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汁什蔬
材料:番茄2個,生菜、黃瓜、芹菜各200克,鹽各適量。
做法:
1.番茄洗淨搾汁,生菜、黃瓜、芹菜洗淨切絲。
2.生菜、黃瓜、芹菜先加鹽拌勻。
3.倒入番茄汁拌勻即可。
功效:具有促進血液循環、鎮痛抗病、防止心血管疾病、改善心悸的功效。
製作要點:因為是完全依賴番茄調味的一道菜,所以根據食材的多少,番茄汁量需要多一點。
中醫師點評:
中醫認為,此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富含多種維生素,很適合養心者食用。
玉米
別名:包谷、玉蜀黍、苞米、棒子。80
玉米是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種子。原產於中美洲墨西哥和秘魯,16世紀傳入我國,至今有400餘年的栽培歷史,目前全國各地都有種植。玉米是粗糧中的保健佳品,食玉米對人體的健康頗為有利。
營養成分
據分析,每100玉米中含熱量196千卡、蛋白質4克、脂肪2.3克、碳水化合物40.2克、膳食纖維10.5克、胡蘿蔔素0.34毫克、維生素pp1.6毫克、葉酸12微克、泛酸1.9毫克、亞油酸2克、維生素a63微克、維生素b10.21毫克、維生素b20.06毫克、維生素b60.11克、維生素b1215微克、維生素c10毫克、維生素e1.7毫克、維生素k1微克、鈣1毫克、鐵1.5毫克、磷187毫克、鉀238毫克、納1.1毫克、銅0.25毫克、鎂97毫克、鋅0.9毫克、硒1.63微克、生物素216微克。
養心作用
現代營養學也認為,玉米含有大量營養物質。鮮玉米中的纖維素含量為精米、精面的6-8倍,可以降低血中膽固醇的濃度,進而可起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同時,吃玉米時需用力咀嚼,對牙齒和面部肌肉可起到較好的鍛煉作用,還能促進唾液分泌,有利於食物的消化。
食用指導
玉米可直接水煮食用,可撥粒炒食、燉湯,還可磨成分製成玉米粥、玉米饅頭等,玉米受潮霉壞變質產生黃曲黴素,有致癌作用,應當禁忌食用。
食療作用
玉米性平、味甘,淡;歸脾、胃經。可益肺寧心,健脾開胃,利水通淋;對於防癌,降膽固醇,健腦有一定功效。
選購技巧
由於玉米的種類、品種較多,所以很難用一種標準去判別優質的玉米顏色、外觀。
芹菜玉米雞腿湯
材料:玉米200克,雞腿1個,芹菜100克,蒜末、鹽各適量。
做法:
1.玉米洗淨切塊,雞腿洗淨,芹菜洗淨切段。
2.置鍋於火上,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加入雞腿煮出湯味,去浮沫。
3.放入玉米和芹菜一起和雞腿熬煮,轉小火熬出湯的香味即可。
功效:可用於治療主治久病氣虛,脾胃虛弱,氣短倦怠、心虛不濟。
中醫師點評:
中醫認為,此菜能夠平衡人體的供血,從而促進心臟的健康,很適合養心者食用。
糖釀玉米
材料:玉米500克,銀耳100克,紅棗50克,冰糖各適量。
做法:
1.玉米撥粒,銀耳泡發撕小,紅棗洗淨。
2.銀耳入鍋加入適量水熟粘稠,加糖、紅棗。
3.放入玉米粒,攪拌後,煮至玉米破粒即可。
功效:具有清熱除燥、益肺寧心、和血益氣、延緩衰老的功效。
中醫師點評:
中醫認為,此菜對患有陰虛火旺、肺原性心臟病、免疫力低下、體質虛弱者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玉米杏仁
材料:玉米500克,杏仁200克,蓮子200克,蔥花、蒜末、鹽各適量。
做法:
1.玉米撥粒,杏仁、蓮子適當泡發。
2.起油鍋,蒜末爆香,杏仁、蓮子放入鍋中炒干水氣。
3.放入玉米,加鹽拌炒至熟,撒上蔥花起鍋即可。
功效:具有增進消化、鎮痛下氣、改善煩熱心悶、保護心血管的功效。
中醫師點評:
中醫認為,玉米和杏仁、蓮子一起做菜,服之潤五臟,特別適合養心者食用。
玉米綠豆湯
材料:玉米500克,綠豆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
1.玉米撥粒,綠豆洗淨,用清水泡發3小時。
2.置鍋於火上,放入適量清水放入綠豆大火燒煮。
3.待綠豆快熟時放入玉米一起熬煮,玉米熟後加入適量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具有改善腎陰虛、心火旺,精力欠佳、心乏體虛等功效。
中醫師點評:
中醫認為,食用此菜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保持心肌健康,常吃還有防止血脂升高的功效。
南瓜玉米
材料:玉米500克,南瓜300克,鹽適量。
做法:
1.玉米撥粒,南瓜去皮切塊。
2.南瓜入鍋加入適量水煮熟。
3.放入玉米,攪拌,煮至南瓜熟透,放鹽調味即可起鍋。
功效:具有滋心陰、養心神、調心血,促進消化、消除燥熱等功效。
中醫師點評:
中醫認為,此菜特別適合中老年人和高血壓患者養心食用,養心者宜多食。
紅杏仁拌玉米
材料:玉米200克,胡蘿蔔300克,杏仁300克,香油、鹽各適量。
做法:
1.玉米撥粒,胡蘿蔔切粒,杏仁洗淨。
2.玉米和胡蘿蔔分別入沸水煮熟,撈起瀝干,杏仁入油鍋稍炸。
3.將玉米、胡蘿蔔和杏仁放一起加入香油和鹽拌勻即可。
功效:能有效降低血脂濃度,改善脾胃不健、暑熱心燥、濕熱心倦等的作用。
中醫師點評:
中醫認為,食用此菜能起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其中胡蘿蔔還有降壓,強心作用。
洋蔥
別名:洋蔥頭、玉蔥、蔥頭、圓蔥、球蔥、蔥頭、大紅洋蔥80
介紹
洋蔥為百合科草本植物,二年生或多年生植物,是一種很普通的廉價家常菜。洋蔥供食用的部位為地下的肥大鱗莖(即蔥頭)。根據其皮色可分為白皮、黃皮和紅皮三種,國人常懼怕其特有的辛辣香氣,而在國外它卻被譽為「菜中皇后」,營養價值不低。
食療作用
洋蔥味甘、微辛、性溫,入肝、脾、胃、肺經;具有潤腸,理氣和胃,健脾進食,發散風寒,溫中通陽,消食化肉,提神健體,散瘀解毒的功效;主治外感風寒無汗、鼻塞、食積納呆、宿食不消、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痢疾等症。
營養成分
據分析,每100克洋蔥的營養成分含有水分88克、熱量39千卡、蛋白質1.2克、碳水化合物9克、脂肪0.2克、膳食纖維0.9克、維生素a3微克、維生素c8毫克、維生素e0.15毫克、胡蘿蔔素20微克、維生素b10.04毫克、維生素b20.03毫克、維生素pp0.35毫克、鈣24毫克、磷39.5毫克、鈉4.4毫克、鎂15毫克、鐵0.62毫克、鋅0.22毫克、碘1.2微克、維生素pp0.3毫克、葉酸15.6微克、硒0.91微克、銅0.05毫克、錳0.12毫克、鉀147毫克等無機鹽。
養心作用
洋蔥可以為人體提供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富含鉀,而且低鈉。多吃洋蔥有利尿的作用,洋蔥還含有大量的繡線菊甙、黃酮類物質,並且是唯一含有前列腺素a的植物,還有大量的硫化物,所以它也被經常用於改善血液循環,有助緩解心血管病。對於高血壓、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有一定的療效。
經高脂膳研究,加食洋蔥與不加食,實驗前後血膽固醇差異顯著(p0.01)。臨床初步觀察,每天食洋蔥50g,1月後,43名高膽固醇血症有39人下降(90.7(百分號));25名冠心病人有14名心電圖改善(56(百分號))。
食用指導
無論是生食還是煎炒,洋蔥的降糖效果差別都不大,想每天多吃一點的人,可以通過加熱做熟的方式食用。每天用量為50克左右,相當於中等大小的1/4個。
選購技巧
選擇洋蔥時,應以球體完整,沒有裂開或損傷,表皮完整光滑、沒有腐爛情形者為佳。
洋蔥豬心
材料:洋蔥300克,豬心300克,蔥花、鹽、醬油各適量。
做法:
1.洋蔥洗淨切絲,豬心清理乾淨切片。
2.起油鍋,爆炒豬心,加醬油炒熟後撈起。
3.洋蔥入鍋炒軟後,豬心回鍋,加鹽翻炒,撒上蔥花即可起鍋。
功效:具有增強心肌,促進心臟疾病的痊癒、通絡補血、鎮痛安神的功效。
中醫師點評:
中醫認為,食用此菜能改善血液循環,有助緩解心血管病。
洋蔥炒牛肉
材料:洋蔥200克,紅椒50克,牛肉300克,蔥花、姜絲、蒜末、鹽、醬油、芝麻油各適量。
做法:
1.洋蔥、紅椒洗淨切絲,牛肉洗淨切塊汆水,姜蒜切絲。
2.起油鍋,用姜蒜爆香,牛肉入鍋炒干水氣後撈起。
3.放入洋蔥、青椒炒出味後,牛肉回鍋,加少量清水、鹽等調料加蓋燜熟,再撒上蔥花即可。
功效:可有效降脂減壓、補益氣血、溫中護心、強筋健骨等。
中醫師點評:
中醫認為,洋蔥和牛肉一起食用對陰血不足、心腎不交、氣躁上火、煩悶心悸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辣醬蛤蜊
材料:洋蔥200克,蛤蜊500克,蔥花、辣椒醬、鹽、料酒各適量。
做法:
1.洋蔥洗淨切碎,蛤蜊洗淨去殼取肉。
2.起油鍋,洋蔥、辣椒醬入鍋翻炒,加鹽、水、料酒調成濃汁。
3.放入蛤蜊,大火爆熟,撒上蔥花即可即可。
功效:對心血不足、心弱無力、脾胃虛寒、血脈不暢等有很好食療作用。
中醫師點評:中醫認為,洋蔥配上蛤蜊能夠很好的健心補腦的作用,是很養心者食用。適量辣椒還能促進心肌健康。
洋蔥茄條
材料:洋蔥100克,番茄100克、茄子300克,蔥花、鹽各適量。
做法:
1.洋蔥洗淨切碎,番茄搾成汁,茄子切成粗條。
2.起油鍋,洋蔥爆香,倒入番茄汁,加鹽熬成醬。
3.放入茄子,小火燜煮10分鐘左右起鍋即可。
功效:具有開胃健脾、清熱止血、調心鎮痛、治療心悸、心虛等功效。
中醫師點評:
中醫認為,食用茄子能使心血管保持正常的功能。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宜食。配上洋蔥,養心的作用也相應提高。
洋蔥排骨
材料:洋蔥350克,排骨200克,胡蘿蔔200克,牛奶100ml,蒜末、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
1.洋蔥、胡蘿蔔洗淨切粒,排骨洗淨汆水。
2.起油鍋,洋蔥、胡蘿蔔下鍋翻炒至微黃,倒入牛奶,蒜末。
3.加水,放入排骨同煮,熟後添加胡椒粉,起鍋即可。
功效:具有增強食慾、調節氣血、疏活心血管、提高免疫的功效。
中醫師點評:中醫食療講究寒、熱平衡。洋蔥味甘、微辛,對煩熱、心火上浮等有很好的輔療作用。配合排骨性平之物,可先清後補,有效的養心健體、清心解郁。
洋椒雞
材料:洋蔥150克,紅椒150克,雞肉300克,蔥花、姜絲、蒜末、生抽、芝麻油、鹽、花椒各適量。
做法:
1.洋蔥、紅椒洗淨切成絲,雞肉切塊。
2.熱油,姜蒜爆香,雞肉入鍋炒至7分熟後撈起。
3.放洋蔥、青椒下鍋翻炒,五分鐘後加入雞肉同炒,起鍋前添加生抽、芝麻油等調料調味,再撒上蔥花即可。
功效:具有清熱解毒、鎮痛安神、強體養心、運化心肌的功效。
中醫師點評:
中醫認為,雞肉具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的功效。雞肉和洋蔥配菜能相協相濟,起到增強免疫,強化心肌、養活心血等作用。
蘆筍
別名:石刁柏、龍鬚菜。120
簡介:蘆筍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食用部分為竹子的根狀莖上發出的幼嫩的發育芽。原產中國,類型眾多,適應性強,分佈極廣。目前中國和日本多食用。中國是世界上產竹最多的國家之一,以珠江流域和長江流域最多。
營養成分
據分析,每100克蘆筍中含水分93克、能量19千卡、蛋白質1.4克、碳水化合物4.9克、膳食纖維1.9克、維生素a17毫克、胡蘿蔔素102毫克、硫胺素0.04毫克、維生素pp0.7毫克、維生素c46毫克、鈣10毫克、磷42毫克、鉀213毫克、鈉3.1毫克、鎂11毫克、銅0.07毫克、亮氨酸52毫克、芳香族氨基酸48毫克、精氨酸26毫克、天門冬氨酸162毫克、丙氨酸43毫克、谷氨酸203毫克等。
養心作用
現代營養學分析,蘆筍蛋白質組成具有人體所必需的各種氨基酸,含量比例恰當,無機鹽元素中有較多的硒、鉬、鎂、錳等微量元素,還含有大量以天門冬酰胺為主體的非蛋白質含氮物質和天門冬氮酸。經常食用對心臟病、高血壓、心率過速、疲勞症、水腫、膀胱炎、排尿困難等病症有一定的療效。同時蘆筍對心血管病、血管硬化、腎炎、膽結石、肝功能障礙和肥胖均有益。蘆筍含有的三種較高維生素—a、e、c以及胡蘿蔔素,這些維生素對心臟的發育,心瓣膜的修復,心血管的養護有起著積極的作用。而鹼性的無機鹽成分則是能夠安心、補血、清濁。氨基酸類則是能改善抗心臟疲勞,心燥煩熱等。
食療作用
蘆筍味甘、性寒,歸肺、胃經;有清熱解毒,生津利水的功效。
食用指導
可用於作配菜炒食,燉肉,切絲涼拌等。蘆筍雖好,但不宜生吃,也不宜存放1周以上才吃,而且應低溫避光保存。
選購技巧
優質蘆筍嫩莖挺直,頂端鱗片緊包,枝葉直展。
蘆筍雞蛋
材料:蘆筍300克,雞蛋2個,蔥花、鹽各適量。
做法:
1.蘆筍洗淨切絲,雞蛋打散。
2.起油鍋,煎炒雞蛋至金黃。
3.放入蘆筍,加鹽炒熟撒上蔥花即可。
功效: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質、潤化心脾的功效。
製作要點:雞蛋炒熟後,換小火炒蘆筍。
中醫師點評:中醫認為,蘆筍、雞蛋清補兩相宜。由此可見,二者在發揮補虛、補腎的作用之外,也能涼血、清熱。為保證心臟供血氣,促進心臟功能的健康。
雙筍炒肉
材料:蘆筍200克,竹筍200克,瘦肉200克,姜絲、蒜末、鹽各適量。
做法:
1.蘆筍、竹筍洗淨切絲,瘦肉切片。
2.起油鍋,用姜蒜爆香,爆炒肉片。
3.雙筍入鍋炒熟,再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可改善精神不振、氣喘疲乏、心力不足、心煩意亂等症狀。
製作要點:為了保證雙筍的顏色鮮亮,不能用大火爆炒。
中醫師點評:蘆筍性微寒,歸胃、肺經。中醫認為它具有滋陰涼血、清熱化痰、清熱除煩的功效。配以肉片的補益作用,可很好的改善因煩熱和虛弱導致的精神恍惚、頭暈心悸等症狀。
蘆筍雞丁
材料:蘆筍300克,雞脯肉300克,干辣椒20克,姜絲、蒜末、鹽、醬油各適量。
做法:
1.蘆筍洗淨切成粒,雞脯肉切丁,干辣椒切段。
2.起油鍋,爆香姜蒜,雞丁入鍋爆炒後撈起。
3.炒香干辣椒,蘆筍入鍋炒熟,雞丁回鍋,加鹽、醬油翻炒起鍋即可。
功效:具有補氣養血、調和脾胃、平衡虛熱、養心益神的功效。
製作要點:類似於宮保雞丁的做法,所以炒菜要塊,雞丁菜嫩,辣椒才香。
中醫師點評:中醫認為雞肉是發物,所以它不太適合熱症或皮膚病患者補益所用。但是加入性涼的蘆筍後,可減弱雞肉的熱性,充分發揮其補虛、補腎、強心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