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純愛耽美 > 柒月靈異事件簿

第一卷 第六十四章 《域外傳》——天空之城 文 / Miss古月

    「這衣服胸前沒了石頭看著挺不習慣(柒月靈異事件簿第六十四章《域外傳》——天空之城內容)。」他正在對我評頭品足。

    「哼。」我冷哼一聲,表示抗議。

    「哈哈,我付倦說彩霞高考完了,挺順利的。」他立刻轉移話題。

    「哦。」

    「不要不理我啊!你看看,阿輝不理我也就算了,你也不理我,咱們這樣乾巴巴的坐著多無聊……」

    我不理他,翻開黑色的日記本,很久沒看了,不知道它有沒有記下這些旅程?果然都記錄了,我略略一翻,又發現了一些我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和自己不知道的東西,例如付瑤算出了夏小姐會陷入戀愛中。

    「師傅。」尹東健和潘輝站了起來,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尹東健的師傅,一看一個鶴髮童顏的老人走進來,立馬合上本子,也站起來,

    「哈哈,健兒,怎麼忽然想起來看我了?」

    「師傅,你還不瞭解我嗎?嘿嘿」他不好意思的乾笑幾聲。

    「你呦,虧你還找的到我。聽說上次你去麻煩你周爺爺了?」

    「嘿嘿,這您都知道了啊?」

    「你呀——」師傅搖搖頭,對著我打量了幾眼,又看向尹東健「為了這女娃來的吧!」尹東健點點頭。

    「為師告訴你多少次了(柒月靈異事件簿64章節)!讓你清心寡慾,你就是做不到!之前有個王婉如,現在又整出一個?」他師傅碎碎叨叨的說道,尹東健立刻上去要摀住他師傅的嘴,卻被他師傅一個推拿躲開。

    「好小子,上來就跟我過招,不過你的武學好像精進不少!」

    「臭老頭,就不能撿點好的說!」尹東健腳下生風,一個橫掃千軍,他師傅身子一頓,輕巧跳過,回手就是一拳與尹東健的拳頭相對。

    「哈哈哈。」二人同時大笑。

    「健兒,給我介紹介紹。」師傅坐在椅子上,倒了杯茶。

    「這位是我們柒月偵探事務所的老闆,柒月。」他向我看來,會心一笑。我冷著臉不理他。

    「這位是事務所的成員:潘輝。」他又轉向潘輝。

    「哦,還有一位,在她懷裡。」他指指我懷裡的冥。

    「這動物確實挺有意思的,我好像聽說過啊。」師傅饒有興趣的看著我和冥。「這位是柒月?哪個七月?」

    「老字,柒。」

    「師傅,我們這次就是為了喚醒他來找你的。他的名字叫做冥,已經開了靈智可以自由幻化。」

    「嗯。柒月姑娘,你身上帶著詛咒之力,最近帶來過災難吧。」他的雙眼閃著智慧的光盯著我。

    「嗯。」我點點頭。

    「呵呵,你身上的詛咒可要盡早解除,否則它帶來的災難只會一次比一次嚴酷。」

    「師傅,你也瞭解這個啊?(柒月靈異事件簿64章節)!我還以為你不知道呢。」尹東健在一邊笑著說,

    「當然了,師傅可不是你小子,一瓶不滿還到處晃蕩。」師傅抿了口茶「健兒,你去我屋裡把床頭上的貔貅向左邊轉三下,從裡面取出那本書。」

    「呦,你這老頭藏的太仔細了吧!」尹東健嘀咕一句就跑進裡屋去了。不一會就拿著一本陳舊的書出來。

    「如果我沒記錯,這裡面有各種奇聞、野史、傳記的列名。」尹東健還沒把書送到師傅面前,師傅就擺擺手「你們看,我這老了眼睛也花了,看書費時費力。」

    「嗯,我看看。」尹東健找了個凳子坐在中間認真的翻閱。

    「哎,是不是這一段?」他用手托著下巴,一手指著書頁念了出來「《域外傳》:又稱《空經》。顧名思義,是與《山海經》相對的天空之書。此書描寫了各種空中飛禽和諸多生活在天空之中的神奇動物。編纂具體年代無法可考,傳聞,空中也有自己的國家,古時的人們將天空之城稱為空之國。而本書就是由生活在空之國的翼人們編著,可是在古代有一次天降大火,緊跟著連綿數日的陰雨天氣,天空之中不停地有泥土金銀等東西掉落,待雲過天晴,天空之國不復存在。至少古人們想盡辦法都找不到這塊空之國了。《域外傳》就被後人保存了下來,最有可能拿著此書的應該是巫咸一族。」尹東健讀完後更是丈二的和尚摸不到頭。

    「先說這個《域外傳》,你找的沒錯,我年輕的時候聽我師傅講過,有些動物我們仍未發現,但是古人已經有記載了,就在這本書裡,能不能飛的都寫了。當然,是以能飛的和少見的動物為主。」師傅不緊不慢的說道。

    「那師傅你是說冥也被記載在這本書裡咯?」我緊接著問道。

    「很有可能。不過這書現在不好找啊。世人只聽說過《山海經》,這《域外傳》只怕天下間也沒幾人知道。」

    「師傅,巫咸一族,我聽說過,但是不甚瞭解,你能講講嗎?」尹東健合上書,問道(柒月靈異事件簿64章節)。

    「巫咸啊。」師傅感歎一聲,「說來話長。巫咸本來是個人,他擅長占星術,發明了筮占卜。在古代關於巫咸的記錄非常多。你們知道《世本》吧,這書記載了許多音樂和樂器的發明者:伏羲造琴瑟,女媧作笙簧,隨作竿,笙,神農作琴作瑟,伶倫作律呂並首創磬,垂作鐘,巫咸作鼓,毋句作磬,舜作蕭,夔作樂。」師傅閉眼沉思一會,好像在回憶。

    「有說堯、舜時期巫咸和夔均為宮中樂官,《書經·舜典》:「帝(舜)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夔剝自己的皮叫巫咸製成鼓,而導致音樂的發明,夔為音樂之神,巫咸則成為鼓的發明者。《姓氏考略》中又記載:巫咸是商帝太戊之臣(公元前一五五七-----一四八三年)始制鼓。說起「鼓」這東西,對於古今中外之人類,恐怕早已不是生疏之物;尤其對我們中國人來講,無論是在歡樂、悲哀、憤怒或肅穆禮敬等那種景況下,似乎它都可以派上用場。所以沒有誰會說他竟不知道「鼓」是一種什麼東西。」編外:

    話又說回來,若說起鼓是大約3000多年前商代一位叫巫咸的人所發明的,這可能就鮮為人知了。而事實上,幾千年來我們的民族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傳說下來的,而且大多數現代辭書之上也都仍舊衍承了此種傳說。說來也怪,山西這地方的鑼鼓就是有名,其中尤其是傳說中的堯都平陽、舜都蒲阪和禹都安邑那一大片地方,那鑼鼓如今確實已然是敲得威風滿天下了,常常把那些洋鬼子也敲得傾倒一大片。而更怪的事情是,確確實實至今已知最早的一批原始之鼓竟也是在我們前面講的那片土地上發現的。1980年我們的考古工作者曾在山西省襄汾陶寺村的6座墓中出土了七具用鱷魚皮蒙制之「靈鼉之鼓」,用挖空了的樹幹作鼓腔的夏代木鼓遺痕,其中建鼓1面,懸鼓2面,扁鼓4面。其年代約在4200年前的古人類墓葬。顯然,這七具木鼓所在的年代要比商代巫咸還要早至少近千年的時間。關於鼓的發明有多種說法,有說夔是一種動物,其形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皮如鱷魚,出入水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舜帝得而殺之,令巫咸用夔皮製成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