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1845

1848 四海翻騰雲水怒 28歐亞大陸似天平 文 / 引弓

    w「王儲約瑟夫弗朗茨在巴伐利亞,與年僅十歲的茜茜公主一見鍾情,深陷愛河,兩人手執玫瑰,相約六年以後,結為連理,白頭偕老,為帝國並肩共主。」

    這是約瑟夫弗朗茨和茜茜公主墮的官方說法。

    民間說法是這樣的:約瑟夫弗朗茨在巴伐利亞遊玩,見到一個十歲的貴族少女,於是約瑟夫問道:「小妹妹,想不想吃棒棒糖呀」

    總之約瑟夫弗朗茨完成了一個完全改變了歷史的任務:將與茜茜公主的婚約提前了五年。伴隨著這份婚約的,還有如下約定:

    約瑟夫繼承哈布斯堡皇位後,為帝國皇帝,茜茜不稱皇后,而稱並肩女皇。

    巴伐利亞王國在老國王死後,改稱巴伐利亞帝國,茜茜公主為帝國女皇,約瑟夫為並肩皇帝。

    約瑟夫和茜茜的第一個男孩將繼承皇位實現雙皇位合併。

    如果只有女孩沒有男孩,則由第一個女孩繼承雙皇位。

    同時,茜茜的姐姐特蕾莎則與薩克森大王子阿爾伯特墮。

    茜茜姐妹的第四代繼承人再完成聯姻,實現哈布斯堡、巴伐利亞和薩克森三個王位的合併。

    這份三方婚約在貝爾斯加登的國王湖簽署。在約瑟夫弗朗茨簽字之後,巴伐利亞老國王就同意巴伐利亞軍隊參加哈布斯堡一方作戰。

    雖然施瓦岑貝格親王親王的第四集團軍近二十萬人在西裡西亞全軍覆沒,但哈布斯堡帝受打擊的程度還趕不上拿破侖戰爭時期的幾場大敗。哈布斯堡的軟肋並非兵力不如普魯士,而是帝國內分崩離析,軍隊要處處救火,不能專一對敵。

    自施瓦親王失敗,哈布斯堡宮廷內流傳著這樣的呼聲:只有拉德茨基這樣的宿將才能拯救帝國。但意大利起義如火如荼,拉德茨基抽不開身。

    巴伐利亞在慕尼黑有精銳的禁衛軍三萬五千人,還可徵召十萬預備軍,但需要時間。老國王將禁衛軍交給自己的女婿,南下增援拉德茨基,盡快平定意大利的局勢,然後拉德茨基帶領倫巴第軍團的主力和禁衛軍一起北返,再會和巴伐利亞的預備軍一起北上波西米亞。

    這樣,「年輕的英雄」約瑟夫弗朗茨就帶著拜仁慕尼黑禁衛軍跨過阿爾卑斯山遠征米蘭。

    哈布斯堡在想方設法挽救自己的命運。但關心中歐命運的,遠非只有德意志人。還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在注視著戰局。這就是推行「大陸均衡」的英國人。

    隨著哈布斯堡在西裡西亞的潰敗,英國人的大陸均衡彷彿失去了基石。以前普魯士是不列顛最好用的。俄羅斯和哈布斯堡的存在,讓普魯士不足以失去控制。

    現在,哈布斯堡有垮掉的可能。英國必須調整策略了。

    六月,巴黎,從香榭麗大道到下水道裡,都在流傳一個小道消息:英國在壓迫法國,讓他們進攻普魯士。法蘭西上上下下所有階層都憤怒了。

    工人和農民憤怒了:二月革命以來,他們的家人仍舊沒有得到新政府許諾的麵包。

    士兵憤怒了:他們為什麼要去參加一場與自己無關的戰爭。

    拿破侖主義者憤怒了:是的,他們做夢都想回復拿破侖的榮光,但並不願意被人當做傻子和炮灰,更不做俄國人的炮灰去打普魯士。

    市民們上了街,街壘再次修築起來,六月,巴黎又發生了起義。

    「我願意為意大利人的自由而鬥爭,我願為法國的復興而戰鬥,但是,我絕不做俄羅斯人的炮灰,因為我叫普拉蒂尼,不叫普加喬夫。」巴黎的街壘裡,處處是這樣的熱血演說家。

    利用巴黎人的憤怒,梯也爾終於重新登上了立法團黨魁多數黨黨魁的位置,那個已經毫無權勢的傀儡國王路易菲利普,現在毫無價值,梯也爾將他趕下台去,臨時議會宣佈法蘭西成為共和國。第二共和國就這樣誕生了。在確定政體之前,梯也爾以的立法團黨魁身份臨時執政。

    巴黎六月起義似乎取得了一個巨大的成果——趕走了國王,巴黎人民的憤怒暫時平息下去。

    但實質的問題並沒有解決,梯也爾提出了一個天才的設想:法國陸軍去遠東支援拿破侖,和東方的黃猴子作戰。

    這樣避開了了普魯士和俄羅斯這些強悍的歐洲軍隊。一定程度上是打擊英國的敵人,英國人也許就願意為法國提供財政援助,解決糧食危機。拿破侖主義者能夠為活著的拿破侖效力,也就不會再鬧事,梯也爾還能把危險分子強徵入伍,踢到遠東去。如果真的在遠東拿下了殖民地,那還有機會列入法蘭西的財產。原先支持菲利普國王的大銀行家們也需要安撫,給他們一個殖民遠東的餅……

    總之,一舉多得。

    梯也爾的這個建議,得到了英國內閣多數閣員的響應。但法國陸軍能否成行,關鍵人物卻不在倫敦,而在海峽殖民地。

    海峽殖民地總督璞鼎查,作為好望角以東資歷最深的英國官員,對整個遠東政策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法國人要來,就讓他們來。」通過剛剛建成的「光學電報」,璞鼎查這樣回復倫敦,「我們不用擔心法國人會獨佔遠東,共和勢力的強大遠超倫敦的預計。法國人將付出巨大的代價。而只要我們切斷到遠東的海軍,就能掐斷法國人的咽喉。」

    璞鼎查言簡意賅,無論法國派出多少軍隊到遠東,他們都必須依賴海路的補給,而遠東航線,掌握在英國的印度洋艦隊手中。

    當然,為了徹底掌握遠東戰史的主導權,英國也會派出一支規模稍小的軍隊。這支軍隊直接從印度抽調,由郭富將軍指揮就行了。

    法國遠征軍很快就確定了,提拔了三位少校:麥克馬洪、巴贊和孟本班為師長,抽出了三個師的架子,把失業工人,破產農民和流氓無產者全部強徵入伍,拿破侖主義者要加入也歡迎,湊齊了四萬軍隊,搭上了去婆羅洲的運輸船。m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