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浴血大兵

《》第一卷 第四百零三章 談判 文 / 秋一秋

    與蔣夫人為首的談判,希特勒的目的是,華夏出資源,德國負責生產。在與李衛東等人商議之後,蔣夫人又和希特勒秘密簽訂了一份《華夏農礦原料與德國工業品互換實施合同》。

    根據合同,華夏先向德國貸款購買軍火物資及軍工裝備,再以農礦產品進行償還。

    蔣夫人道:「此次中德合作成功不僅予我國防有極大之助力,且將來我民族復興賴此更巨。」

    希特勒道:「兩個民族的復興,因此而走到了一起。」

    隨後兩國又簽署了《中德信用借款合同》。合同規定德國zf向華夏zf提供1億馬克的優惠貸款。

    合同簽訂後,希特勒對蔣夫人說:「中德兩國之貨物互換實給予兩國經濟進展以莫大裨益,獲蒙蔣先生異數關垂,謹為申謝」,並贈德國國防軍之榮譽寶刀一柄,表示「敬仰夫人及貴國之微意」。

    蔣夫人也讚揚希特勒道:「對於德華兩國間經濟合作熱心主持,合同現在簽字,使國交益敦親睦,建設得有基礎,尤為欣慰,特致謝忱。」

    從這次談判開始到1937年,華夏zf從德國購買的軍用物資佔到全部進口商品的83%。其中,在抗戰全面爆發後,為了對日作戰,華夏從德國所購的軍火種類繁多,飛機、潛艇、防空炮、野戰炮、坦克車幾乎無所不包。

    自中德易貨合同實施後,中方向德方訂貨總值在4億馬克以上,德國也準備了約合5816萬美元的德國.軍火隨東方公主號運回華夏。

    這些裝備足以加強了華夏軍隊對日作戰的能力。而德國則從華夏源源不斷地得到鎢、銻、鉻等稀有金屬以及桐油、生絲和大豆等德國急需的農產品。

    在今後的幾年中,華夏鎢砂出口79%輸往德國。

    希特勒與蔣夫人之間,關於兩國之間的談判結束之後,又迅速展開了與李衛東之間的談判。

    因為石曼的關係,他們兩個人之間的談判,在相當輕鬆的環境下進行。

    希特勒首先稱讚道:「李將軍在抗擊日寇時候的表現,盡顯軍人本色,同時,更加羨慕你擁有石曼這樣不但漂亮,而且幹練有才華的妻子。」

    李衛東表示:「我深信德國在您的帶領下,會重新成為歐洲的中心。」

    兩個人客氣之後,就把石曼與希特勒堅定的那份同盟條約,進一步完善了起來。

    條約中規定:海南在未來將受到德國的保護,一旦海南被他國攻擊,等同於向德國宣戰。同時,德國需要海南出兵,協助作戰的時候,海南一方,有義務與德國一起作戰。

    希特勒之所以與李衛東簽訂這份條約,主要是考慮李衛東在東北軍中的影響力,同時,兩人在經濟合作,科技合作,以及鳳舞集團的建設問題,也達成了了一至。

    關於李衛東提供的剽竊德國未來的武器圖紙,完全交給鳳舞公司負責組織研發,生產,和銷售。

    生產廠商,則以鳳舞參股的德國十大軍工企業為主。

    完成了軍事和經濟方面的談判,李衛東又把猶太人的問題拋給了希特勒。

    希特勒道:「猶太人是世界上最卑劣的民族,你們接收,會給你們製造出很多麻煩的。」

    李衛東道:「猶太人在德國沒什麼用處,但是到華夏,卻可以成為廉價的勞動力。」

    最後,希特勒竟然以牲口的價格,把此時被他關進集中營的猶太人,賣給了李衛東。

    李衛東笑道:「這樣的生意,以後要經常搞搞。」

    希特勒道:「只要你出錢,我就為你抓人。」

    石曼道:「關於學者團去華夏訪問的事情,也麻煩閣下同意。」

    希特勒對李衛東道:「我知道這些猶太人肯定是有去無回,為了補償我的損失,希望你允許石曼加入德國國籍。」

    李衛東問道:「那你可是要製造我們夫妻長期分居了。」

    希特勒道:「最近我發現這丫頭不但在經濟和政治上相當的出色,竟然在軍事上也是天才,前幾天,她和我談論用坦克集群快速作戰的事情,很有想法。」

    李衛東心道:這哪裡是石曼的想法,這些都是,在和石曼玩軍事推演的時候,剽竊未來你們德國的戰術。

    李衛東笑道:「難不成,在石曼畢業之後,你要把她培養成將軍?」

    希特勒道:「是培養成此詫風雲的女將軍。」

    李衛東笑道:「那好,希望石曼不會叫你失望。」

    在柏林,周瑾等女,把晚上的時間,都讓給了石曼,石曼也把自己的完璧交給了李衛東,成了他真正的妻子。

    本來李衛東想多在柏林停留幾日,可是老蔣的一封急電,不得不讓他提前安排歸期。

    1933年元旦,嚴寒籠罩著關外,地上滿是殘雪,空中朔風嗚咽。地處東北、華北交接處的鎖鑰通道山海關,天低雲暗,淒清落莫。

    路人行色匆匆,神情惶惑,一種無法看見卻又分明存在著的緊張氣氛沉悶地凝固在這座六百年古城的上空。只有間或零星響起的爆竹才提醒著每一個人,1933年新年已經到了。

    山海關位於萬里長城的最東端,東臨渤海,兩面環山,素有天下第一關」美譽,這裡向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山海關,多少為戰爭殉道的人棄屍在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又有多少英雄豪傑在這裡舉酒朗笑,豪氣沖天。

    它確是一座險關,要隘。然而山河破碎的華夏,竟無法保護自己神聖的土地。

    此時,這個原本連外國人看都不應看上一眼的軍事重地,卻因清廷簽訂的辛丑條約,成了一個名存實亡的「軍事要塞」。

    根據條約規定,當時11國有權在山海關駐兵,但實際派兵駐紮的僅

    有英、美、日、法、意5國。其中日軍有一個直屬於天津駐屯軍的守備隊駐兵山海關,隊長是陸軍少佐洛合正次郎,一個深諳華夏事務,在日本軍界又頗有背景的「華夏通」。

    洛合正次郎是日軍中名聲煊赫的洛合大將之子,早年曾在日本土官學校華夏學生隊任戰術教官,後又來到華夏,任華夏陸大教官,所以他不僅對華夏情況瞭如指掌,而且是一些東北軍高級將領家中的座上賓。

    當時駐守山海關一帶的華夏軍隊,是臨永警備司令兼東北步兵獨立第9旅旅長何柱國中將。自15個月前接防山海關以來,何柱國消瘦了許多。

    由於南京方面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對敵政策,只是一個籠統的「避免衝突」,所以山海關地帶華夏軍隊實際上處於一種不戰不和、被動挨打的尷尬境地。

    而此時日軍第2師團及張海鵬大量的偽軍都雲集錦州、綏中地區,虎視山海關一帶的華夏軍隊。面對如此嚴峻形勢,何柱國陷入焦慮、憤懣、隱憂和無可奈何的複雜感情中。

    由於他也像東北軍許多高級將領一樣,對國聯干涉日本一事深信不疑,這使他在與日本人交涉過程中採取了能拖就拖的消極策略。但他又深知自己是個軍人,守土有責,尤其今天又拱衛著華夏的第一道門戶。如果讓日軍從他手下入關,那就不再是什麼東北問題,而是整個國家、華夏民族的生死問題。

    這使他決心拖不下去時,就與日本人一拼到底。

    為此,他早在1932年就曾制訂出一個防禦計劃,並於10月間部署完畢。

    12月8日,日本關東軍鐵甲軍炮擊山海關,公然向華夏軍隊挑釁。由於當時日軍天津駐屯軍與關東軍分屬兩個系統,步調並非完全一致,因而在華夏方面的抗議下,兩軍內部矛盾重重,關東軍沒敢貿然擴大事態。但在解決此事件過程中,山海關守備隊長洛合少佐進一步對何柱國施加壓力,想誘使何獨立自治,實12月8日事發當天,洛合單獨在密室裡向何柱國透了底。由於洛合平日與何柱國交往頗多,所以今天擺出一副像是多日老朋友的姿態,說道:「何將軍,現在日本決心已定,無論如何要保證『滿洲國』國境線的存在和『滿洲國』的安全。為此有兩種方案:一個麼,是由關東軍直接採取行動,佔領並封鎖長城各口;第二個是由你何將軍出面緩衝,立即在灤東和熱河地區成立獨立自治區。何將軍是老朋友了,所以不妨對你明說,帝國更希望第二種方案能夠實現。」

    洛合倒是沒說假話,此刻日本知道日內瓦國聯正在最後磋商李頓報告書結論。因此對直接出兵長城各口有所顧慮。如果能把何柱國拉過來,那麼日軍既能掌握進出華北的山海關鎖鑰,又能收不戰而屈人之兵成效。見何柱國默然無語,洛合又不失時機地拋出誘鉺,說道:「只要何將軍能這麼做,帝國決不會虧待你。何將軍,你不僅可以立即得到帝國提供的200萬日元預付金,日後你部全部餉械均由帝國負責供給。」

    見何柱國還是不開口,洛合有些急了,開口道:「今後的路還要你何將軍選擇。但我要奉告一句,如果這一方案行不通,那日本帝國就只能採取直接行動,那時就不再是長城各口的問題了,如有必要,即使進取天津也無所顧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