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我們村的陰陽兩界

龍騰世紀 第80章 曹操的設計 文 / 李清兆

    縣志上記載,這個李員外活到了95歲,並且兒孫滿堂,人財兩旺,在臨終前一天,還親自去看自己捐資、為當地災民建的粥棚。並且奇怪的是,在巡視玩粥棚後,回到家裡,李員把兒孫們召集起來,莫名其妙的說了一通家訓之類的,李員外家的家訓很簡單,就是一個字:「善」。

    李員外像做報告一樣,把自己的一生,詳詳細細的說了起來:原來算命的說自己只能活45歲,而自己因為做善事,命運發生怎麼的改變;遇到那個猶太人如何想害他,他又怎樣做善事,而遇到高人相救等等。當然,其中涉及張氏不光彩的部分,肯定是隱去不講。

    其實這些故事,兒孫們多多少少都聽過,不知今天老爺子為什麼把大家召集起來,又嘮嘮叨叨說這些。不過因為李家家教極嚴,所以也沒有人敢抱怨半句,只能規規矩矩的聽老頭囉囉嗦嗦的念叨。一直說到很晚,老頭才意猶未盡的讓兒孫們回去,唯獨把和張氏生的那個小兒子留下。在外地的大兒子早已去世,而身邊只有這個小兒子了。

    李員外雖然一連講了那麼長時間,竟然沒有一點疲倦之色,這讓小兒子也感到有點反常:父親畢竟是九十多歲的人了,雖然身體還不錯,他平時這麼折騰一天,也都是累的夠嗆,但不知為何今天精力如此充沛。

    李員外慈愛的看著心愛的小兒子,良久無言。父子兩人就這樣默然對坐,小兒子雖感到有點莫名其妙,因為父親以前從未這樣過,但父親既然不先開口,他也不敢冒然發問,只是靜靜的坐在那裡。

    忽然,他聽見父親非常嚴厲的說了一句:「你千萬記住,不管你母親如何試圖控制財產,你千萬不能有絲毫讓步,聽見了嗎?」

    小兒子被父親這句沒頭沒腦的話,弄得愣怔了一下。剛想開口問為什麼,但看到父親那嚴厲的目光,邊又趕忙低下了頭。

    「記住了嗎?」李員外步步緊逼似的問兒子,兒子只是有點惶恐的點了點頭。

    「如果不按我說的去做的話,必將後患無窮」,李員外依舊用他不可置疑的語氣,接著說道。小兒子仍然只是連連點頭。李員外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生性善良懦弱,從小就是個很聽話、很乖的孩子,但同時也缺乏勇氣和魄力,這令李員外也非常擔憂——萬一自己不在,這樣懦弱的性格,怎能駕馭家族的巨額財富。

    天色已經很晚了,屋裡掌上了燈,李員外看著小兒子漸漸走遠的背影,忍不住長長的歎了口氣,並很擔憂、又很無奈的搖了搖頭。

    就在第二天早上,到了吃早飯的時間,依然沒見李員外起床。伺候他的僕人,都感到很奇怪,因為李員外一向起得很早,通常天不亮的時候,李員外已經就遛彎回來了。可能是昨天太累,所以才起床這麼完吧。

    有個僕人進屋叫李員外起床吃飯,當他走到床邊,發現李員外仍然躺在床上,安靜的睡著。僕人輕聲叫了句:「老爺,該起來吃飯了」。

    李員外沒有任何反應,再叫,還是沒有反應,這個僕人好像感到有點不對勁,他伺候李員外也有十多年了,知道李員外從來都是睡得很輕,只要有一點動靜,都能馬上驚醒。這次是怎麼了,難道……。他把手放到李員外的鼻前,發現已經沒有了一點氣息。連忙又摸了一下李員外的身體,也早已冰涼,原來李員外死了。

    在李家宅子周圍的人家,都能聽到宅子裡傳來的、撕心裂肺的哭聲,很多人已經猜出來了,這是一定是李員外去世了。俗話說「人過七十不留宿」,就是說,人一到七十多歲的時候,生命就像是風中殘燭,隨時都可能滅掉。何況李員外已經九十五了,雖然如此,但很多人還是非常惋惜和悲痛,因為這個李員外可是個大善人,扶危濟困,修橋補路,這個縣城裡,有幾個人沒受過他的恩惠?

    尤其是李家上上下下的僕人們,對李員外的死,更是發自內心的悲痛。李員外對傭人格外好,尤其是當他到了老年後。不過,李家有一個人,對於李員外的死,不但一點不難過,並且還有點復仇的快感——這個人當然就是張氏了。

    張氏也已經七十多歲,但精力依舊旺盛。雖然李家讓她活的很壓抑,但為了舒適的物質生活,她還是不忍離去。她幾乎每天都盼著李員外趕緊死掉,但讓她有點失望的是,李員外竟然這麼長壽,雖然他現在終於死了,但張氏知道,她自己的日子也不多了,所以她的計劃要趕緊實行。

    李員外一死,按理說,應該由李員外和張氏的這個小兒子執掌家業。這個兒子剛四十出頭,還算是壯年。但因為他的性格弱點,注定要淪為母親張氏的傀儡。

    漸漸的,很多錢財的管理、分配、調控權轉到了張氏手中,這個老婆子成了李家實際的掌權者。

    李員外有一個最喜歡的孫子叫李小瀲,這個孩子只有十八歲。在七個孫子中,李員外最寵愛的就是他,因為覺得這個孩子不但心地善良,並且聰明過人、果斷機智。李員外覺得,即使是自己年輕時,就聰明和智慧而言,也無法與這個孫子相比。因此覺得,這才是他們李家真正的財富和希望。

    李員外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和這個孫子聊天。並且爺倆聊的還很投機,一聊就是大半天,而李員外和別的孫子說話時,卻不會有這種感覺。總而言之,爺孫倆非常投緣。

    而李員外的死,小瀲也是最痛苦的一個,因為他和爺爺的感情,是其他人無法相比的。兩人不但是爺孫關係,在某種程度上還是知己、或者說是忘年交。李員外很多不願對別人說的事,則會告訴這個少年老成的孫子。

    爺爺在的時候,家裡充滿著溫馨和秩序,人雖然多,但總能友好相處,並且所有的事,都是井井有條。但當爺爺一死,家裡的整個氣氛都變了。原來只在後院深居簡出的奶奶,突然開始管東管西起來,並且越管越多,越管越霸道。把個性格懦弱的父親,逼得步步後退。

    而那些跟了爺爺幾十年的老僕人們,被奶奶無情的一個個辭掉。這些僕人,很多都在李家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了。他們也許從未想過要離開李家,因為在這裡,他們雖然做僕人,但生活並不差,李員外非常善待下人,讓這些僕人們覺得,這裡就像是自己的家一樣,而李員外不是自己的主人,而更像是自己的長輩一樣,既和藹可親,又令人尊敬。

    但沒想到的是,當李員外一死,張氏慢慢的獲得控制權後,一切都變了。僕人們動不動就會遭到斥罵、責罰,大批的老僕人被辭掉,而新招的僕人,則都想方設法的討好張氏,不斷的互相傾軋、攻擊、告密、勾心鬥角,把個原本其樂融融的李家,變得烏煙瘴氣起來。

    李小瀲看著非常痛心,但他作為一個孩子,卻又無可奈何。尤其令小瀲感到震驚的是,張氏正通過種種手段,拚命撈錢。他實在想不明白,自己這位狠毒的、性格怪異的奶奶,已是即將入土的人了,為什麼還那麼拚命的搞錢?她要那麼的錢幹什麼呢?

    而自己的父親,則迷上了猶太人帶過來的、一種叫「福壽膏」的東西,這種東西不是用來吃,也不是用來外敷,而是用來吸的。自從對這種「福壽膏」上癮以後,父親更懶得管任何事,每天都在半躺在炕上,瞇縫著眼,陶醉無比的吞雲吐霧著。

    李小瀲的心都要碎了,他看著爺爺花了一輩子心血,經營起來的家業,正一步步的走向崩潰,爺爺地下有知,他老人家會多麼痛心啊!

    小瀲還注意到奶奶張氏,正在暗暗實施一個非常怪異的計劃——張氏表面上向別人宣稱,自己操勞了一輩子,並且已經到了古稀之年,是該給自己準備身後事了,於是想找人為她建造個好點的陰宅。

    如果真的如此,當然也算不上「怪異」,說「怪異」是因為這些建造「陰宅」的人,不是從本地找的,而是張氏讓自己的心腹,帶著巨資,去千里之外的地方找來的人,並且這些人,還不是來自一個地方,而是從不同處找的。

    更加奇怪的是,從千里之外找了的這些人,並不是把工程全部幹完才走,而是只幹完一部分,就遣散走,接著再用同樣的方式,招來另一批人,接著干。

    為什麼會這樣做?為什麼不在本地找一批人,一次性的把工程做完?而要花這麼多物力財力,在那麼遠的地方找人,並且還一批批的換人?

    小瀲反覆的思考著這些問題,一天,他在屋裡看古書的時候,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曹操生性多疑,所以一輩子喜歡用各種陰謀詭計,連死後的墓設計也不例外。據說這位聰明人,還給自己設置了七十二座假墓,以迷惑試圖盜墓者。而把自己真正的墓,建在了漳河河底。

    曹**了幾百年後,有個漁工在漳河泅水時,忽然慘叫一聲就死了,並且屍體被分為兩截,後來又不斷有漁工在那一帶,這樣被殺死。於是太守想查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於是便下令在上游攔河截水,等水干後,竟然發現河底有很多長刀利刃,巧妙的是,這些長刀利刃,會借助水流旋轉,這就好像有人在揮舞這些武器一樣,一旦有人靠近,就會被砍死。太守便命人把機關去掉,人們這才發現,一座隱藏的古墓顯現出來,入口的石碑上寫著「漢丞相曹操之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