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愷之(348—409)字長康,小字虎頭,漢族,晉陵無錫(今江蘇無錫)人。顧愷之博學有才氣,工詩賦、書法,尤善繪畫。精於人像、佛像、禽獸、山水等,時人稱之為三絕:畫絕、文絕和癡絕安深重之,以為蒼生以來未之有。顧愷之與曹不興、陸探微、張僧繇合稱「六朝四大家」。顧愷之作畫,意在傳神,其「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論點,為中國傳統繪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顧愷之,東晉畫家。曾為醒溫及殷仲堪參軍,義熙(405-418)初任通直散騎程□裕北伐南燕,愷之為作《祭牙(旗)文》。多才藝,工詩賦、書法,尤精繪畫,嘗有才絕、畫絕、癡絕之稱。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禽獸、山水等。畫人注重點睛,自雲傳神寫照,盡在阿堵(即這個,指眼珠)中。嘗為裴楷畫像,頰上添三毛,而益覺有神。在建康瓦棺寺繪《維摩詰像》壁畫,光彩耀目,轟動一時。後人論述他作畫,意存筆先,畫盡意在;筆跡周密,緊勁連綿如春蠶吐絲。把他和師法他的地朝宋際探微並稱顧陸,號為密體,以區別於南朝梁張僧繇、唐吳道子的疏體。著有《論畫》、《魏晉勝流畫贊》、《畫雲台山記》,其中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論點,對中國畫的發展,有很大影響。存世的《女史箴圖》傳是早期的摹本,內容繪寫西晉張華所撰約束宮廷嬪妃的教誡。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被英軍從清宮劫去,現藏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所傳顧的另一作品《女史箴圖》,乃宋人所作。dm
他曾被當時人稱為「才絕、畫絕、癡絕」。顧愷之的繪畫在當時享有極高的聲譽安曾驚歎他的藝術是「蒼生以來未之有也!」他封了一櫥自己的作品存在桓玄處,竟被桓玄從櫥後全部竊去,以致引起他的驚喜:「妙畫通靈,變化而去,亦猶人之登仙。」他曾為南京瓦棺寺繪壁畫募得巨款的故事,可見他的繪畫之吸引力,修建瓦棺寺時他認捐了百萬錢,就在廟裡用一個月的時間閉戶畫了一幅維摩詰,畫完之後,要點眸子,乃提出要求:第一天來看的人要施捨十萬,第二天來看的人施捨五萬,第三天的隨意。據說開門的一刻,那維摩詰像竟「光照一寺」,施者填咽,俄而得百萬錢。顧愷之的作品,據唐宋人的記載,除了一些政治上的名人肖像以外,也畫有一些佛教的圖像,這是當時流行的一部分題材№外還有飛禽走獸,這種題材和漢代的繪畫有聯繫。他也畫了一些神仙的圖像,因為那也是當時流行的信仰。而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畫了不少名士們的肖像♀就改變了漢代以宣揚禮教為主的風氣,而反映了觀察人物的新的方法和藝術表現的新的目的,即:離開禮教和政治而重視人物的言論丰采和才華♀表示繪畫藝術視野的擴大;從而為人物畫提出了新的要求——表現人的性格和精神特點。在顧愷之的著作言論中,我們見到他反覆強調描寫人的神情和精神狀態。顧愷之和陸探微、張僧繇是南北朝時期三個最重要的畫家,代表了漢代美術得到迅速發展和成熟的人物畫藝術。
作品欣賞
《斫琴圖》
《斫琴圖》是宋代摹本之一。此圖雖不及《洛神賦圖》有名,也不及《洛神賦圖》更具代表性,但在風格特徵上仍凸現出顧愷之的千古一絕♀幅圖描繪的是古代文人學士制琴的場景。由於沒有具體的歷史故事背景,也沒有相關的文字說明,因此很可能是脫離文字的故事性而強調人物的各自特徵。從畫面上看,也確實難以找到故事發生的連貫性和時間的遷移性特點,只是呈現一個製作場面。各人製作的工藝雖有個同,但從畫面的空間佈局上看,工藝流程的先後次序不明顯,而且人物之間的關係也缺乏確定性與連續性。在古代的長卷人物畫中,通常都注重故事的敷演,表達一定的倫理道德觀念。此畫恰在這一點上忽略不計。此畫在人物的神態表現上是頗為傳神的。如右上角的一文土獨坐於一長方席上,右手食指尖在木架絲線的中部輕輕地撥動,其目光下注卻又不駐於何物,整個臉部呈全神貫注傾聽狀,這正是調定音律時所特有的表情神態,此態可謂傳神矣。
1900年9月,薈萃歷代國寶的圓明園在大火中熊熊燃燒,硝煙中走出的載寶駝隊在身挎洋槍、手持利刃的八國聯軍押送下綿延數里、延時數月……中國繪畫史上無與倫比的東晉顧愷之的代表作《女史箴圖》即在蒙難之列,在姜切的駝鈴聲中流落英倫……
《女史箴圖》
"女史"指宮廷婦女,"箴"則為規勸之意。晉初惠帝時,賈後專權,極妒忌,多權詐,荒淫放恣。文人張華便以歷代賢記事極文《女史箴》以為鑒戒,被當時奉為"苦口陳箴、莊言警世"的名篇。才華橫溢的畫家顧愷之便將此名篇分段,一段一段畫成畫,並將相在箴文題於畫側,中國歷史上的曠世名作《女史箴圖》由此問世。
被英軍大尉基勇松盜往英國的《女史箴圖》高24.8厘米,長348.2厘米,橫捲。原有12段,因年代久遠,現存《女史箴圖》僅剩9段。
顧愷之(約345-406年,東晉無錫人。出身望族,官至散騎程。博學多才,人稱三絕;才絕畫絕、疾絕。他最擅長人物畫,提出了"以形寫神"、"遷想妙得"等中國畫史上的經典論段。在繪畫理論和技法上都為中國畫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晉以前的中國畫家就善於用細線勾勒人物,這種線條均勻而有節奏,像春蠶吐絲一般連綿纏繞,而顧愷之則將這一技法推向極致。《女史箴圖》中的線條循環婉轉,均勻優美『史們著下擺寬大的衣裙,修長婀娜;每款衣裙配之以形態各異、顏色艷麗的飄帶,飄飄欲仙,雍容華貴。在整個人物構圖上,均以細線勾勒,只在頭髮,裙邊或飄帶等處傅染以濃色,微加點綴,不求暈飾,整個畫面典雅寧靜又不失亮麗活潑,其卓越高妙的繪畫語言是無懈可擊的。
《女史箴圖》現有兩個絹本,一本現藏故宮博物院,專家認為是南宋摹本,藝術性較差;另一本藝術性較強,更能體現顧愷之畫風與《女史箴圖》原貌,專家認為可能為唐人摹本。原本為清宮所藏,遺憾的是國貧民弱,連累國寶受難,此摹本現存大英博物館(tjeb
itishuseum,ondon,england。除看看印刷品外,如今欲睹真容,卻要遠涉重洋←美人兮天一方,思之令人心痛不已。
【《洛神賦圖》簡介】: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原《洛神賦圖》卷,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繪製(宋摹,絹本,設色,縱27.1cm,橫572.8cm。
這幅畫根據曹植著名的《洛神賦》而作,為顧愷之傳世精品♀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瀕了顧愷之藝術的若干特點,千載之下,亦可遙窺其筆墨神情。全卷分為三個部分,曲折細緻而又層次分明地描繪著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時空中自然地交替、重疊、交換,而在山川景物描繪上,無不展現一種空間美。此《洛神賦圖》宋代摹本,瀕著魏晉六朝的畫風,最接近原作。此畫是以魏國的傑出詩人曹植的名篇《洛神賦》為藍本創作的。《洛神賦》以浪漫主義手法,描寫曹植與洛水女神之間的愛情故事。顧愷之的《洛神賦圖》發揮了高度的藝術想像力,富有詩意地表達了原作的意境。此長卷採用連環畫的形式,隨著環境的變化讓曹植和洛神重複出現。原賦中對洛神的描寫,如「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皎若太陽升朝霞」等,以及對人物關係的描寫,在畫中都有生動入神的體現。此畫用色凝重古樸,具有工筆重彩畫的特色△為襯托的山水樹石均用線勾勒,而無皴擦,與畫史所記載的「人大於山,水不容泛」的時代風格相吻合。
原作描述的是詩人情場受挫,未能與所愛的人結合,而通過神話寓言,在想像的空間中讓自己與洛水邊美麗的仙女洛水神相遇,以釋放自己對失去情人的傷懷和思念。此卷很好地傳達了原賦的思想境界,在畫中我們可以清晰地找到原作所傳達的思想。它是書畫境中的另一種毫不遜色的《洛神賦》。
展開畫卷,只見站在岸邊的曹植表情凝滯,一雙秋水望著遠方水波上的洛神,癡情嚮往♂著高高的雲髻,被風而起的衣帶,給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飄飄欲仙的來自天界之感。她欲去還留,顧盼之間,流露出傾慕之情。初見之後,整個畫卷中畫家安排洛神一再與曹植碰面,日久情深,最終不奈纏綿悱惻的洛神,駕著六龍雲車,在雲端中漸去,留下此情難盡的曹植在岸邊,終日思之,最後依依不忍地離去♀其中泣笑不能,欲前還止的深情,最是動人。
全畫用筆細勁古樸,恰如「春蠶吐絲」川樹石畫法幼稚古樸,所謂「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體現了早期山水畫的特點。
此圖卷無論從內容、藝術結構、人物造形、環境描繪和筆墨表現的形式來看,都不愧為中國古典繪畫中的瑰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