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之秘

第五卷 江東新時代 第三十七章 利益誘惑 文 / 暮古

    更新時間:2013-05-05

    襄陽,蔡府的密室。

    這裡兩個中年漢子。一個武人模樣,一個文人風範。不認識他們的人也許並不意外,可是認識他們的人見到這種場面一定會大吃一驚,竟然是在荊州人人皆知關係不和的蔡瑁和蒯良!

    蔡瑁是荊州蔡家的家主,而蒯良是荊州蒯家的家主。本來蔡家和蒯家就是荊州的豪門,再加上荊州牧劉表來到此地以後,重用蔡瑁和蒯良兩人,使得蔡家和蒯家更加鼎盛。

    本來荊州的大族,尤其是襄陽的幾家豪門,關係向來都是很好,甚至還互有聯姻。可是當劉表來了以後,這蔡家和蒯家的關係竟然勢同水火。在襄陽,恐怕一個小孩子都知道,蔡瑁和蒯良是一對仇人。

    但是誰又能想到,這兩個世人皆知的仇人,在這蔡府的密室中,竟然像是一對忘年至交一般相視而坐。整個荊州在內,除了幾個心腹,恐怕沒人知道他們之間的這種關係。

    說來他們也是有著難言的苦衷。在劉表來荊州之前,蔡瑁和蒯良絕對是一對好友,常常互設宴席款待彼此。

    可是當劉表來了之後,蔡瑁和蒯良二人成了他的左膀右臂,權力熏天,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蔡瑁掌軍權,蒯良掌政權。整個荊州的軍政大權,完全在他們二人手中。

    但是劉表怎麼說也算是一代人物,當然明白兩人的滔天勢力,如果他們二人再相交莫逆,如何能夠安心放權?

    蔡瑁和蒯良也不是笨人,當然能夠意識到自己權位的危機。於是,便有了兩人為了權位之爭,為了得到劉表的信任之爭而引發的仇恨。

    對於一方諸侯來說,手下的臣子不能過於鬆散,這樣會使得中央缺少凝聚力;卻也不能讓手下所有的臣子都擰成一團,那樣容易引發內亂,甚至架空自己。最好的結果當然就像是蔡瑁和蒯良這樣,各成一派,互相牽制,卻全部都依托在劉表周圍。

    可以說他倆這樣的關係,也是劉表可以安心養老最主要的原因。

    只是這個外來的劉表卻不知道,自己早已經被蔡瑁和蒯良兩人架空,不過是明面上的傀儡罷了。凡是各大政策,莫不是出自兩人之口。你聽蔡瑁的也好,聽蒯良的也罷,最終來看,還不是他們蔡家和蒯家受益?

    密室的門口僅僅有兩位上了年紀的老管家把門,他們分別是蔡瑁和蒯良的心腹。而密室中的蒯良,則是讓蔡瑁親自斟了杯茶,輕酌了幾口。

    「德珪,那件事辦得怎麼樣了?」蒯良屁股還沒坐熱乎,就急不可耐的道。

    蔡瑁,字德珪。當年劉表平定荊州,可是說他的輔佐是功不可沒。他曾歷任江夏、南郡、章陵郡的太守,現在更是劉表的左軍師,荊州軍界的最高統領。

    蔡瑁不急不忙的笑了笑,好整以暇的坐在了蒯良的對面,欣然道:「八十萬石糧食都已二百四十錢每石的價錢售出,如此利潤,已近五成。如果這樣的生意常年都有,那不出五年,你我兩家財力將難以想像。」

    「八十萬石,這麼快就售出?」蒯良有些心驚。

    蔡瑁得意洋洋的道:「北方曹孟德大戰袁本初,缺兵少將不說,更是難有糧草供應。如此富商前來購糧,肯定是風風火火,要盡早的馳援前線才是。若是慢了一點,萬一戰事發生變化,那可是要掉腦袋的罪過啊……」

    蒯良「恩」了一聲,捏著下巴沉吟道:「曹孟德軍糧吃緊一事,已是鬧得人心惶惶,抓緊採買的確是重中之重。不過……」

    蔡瑁神清氣爽的又給蒯良斟了一杯茶,輕笑道:「怎麼了子柔?你又在疑慮什麼?」

    蒯良慢慢思忖著道:「可是曹孟德遠在千里之外,來我荊州購糧,這一路損耗就要無數。這要花費多大的代價,才能把糧草運往前線?」

    蔡瑁優哉游哉的品著茶,笑道:「管他損耗多少?損耗的越多,那來買的糧食就越多,咱們賺的就越多,有什麼不好?更何況那曹孟德獨霸中原,掌控皇室,這點錢……想必是九牛一毛罷了……」

    蒯良連連搖頭道:「子柔啊,有個消息,不知當講不當講。」

    蔡瑁頓時笑了,暢然道:「你我兄弟多年,有什麼話不好講的?但且說來!」

    蒯良的臉色凝重,沉吟了半響才道:「在來的路上,我又得到了一個消息。那購糧的商人說是此次採買的數量巨大,至少還需要一百五十萬石!」

    「什麼?」蔡瑁頓時大驚,竟然一下子站了起來,睜大了眼睛道:「子柔休要欺我,你……所言屬實?」

    蒯良不由得苦笑,揮了揮手示意蔡瑁坐好,才輕聲道:「如此大事,我如何會信口雌黃?在路上,老陳也是聽說了,不信你可以問他啊……」

    這老陳就是蒯良的心腹,跟隨蒯家一輩子的老管家。

    蒯良都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蔡瑁當然就堅信不疑。頓時他的臉上激動的潮紅一片,興奮的拍著大腿道:「好啊,真是太好了!」

    蒯良一怔,茫然道:「德珪這話何意?難不成這單生意,你還想做不成?」

    蔡瑁理所應當的道:「這是自然!如此龐大的數目,縱觀荊州,除了你我兩家聯手,別人誰還有能力籌措到如此大量的糧草?」

    蒯良呆了片刻,卻連連搖頭道:「不妥,那八十萬石糧食,已經購盡了荊州所有百姓手中的餘糧。如今,我們還如何去應對這一百五十萬石?」

    蔡瑁露出了一個高深莫測的笑容道:「你我兩家皆有十多家糧店,存糧至少也有三十萬石!再提高價錢採購,想必百姓們必定還會紛紛賣出糧食,如此又可籌措到二十萬石。即便是提高了價錢,我等也絕不會虧,到時候跟那富商要價時,再加些價便是!物以稀為貴嘛……」

    「可是這才僅僅是五十萬石,那一百萬石,我等該從何處籌措?」

    蒯良雖然也希望賺這筆大錢,可是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方才在來的路上,他是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出一個對策,能在在短時間內籌措到這樣巨大數目的糧草。

    蔡瑁笑了笑,卻沒有說話。他手指尖伸進茶杯中,蘸著茶水在桌几上寫了兩個字:棗陽。

    「棗陽?」蒯良下意識的就念了出來,可是念完之後,他就面色大變,震驚的甚至都說不出話來。

    草蔡瑁得意的道:「怎麼樣子柔?那一百萬石……真的那麼難嗎?」

    蒯良無比震驚的道:「不妥,此計萬萬不妥!棗陽囤積的乃是我荊州數年來籌措的軍糧,不經主公同意,我等擅自調動,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棗陽之地四通八達,東靠江夏,西靠襄陽,本身位於南郡腹地,可以說是囤積糧草的絕佳所在。事實上也是如此,自從劉表平定了荊州之後,便衣棗陽為糧草的囤積之地。此時這裡已經囤積了糧食足有一百萬石!

    這也就是蔡瑁敢確信那一百五十萬石的購糧需求可以達到的原因。他要擅自調動軍糧!

    見到蒯良被嚇的六神無主,蔡瑁不以為然的搖頭道:「子柔未免太多小心了吧?主公如今能看到什麼,該聽到什麼,不都是你我在操控?就算是擅自調動又如何?你不說,我不說,又有誰敢在他面前說?」

    蒯良還是心有餘悸的道:「這軍糧乃是我荊州軍事的根本。所以忽有戰事發生,卻糧草供應不足,那我荊楚之地,豈不是要受到那無妄的滅頂之災?」

    蔡瑁有些無奈的歎了口氣道:「子柔也未免太過杞人憂天了吧?如今已至六月,不出三月,荊州糧食便可豐收。屆時我等再大肆購買,把這一百萬石糧食還到棗陽去不就行了嗎?何況我荊州近十年少有戰事,也根本就無需擔憂。

    而且這商人採購這麼多的糧食,必定是順江而下先走水路,到江夏才轉北上至戈陽,方是最近距離。沿途剛好路過棗陽。如此一來,搬運這一百萬石糧食,便可做的神不知鬼不覺……」

    不得不說,蔡瑁這話說的確實很有煽動力。尤其是在巨額的財富利誘下,讓世家大族商人出身的蒯良難以拒絕。

    可是想到了萬一事發後的恐怖後果,蒯良的脊樑骨還是在不停的抽著涼氣,一臉的為難,還是有些猶豫不決。

    見蒯良不表態,蔡瑁急了,一揮袖子毅然道:「既然子柔如此擔驚受怕,那此事你大可不必參與。這一百五十萬石的交易,我蔡家獨自承擔便好!如果東窗事發,也是我蔡瑁一人承擔!」

    「別!」蒯良下意識的就打斷了蔡瑁。

    如果這筆交易真的讓蔡家獨自完成,那麼兩家的實力必定會拉大,這卻是蒯良不願意見到的結果。

    在利益的誘惑下,蒯良終於歎了口氣,無可奈何的點了點頭,喟然道:「既然這樣……那我也一同參與便是。只不過這價錢……」

    蔡瑁哈哈大笑道:「這點子柔就請放心好了,我等冒著這樣大的風險,若是不賺個天翻地覆,那還做這筆生意幹什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