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帝國海權

正文 第216章 《海軍法》1900年第一次修正案 文 / 星光破裂

    雖然西提斯事件看似是德國方面成功接回了被扣押的船隻,是德國方面的勝利,但是英國政府始終沒有對這件事情進行官方的解釋和道歉。雖然兩國政府都準備低調處理,德國方面並沒有大肆宣傳。

    不過在短時間內,德國國內對英國的不滿並沒有平息,英國人和布爾人的戰爭還在持續,德國人就會不斷想起自己所遭受的屈辱。另一方面,海軍這一次的表現堪稱完美,漢莎號的長途奔襲並且和英**艦在海上交鋒並大獲全勝的事跡已經變得眾人皆知。

    就算政府並沒有宣傳這件事情,不希望因此刺激英國政府,但是這並不能阻止德國人民充分發揮他們的想像能力,各種編造出來的情節在民眾之間流傳,結果越傳越離譜,德國人民的腦洞也是大的厲害,最後居然出現了漢莎號在英國艦隊的圍追堵截下殺出重圍,最終救出赫爾佐格號的版本。

    而這支英國艦隊中出現的艦名幾乎涵蓋了整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的所有主力,這讓德國海軍知道以後自己都哭笑不得,人家地中海艦隊的主力還呆在直布羅陀和亞歷山大呢,要是都出來還不嚇死人了。

    最後海軍公共關係處和還不得不出面闢謠,向公眾解釋自己並沒有和英國方面發生大規模衝突,不過這依然阻止不了德國民眾在茶餘飯後拿出這個版本來作為吹牛的談資。

    海軍在公眾眼中的形象一片大好,而德國各界的上層人士則開始對德國的自身現狀產生了危機感,這種事情能出現一次,就難保不會出現第二次,這對對外貿易額年年上漲的德國來說絕對是一件災難。

    其實德國人並不是對這種情況沒有察覺,只不過這一次的事件給了德國人一個太過直白的警告。

    這是一個奉行將達爾文主義運用於國際關係的時代。一個希萊爾?貝洛克說出了: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反正我們有馬克沁機槍,而他們沒有。」的時代。對英國人來說,這句話換一個說法也是成立的,「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反正我們有強大的艦隊。而他們沒有。」

    這是一個大炮射程決定真理有效距離的時代,是一個「你有,我必須有,而且必須全都有」的時代。

    國防部長希靈斯菲斯特親王說出了一句大實話:「我們必須避免讓自己遭到西班牙人在美國那裡和我們這裡遭受的命運,很明顯,只要一有機會英國人就會猛撲過來。」

    因為德國人在菲律賓問題上就是趁火打劫,所以一直不好宣之於口。這次的事件讓希靈斯菲斯特親王把實話說了出來,再讓德國人難堪的同時也不得不直視自己的現狀。

    而約亨更是盜用了一句外交大臣比洛以後將會說的話:「在即將到來的新世紀,德國人民不是當鐵錘就是當鐵砧。」

    而如果不想讓德國人民當鐵砧的唯一辦法。那就是擁有一支強大的艦隊。

    在這種情況下,提爾皮茨趁機開始向國會提出了新的海軍建軍計劃,不過因為《海軍法》此時實施才不過1年,提爾皮茨將這個計劃稱為《海軍法》1900修正案,作為1899《海軍法》的補充和修改,因此歷史上的第二個《海軍法》,也就是《1900年海軍法》的叫法也就不存在了。

    提爾皮茨像歷史上那樣獅子大開口,要求將《海軍法》的期限延長至1919年。要求將戰列艦的建造數量翻倍,巡洋艦的建造數量增加75%的要求。這個要求就算是此時已經群情激奮的德國國內大環境下也把議會嚇得不輕。

    雖然那些在短短1年的時間內就已經嘗到了海軍訂單帶來的甜頭的德國重工業寡頭集團和就業得到保障的德國工會勢力的共同推動下,有大量議員支持海軍的這個計劃。而德國國內的民眾需求也要求帝國建設更強大的海軍。

    不過提爾皮茨的提案依然遭受遠比歷史上更大的阻力,而這些阻力很大一部分來自財政部門和陸軍,陸軍也以自己正在菲律賓進行一場耗資巨大的戰爭為由反對海軍的提案,而財政部門也表示德國目前的財政狀況想要在維持菲律賓戰爭的消耗的同時支持提爾皮茨的提案是不可能的。

    而這次,約亨站在了陸軍那邊。對提爾皮茨的提案表示了反對,這讓施利芬都有些傻眼,一向對海軍寵愛有加的皇儲這次反對海軍擴軍計劃?

    不過施利芬自然不知道,提爾皮茨不和約亨事先通氣可能嗎?這當然是兩個人唱的一出雙簧。

    提爾皮茨提出來的計劃並不是假的,這的確是他事先的計劃。不過在和約亨通氣的時候卻遭到了約亨的反對。

    在約亨看來提爾皮茨的想法不能算錯,要想對抗英國皇家海軍,這樣規模的艦隊還真不算過分,66艘戰列艦而已嘛,要知道到1903年為止,英國皇家海軍在役戰列艦就有52艘,在建12艘,德國人準備到1919年才擁有66艘戰列艦,這很正常。

    不過提爾皮茨不知道的是,這個戰艦的性能的不斷提升,這個花費的資金的上漲速度也能嚇死人啊,越到後期你越支撐不起那麼昂貴的造艦費用的。當年**的不行的英國佬在和德國人進行海軍競賽的時候喊出:你造一艘我造兩艘。結果真正實施起來卻發現,想要維持1:1的建造速度都成困難。

    所以提爾皮茨的計劃有些過於理想了,而且假如一戰如期爆發,那麼德國人後面的5年計劃也是虛的,一旦開戰德國的資源必然會向陸軍傾斜,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德國這個時候要維持龐大艦隊的運轉,作戰後的維修就要消耗掉大量資源,在突破英國海上封鎖之前,德國不太可能有餘力繼續造新艦,能咬牙把開戰初期已經開工的艦船完工就已經很不錯了。

    所以現在這個計劃週期太長,規模太大,也不利於調整,計劃小一點可以調整增加,計劃太大想要調整縮小那到時候估計海軍就要不幹了,因此約亨建議提爾皮茨進行修改。

    當然約亨並不會將這些和提爾皮茨明說,而是建議提爾皮茨不要太過心急,可以將計劃的時間縮短,規模則相應的縮小。另外海軍很多新技術還在試驗列裝評估階段,等技術運用完善後再進行大規模運用更為穩妥。

    而且我們現在能有第一次修正案,就能有第二次、第三次嘛。反正歷史上提爾皮茨也的確是這麼幹的,在和英國海軍競賽日益激烈的時候,分別在1907年、1908年、1911年提出三次修正案,所以現在完全沒必要這麼急。

    最終提爾皮茨接受了這個建議,制定了第二份計劃,然後和約亨在議會上演了這麼一出雙簧

    經過約亨的居中周旋和雙方討價還價,最終達成的《海軍法》修正案規定,《海軍法》的週期從10年延長至15年,即到1914年為止,艦隊規模進行擴充,由於基爾運河開通,波羅的海和北海之間的調動極為便利,因此大洋艦隊不增加戰列艦,而原本的波羅的海警備艦隊則擴大為一個戰列艦分艦隊和一個巡洋艦分艦隊,地中海艦隊增加一個戰列艦分艦隊。

    巡洋艦分艦隊數量不變,不過艦隊內增加1艘重型巡洋艦,2艘輕型巡洋艦數量不變,備用輕型巡洋艦則被取消,實際上等於輕型巡洋艦數量沒增加。

    如此一來,反對派也能接受,計劃也能順利實施,於是《海軍法》修正案於1900年1月25日以超過三分之二的贊成票數得到通過。

    不僅如此,之後提爾皮茨還十分「大度」的提出在菲律賓戰事進入尾聲之前,這個修正案可以往後延遲實施,財政支出可以優先提供給陸軍,只不過戰爭結束後,之後財政支出需要向海軍傾斜,這就相當於海軍「借給」陸軍的。

    這實際上等於把陸軍給架到火上烤,你看看你們,我們海軍都作出這麼大讓步了,財政支出都向你們傾斜了你們居然還這麼長時間搞不定菲律賓,丟不丟人啊?

    而且這樁買賣到頭來還是海軍佔便宜,陸軍拖得越久海軍的新技術就越成熟,到時候財政支出向海軍一傾斜,海軍立馬開工的都是性能可靠的好東西。而陸軍估計就得過上日子緊巴巴,技術裝備不能更新換代的苦日子了。

    施利芬雖然明知提爾皮茨的提議沒安好心,不過的確現在陸軍在菲律賓需要更多的支持,能夠得到的支持力度越大,陸軍就能越早把菲律賓搞定,這樣到時候被海軍能佔的便宜就越少,所以施利芬也表示同意。

    如此一來海軍的1900年計劃相比於去年就相當縮水,考慮到德國海軍的確需要高速遠洋艦船的需求,以免再次遇到西提斯號事件這樣的情況連能往外派的船都找不到的尷尬局面,1899年開工的兩艘輕型巡洋艦的同型艦被追加建造6艘,除此之外,德國海軍就沒有大型艦船的建造計劃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