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恨不初見未嫁時

正文 1068西風多少恨 文 / 雲蒙居士

    戰場上從來拼的就是你死我活,哪怕你所面對的對手是自己的至親亦或者曾經愛過的人,槍林彈雨之間相對有的不是情深幾許,而是鹿死誰手。劉成率領八萬精兵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來進攻由西門永浩駐守的綿州城,雨後的空氣很是清晰,不過寒風瑟瑟之間透著一股冰冷。

    大軍已經陸續出發了,平兒作為監軍自然要隨軍一同前往,她與主帥劉成一起,本來劉成派沙伯略帶領一萬精兵去攻打南門的,因平兒的緣故他堅持不肯,要留在平兒身邊保護她,劉成無奈只好令選將官去作為攻打南門的主將。

    三聲炮響過之後綿州主帥西門永浩早已披掛整齊,渾身金盔金甲,胯下白龍駒,掌中一把蟠龍金槍,眉宇之間有一團殺氣,好一個器宇軒昂,威風凜凜,這是西門永浩頭一回真正的指揮千軍萬馬真正的與敵軍交戰,故而他的心情分外的緊張與興奮,雖然慕容伊川屢戰屢勝,眼看巴蜀已被他拿下了三分之二的城池,情事對於自己這一方而言相當不利,可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即便自己真的不是慕容伊川的對手也不能輕言放棄,必必要殺身成仁,留一個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美名,作為一位武將能馳騁沙場百戰百勝固然是好,若在苟安與戰死之間選其一,若是一位稱職的武將必然選擇寧死不屈。經過派出去刺探敵情的人回來說此次擔任攻打綿州主帥的是劉成,兵法雲打仗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聽聞是劉成掛帥西門永浩略敢輕鬆一些,雖然自己初入仕途,可對於這位比自己年長十多歲的劉成也是有些瞭解的,劉成三十五歲,荊州人士,天德元年的武狀元,此後擔任過宣州刺史,黃州通判,因為表現突出在天天德七年被調到朝廷為官,為光祿大夫,之後兵部左侍郎。劉成雖然的德才兼備,但文治勝於武功,因為寫的一手好字,故被慕容伊川甚為賞識。對於這位喜歡拿筆桿子的對手西門永浩顯得信心十足。

    至今西門永浩都不知其岳父陳永康歸順慕容伊川,更不知其在眉州的妻子被迫嫁做他人,而自己剛剛出生不到一個月的女兒卻已不在人世間。自己在眉州的母親及幾位同父異母的姐妹同樣與自己陰陽兩相隔。眉州早已被慕容伊川控制,而今西門永浩及益州的西門東海等所知曉的關於眉州的一切都是假象。

    城門開啟,吊橋放下,西門永浩率領著數萬精兵度過了護城河,形成一個一字長蛇陣。

    飛龍旗,飛虎旗,飛豹旗,飛鷹旗獵獵飄揚,中間簇擁一干帥子大旗,上寫著西門兩個大字,豈下的年強監管英姿颯爽,陽光往臉上那麼一招,別有一番絕代風華。

    西門永浩目光輕慢的朝敵將處一掃,只見一桿劉字大旗下一元威風凜凜的武將,那正是劉成,而當西門永浩的目光往劉成身後掃去的瞬間愣在了那裡,只見大旗身後站著一位身著懼色衣裳的女子,她髮髻高挽,手握著一柄長劍,面平如水,其身邊站著一個高大魁偉的男人。

    「怎會是她?」西門永浩萬萬沒曾想自己面對的居然是平兒,數月不見她風采依舊,身邊那男子定是那西域人,此時西門永浩略有心亂。

    平兒也看到了西門永浩,此刻的他與記憶裡的他一樣俊美絕倫,若說有啥異樣,如今一身戎裝的他看去比一身公子打扮時候更加的帥氣瀟灑。

    故人相見,自然別有一番滋味在其中,只是今日見,明日興許就是人間黃泉兩重天。

    西門永浩那邊擺出了一字長蛇陣,而劉成這則是掰成了五行八卦陣。

    劉成雖然是擅拿筆桿子,可他熟讀兵書,熟悉各種並舒戰策,若不是有兩下子一項知人善任的慕容伊川也不可能讓其作為攻打綿州及週遭各部的主帥。

    「西門大少爺,好久不見,別來無恙啊。」劉成催馬與對面的西門永浩相互對峙。

    見地方主將主動與自己打招呼了,若自己不理會也顯得太不識抬舉了,西門永浩往前挪了幾步沖劉成微微一笑,「劉大人好久不見,您的風采依舊不減啊。」

    劉成沖西門永浩友好的一笑,「西門少爺,我與你父曾同殿稱臣,論輩分我應稱呼你一聲賢侄,西門賢侄文武雙全,聰明睿智,自然懂何大將保明主,俊鳥登高枝的道理,而今巴蜀已在皇上足下,西門少爺若識時務者則會投向歸順,而後去勸令尊西門大將軍也歸順吾皇,昔日皇上與你們西門家好歹親戚一場,必然對爾等網開一面,對於老夫這番話不知西門賢侄意下如何?」

    等流程話音一落西門永浩狠狠的朝其啐了一口,「我呸,劉成你這賣主求榮的叛徒有何資格在這兒跟本少爺說教,想我西門家備受皇恩浩蕩怎可為了個人生死而苟且偷生,做出不忠之事,在我西門永浩心中只有先皇和當今新主慕容致遠,而那慕容伊川只是一個謀權篡位的亂臣賊子而已,然爾等是其幫兇,你們這等不忠之賊他日必遭天譴。「

    話不投機半句多,劉成見勸降無效,立刻揮動手裡的帥子旗,「誰人出戰?」

    話音剛落一個年級在二十五六歲的武將竄了出來,「大帥,末將願去拿下那西門小兒。」

    西門永浩並未直接出戰,同樣是派遣其身邊的副將,而第一個出來應戰的則是其大師兄。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