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北朝漢月

中州之卷 :風雨 第六四章 :失人得人(六) 文 / 元祀

    周懷章垂手答應一聲,走出周惠的臥室。

    「允宣兄好手段!」夏侯敬拱手恭維道,「離開城門寺數月時間,居然還能在城衛軍中維持這般的影響和權威。」

    「只不過是意外收穫,」周惠刻意的淡化著這件事情,「當初我提拔元整和陸康,並且將軍隊托付給他們,是為了借重他們穩定京師,好對自己的職責有所交待,並不曾有什麼圖謀。元整繼續重用我安排的人,這固然是知恩圖報的義舉;但陸康將他們斥退,卻也是如今世態之下的平常人心。」

    「允宣兄既然讓我聽到這件事,又何必向我隱瞞其中的內情?」夏侯敬笑著道,「句實話,在我平生認識的人當中,只有允宣兄能夠讓我衷心佩服。像之前的那番舉措,我是事後想了很久才明白,可允宣兄卻能夠預先看清形勢,然後做出最合適的選擇,正可謂是見事明晰、考慮深遠。所以,如果允宣兄控制城衛軍乃是意外收穫,並非有心為之,我卻是怎麼也不會信服的。」

    「意外也好,有心也好,總之現在是不成啦,」周惠歎息了一聲,「這個陸康,我其實沒有多少接觸,乃是元整所推薦。元整為人真誠直爽,我以為他所薦的人也應該差不多,卻沒想到他會做出這種事情來。」

    他沒有否認夏侯敬的話,也就等於是變相承認了他的判斷。

    夏侯敬明白這一點,心中並不因此而看輕周惠。反而只有更加的敬服。像這般行事,才是思慮深遠的人所為啊!

    只不過,周惠畢竟出身寒門,能用的人並不多,否則的話,何至於以家僕協助掌軍?何至於把軍隊交給相處不久的下屬?家僕再有能力,身份畢竟太過低下。在他本人離開後,很難切實獲得麾下的欽服;那麼一旦下屬有了異心,排除掉他那些協助掌軍的家僕。這支軍隊的控制權就要換人。

    想到這裡,夏侯敬心中一動,拱手向周惠問道:「事到如今。允宣兄準備怎麼辦?」

    「自然是將陸康攆出軍中,」周惠冷笑一聲,「他大概以為,我入獄那陣,邵縣侯元寶炬沒來探望我,是表示疏遠的意思,所以才敢輕視於我吧?卻不知其中別有內情,邵縣侯也已經專程登門致歉……如今他為劭縣侯屬官,卻做出這種背叛薦主的事來,只要我將此事知會劭縣侯。劭縣侯自然不會容他!」

    「那麼,允宣兄可有接替他的人選?」夏侯敬繼續追問。

    這的確是個問題。雖然周惠對元寶炬知之頗深,有把握服他換下陸康,可是換下之後,他又能推薦誰繼任?河南郡丞雖為屬職。畢竟也是從六品的朝官,除府主征辟外,還必須得到朝廷的認可。而除了陸康外,他卻沒有哪個人選能夠幫他掌軍,同時還有任職的資格。

    既然沒有辦法回答,周惠乾脆反問夏侯敬道:「宗德這麼問。是否有什麼建議?」

    「是有一個建議,」夏侯敬點了點頭,「允宣兄覺得仲立怎麼樣?他現在擔任從六品朝官,也是當初和允宣兄一同帶過府戶軍的人,如果由他來幫允宣兄的忙,肯定能夠繼續保持在軍中的影響力。」

    「你王仲立麼?」周惠奇怪的望向夏侯敬,心中頗為懷疑他有什麼私心。要知道,當初建立府戶軍時,他的地位還在王建之下。之後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整軍和征戰,軍中士卒皆歸心於他,但人心的事情,誰能得清呢,陸康不就是現成的範例?如今他推薦王建掌軍,是否是想讓王建把那支軍隊拿回去?

    不過,太過分的話,周惠自然不會出來。所以,他拿了其餘的理由來質疑夏侯敬:「仲立不是在擔任太府寺丞麼?況且,昨天子聰不是,仲立對我的怨氣很深嗎?我想,他很可能不會願意幫忙。」

    「允宣兄有所不知,我和子聰回鄉之前,仲立曾設宴為我倆餞行,言語間不乏牢騷,顯然在太府寺幹得並不愉快。允宣兄若是薦仲立為河南府郡尉之職,掌握昔日那支府戶軍,仲立定然會樂意赴任的……至於仲立的怨氣,主要是針對允宣兄投效南軍的事情,但允宣兄終究離開了南軍,南軍也已經全軍覆沒,仲立的怨氣自然大半消弭,也願意和允宣兄重歸於好。畢竟,咱們都是同鄉,你倆還沾親帶故的,難得在朝廷謀了個出身,正該和衷共濟、相互提攜才對,哪能夠一直生分下去呢?」

    夏侯敬的這番言辭,讓周惠陷入了沉默。他心裡承認,這些話得很有道理,王建也的確很適合替他掌軍。可是,才經過陸康背離的事件,他現在對人心頗有疑慮,一時間卻是很難抉擇。

    想了好一會兒,周惠決定再賭一次。正如夏侯敬所言,他們乃是同鄉,又曾為軍中同袍,彼此頗為相知,正適合引為臂助。所謂「眾志成城」,他如果想作出一番功業,只憑自身肯定不能夠成事,必須要接納一些人在身邊,如果他連王建、夏侯敬都不能信任,今後還能夠相信誰?

    「宗德的建議很好,」周惠鄭重的點了點頭,「我這就去一趟洛陽,向河南尹、邵縣侯元寶炬推薦仲立,由他擔任河南府郡尉。」

    「允宣兄有如此氣量,真是令人佩服!」夏侯敬面露微笑,離座向周惠躬身長揖,「不是恭維允宣兄,咱們幾人裡面,只有允宣兄才是做大事的人。我雖然自認有些能力,但是比起允宣兄卻大大不如,更沒有允宣兄這般眼光;便是仲立兄,向來行事穩健,為人仗義,是我四人之中的首領,但是卻沒有允宣兄這麼善於經略,恐怕也難以有太大的成就……如今允宣兄能夠從善如流,毫不忌諱的舉薦仲立掌軍,已經有了做大事的誠意和氣度。那麼咱們幾人的前程,想來都要著落在允宣兄的身上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