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恨不初見未嫁時

正文 1077為君修來生 文 / 雲蒙居士

    風住沉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前方捷報頻傳,宛若的心情雖有歡喜可更多的還是憂,慕容伊川每打一場勝仗就代表他的手上會沾染幾許血腥,背上會背負眾多的人命,若不是他的貪婪這一場戰爭是不會發生的,自古以來每一個用不正當手段攀上權利最高峰的人腳下都是用是不計其數的人命。木已成舟,宛若知道自己無法改變事實,那麼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修行,原先修行是為了自己,要自己看開世事,而今修行是為了他,為他贖為了**而犯下的罪,明知道自己修行一生也不可能替慕容伊川徹底贖罪,若自己不做,他的罪孽會更重,那麼他的來世必然不會有好的結果,為了他來世不受今生罪孽所累,自己要拿出全部的虔誠來修行。

    宛若用罷了早膳,而後親自給一雙兒女餵了奶,來到交泰殿,送走了前來請安的妃嬪後,她吩咐素素把先帝曾經寵幸過但無生育的妃子名冊拿來,素素不解的問娘娘因何突然想起這個?

    宛若淡淡的說你先去拿嘛,別問那麼多。

    見宛若不肯說,素素也就沒多問,不大一會兒功夫就把對方要的花名冊拿了來。

    宛若接過小冊子翻開來仔細看罷,而後對在自己面前垂首站立的素素道,先皇有三十二位妃嬪被寵幸過且無子女,而這其中位分最高的是劉妃,她入宮的年份也最久,而位分最低最年輕的是胡允華,你交代內侍省按照這三十二人的地位等級支她們三年的俸銀,而她們有陪嫁丫鬟就連同丫鬟的月錢也支出來,若無陪嫁則帶一位宮婢,三日之後把她們送出宮去,要她們各自還家,令尋出路。

    宛若此言一出無論是素素還是春紅春香都愣在了那兒。

    因為按照祖制這先皇臨幸過且無生養的妃嬪在皇帝駕崩之後則要送到感恩寺去出家為尼,如今天德皇帝駕崩差不多半年餘宛若遲遲沒有發落那些該去出家的妃嬪,而今日她居然說要放她們自由,這顯然是不合乎規矩。」娘娘您三思而後行,祖宗留下來的規矩伺候過先帝且無子女的妃子就得去感恩寺出家,為我大正祈福,您若放她們出宮這就是不按祖宗的規矩來,而且會受到朝臣的非議。「素素言語鄭重的提醒道。

    宛若同樣鄭重的說我自然知曉這不符合祖宗規矩,然也會引來朝臣非議,恐皇上也不能理解我,可我還是要堅持自己的決定,而今我是昭陽宮的主人,大正的皇后,我就有發落那些妃嬪的權利,將心比心若我們年紀輕輕就被送到感恩寺去落髮為尼,年紀輕輕就常伴孤燈那是一種怎樣的滋味啊,這三十二位妃嬪年紀最長的劉妃也不過三十歲出頭,正是風華正茂的時候,讓她的後半輩子與青燈古佛相伴太殘忍了。反過來說你們都是自己人,當今皇上如何手段得到的皇位你們也清楚,他的手上站滿了血腥,作為妻子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替她贖罪,用寬容仁德來洗滌他為了目的而犯下的纍纍罪行。

    宛若這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要素素和春紅姐妹都無言以對,其實平心而論她們也是贊成宛若這個做法的,然只是擔心宛若因此而招來言官彈劾。

    後宮的三十二位妃嬪得知自己能帶著三年的俸銀出宮都歡喜的不得了,雖然在皇宮裡過的錦衣玉食,然宮裡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猜忌爭鬥也讓她們大多數人厭倦了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而今坐龍椅的是別人人,而她們也都從皇帝妃嬪淪為先皇妃嬪,這先皇二字就把她們推倒了一個不見光明的地方,他們再也沒有翻身輝煌的時候,因為給予她們寵愛的君王已做了土。她們要從養尊處優的妃嬪淪為感恩寺的尼姑,從繁花似錦的宮苑生活到心如止水的佛門生活,她們年輕蕩漾的心怎麼能受得了?而今新皇后要送她們出宮,這就意味著無需去感恩寺落髮為尼了,出宮之後不管能否再嫁至少不用在佛門境地過那種清湯寡水的日子。

    三日之後,中宗天德皇帝三十二位未曾生養的妃嬪帶著她們的陪嫁丫鬟亦或者貼身宮婢收拾好行囊來到昭陽宮跟宛若皇后謝恩拜別。

    「臣妾等給皇后娘娘請安,願娘娘長樂未央。」眾人按照等級齊刷刷跪倒在宛若的腳下。

    看到三十二張怡然年輕貌美的面孔宛若的心卻是千回百轉,曾經她們那麼的驕傲銳氣,那麼的渴望進入到這個金碧輝煌的宮苑裡頭來,覺得一朝選在君王側,便可衣食無憂了,同樣是她們如今卻因為能出離這個曾經要她們無限渴望的地方而歡喜,感激自己這個送她們離開的人,只是一朝一夕而已,正所謂世事茫茫難自料。

    感慨罷了,宛若從椅子上緩緩站起淡然的目光從她們每個人的臉上掃過,而用一種後嚴肅的口味與說諸位姐妹都平身吧,今日你等出宮之後就與這兒再無瓜葛,若你們打著皇妃的旗號胡作非為一旦被被後查明就別怪本後不念及情面。

    人心難測,宛若不能完全相信每一位出宮的妃嬪都是心甘情願,而且都能夠回歸平靜之後安分守己,故而提前給她們一警示。

    等宛若話音一落眾妃嬪再次重現跪倒異口同聲道臣妾必會謹記皇后娘娘今日恩澤,必會安分守己。

    宛若又與眾人交代了一番之後命素素送她們出宮。

    等諸位妃嬪都出宮之後宛若才長長的出了空氣,心也瞬間輕鬆了幾許。

    但願自己能求仁得仁,事事安好。

    宛若獨自來花園散步,恰好碰到了上官天絕。

    上官天絕已知曉宛若把先皇的嬪妃送出宮的事,雖自己贊同她所做的,但卻也為她擔心,「娘娘可知曉違背祖制的後果?」面對上官天絕的質問,宛若卻顯得很是平靜,「你也不是頭一天與我相識了,我做事幾回從動過,規矩是認定的,常言說一朝天子一朝臣,那麼這句話也可以說一朝皇后一朝規矩,我並不覺得這麼做有錯,那些妃嬪個個兒風華正茂,我不忍心看到她們就這個孤苦伶仃的了卻殘生。」

    對於宛若的固執與堅韌上官天絕無奈的皺皺眉,「為臣也同樣娘娘的做法,然滿朝文武未必贊同,為臣若所料不錯的話明日彈劾娘娘的奏本必然會如雨後春筍一樣。」

    聞言,宛若只是微微輕笑,風輕雲淡的說他們要彈劾就彈劾去,這會兒諸妃嬪都已出京城了,反正動筆桿子是累了他們的手腕兒,,已經無法扭轉局面,他們想做徒勞之事做去好了。

    說罷,宛若緩緩轉過身去,此話,此轉身,彷彿一個任性的孩子。

    對著女子轉區的背影天絕的嘴角掠過一絲淺淺的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