爭奪一些據點,造成過於重大的傷亡,也屬於不智,華軍應該更加拉長防禦的縱深,留下更為充足與彈性的預備隊,而與日軍進行對抗,會比一再死守戰線據點,也許更有表現。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華軍在全盤戰局中,太過於集中上海市附近的決戰,事實上,應該把縱深拉到長江三角洲,才能充分疏散日軍的優勢火力,發揮河道水鄉的阻敵效果,以及運用預設的國防工事防線。
蔣光頭指揮華軍在上海作戰的重大疏失,在於上海作戰長達三個月期間蔣光頭竟然沒有派少量部隊,或是參謀督導人員,認真實際地檢視長江三角洲的國防工事,進行作戰之前必要的整理與準備,以及整體防禦規劃。結果等到華夏軍隊從上海潰退到防線之後,才發現無法順利進入陣地應戰,也沒有任何支持與接應,華軍根本無法使用這些國防線作戰,結果幾百萬元投資的防線,就在幾乎沒有發生效果的狀態下,被日軍輕易地突破了。
假如蔣光頭能夠在十月中旬,開始有計劃將參戰部隊,逐步退出上海市區,把陣地縱深拉開到蘇州河南岸,並且將增援的桂軍主力部隊,負責接應前線有計劃退出戰線的部隊,這樣華夏的部隊能夠帶著完好的裝備,開始部署事先建好的國防戰線,並且動員地方zf與民眾,開始打掃整理防禦工事、補充糧食、飲水以及燃料,後續增援的部隊也盡量留在京滬與京杭地區,成為防禦作戰的預備隊,這樣將淞滬會戰拉開成為京滬會戰,那麼日軍的進攻恐怕就會遭到更大的麻煩與更多的損失了。
當然,基本上華夏是一個全方位落後的國家,連軍隊的指揮與後勤系統,都存在極多的矛盾與不兼容問題,全靠蔣光頭個人居中協調指揮,而前往上海作戰的部隊,根本不能有準確的事前規劃與掌握,各路諸侯是在討價還價之後,才派出部隊投入戰場,部隊運輸工具更是落伍與不足,因此蔣光頭經常處在無法確實掌控部隊的狀況下應戰。許多華夏軍隊不能適應在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作戰,對於日本的海空軍,以及坦克、重炮與毒氣等殺傷力極大的武器攻擊,更是連見都沒有見過。華軍長期作戰最大的問題是,一旦接戰之後,部隊出現人員的死傷與裝備的損壞,就無法迅速得到補充而恢復戰力,因為華夏沒有完整與統一的後勤系統,更沒有受過軍訓的後備軍人,徵兵制才在試辦階段,因此勉強由各地強征而來的補充兵員,根本就是沒有受過軍事訓練的平民,各軍的武器系統又分為十幾種,要補充的武器不是缺貨,就是即便補充上了,部隊而日軍最大的優點就是完備的兵力補充系統,以及高效率的後勤支持系統,作戰部隊本身就有後備兵的建制,而受過軍事訓練的後備軍人,更是很容易在部隊中發揮戰力。因此華日兩軍在接戰一回合之後,華夏部隊後續的戰力會大幅減低,但是日軍卻得以在迅速整補之後,仍可以於第865章結重兵,而能提早以大軍指向太倉以西的戰略據點登陸,然後大膽地向南深入,直接切斷華軍在上海與南京之間的交通線,那麼華軍在上海的陣地早就被日軍所包圍,會更早失去纏鬥的力量。同時日軍也不應過於自恃火力與兵力的優勢,專門攻擊華軍陣地,採取硬碰硬的打法,反而應該設法進行機動迂迴的攻擊,才能增加獲勝的機會。
日軍能夠將第十軍用在金山衛的登陸作戰,可以算是戰術上的傑作,這樣日軍從華軍陣地的後方,進行大迂迴包圍的作戰,的確是瓦解華軍在上海作戰的高招,造成了華軍出現失控地退出戰場,因而損失了更多的裝備與人員。不過日軍竟然無法包抄與圍殲到華夏的主力部隊,這也顯示出日軍在作戰規劃上的疏失
日軍在上海浴血纏鬥三個月,才勉強攻下華軍的陣地,已經使得世界各國對於華夏的抗日實力與決心,產生刮目相看的態度,而日軍久戰未勝,日本的民心士氣,則出現了懷疑與困惑。日本幾乎已經可以確定,無法在短期內結束與華夏的戰爭,那麼日本就將面臨其戰略最大的致命弱點,就是日本缺乏戰爭與民生的資源,根本經不起長期的消耗,一旦它無法在華夏戰場上達成速戰速決,那麼最後的潰敗,也就成為日本無法避免的命運了。
而淞滬會戰改變了華日作戰發展的態勢,華夏以弱勢與守勢竟然掌握了戰略的主動,日軍擁有優勢與攻勢,卻無法決定戰略發展的方向與決戰的地點。此外這場血戰真正打出了華夏人民的信心與熱血,推翻了國際社會公認之「日本三月亡華」的看法,雖然無法「感動」國際社會對日立刻進行制裁,卻也讓國際社會開始更為同情與支持華夏的抗日作戰。
總之,在盧溝橋事變之後,只要華夏不屈服,華日兩軍的東線作戰絕對是不可能避免的,與其讓日本掌握主動,不如讓其陷入被動。雖然日軍並沒有沿平漢線長趨武漢的作戰計劃,但是華夏卻不可不防這步。蔣在淞滬會戰驚心動魄的三個月當中,全華夏上下凝聚出了一個共識,就是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華夏「縱使戰到一兵一槍,亦絕不終止抗戰。」這是華夏民族歷史上最為悲壯的決定,整個民族決心以全面的犧牲來面對歷史危機的挑戰。
當時國民zf發表自上海撤退的聲明,可以說是對於這場會戰的過程與意義,做出最好的歷史見證與結論:
「各地戰士,聞義赴難,朝命夕至,其在前線以血肉之軀,築成壕塹,有死無退,陣地化為灰燼,軍心仍堅如鐵石,陷陣之勇,死事之烈,實足以昭示民族獨立之精神,奠定華夏復興之基礎。」
蔣光頭與全體軍民的共同結論是,雖然上海作戰失敗了,但是華夏決心以更廣大之規模,從事更持久之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