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鋼鐵雄心之鐵十字

龍騰世紀 第六十二章 人才挖角 文 / 無財者無能言財

    「恩裡克.費米先生,鑒於我們目前財政的困境,萊頓研究所的各項主要研究項目不得不面臨無限期的中止,希望您理解。」

    「你們不能這麼幹!你難道不知道這些研究已經投入了很大的經費和精力了麼,就此放棄實在是太可惜了!」

    「正是因為投入太多了,在現在這種時候,我們難道不該把有限的資金應用到更加有價值的地方麼?那些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出成果的項目,不是我們現在需要的,皇家科學院必須把寶貴的撥款留給其他更有價值的項目不是麼。」

    萊頓研究所的負責人沒有再給恩裡克費米更多開口申辯的機會。只是面無表情的宣告了項目資金的徹底凍結。荷蘭人有優秀的商業傳統,但是沒有優秀的科研傳統,在這個國家,一旦發生蕭條的時候,很多不夠短平快的項目就會被批量的砍掉,這樣的情形在歷史上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從鬱金香泡沫到南海危機再到現在,那些濃郁的小商販氣息讓他們在面對危機的時候缺乏遠見。

    恩裡克費米失神的走在路上,尋思著自己的出路,本來他曾經想過,如果歐洲沒有人欣賞他,他就去美國尋找投資者支持他的研究項目,但是現在美國的形勢也不容樂觀,危機非常深重,現在去的話肯定找不到什麼好的機會,如果蹉跎數年的話,說不定對自己將來的名聲有損——畢竟資本家在決定一個項目是否有投資價值的時候,往往要先看對方的口碑和歷史業績,追漲殺跌,一個多年都不被人待見的科學家,很難在那個逐利的國度找到什麼好機會,當年的尼古拉特斯拉就是一個很好的反面教材。

    聽說德國新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已經帶領德國從經濟危機中走出來了,難道自己要重新回德國碰碰運氣麼?作為一個意大利人,他在比薩大學畢業後曾經去德國工作過將近十年,但是那裡的競爭太激烈了,玻恩、卡門等前輩德高望重,還有愛因斯坦和普朗克這些理論界的泰斗存在。自己作為一個後進之人很難得到出頭的機會,而荷蘭因為沒有人在原子物理方面的牛人存在,剛剛來的時候,他曾經很是享受了一陣時無英雄豎子成名的爽點。現在再回到德國他肯定是不甘心的。

    「您好,請問您是恩裡克.費米先生吧。我是玻恩研究院的,非常冒昧上門拜訪。」一個男人從費米剛剛離開的萊頓研究院追了出來,攔住了他。

    「是玻恩導師派你來的麼?」

    「是的,波恩教授知道您最近在荷蘭不太順利,希望重新邀請您回到德國去工作。」

    「我不想去波恩研究院,我沒臉見導師了。」

    「當然,不去波恩研究院也可以……我們可以推薦新的研究院,希特勒元首最近對高能物理研究投入非常巨大,斥資上億馬克建立了全套的新能源科研院所,玻恩教授特地邀請您可以賞光參加。而且你個人每月可以得到兩萬馬克研究津貼的待遇。」

    「你這是什麼意思?我可不是為了錢。」

    「啊。是我說錯話了,您這樣高風亮節的科學家怎麼會在乎那些俗物呢。但是,那裡肯定是最容易實現你的理想的。」

    那個男人又悉心勸說了一番後,本就動搖了的恩裡克費米沒能把持住,最後還是選擇了回德國發展。

    之後幾天,費米被德國方面派來的人接到了佩內明德的新研究基地後,費米大吃一驚,因為他在這裡見到了普朗克、愛因斯坦等前輩泰斗,以及玻恩導師和齊格弗裡德.福吉博士。簡直可以說是群星薈萃,他簡直無法想像這些前輩科學家是怎麼被網羅到一起的。

    佩內明德高能物理研究院目前被分為兩個分院,第一個是理論物理分院,由普朗克領銜,愛因斯坦、玻恩、費米等人都在該分院分管各自的研究領域。第二個是高能物理應用技術分院,由沃納.海森堡管理,奧托.哈恩與齊格弗裡德.福吉博士都隸屬於該院。目前為止,政腐方面的撥款單位還沒有給他們指定強制性的研究方向,只是提供一些基礎發現性的研究。

    …………

    與基礎理論研究一樣,另外一個經濟危機狀態下的科研停滯重災區在於材料科學。材料科學是一種實驗科學,只有通過高消耗地反覆試驗去採集足夠的數據,沒有任何道理可言——這一點就和維勒安讓伊莉雅組織的篩選黴菌菌株一樣。可以碰運氣,但是沒有捷徑可以走——只不過相對於基礎理論研究,材料科學的投資者以尖端企業為主而不是研究院,對這些人才進行挖角的也不是別國的科研院所,而是維勒安這些忙著抄底的無良商人。

    紐波特紐斯和巴斯鋼鐵公司1929年的時候就曾經收到過美國海軍部關於研製新型16英吋艦炮的材料的招標書,為兩家公司預支部分經費開始研發新式主炮。上一次大戰末期。美國人已經建造過了使用雙聯裝炮塔的16英吋艦炮的「科羅拉多級戰列艦」,可是那種戰艦的主炮實在太過沉重,粗厚的炮管每根重達三百多噸,而倍徑數只有40倍。在1920年代末,當英法都開始研製射程達到30公里的14英吋新式主炮後,mk2這種力大臂短的笨傢伙就開始被美國海軍嫌棄了。終於到了1929年經濟危機爆發前夜,海軍部憋不住了想趁著手頭有點閒錢幹一票。

    不過這一票不是那麼好幹的,當年的科羅拉多級戰列艦算是趕上了華盛頓海軍條約的末班車,1921年下水,1923年服役,此後條約生效後各國的戰列艦都被限制在了3萬5千噸級和14英吋主炮口徑,所以即使新式的16英吋長程3聯裝主炮完成了暫時也不能拿出來用。本來在錢多燒包的時候,這種提前技術儲備也是無所謂的。可是現在海軍部從1929年底開始就基本上處於徹底斷糧狀態了,給巴斯鋼鐵公司和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的研發經費也斷頓了一年多,兩家大廠在自掏腰包墊資進去幾十萬美元後就撐不住了,紛紛砍掉了這些項目——反正他們之前狗急跳牆也通過賄路海軍部裝備處的官員,對方已經給他們透底過了,新戰艦的規劃起碼要到1936年海軍條約失效後才開始,建造則需要再延後兩年,等到戰艦舾裝需要主炮則還需要更多兩年——一來一去基本上就是十年過去了,巴斯鋼鐵和紐波特紐斯的人在聽說這個准信後基本上上吊的心都有了,因為現在投下去的錢沒個十年根本看不到訂單。一時之間艦炮研發組的人員被紛紛裁撤,核心專家走了一半,外圍研發人員則幾乎全部作鳥獸散。我們的維勒安殿下打聽到這個消息後,立刻開始進行了挖角工作,包括巴斯鋼鐵和紐波特紐斯在內,整整十幾個項目組的研發人員被維勒安從美國各大骨幹造船廠挖走了,大部分被弄回德國進行材料的前期研究,一小部分德裔血統,並且經過考驗的人則帶去委內瑞拉新建一個實驗基地,作為維勒安殿下未來的秘密技術儲備。

    維勒安不光挖人,也瘋狂地吸收美英的技術研究儲備。材料科學的技術儲備不同於別的應用科學,在電子、機械這些領域,往往一項工程研發完畢後,只要得到了正確高效的成果以及推導方法和實現手段就足夠了,至於那些研發過程中走過的彎路則基本上沒有什麼價值。材料工程因為是一個純實驗性學科,每一次實驗的數據都是有價值的——尤其是對於另一個有技術斷層從頭開始的國家或者研究機構,有別人的數據就能少走很多彎路,一百次實驗的數據的價值就相當於一百次實驗所消耗地各種人力物力。在這個危機的時刻,美國的造船企業和金屬加工企業中的管理人員的責任心也非常渙散,維勒安根本不用自己出面,只要給那些被挖角來的技術研發人員一筆「商業秘咪懸賞」——如果你在跳槽來莫比亞斯集團的時候,能夠帶來一些原來公司工作時取得的實驗數據,哪怕是失敗的數據,也可以換到足夠一家老小人吃馬嚼半年的工資,那些窮瘋了的工程師們就很自發地開始層層賄路自己原來公司的主管人員們。

    金錢的力量是無窮的,維勒安殿下總共花出去了數以千萬計的美元,但是也把美英等國過去十年的材料科學的技術實驗積累換了個七七八八——這對於德國是非常寶貴的,因為在希特勒上台之前,德國在潛艇、艦船、航空、裝甲領域的材料研究基本上都是空白,有了這些試驗數據,也許德國人將來只要兩年的時間就能把這十幾年的空白斷檔帶來的劣勢彌補回來。

    除了高能物理和材料研究領域以外,在其他一些經濟危機時無法產生短期效益的科研和工程技術領域也在重複著這樣的現象。在蕭條開始後,那些之前把美國當做樂土的工程技術人員們不得不正視一個現象,那就是美國的經濟體制也不是萬能的,無法給與他們足夠的保障,如果沒有維勒安的出現,在四年之間美國會有超過10萬名的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還有超過50萬的技師從美國移民去蘇聯。這些人對蘇聯的價值遠遠高過蘇聯這幾年抄底得到的資金和設備。

    史達林在後來的第二個五年計劃中就提出了一個口號——幹部決定一切。第一個五年計劃給蘇聯帶來了足夠的資金、廠房和設備,但是蘇聯卻沒有足夠的技術幹部去組織協調把這個龐大的工業體系運作起來,以至於鬧出了設計日產60~80輛拖拉機的史達林格勒拖拉機廠實際產能只有3台,直到第二個五年計劃結束後,蘇聯培養了足夠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才把兩個五年計劃建設起來的工業產能全部運作起來。在這個過程中,美國移民蘇聯的那幾十萬工程師和技師起到的作用居功至偉,幾乎可以說是蘇聯人才建設的火種。

    但是現在,隨著蘇聯人在烏克蘭進行的槍斃式徵糧和殘酷壓迫少數mm政策和壓制公民信仰言論自由的行徑被及時曝光在全世界眼前。數以萬計的美國和西歐國家的技術人才不由因此顧慮再三裹足不前。

    可是生活還是要繼續的,既然留在本國不足以支持其研究,也沒法養活自己的家人,移民就勢在必行了。此時,希特勒高調宣佈已經帶領德國人民徹底走出經濟危機,把社會生產力恢復到比1928年更高的水平,這極大的吸引了那些迷惘失措的美國工程師們。而且德國與蘇聯之間最大的不同在於他的意識形態與西方國家之間沒有什麼不可逾越的鴻溝,這種移民的發生就更加順理成章了。

    新的一股移民潮出現了,只不過與之前幾個世紀之前那種歐洲一遇動亂人們就紛紛往世外樂土美國跑不同。這一次的移民潮正好相反,在此後的三年內為德國吸引了美國國內超過兩百萬的工程人員和技術工人,此外還有超過五百萬的美國和拉美國家的德裔公民放棄了在美洲繼續發展,選擇了回歸歐洲之路。希特勒依靠這些人才擴充了超過一千個大型工程企業和研發單位,為後來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