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之秘

第五卷 江東新時代 第十三章 周瑜駕臨 文 / 暮古

    更新時間:2013-04-23

    孫策的四夫人袁氏,因為在孫策死後心情極度壓抑,整日悶悶不樂,胸口順氣不暢。而且飲食不規律,愁悶的夜不能寐,終究釀成了苦果,滑胎大出血,母子雙亡。

    因為明天孫策就要出殯,正好可以把他們二人合葬一處。本來孫策是夫,袁氏只是妾室的身份,按禮不該與孫策合葬。可是孫翊不知道出於什麼目的,力排眾議,毅然決定讓他們二人合葬一處。

    今天中午,周瑜也終於帶兵趕到了吳縣。外將帶兵返回,歷來都是朝堂的大忌。可是不同的是,周瑜帶兵返回吳縣,卻受到了吳郡所有文武臣子的熱烈擁戴。

    究其原因,是因為孫翊親自出城三十里迎接。主公都表現的這麼熱情,做臣子的,當然也當效仿,而且表現的更加誇張才是。

    是日晚上,孫翊設宴款待千里而來的周瑜。因為孫策初亡,孫翊也不好表現的太過放肆,只是召見了幾個關係密切的臣子作陪,而且宴席不見葷、沒有酒,更沒有歌舞音樂助興。

    不過這宴會的規格雖然很低,卻絲毫不影響孫翊的心情。尤其是聽到周瑜那信誓旦旦效忠的話,簡直讓他心裡都樂開了花。

    此時宴會上共有六人,孫翊、陸遜、徐盛三人做東,款待的則是周瑜、蔣欽、陳武三人。

    蔣欽和陳武二人都比較年輕,又頗具才華,所以深得周瑜的信任,可以說是他的左膀右臂。此次返回吳縣,前線的若干將領都被他安置在柴桑掌兵,只帶了他們二人回來。

    孫翊向周瑜以茶代酒的遙遙舉杯道:「公瑾,此番回到吳縣,便多住些時日。我打算開辦一個軍事學堂,專門向一些年輕的將領傳授一下用兵之道,戰法之要。」

    對於開辦學堂的事,下午周瑜拜訪各個要臣時,便在張昭那裡得到了消息。此時聽到孫翊提起,不禁也贊同道:「這個提議當真是妙不可言。這華夏軍校,他日定能為我江東培育出無數青年才俊,進而統.戰八方。」

    孫翊開懷大笑道:「那就借公瑾吉言了!只是不知公瑾認為,這華夏軍校的講師,哪幾位將軍有能力擔當此任啊?」

    周瑜眉頭一挑,沒想到孫翊竟然向自己問起了這個敏感的問題。雖然這華夏軍校還沒有建立起來,但是憑借周瑜的才智,馬上就意識到這軍校代表著什麼。那是未來江東軍隊的靈魂,是中流砥柱的作用。

    如果此時誰能交好這些講師,那麼就可以說,他未來在軍中的地位就會空前高漲。因為此時,還是一個尊師重道的年代,秉承著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觀念。

    周瑜知道,憑借孫翊對自己的信任,如果自己多多推薦自己的人去擔任講師,那麼可以說將來他周瑜在軍中的威望更會如日中天,甚至比之孫翊都不遑多讓。

    可是深受孫翊信任的周瑜斷然不會做出這樣的事來,他也不怕孫翊多疑,只是想著那些真正適合講師地位的將軍。

    周瑜未加思索的脫口道:「毫無疑問,程公絕對可堪此任。」

    江東眾將都知道,周瑜和程普的關係並不融洽。雖然兩人都是豁達之人,可是真正的權力爭奪上,仍不免有些隔閡。此時孫翊聽他第一個就推薦程普,不禁露出了一個笑容,笑問道:「這講師至少需要十人。公瑾認為何人還可擔當?」

    周瑜眉頭微蹙,摸著下巴,慢慢思索著道:「程普、韓當、黃蓋最早歸附,又征戰沙場數十載,見識廣博,腹有韜略,當可行;廬江太守太史慈,為人驍勇,勇猛無敵,戰場上處亂不驚,亦可擔當;征虜中郎將呂范,身經百戰。而且他身為『霸王軍』教頭,訓練過無數年輕將士,亦可擔當……」

    話說到這,周瑜忽然說不下去了。孫翊有些驚詫的道:「沒了?」

    周瑜面色赧然,有些為難的道:「主公,末將在返回吳縣的路上見到了一舊人。他本在安葬完祖母后,返回曲阿整頓行裝,想要另投他處。我觀其有大才,知道他若能投靠主公,必定使主公如虎添翼。所以就擅自做主邀他來到吳縣。

    說句實話,我江東軍中將領,可堪這華夏軍校講師一職的……除了以上五人,當真是在無他人可想!不過末將認為……這人或可行之!」

    「嗯?」孫翊沒有想到這世上還有人能擔當起周瑜這麼高的評價,就連周瑜下首的蔣欽、陳武兩人聽後也是詫異萬分。

    孫翊頗為好奇的道:「不知是哪位英雄豪傑,公瑾快快說來!」

    周瑜清了清嗓子,輕聲道:「此人臨淮東城人,體貌魁偉,性格豪爽;喜讀書,好騎射。生於士族之家,姓魯名肅,字子敬。」

    「魯肅?我靠,竟然是魯肅!難怪會得到他這麼高的評價!」

    聽到周瑜的話,孫翊頓時激動的有些坐不住,睜大了眼睛,就好像看到了一座金山一樣,雙眼冒光。

    見到這孫翊又是震驚又是高興的樣子,周瑜不禁奇怪的道:「怎麼,難道主公也聽說過子敬不成?」

    「豈止是聽說過,簡直是太聽說過了!周瑜、魯肅、呂蒙、陸遜,江東的四大名督,只要略微瞭解一點三國,誰人不知?」

    孫翊壓抑住了這種心中的狂喜,長長的呼了幾口氣,平靜的道:「偶然的機會下,確實聽說過魯子敬這人。」

    周瑜神色一喜,欣然道:「那主公可是同意任命魯子敬為講師了?」

    孫翊抿嘴一笑,鄭重其事的點頭道:「當然同意。不僅如此,他既從曲阿而來,便加封他為橫江校尉吧。他日建功,再行封賞!」

    周瑜連忙向孫翊拱手道:「那末將便代子敬先行謝過主公了!」

    連敬三杯茶水之後,周瑜又頗有章法的道:「主公。作為將軍,最主要的是要有兩種能力:帶兵能力和作戰能力。所以末將認為,華夏軍校要教授兩方面的內容:帶兵之道和用兵之道。」

    聽到這話,孫翊微微一怔,若不是周瑜提醒,他還真就沒想到這點,就連陸遜聽後也是暗暗點頭。

    孫翊若有所悟的點頭道:「公瑾所言極是。這樣,便以程普、呂范、魯肅傳授用兵之道;以韓當、黃蓋、太史慈傳授帶兵之法,如何?」

    周瑜連連抱拳道:「主公英明,如此一來,最好不過!」

    跟周瑜說過話,孫翊又把目光投向了蔣欽。對於蔣欽,孫翊已經不陌生了,面色隨和的道:「公奕啊,有件事……我想讓你幫個忙。」

    其實對於蔣欽來說,還真是讓他感慨萬千。上一次他見到孫翊的時候,他還只是一個活著的死人,兩人還能平等的交談;然而再一次見面的時候,人家竟然一躍成了這江東的一號首長,讓他如何不感慨造化弄人?

    見孫翊要請求幫忙,蔣欽有些受寵若驚,連稱不敢,說只要是主公所命,便一定是萬死不辭。

    孫翊也不跟他客套,開門見山的道:「我知道你和周幼平形同莫逆,是生死之交。對於周幼平那樣的漢子,如果不能為我所用,那當真是平生一件憾事。不知公奕可否願意勸導一番,讓他能夠……迷途知返!」

    聽到「迷途知返」這四個字,蔣欽頓時身子一愣。當知道彭澤那件事的前前後後,當然明白這四個字所代表的含義。只是他沒有想到,上次受任要殺孫翊的周泰,卻得到了他的賞識,竟想招入麾下。

    按理說,孫翊此時已經是江東之主,這江東文武大臣都該是他的手下才是。但是蔣欽知道,那孫權絕對是刨除在外。

    蔣欽面色有些為難,尷尬的道:「主公,幼平……生性忠義。若是想讓他脫離……恐怕不易啊。」

    孫翊連連擺手道:「不易也是有那種可能!你不嘗試一下怎麼知道?」

    見蔣欽還想推辭,孫翊神色一震,拿出了吳侯的大架子,斬釘截鐵的道:「好了!這是就這麼定了,如果你能把周幼平勸說過來,定有封賞!」

    蔣欽露出來了一個苦澀的笑容,只不過這笑容甚至比哭還難看。他絲毫沒有因為孫翊那「定有封賞」的許諾而喜悅,反而是一臉的憂愁。他瞭解周泰的性子,在忠義面前,可以說性命都算不了什麼。

    只不過孫翊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他當然知道再也不能推遲,只好硬著頭皮接受了這個任務。

    陸遜見蔣欽這副哭喪臉,不禁笑道:「蔣將軍,不知你有多久未和周將軍聯繫了?」

    蔣欽認識陸遜,也知道他是孫翊的結拜兄弟,但是卻不知道他這話問的是什麼意思,有些不解的答道:「大約兩個月了吧。只是……」

    陸遜好像已經知道了蔣欽要問什麼,搶下開口道:「兩個月未有聯繫,興許……一切都跟蔣將軍你曾經的想法不一樣了呢?就比如上次你見大哥的時候,他還是個落魄的少年,時隔不過十日,他已然成為了江東之主。所以說啊……這世間的事情變化,還是很快的……」

    蔣欽陷入了沉思。雖然他不能完全明白陸遜話中的意思,但是他也能夠猜到幾分,他們一定已經與周泰有過了接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