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恨不初見未嫁時

第5卷 碌碌塵寰,平凡是真 1235傷情最是晚涼天2 文 / 雲蒙居士

    宛若時常幫著慕容伊川處理政務,主要是整理和批閱奏章,久而久之她便成了慕容伊川離不開的助手,這種依賴與夫妻情分無關,那是一種很特別的感情,超越性別,跨越身份。慕容伊川對自己的臣下沒有絕對的信任,所以他只放心將朝政交給宛若,這個世上與自己最親密的人,至親至愛夫妻,他相信這個世上只有自己的妻子不會算計自己,背叛自己,同時宛若雖有非凡的從政能力,但她卻沒有呂後與則天的野心,如此,慕容伊川便能高枕無憂,即使自己經常遭到大臣他和許後宮干政,不管言官們用詞如何激烈慕容伊川也都無動於衷。

    不知不覺已到夜靜更深時候,對面譙樓上的更漏在這靜夜裡聽的格外清晰。

    宛若打了個哈欠,「困了?」慕容伊川輕聲問。

    宛若一邊整理批閱好的奏章一邊敷衍道;「是。」

    「難為你了。」慕容伊川有些過意不去道。

    宛若宛然一笑,「夫妻之間何苦說這樣的客套話,顯得生分。」

    慕容伊川覺得對方言之有理,方才笑著轉了話題,「你的模仿我的字體越發好了,估計再過一陣子大臣們也就分不清奏章上的批復是出自女人之手了。」

    宛若下意識的看了看眼前自己剛剛寫下的幾個字,自己的筆力的確少了幾許女兒家的柔軟,多了幾分男子的蒼勁,她之所以選擇去模仿慕容伊川的筆體只是想在幫他處理奏疏的時候不會讓大臣們看出批閱人是自己,宛若不想被外人知曉自己涉及朝政,她只想默默的為自己的夫君分憂。

    慕容伊川在處理幾本言官上書,當看到倒數第二本奏疏時臉色頓時冷了下來,「豈有此理。」慕容伊川很合的把奏章往案上一排,對於男人突然發怒宛若趕忙關切道;「好端端的怎又動氣了?」

    慕容伊川臉色鐵青的將令自己發怒的根源指給宛若看,「蕭禹城枉費我如此信任他。」

    原來令慕容伊川如此生氣的根源是一位言官談何丞相蕭禹城利用自己的權利縱容其內弟在地方上買賣私鹽,圈占土地,同時三日前蕭禹城與幾位大臣在花滿樓喝酒時居然口出不遜,說當今皇上就好比當年的隋煬帝,排除異己,而我蕭禹城就是當年的宇文述如此云云之言,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大正皇朝自太阻開始對於鹽鐵業就有嚴格的管控,老百姓所用的食鹽都得去朝廷在當地所開設鹽鋪,若有人私下做鹽買賣就屬於販賣私鹽,一旦被查處重則砍頭,輕則沒收家產,充軍發配,當年冷如瑾的父親歐陽倫身為地方官卻與鹽幫勾結,官鹽私賣,被人揭發,慕容伊川作為欽差去徹查,最終將歐陽倫斬首示眾。想買賣私鹽是需要膽量和靠山的,蕭禹城之妻王氏乃是滕州前任知州的女兒,其岳父i解甲歸田之後他的幾個兒子就開始經商。自從蕭禹城官居一品之後其越發一家的生意在滕州乃至週遭都是數一數二的紅火,朝裡有人不單單好做官,各方面都要方便通達不少。

    自己最倚重的臣子居然把自己比成殘暴不仁最終導致隋朝滅亡的隋煬帝楊廣,這讓慕容伊川如何不怒髮衝冠,而對方居然把他自己比成宇文述,這宇文述乃是隋煬帝最信賴的臣下,當年輔佐隋煬帝奪儲,謀殺隋文帝等,而隋煬帝登基之後將宇文述視為心腹,最終也是語文書的兒子宇文化及結束了隋煬帝的性命,還霸佔了隋煬帝的愛妻蕭皇后。

    宛若明白了慕容伊川生氣的癥結後就問,「還是查清楚,當初楚恆源被你從樞密使的位置啦下來就是世其堂弟的連累,莫非你要因為這件事撤換宰相?」

    前樞密使楚恆源因為其堂弟霸佔民女,被言官上書談何,慕容伊川經過一番求證後確定確有其事,毫不留情的將樞密使楚恆源給免職,五日之後才重新任命他為代州刺史。

    不過蕭禹城與楚恆源不同,前者乃是前朝元老,中宗年間他就備受天德皇帝信賴,不過之後他沒有參與西門東海的陣營支持太子慕容致遠,也沒有支持慕容伊川,他始終保持中立,待慕容伊川登基後對朝中這些保持中立的老臣採取的先柔後鋼的正冊,楚恆源從原先的兵部左侍郎到了樞密使,可沒有在任上呆一年就因自己堂弟的事給連累,慕容伊川是想借那件事做文章,將楚恆源排擠出朝廷。蕭禹城乃是慕容伊川親自提拔的宰相,他多年來一直默默支持慕容伊川謀奪皇位。

    慕容伊川冷靜了片刻,方才沉聲道;「明日一早就打發欽差到滕州去暗中調查蕭禹城內弟買賣私鹽之事,若證據確鑿可就地正法,同時與蕭禹城在花滿樓喝酒的大臣不少,至於當晚蕭禹城說了什麼也不難調查。

    宛若見慕容伊川鐵了心要將此事一追到底自己也就沒有多言。

    「你真要撤換宰相嗎?」宛若思量半晌默默的問道。

    慕容伊川手扶著額頭,沉思了許久才歎息道;「蕭禹城做宰相的日子也不短了,該給他重新換個位置了。」宛若很想知道如果撤換了蕭禹城那誰會是宰相,目前最有資格和可能接任宰相的有中書令薛居民,同平章事蕭素原,還有就是吏部尚書鍾離文俊。

    一夜無話,轉眼次日。

    早朝之後慕容伊川派御史趙長庚去滕州調查蕭禹城內弟買賣私鹽之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