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我們村的陰陽兩界

正文 第344章 怪坑的由來 文 / 李清兆

    自詡為天下無敵的日軍,面對這個小小的泥坑,竟然無計可施。他們最後不得不服輸,不再派人去坑邊站崗,只把周圍一帶封鎖起來。但此後,還是有幾個日軍士兵,像是著了什麼魔似的,先後跳進坑裡。

    女翻譯對於檔案中記載的這個事件,感到非常好奇,因為她覺得這件事太不可思議了,怪異得簡直不像是真的,但官方的檔案顯示,這種事確確實實發生過。

    當她把檔案中的這件事,告訴給叔叔小野時,小野也非常震驚,雖然他算是學識淵博,並且還是生物醫學方面的專家,算是很有科學素養,但對這個怪坑的種種奇妙現象,小野也是無法解釋。

    所以,女翻譯來我們這一帶,除了要尋找井上那本手稿的下落外,還想重點調查那個怪坑。

    但根據檔案裡的記載,女翻譯覺得,如果對這那個怪坑一無所知、就冒然去調查的話,會非常危險。

    所以,她在來中國之前,先去了一個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的學者那裡,這個學者是專門研究中國歷史文化的,已經九十多歲,是日本漢學界的權威專家,對中國的方方面面都非常瞭解,不但如此,他的中醫造詣也非常深厚,因此,女翻譯想從這個老學者那裡,問問那個怪坑是怎麼回事。

    老學者雖然年過九十,但仍然耳不聾、眼不花,思維敏捷,頭腦清楚。當聽完女翻譯對怪坑的描述後,這個老學者大吃一驚。

    因為這太出乎他意料了,因為他也沒料到、這個怪坑真的存在。

    原來,對於這個怪坑,老學者在一本醫書中見過,而那本醫書,據說是在唐朝時由中國傳到日本的。

    據那本醫書中記載,早在秦朝時候,秦始皇為了能夠長生不老,就找了很多方士為他煉製丹藥。

    其中一個最有名的道士,據說是徐福的師兄,修為最高,也最被秦始皇器重,當時,此人已經一百二十多歲,但頭髮仍然烏黑,牙齒也一顆都沒掉。

    一開始,對於此人的年齡,秦始皇並不相信,問明此人的籍貫家鄉後,就派人去秘密調查,因為那人的家鄉,離咸陽很遠,所以被派去的人兩三個月才回來。

    調查回來的人說,此人的確切年齡,已經無法弄清楚,但問了當地幾個七八十歲的老人,他們都說,在他們小時候,就知道這個道士,並且那時此人的樣子,看上去和現在差不多,也就是說,七十多年過去了,此人外貌基本沒變。

    這樣一來,秦始皇才對此人的能力,才確信不疑,並更加對他無比禮遇。

    這人也非常賣力,他選擇了一處叫「陰膣山」的地方,開始為秦始皇煉丹。他煉丹的方法非常特殊,和一般的方士完全不同。

    那座「陰膣山」方圓幾百里,而這人為了選擇煉丹的地點,在山上足足考察了一個多月,最後,終於選了一個地點。

    這個地點非常奇怪——這個地方是一畝見方的石頭地,平整光滑的不可思議,好像有人打磨過似的,道士讓人拿了個石球,放在這個光滑的石面上,竟然不會有絲毫的滾動,這說明,這個光滑的石頭地面,是絕對水平的,沒有絲毫的傾斜。

    在大山中,竟然有這麼一塊光滑平整的石頭地,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在這個光滑的石頭平地上,道士竟然要讓人鑿出個坑來。這個任務太艱難了,但這道士可是始皇帝的紅人,所以,沒有一個人敢反駁他。

    當地官員,盡其所能,找了本地幾百個石匠,開始鑿這塊石頭地面。這幾百個人不分酷暑嚴冬,日夜輪換,不停的往下鑿。

    但這裡的石頭,確實太堅硬了,石匠們往下鑿的極其艱苦。用了足足兩年的時間,才鑿了半人多深,並且,在這兩年的時間內,有上百個石匠累死、病死。

    在兩年後的一個月圓之夜,這個道士在查看了開鑿情況後,對石匠們說,就在今夜,這塊巨石就能被鑿穿,於是,他令所有的石匠都全部上陣。

    一聽這地域般的日子即將結束,石匠們也都異常興奮,因為這整整兩年的時間內,他們沒能回一次家,除了吃飯睡覺外,全部的時間,都用來鑿石頭了。

    更讓他們無法忍受的是,吃每頓飯的時候,他們還被迫喝一種難以下嚥的湯藥,如果不喝的話,就被拉出去活活打死。

    這兩年下來,因為長期喝這種湯藥,每個石匠身上,都有一種特殊的氣味,那種氣味倒是很好聞,是一種淡淡的幽香,並且連他們拉出來的屎尿,也有這種香味。

    但喝完這種湯藥後,就會渾身無力,沒有了食慾,即使他們很餓,卻也很難吃下去飯了,長久一來,他們一個個骨瘦如柴,皮包骨頭,並且身上每個骨頭節都疼。

    因此,這種生活,對石匠們來說,真是太痛苦,太煎熬了。他們做夢都想早點回家,因此,一聽道士說今天夜裡就能完工,怎能不興奮萬分呢?一個個卯足所有的力氣,喊著號子,拚命的鑿著。

    到了凌晨時分,石匠們忽然感到,那堅硬無比的石頭,一下變得又脆又軟,稍微一碰就能掉下一塊來。這樣一來,石匠們覺得道士說的沒錯,真的就要鑿穿了,便更加興奮起來,喊號子的聲音更大了。

    正在這時,只聽見噗的一聲,這塊已經被鑿了兩年的石頭,就在這一瞬間被鑿穿了,但讓這些石匠們沒想到是,他們所有的人,還沒來的及呼叫一聲,便全部都陷了下去,沒有一個倖免。

    就這樣,這些可憐的石匠,全部陷進鑿穿後的石坑裡,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在第二天,忽然從這個石頭坑裡,湧出很多泥漿來,這就形成了一個泥坑。

    這個泥坑非常怪,只有要任何東西掉在上面,都會陷下去,哪怕是一片葉子,更不用說是人了。

    而那個道士,把這些坑裡的爛泥挖出來一些,用這些爛泥上,培育出了一些蘑菇,之後再用這些蘑菇的汁液,熬製結晶,作為煉製丹藥的一種原料,但最後不知什麼原因,丹藥還是沒最終煉成,也有人說雖然丹藥煉成了,但那時秦始皇已死,反正無論如何,秦始皇都沒有吃到這種丹藥。

    但從那以後,這個坑就在那裡,存在了兩千多年,沒有變大、但也沒變小,更沒消失,在此後的歷朝歷代中,圍繞著這個怪坑,發生了很多「怪事」。

    幾乎每年,也不知什麼原因,只要有人在附近經過,聞到坑裡散發的氣味,就會忍不住循著氣味走過來看,而只要一走近這個怪坑,就會像著了魔一樣往坑裡跳,然後瞬間就會陷下去,消失的無影無蹤。

    後來,不知道從哪個朝代起,官方也發現了這個怪坑,一開始想用土填上它,但那些填土的人,很多人也都先後跳進坑裡消失了,因為那種氣味,實在是太難抗拒,雖然可以暫時遮住口鼻,但時間一長,還是會被那種氣味弄得神魂顛倒,不自覺的往坑裡跳。

    後來實在沒辦法,就在這個坑的周圍,載了很多樹木,把這個怪坑包裹在樹林裡,這樣一來,那種氣味便弱了不少,每年往坑裡跳的人,也少了很多。

    在唐朝時有個名醫,知道這個怪坑後,便冒著生命危險,來這個坑裡觀察了好多次,據他觀察,這個坑是那座山的氣脈匯聚之處。

    大山的這股氣脈,是一種特殊的陰氣,強悍無比,遇到陽性之物,就會快速吸附進去,而坑中的泥漿,也和一般的泥漿也很不一樣,這種泥漿其實也是種湯藥,並且藥性極強,散發的氣味,能讓人意亂情迷,產生幻覺,便會情不自禁的想往坑裡跳了。

    這個唐朝的名醫,特別調製了一種藥,然後把他調製的藥,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往這個坑裡撒。就這樣,一直持續了三年時間,這個坑裡散發的氣味,才變成了淡淡的臭雞蛋的氣味,與原來那種誘惑性極強的氣味相比,弱了很多。

    這樣一來,人即使在坑附近,也不會輕易再被氣味誘惑到跳進裡面。

    但即使這種臭雞蛋氣味,聞久了以後,還是會產生幻覺,並且也很可能被誘惑到跳進坑裡。尤其是那些對氣味敏感到人,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聽這個日本漢學家講完,女翻譯感到非常震驚,她想不到圍繞著這個坑,還有這麼傳奇的故事。

    這個漢學家對怪坑的瞭解,對女翻譯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女翻譯也沒對漢學家隱瞞,說即將要去中國,並想實地考察一下那個怪坑,可是,她又不想戴上防毒面罩,有什麼辦法保證安全,不被那種臭雞蛋味迷惑住、而跳進坑裡嗎?

    日本漢學家微微一笑,說這個問題很好解決,他給女翻譯配了幾服藥,讓女翻譯每次去那個怪坑前,都要喝上一包,然後就沒問題了。

    女翻譯從漢學家那裡回來後,也把聽到的關於怪坑的事情,告訴了叔叔小野,小野聽完後,既感歎又興奮,囑咐女翻譯去怪坑時,一定要想辦法把坑裡的泥漿,帶回來一點,他要做研究之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