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明官途

卷五 鷹擊長空 第一百四十章 出使日本(五) 文 / 高月

    第一百四十章出使日本(五)

    四國島已經過去了,大明的船隊駛入了日本國的瀨戶海中,洪武二十四年三月二十二日,船隊終於抵達了日本第一港,也就是此行的最終目的地,大阪港,大阪也就是後來的大阪,目前是在日本南朝的控制之下,前幾日,大明船隊在四國島休整了三天,已經先派千戶楊帆和幕僚周明來和南朝協商貨船一事,南朝正處於戰勝北朝後的急劇擴張期,對大明的武器盔甲極為渴求,良成親王幾乎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大明的開價,以三十萬兩白銀的總價買下了五十船的軍用物資,另外也答應了李維正提出的附加條件:在回程的空船裝滿稻米,作為大明戰船護軍的補給。

    當一百餘艘大明船隻緩緩駛入大阪港時,大阪港內沸騰了,數萬趕來看熱鬧的民眾的歡呼聲響徹海港,但隨即歡呼聲陡然消失了,換成了一片齊聲的嘩然驚歎,在港口的日本人面前出現了一艘龐大無比的戰船,儼如小山一般緩緩靠攏碼頭,前來迎接船隊的南朝官員更是眼中露出恐懼之色,他們面面相視,簡直不敢相信天下竟有如此龐大的戰船。

    寶船停穩,一架船梯緩緩從船上放下,大明指揮官李維正和一百餘名官兵走下了寶船,十幾名前來迎接的南朝官員和先期到達的楊帆、周明一齊走了上來,前來迎接的主官是南朝的內大臣細川和男,他是良成親王手下僅次於菊池武的重臣,這次與大明的武器交易,就是由他全權負責。

    細川和男約六十歲,頭髮已經花白,他出生奈良名門,有著極高的儒學修養,也有著自己最執著的信仰,當北朝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滿的戰刀橫掃日本列島、南朝長老院俯首稱臣之時,細川和男卻始終堅持南朝才是天皇正宗,他跟隨良成親王擁護龜山天皇躲進了吉野山,並在隨後的募兵中獻出了自己所有的家產,最後在奈良戰役中以奇兵戰勝了足利義滿,南朝才得到了一線生存之機。

    他快步走上前躬身施禮,用日語對李維正說著最誠摯的謝意,旁邊的周明對李維正介紹道:「他便是良成親王特地派來迎接大明船隊的主官,內大臣細川和男,是南朝排名第三的重臣,他代表龜山天皇陛下真誠感謝大明對南朝的支持。」

    李維正也微微一笑回禮道:「我大明皇帝向來恪守承諾,雖遇幾次波折,但還是把南朝所需的物資送來,希望南朝也能信守自己的諾言。」

    聽周明翻譯完,細川和男立刻肅然道:「指揮使大人請放心,南朝承諾如山,當竭盡所能支付大明的貨銀,三十萬兩白銀我們還負擔得起,白銀將在十天內運至海港,與大明交換軍貨,不過還請大人允許我們的人先上船去驗貨。」

    李維正笑了笑道:「這是當然,總歸要先看貨再付錢。」

    這時,一名年邁的僧人上前合掌施禮道:「貧僧是石山本願寺法主明如,給指揮使大人見禮。」

    李維正聽他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也頗為驚訝,他也連忙合掌回禮道:「我也久聞本願寺大名,今日得見法主,是李維正的榮幸。」

    本願寺是日本禪宗之首,在日本國內擁有強大的勢力,信徒分佈廣泛,南朝之所以能和北朝抗衡,也和本願寺的支持分不開,直到後來織田信長火燒本願寺,才最終沉重地打擊了日本僧侶的勢力……

    排在第三位的似乎也是一位民間人士,這是一個五十歲左右的男子,面相粗糙,鷹鉤鼻、三角眼,臉頰和嘴唇稜角剛硬,就彷彿一個拙劣的石匠雕出的作品。

    他微微行了一禮,眼睛裡似笑非笑地看著李維正道:「在下是四國島的商人近籐賢二,李將軍在九州五島列島遇到的小船就是我派過去的。」

    周明在李維正耳邊低語幾句,李維正緩緩點了點頭,他深深看了一眼近籐賢二笑道:「那近籐家在長崎也應該有不錯的收穫吧!」

    周明翻譯得很到位,近籐賢二的三角眼笑得瞇了起來,他隨即笑容一收,臉上換了一種商人的誠意道:「其實我的本意是不想讓大明貨船再受損失,我希望你們能夠避開那些土狼,可沒想到你們居然幹掉了他們,雖然我也有點小損失,不過比起在長崎的收穫,這算不了什麼,指揮使大人,今晚請光臨舍下,我很想請大人喝一杯,以示感謝。」

    李維正看了一眼細川和男,便欣然點頭道:「可以,我今晚就來拜訪近籐家。」

    近籐賢二大喜,他克制住臉上的喜悅表情,慢慢退了下去,緊接著細川和男又向李維正介紹了其他官員,負責戶籍和租稅的民部卿,負責外交事宜的治部卿等等重要官員,李維正皆一一見禮,最後細川和男恭敬地邀請道:「良成親王殿下在奈良等候大人,希望大人能與我一同前往奈良。」

    李維正拱手一笑,「客隨主便,我去奈良沒有問題,只是今天剛到大阪,諸事繁多,明天一早我和大人同行。」

    「好!明天一早,我來迎接指揮使大人。」

    在碼頭上舉行了簡單了歡迎儀式後,細川和男便離開了碼頭,數萬趕來看熱鬧的民眾也漸漸散去,但碼頭上卻並沒有冷清下來,一百多戶商家用特製的馬車帶著店裡的上好貨物趕到碼頭來兜售,吆喝聲、叫賣聲此起彼伏,雖然語言不通,但是貨幣卻是一樣的,用銀子交易,李維正也沒有阻攔,他允許士兵和船員輪流上岸散步購物,但不得離開海港。

    天漸漸地黑了,李維正正在船艙裡教瑤姬寫漢字,艙外忽然傳來親兵的稟報聲,「大人,碼頭上來了一輛馬車,說是近籐家有請大人去赴宴。」

    瑤姬嚇了一跳,她連忙對李維正道:「這個近籐家可是日本有名的大海商,據說和四國海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黑白兩道通吃,維正君去他府上,可要當心。」

    李維正托起她下巴,在她紅唇上親了一下道:「你放心吧!現在南朝有求於我,他不敢把我怎樣。」

    他又指了指桌上的一疊字,曖昧地笑道:「這是家庭作業,在我回來前做完,否則今晚上我可要重重罰你。」

    瑤姬羞得滿臉通紅,低下頭慢慢寫字,一雙美目卻風情萬種地給她送了一個秋波,李維正心中一蕩,心中湧起將她按在地板上就地正法地念頭,可他還有正事要做,只得站起來笑道:「好了,我先去了,晚飯你就一個人吃,乖乖地等我回來。」

    「是!」

    瑤姬起身伺候他換了衣服,李維正這才隨親兵下船去了,和李維正同去的周明已經等候在碼頭上了,雖然天色已經快黑,但碼頭上的各個商舖卻點滿了燈籠,明亮如晝,充斥著商販的吆喝聲和喧鬧聲,熱鬧異常,李維正下了船,卻見幾個妖艷的中年婦人圍著千戶賴永國說著什麼,聲音輕佻,笑容均頗為曖昧,周明正在滿臉通紅地給他們翻譯。

    「什麼事?」李維正上前問道。

    賴永國連忙稟報道:「大人,這是大阪城內幾家妓院的老鴇,她們帶來不少妓女,想上船去做生意。」

    「她們帶了多少女人?」

    「幾家妓院加起來,好像一共帶來兩百多人。」

    幾個老鴇見李維正似乎是首領,一起湧了過來,幾張塗得雪白的臉上帶著諂笑,七嘴八舌地說著什麼,李維正向遠處望去,只見黑暗中停著數十輛馬車,馬車上隱隱坐滿了人。

    李維正點了點頭,便對賴永國道:「可以把她們帶上船去犒勞弟兄們,所需銀兩從船費中出,另外把她們集中在一條船上,不能出人命,而且天亮前一定要全部離開,這件事我就交給你了。」

    「遵命!」賴永國躬身行了一禮,便幾名老鴇帶了下去。

    這時,近籐家派來的管家上前施禮道:「哪位是指揮使大人,我家主人已擺好了宴席,請大人前去赴宴。」

    李維正道:「我就是!」

    管家一招手,一輛馬車疾馳過來,停在李維正面前,管家上前拉開車門,恭敬地請到:「大人請上馬車。」

    「不用了,你們前面帶路就是了。」李維正翻身上了馬,在三百餘名士兵的簇擁下,跟隨著管家向大阪城方向而去。

    近籐家雖然祖居四國,但這幾年近籐家的重心已逐漸移到了大阪城,在大阪城外的豆飯河邊修建了一座氣勢宏偉的城堡,城堡高十丈,基腳是用巨石砌成,一座黑色的重樓便在高達三丈的巨石基腳上拔地而起,名字叫做『伊雄樓』,這是用近籐家第一代家主近籐伊雄的名字,周圍是茂密的樹林,並引河水形成了護城河,一條圍牆將伊雄樓包圍起來,在高樓周圍還有些輔助性房屋設施,主要是護衛武士的軍營,近籐家一共有近三千武士,其中大部分都在四國島的阿波國內,大阪只有有五百名武士,一部分在港口,另一部分就在圍牆中的軍營中。

    近籐賢二為招待李維正顯然是花了血本,入夜,伊雄樓內燈火通明,各式各樣點著鯨魚油蠟燭的燈籠將城樓映襯得璀璨奪目。

    宴會在三樓的大廳裡舉行,近籐家族有二十餘人作陪,近籐賢二與李維正坐在主位,旁邊則坐著周明為翻譯,大廳的兩邊坐滿了近籐家族的陪客,房間是典型的日本式住宅,其實是一個通透的大廳,四周都由可移動的屏風隔成了幾個房間,宴會就在最大的一間房內舉行,地上鋪著榻榻米草蓆,每個人的面前都放著一張矮桌,桌上均擺滿了山珍海味,但須跪坐才能進食,這對李維正卻有些不習慣了,不過近籐賢二想得周到,特地用了軟墊,並讓兩名名年輕美貌的少女陪酒伺候,這樣雖然坐得累一點,但喝酒也比較暢快。

    大廳中間的空地上,十名身著和服的美貌女子手執團扇,在絲竹聲中翩翩起舞,表演著傳統的日本舞蹈,氣氛顯得友好而熱烈。

    通過周明的翻譯,李維正和近籐賢二兩人正相談甚歡,近籐賢二親自給李維正倒了一杯酒,便端起酒杯笑道:「近籐家是海商,靠海吃飯,將來還請指揮使大人多多關照。」

    其實這就是近籐賢二請客的原因,近籐家一百多年前主要就是靠與當時南宋的海上貿易而發家,其後元朝與日本關係交惡,到明朝的海禁,正常的貿易被打斷了,近籐家只能靠走私繼續發財,這幾年秦王與日本的走私貿易就是和近籐家進行交易。

    而李維正是威海衛指揮使,手握山東半島北部的海禁大權,如果李維正稍微寬鬆一點點,那麼對近籐家的走私將有極大的益處,難得李維正來日本,近籐賢二一下子便抓住了這個機會。

    李維正卻笑而不答,只和近籐賢二碰了一下酒杯,將酒一飲而盡,惹得近籐賢二的心直癢癢,不知李維正究竟是答應還是不答應,這時李維正將頭側向周明低語了幾句,周明便對近籐賢二道:「我家指揮使大人想問近籐先生,對九州的局勢怎麼看?」

    話題扯到了九州,近籐賢二便不好再提關照之事,畢竟這種事是不能說破,他呵呵一笑道:「你們可能還不知道吧!大內家的老三大內兼平在長崎海戰中戰死了,現在大內義弘已經佔據了肥前國,大內義弘在九州的勢力大張,我聽說連北朝也開始對他有所警惕了。」

    李維正微微一笑,他感興趣的刻不是北朝,他接著又問道:「那南朝呢,南朝對九州是否有策略?」

    就在這時,李維正左面的屏風後忽然傳來一個女人嬌柔的聲音:「想不到李千戶倒很關心日本的局勢。」

    女人的漢語極為流利,近籐賢二笑了笑道:「這是我的乾女兒,從小就會漢語,她剛剛趕到,聽說是指揮使大人的舊人。」

    周明翻譯了,李維正一怔,轉頭向屏風望去,屏風上映出一個身著和服女人的身影,隨即屏風慢慢拉開,出現了一個年輕美貌的日本女人,她手中拎著一壺酒,笑吟吟地注視著李維正,「有緣千里來相會,李千戶,咱們又見面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