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快!滿油的先全部起飛!馬上!」
「長官!那些飛機的彈藥裝載情況還沒檢查,這不合操作規程。」
「檢查個毛啊!死腦筋,這些飛機從卑爾根飛來的路上有遇到過空戰沒?有遇到過沒?都沒開炮過還檢查個毛的彈藥情況,又不是重型飛機不能重載著陸得丟完彈藥,再廢話就罰你們去當勤務兵!馬上起飛!」
「齊柏林號」和「埃克納.雨果」、「多恩伯格」等3艘德國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上和機庫裡一陣陣一**的雞飛狗跳和瘋狂勞作,讓每個嚴謹的德國地勤兵都大感吃不消,體力和精力的消耗倒在其次;關鍵是一大堆簡化流程,事急從權的處置措施讓平素嚴謹的德國人非常不習慣。
「好了,現在只剩下最後一波等待降落的戰機了,它們降落後不要費事兒移空飛行甲板了——把最後降落的這批直接在甲板上加滿油,簡單維護一下就重新升空。」
「可是飛行員還沒吃午飯呢。」
「當然是辛苦一下,吃喝拉撒15分鐘內搞定!」
隨著航母飛行指揮官的一錘定音,那些早上七八點的時候最晚一批起飛的飛行員只能一落地停穩停機位就立刻抓緊休息就地解決肚子問題,連跑去食堂的時間都沒有,15分鐘過後,這批戰機就立馬重新起飛開始「疲勞駕駛」。隨後那些比它們早降落,移到了機庫裡的戰鬥機也重新通過升降機一批批移上飛行甲板開始出擊,就好像數據堆棧的「先進後出,後進先出」層層嵌套結構一樣。
「呼呼~真是累啊,這麼緊張的事情,還是臨時拍板,都不能事先排練演習一下。我剛才差點兒把潤滑油的注射器插到飛機油箱裡去了。」一個「齊柏林好」航母上的地勤人員癱坐在甲板上,拿出水壺汩汩地往裡灌水,一邊斷斷續續的向著一個貌似負責機群加油的地勤軍官抱怨著,「長官,為什麼出擊前幾天不排練一下呢。」
「你以為我不想?我也是出擊前一天才收到真實指令的,何況誰知到卑爾根港裡有木有英國人的間諜,要是大張聲勢的話說不定早就穿幫了。這種事情,可一不可再的。」
「不過說真的,我從來都沒想過航母作戰方式居然還可以這麼搞,簡直就是完全不符合海航操典。」
「那是因為米國佬英國佬和日本人缺乏想像力,以後我們德國海軍就可以告訴全世界——航母就是這麼用的!」
這些士兵和軍官們討論的戰術,說穿了其實一文不值,那就是——這次出擊雖然只有3條航空母艦可以動用,額定載機量在200架出頭,但是事實上,雷德爾元帥和航母艦隊指揮官弗爾斯特上將在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根據維勒安.蒙斯克部長的一個提議的靈感啟發,想出了一個很詭異的航空兵戰力配置方法,讓這個數量提升了一倍。
3艘航母,200額定載機,但是實際上本次作戰中德國人成功地把400架以上的fw-190系列作戰飛機的作戰半徑提升到了足以覆蓋奧克尼群島和蘇格蘭北岸的程度,具體操作是這樣的:
早晨9點半,航母出擊時就自行攜帶的200架fw-190系列作戰飛機起飛、集結,然後出擊——目標斯卡帕灣,如果遇到英國人的攔截戰鬥機群並且英國人的數量和質量不足的話,也允許fw-190a型分出戰力消滅之。這是一次堂堂正正的強攻,一來進攻設德蘭群島後,英國人位於蘇格蘭北部的海空軍力量必然會加強警戒,偷襲已然不可能,如果不以圍三缺一的態勢給英國人逃跑的機會讓他們為了保存實力拋棄那些還在維修的艦船的話,說不定英國人就會死拼到底,那樣的話200架fw-190面對英國人的海空聯合死磕雖然也能予敵以重創,但是自身損失絕對不會小,那樣的話海軍航空兵最精銳的一線王牌飛行員說不定就要折損大半了,帝國的敵人還有很多,絕對不能在英國人這樣的殘敵身上流過多的鮮血。
然後,差不多就在航母上的作戰機群起飛出擊的同時,本次作戰的神來之筆出現了——在早一些的時候,另外200架fw-190從卑爾根空軍基地起飛,向著正西航向飛去,並且在11點的時候飛臨了距離卑爾根以西260海里的航母艦隊上空並降落——事實上,英軍潛艇在10點40時候搜索到的那組無線電信號,正是德國航母艦隊發出的指引從卑爾根飛來的第二批艦載機降落的導航信號。
也就是說,一波航母,供兩撥飛機使用,這400架飛機不可以同時降落在3艘航母上,因為那樣會裝不下,但是卻可以打個時間差,利用航母與卑爾根基地之間的距離也沒有超過岸基起飛艦載機的作戰航程,把航母當成一個接力跳板使用。然後,第二波飛機降落後的任務就是,他們需要在1點半第一波攻擊群返航之前完成補給重新起飛,因為到那個時候,第一波機群因為油耗將迎來滯空時間的極限。
正是這種戰法,讓航母艦隊指揮官弗爾斯特上將敢於一次性把手裡的航空兵全部撒出去,因為事實上德國艦隊是頂著3艘航母的名頭支持著6艘航母規模的作戰機群。理論上,採用這種戰術時,當你有100架飛機的航母載機量後,你就起碼可以把200架艦載機的作戰半徑延伸到其原始岸基作戰半徑的3倍——因為從岸基到航母和航母到岸基之間的飛行屬於單程轉場飛行。
當然,這種方法的劣勢是很明顯的——那就是始終要有一半以上的飛機保持滯空,平均每架飛機每天要飛行12個小時以上,一艘航母的地勤人員也要每天負責12波全體起降的工作量——如果按照4小時的艦載機滯空時間計算的話。航母上的燃油和彈藥補給也會以十數倍於正常作戰的方式消耗掉,原本在海上動輒巡航作戰一兩個月的物資,現在最多撐3天——當然,這還沒有考慮飛行員的極限,事實上在物資沒有耗乾之前,飛行員們就已經累到倒斃了。
所以,海軍史上從來沒有人用過這種有點孤注一擲的奇葩戰法,不是說沒有想像力,而是因為一般情況下動用航母的海上作戰往往在深海大洋沒有岸基基地可以借力,而來茫茫大海索敵艱難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出擊就用這種配置無疑會讓士兵在沒有遇到敵人之前就累死了。
當然,在後世也沒有出現過這種戰術,那就是另外一碼事了——那是因為那個年代使用航母的都是米帝,後世的米帝財大氣粗航母數量足夠用,當然不需要這種蠅營狗苟篳路藍縷的山寨之法了。
但是維勒安就是建議了雷德爾元帥和弗爾斯特上將考慮一下這個戰術,在雷德爾元帥本能地想用他的海軍專業知識反駁維勒安部長的時候,維勒安只說了一句:那就製造一個英國佬必定會應戰的機會吧。
那就製造一個英國佬必定會應戰的機會吧!轟炸斯卡帕灣!然後告訴英國佬我們出了全力轟炸了斯卡帕灣!再告訴英國佬我們在哪兒,而且我們已經沒有自衛的戰鬥機可用了!
一條誘敵毒計,就從那一刻起在維勒安、雷德爾和弗爾斯特心中發酵起來。
…………
「m級輕巡洋艦『埃因霍溫號』來電,該艦對空搜索雷達發現西北偏西方向,有大批機群襲來,距離120海里,方向297,速度450,數量300以上。」
聽到無線電室傳來的信息,弗爾斯特上將微閉的雙眼立刻射出了警睿的幽光,果然是「埃因霍溫號」的位置麼!
此時此刻的「埃因霍溫號」輕巡洋艦和它周圍的那二十餘艘機動靈活、以防空火力見長的m級、柯尼斯堡級輕巡洋艦和1938a
b型驅逐艦正是航行在一條很微妙的航線上。
確切的說,自從上午10點40分航母編隊發出一系列引導卑爾根基地出發的第二批fw-190機群順利降落的導航信號後,弗爾斯特上將就把自己的艦隊分成了兩股。
3艘航母和2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6艘「歐根親王級」重巡、10艘輕巡、28艘驅逐艦編為其中第一股,在12點左右戰鬥機群機群重新起飛後就開始折向西南方向航行。
8艘m級輕巡、16艘驅逐艦組成第二股編隊,仍然按照上午10點40分的發報地點和卑爾根之間的直線連線的反方向航行,並且以鬆散的對空搜索陣型散開。
於是,當1點鐘以後英國人如果按照預估的德軍艦隊航線來估算2個半小時候德軍艦隊的位置時,他們會找到的就只有輕型防空戰艦組成的德軍誘餌艦隊,而航母和戰巡所在的主力艦隊則在一個小時的逆向航行中與防空艦隊拉開了30海里的距離,加上防空雷達的搜索距離,德軍艦隊的戰鬥機群得到了150海里航程的防禦反應時間。
以英軍最慢的布倫瑞克轟炸機為例,飛過150海里的距離需要足足半個多小時。這短時間對於已經以經濟航速升空盤旋了大半個小時的德軍戰鬥機來說,實在是太充分了。
弗爾斯特上將沒有做出任何反應,也沒讓「齊柏林號」航母發出任何電報或者無線電通話指令。在出擊之前,他就已經交代過各艘戰艦——一旦主力艦隊沒有遇敵或者接敵,那麼航空兵可以以「埃因霍溫號」輕巡洋艦的防空警戒信號行事。
如同細碎的浪花一樣撒布在德軍艦隊周圍數十海里空域內的fw-190a戰鬥機開始蝟集蟻聚一般地向著「埃因霍溫號」輕巡洋艦西北方向的空域蜂擁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