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嘩啦一聲,崇禎猝然站起,連身前的御案都給帶翻了。
十幾件精巧之極的瓷器銀盞摔的滿地都是,崇禎看也沒看一眼,盯著王德化,一字一頓的問道:「斬首多少?」
「一千六百七十七級!」
王德化毫不猶豫,又是斬釘截鐵的答說道:「奏折上還有布政使張秉文,都司馮館,知府苟好善等人列名,絕無虛假。此次斬首,是與東虜在城外野戰所得,都是壯奴,而且多半是披甲,斬首之外,獲甲胃一千三百餘領,各式兵器兩千一百餘件,火藥五萬斛,鉛子三萬斛,頭盔一千餘頂,火銃三百餘支,馬匹三百五十餘匹,其餘雜物若干,清點完畢後再奏。還有,陣斬東虜正紅旗固山額真甲喇章京譚泰一人,牛錄額真三人,梅勒章京十一人,分得拔什庫、壯尼達六十餘人!」
「好,好,好!」
崇禎一邊聽,一邊忍不住就是大笑起來!
他臉上每一道皺紋,俱是在同一時間伸展開來,而每聽王德化說一句,笑容就越是開懷,到得最後,確定無疑之後,崇禎更是笑的前仰後合,難以自抑,甚至笑的大聲咳嗽起來!
「朕,朕……好開心……好開心……」
大約是從登基以來,這一刻是崇禎最開心的一刻。也難怪他,兵餉兩困,焦頭爛額,沒有一天聽到真正的官兵大勝的好消息。
就拿前一陣秦軍打敗李自成的事來說,說是李部全軍覆滅,甲仗俘獲如山,伏屍數十里,河水為之不流,但斬首不多,而且李自成和劉宗敏,李過,袁宗第等有名的將領首級一個不見,連等而下之的也沒有,這樣的戰功,實在是叫人心存猶疑。
但洪承疇也是崇禎十分倚重的大臣,又不能痛加斥責和治罪,此事不順心,加上德州魯軍全師覆滅,崇禎這幾天的日子,份外難過。
此時有這麼一樁實打實的斬首近兩千級的大勝,而且斬獲敵方高級將領,這在與東虜的做戰中,也是絕無僅有的一件事!
如此大勝,以崇禎自小受到的皇家教育仍然如此失態,也就能夠理解了。
「皇爺小心,小心……」
見崇禎跨過御座,要下金台,吳祥等人連忙迎上前去,想要上去攙扶,卻是被崇禎一把給推了開去。
「奏折拿來,給朕看!」
「是,皇爺請看。」
奏折不長,而且明顯是武人手筆,字寫的拙樸有力,字字入紙三分,鐵筆銀勾,大開大闔,崇禎一看之下,就是十分欣賞。
而且,這般大勝,除了奏明詳細情形外,沒有太多的廢話,連固有的套話也不多,言簡意賅,十分簡略,令得每天看奏章看的頭疼的皇帝,心中更加歡喜起來。
他手中拿著奏折,越看越是歡喜,恨不得在原地跳起來,雖然帝王的矜持使得崇禎沒有這麼做,但也是忍不住在原地轉了一圈又一圈,臉上的笑容,已經甜的快融化了。
四周的太監,包括王德化在內,都是一副感動之極的樣子,眼眶裡頭,都是隱約能看到淚光的閃爍。
「皇爺啊皇爺,這十二年來,還真是頭一回見您這麼開心啊。」
這話也就王德化夠資格說,崇禎聽了也是十分高興,笑吟吟道:「若是朕的將軍都能如這張守仁般,每天給朕送這種折子,朕豈能不開心?
「是啊,說起來這張將軍真的是鐵膽啊,一般將領,在濟南這樣堅城中能守就不錯啦,可他就是看不得東虜掠我生民,殘害百姓,毅然出城奮戰,有這份心田,也是為皇上效力解憂的忠心,結果將士拚死,果然大勝,說到底,將軍好,將士好,也是皇上得三軍之心才有的好結果啊。」
這些話,張守仁也是在奏折上寫了,但王德化這樣一說,是格外的捧場,崇禎聽了,自然是尺足加三的高興。
當下只是滿臉飛金,笑的不能自已,沒過一會兒,外頭便是有太監高聲道:「張娘娘派奴婢來給皇爺賀喜!」
「快傳!」
張娘娘就是天啟的張皇后,也就是崇禎的寡嫂,居於宮中,平素很少招惹事非,十分賢德,在天啟在位時,張皇后這個皇嫂對崇禎這個小叔子就很照顧和看重,但崇禎即位之後,叔嫂避嫌,就沒有什麼往來了,而且崇禎自愧沒有做好皇帝,光景連自己天啟阿哥在位時也不如,雖然有時私下也抱怨是皇兄把天下弄壞了,但這話只能在心裡想想,是萬萬不能說出口來的。
今日不知道是誰湊趣,把這大好消息傳到了後宮,張皇后聽說,也是特意派太監來賀喜,崇禎高興的手腳都不知道往哪兒放了,把張皇后宮中的管事牌子叫進來後,那太監忙在崇禎腳前叩了頭,高聲道:「張娘娘知道了濟南大勝的消息,聽說是個二十來歲的將軍領的兵,娘娘十分高興,說這是皇爺教化之功,終於上天給大明賜一個得用好將軍了!」
按張守仁的年紀,說是崇禎年間成長起來,倒也沒錯,不過這麼一攀扯,等於把張守仁當成崇禎的門生一樣說法,無形中關係就近了。
「哈哈,皇嫂說的極是。」崇禎笑道:「和娘娘回說,這個張守仁朕知道他,這個游擊也是朕一手提拔起來的……原本就是個做實事的,萊州海防,他出力不小,上一次斬海匪就是首級過千,原本不該只是個游擊,朕心說年輕人性子浮燥,壓他一壓,且看看再說,嗯,果然是不負朕望,這一次,好生給朕提氣長臉。」
「是,奴婢立刻就回去稟報娘娘知道。」
「皇后娘娘派奴婢給皇爺賀喜!」
「貴妃娘娘派奴婢給皇爺賀喜!」
消息已經在後宮中傳開了,這個辰光,除非是在內閣值班的閣臣和佐吏,還有在六科值班的科臣之外,大臣已經全部散值回家,就算知道消息也不大可能進宮來了,所以此次前來恭賀的全部是後宮的嬪妃。
張皇后的人剛走,接著便是周皇后,田貴妃,袁妃等後宮嬪妃,一個接著一個,把崇禎恭維的手腳都沒放處,挺胸凸肚,顧盼自雄。
也怪不得他,皇帝向來當的失敗,在後宮也是成天陰沉著臉,疑心病重時,也唯恐後宮的女人們瞧不起他……這一下,可是把多年的積鬱,一掃而空了。
王德化是一直笑吟吟的伺候著,後宮這種熱鬧,包括各人的話,豈能和他這個宗主爺沒有關係?
剛剛曹化淳離開,便是去安排這些錦上添花的事去了。
一則是給薛國觀賣個天大人情,反正這張守仁一定會起來,不如就順手推舟,大大的幫一把忙。
經過這一鬧騰,崇禎這個皇帝有個特點,一旦在第一印象覺得你好,便是很難更改,就算做一些不上道的事出來,皇帝也是能包容就包容了。
當年袁崇煥的事不論事非曲折,皇帝可是在最後關頭也差點把袁崇煥給赦免了,就算殺了袁崇煥,按他的罪名也是禍及家人,不過皇帝也是沒有窮治到底。
包括溫體仁,周延儒,還有楊嗣昌在內,崇禎都是信之不疑,其中最相信的,便是溫體仁和楊嗣昌二人。
現在,張守仁算是成功晉級,最少在武將這個團體裡,肯定是皇帝心目中的第一人了。
現在朝廷放在各地的總兵有六七十個,正經的一鎮總兵也十幾二十個,帶將軍號的有鎮朔將軍楊國柱,征西前將軍虎大威幾個,這些將軍,摞一塊兒,這麼多年所有的對東虜的斬首,也不及張守仁這一次的一個零頭。
這麼大功勞,加上王德化等人有意的造勢,皇帝想不印象深刻和印象大好,也是絕不可能了。
「兒臣替父皇高興,給父皇叩頭賀喜。」
沒過一會兒,皇太子朱慈烺並定王、永王,還有皇五子,幾個皇子都是聞信趕來,在殿中金台之下,替自己父親叩喜。
此時殿中的狼籍已經收拾了,崇禎也坐在金台之上,看著幾個兒子,心裡也是十分高興、
他是一心想要中興的,他自覺自己是一個英主,不像祖父,二十年不見大臣,也不像父親,死在一顆紅丸上,十分冤枉,白當了幾十年太子,也不能學天啟阿哥,每天打木匠活,成何體統!
自己是敬天法祖,謹言慎行,事事都是臣子表率,誅除閹黨的事更是漂亮,全天下人都在稱頌。
但國事不順,特別是戰事不順,平時有點愧對兒子,午夜夢迴,生恐大明江山就毀在自己手中,到時候,這些皇子和兩個公主,下場是如何,想想就是不寒而慄。
現在好了,軍事重現曙光,當下崇禎笑吟吟看向皇太子,問道:「長哥兒,你來說說看罷,這奏折上功勞該怎麼封賞啊?」
「呃……」
皇太子到底才十一歲,雖然崇禎因為自己小時候耽擱了學習,特別是自己哥哥,認字都不認識幾個,當年神宗想易儲,崇禎和天啟哥倆困在後宮,根本沒有人理他們是不是要上學,崇禎的學識都是自己刻苦後學,十分辛苦,所以此時給兒子挑了王鐸、吳梅村等大儒名士,教導學習,十分上心,太子每天的功課,他都親自批仿,此時問太子,也是有考較一下兒子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