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大唐西寧王

龍騰世紀 第37章 七龍奪珠之魔鬼協議 文 / 樓枯

    種羊山黑領峰外的一處山口,鐵鐺營的幾個士卒正在閒聊,忽然一個黑影在樹後晃了一下。

    「什麼人?出來!」隨著士卒的這聲斷喝。一個身穿麻衣的年輕人從樹後走了出來,手裡提著一把刀。

    「把刀扔了。」藏在暗處的弓箭手大叫道。年輕人慢慢彎下腰將刀放在地面。兩名士卒舉著槍警惕地走上去,離著年輕人還有三四尺遠,兩名士卒對了個眼色,一擁而上,將年輕人撲倒在地,用膝蓋頂住他後心,扯過雙臂捆了起來。年輕人自始至終沒有絲毫反抗。

    一切辦妥,藏身在暗處的老火才現身出來,他嘴裡咬著一根草木棒,圍著年輕人打望了一圈,問:「你是什麼人?」

    「是自己人。」年輕人冷靜地答道。

    「自己人?我看你像奸細。」老火吐掉嘴裡的草木棒,刷地拔出腰刀架在年輕人的脖子上:「番號,姓名,口令。」

    「驍騎營一哨一隊,鄭森,鐵籠鎖劉三。」年輕人答道,老火默默地收了刀,又問:「驍騎營不是在牟那山嗎?怎麼到這兒來了?」

    「黑羊谷我們被打散了,我隨楊將軍撤入牟那山,後來跟將軍走散了。隊副帶著我們穿過涼河谷來找余將軍,不想在渡良寨過橋時遭遇埋伏,我跳河才逃過一條性命。我有緊要軍情要稟報余將軍,煩請兄弟通稟一聲。」

    這個年輕人就是落水後逃生的楊昊。時值北國春汛時期,涼河雖是小河,水流卻很急。楊昊等人落水後,便被水流沖走,河東軍沿河追趕許久,終是一無所獲。

    楊昊順著水流游出四五里才爬上岸來,身邊的信物卻全部落入水中。沒有了信物,他不敢對人說自己是楊昊,那個時代冒認官親是重罪,在戰場上冒認將軍,那是一百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你怎麼知道我們將軍在這?」老火突然對楊昊的話產生了懷疑。楊昊心中暗暗叫苦,「呼延谷若是失守便退守黑領峰待援」,這是戰前就訂好的計劃。這些余聯萬知道,吳波漢也知道,可底層的軍官卻不知道。楊昊無法跟他解釋。

    老火冷冷地盯著楊昊:「怎麼說不出來了。我看你分明就是個奸細。」說罷他一歪頭,兩個士卒一左一右按住楊昊,連踹兩腳,迫使楊昊跪在地上,第三個士卒便扯住他的頭髮向前一拉,楊昊的脖頸便露了出來。老火拔出腰刀,比劃了一下,卻沒有立即砍下去。

    「我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是何人派來的奸細。」

    「不要殺我,我是劉德三的人,我有重要的軍情稟報余將軍。」危急時刻,楊昊只得違心承認自己是個奸細。一個有價值的奸細是不會被輕易殺頭的。

    「還算你機靈。」老火收了腰刀,「帶去見王將軍。」

    王將軍便是鐵鐺營的典軍校尉王虎,他是鐵鐺營中的老人,在軍中威望頗高。余聯萬的中軍帳紮在黑領峰半山腰的一處山神廟裡。老火將楊昊的眼蒙住,押著他來到了山腳下。中軍侍衛過來詢問。老火道:「煩請稟告王將軍,我們抓到一名河東軍奸細,此人自言有重要軍情稟報。」

    侍衛長瞄了一眼楊昊,不以為然地說道:「就他,卵毛都沒長齊,能知道什麼重要軍情?這兩天王將軍心情不好,不要說我沒提醒你,要不審不出個所以然來,你是吃不了兜著走。」

    老火聽了這話不覺心中犯了嘀咕,沉默了會,抱拳說道:「多謝提醒。」說罷正要帶楊昊走,忽聽身後一人喝道:「把人帶過來!」

    說話的是鐵鐺營的一個中軍護衛,中軍護衛是守護中軍帳的衛士,也是統軍將軍的貼身扈從,雖地位特殊,卻無官職,更不是自己的上司。老火有些猶豫,護衛卻冷笑道:「怎麼你信不過我麼?」老火聽了這話忙道不敢,只得將人交給他。

    中軍護衛狠瞪了他一眼,帶著楊昊拾階而上。到了半山腰上一處平台,平台左側是一片小松林,松林前有幾座軍帳。中軍護衛在楊昊耳邊輕聲說道:「卑職萬端是關將軍部屬,有要務稟報將軍。請將軍到軍帳中說話。」說罷便當著一干侍衛的面將楊昊推入軍帳中。

    軍帳中有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文官和兩名小校,那文官五尺身材,白面肥胖,留五綹須,給楊昊鬆了綁後,忙跪拜道:「鐵鐺營度量呂本清參見將軍。」楊昊新下一陣苦笑,忙扶起呂本清道:「你是長輩,我豈敢受你的拜?」

    呂本清一本正經道:「軍中無父子,你是我的上官,我自然要拜。」楊昊聞言不敢與他爭,心中卻暗笑,果然是個迂腐的人。

    這呂本清是呂芮養父呂本中的族弟,曾任縣學教諭,後因看不慣官場的種種弊端而去職。他為人迂腐,不擅經營,日子過得窮困潦倒。楊昊舉辦豐州經濟學堂時,多方搜羅人才。呂芮便向他舉薦了自己的族叔。

    楊昊跟他見過一面,覺得此人雖有些才學,但性情迂腐,並不適合在學堂中教書。但又不好駁呂芮的面子,便將他交給關索安置。其後的事情楊昊便沒有再過問,誰知一來二去他竟成了鐵鐺營的度量官。度量官屬於文官序列,主要核查往來賬目,大致相當於後世的審計。

    呂本清激動地說道:「余聯萬暗通河東軍,反心已現,將軍萬不可再去見他。」

    楊昊沒有答話,他目視萬端,萬端道:「昨夜河東軍的密使到了營中,余聯萬和他單獨談了有一個時辰,走的時候他還將河東密使送到門口。」

    楊昊聞言不覺暗自苦笑,他的心中既不感到驚訝也沒有半點憤怒。這世道,藩鎮擁兵分天下,藩鎮內將領擁兵立山頭,朝秦暮楚,臨危叛亂在這個時代實在算不得什麼新鮮事。

    鐵鐺營原是韓遂的嫡系,名義上隸屬天德右軍,實際卻自成體系。韓遂去世,白水狐叛逃,莊雲清又被調任軍法司。這支部隊就沒了主心骨,楊昊趁機將其縮編為一個營。西寧軍有十八個營,每營的基準人數都是五百,只有三個營超過這個數字。虎營是六百五,烈火營是六百,鐵鐺營卻是八百。即使如此,相對當初的三千人來說,也被縮編了三分之二強。現在營中的一名普通士卒過去可能就是伍長、伙長。這是一支全是骨頭的部隊,只要遇到合適的機會他們瞬間就可以放大數倍,且不以犧牲質量為代價。

    正因為如此,在莊雲清走後,選誰出任統軍就頗費了一番思量。最終,楊昊看中了資歷軍功都不下凌彤、李通的余聯萬。余聯萬在天德右軍中有「狐狸」之稱,此人足智多謀,城府很深,但他從不拉幫結派。這對楊昊是個很大的誘惑。但楊昊仍然忽略了一點:狐狸就是狐狸,偽裝和嬗變是他們的本性。

    「請將軍即刻北上,與姜濤將軍會合。」萬端懇求道。

    「是啊,也只能去他那了。」楊昊無奈地想,「但願他還沒跟劉德三打成一片。」

    ————————————

    姜濤沒有跟劉德三打成一片,但他也沒有按照原定計劃,在輔助金彌力奪回兀禿部權力後便立即南下馳援。他按兵不動,靜觀事態發展。楊昊在黑羊谷慘敗後,姜濤以給養不足為由,不顧監軍米羅伏的強烈反對,將軍隊屯駐在呼延谷西北一百二十里外的金沙灘。

    楊昊直接去了馬赫尚的營中,並約見了豹營的兩名典軍校尉和三名哨長。然後他再傳令讓姜濤來見。姜濤膽戰心驚地來到鋒矢營,門口只有一名中軍護衛迎接他,在他下馬之後,他的衛士便被擋在門外,且被要求交出佩刀。

    姜濤沒能見到楊昊,馬赫尚向他宣佈了楊昊的決定:撤去他豹營統軍校尉一職,改任西寧軍糧草督辦,並立即回豐安上任。隨即由馬赫尚的親兵「護送」著他回豐安去了。

    金彌力感念楊昊幫他奪回權力,他很想出兵幫助楊昊戰勝河東軍,但他現在的力量十分有限,除了大銅川三姓帶回的一千騎兵,他的手上只有幾百老弱病殘。金彌力建議楊昊向蠻黑五部借兵。蠻黑五部也是室韋人,但他們屬於茨菰室韋,與蒙兀室韋同源不同宗。蒙兀室韋與周邊的唐、奚、回鶻,甚至契丹都有交往,但茨菰室韋卻很封閉,社會發展程度遠不及蒙兀人。

    據金彌力的說法,蠻黑五部去年冬天遭遇雪災,牛羊損失慘重,今年年初又被奚人和契丹人侵犯,不得已南遷至大唐邊境。準備通過天德軍歸附大唐,不想天德軍內亂,王謙病死,因此一時沒有了著落。本來他們還指望兀禿部能看在同族的份上給他們一些周濟,卻被白水狐斷然拒絕。現在五部近兩萬人屯於青山之北,進退失據。

    楊昊對這些情況並不瞭解,他現在最關心的是蠻黑五部的戰鬥力如何,能不能與精銳的河東軍在戰場上一較高下。金彌力拍著胸脯保證,蠻黑五部皆是勇士,他們曾多次挫敗回鶻王庭征服的企圖,這一次之所以敗給了契丹和奚人,實在是因為去年的雪災損失太大的緣故。只要給他們配足武器和馬匹,這絕對是草原上的一支勁旅。

    武器,楊昊手裡有的是。自從設立軍械司以來,各種精良的武器陸續裝備各營,淘汰下來的武器足夠裝備七千人。此時都封存在庫中,只要一聲令下,五日之內便可將武器取來,至於馬匹,兀禿部可以解決七成,剩下的三成從豐州各地抽調來,也不過是三五天的時間。

    楊昊大喜,決意與五部聯盟,共同對付河東軍。

    金彌力立即派人知會五部,五部首領聞訊大喜,都帶著禮物來兀禿部牙帳會盟。待楊昊見到眾人的第一面,禁不住目瞪口呆。心中半晌緩不過勁來,這五部首領個個蓬頭垢面,身上穿的獸皮衣裳似乎從來沒有洗過,隔著七八丈遠就能聞到眾人身上的腥臊的體臭。等到離近了,衝你咧嘴一笑,那熏人的口臭,那黃的泛黑的大板牙足可讓心臟不好的人半個月吃不下飯去。

    再看五人身後跟的那些兵將,不用化妝就能出演魔幻影片裡的那些半獸人,有人形沒有人味。

    五部首領操著楊昊完全聽不懂的話跟楊昊打招呼,這也罷了,畢竟他們也沒到長安留過學。他們的同族金彌力也聽不懂他們的話,完全是靠翻譯彼此才能勉強交流。

    五部首領對楊昊的結盟要求都表示贊同,他們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一,必須提供三千人的軍械和馬匹,供他們裝備軍隊。二,他們願意歸附大唐,但希望楊昊能稟奏朝廷,劃出幾個縣的土地給他們放牧。三,提供一萬石糧食助他們度過饑荒。四,他們需要一千個年輕能生育的女人。

    楊昊對前三個請求都能理解,但對第四個條件卻很反感。金彌力代為解釋道:「年初,奚人攻破他們的營寨將他們的婦女掠去不少,很多人都沒有了妻兒,因此他們急需補充人口。」金彌力建議楊昊將收服的林中部婦女撥給他們。

    金彌力的建議不能說毫無道理,林中部被平復後,大量男子戰死,遍地都是寡婦孤兒,每個月光救濟糧就要支出數百石頭。

    楊昊問五部首領可以出兵多少助戰?五人商議了一陣,回答說可以出兵五千人。楊昊嫌少,要他們出兵八千助戰。五首領商議後便答應了下來,但要楊昊增撥一千人的衣甲軍械。楊昊答應下來。

    商議已定,五人歃血為盟,約定五日後發兵南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