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我是秦二世

正文 第兩百一十九章 大戰將至 文 / 華夏九洲

    看到所有人都安靜下來,胡亥給了王巖一個讚賞的眼神,頓時讓王巖感覺身上的骨頭都輕了三分。

    「第六件事,著皇家學院孔鮒大人領諸子百家合力編撰我大秦各級學坊所需書冊教材,具體如何編撰這兩日朕會親臨皇家學院召見各位愛卿。」胡亥沉聲道。

    聽到大殿之上傳來的年輕皇帝鄭重的聲音,孔鮒等一干皇家學院的各級院長齊齊起身躬身應喏。

    如今諸子百家除了還沒有現身的以鄒衍為首的陰陽家這一流派外,其餘所有百家各派都在皇家學院中建立了分院,當然有些比較小且有共通之處的百家流派被合併為一個院系。

    在孔鮒和田仁兩人晉陞爵位之後,百家流派的每個首領也都被胡亥擢升了爵位,雖然爵位不高,但是在百家各派中產生的影響卻委實巨大無比。

    畢竟,先前除了墨家、儒家、道家等幾個大的流派之外,百家中的很多流派尤其是一些小的流派從來沒有進入過大秦朝堂的法眼,更不用說授予爵位了。

    但是如今,皇帝不僅將所有的百家流派盡皆匯聚於大秦皇家學院之中,而且每個流派的首領或者在學院中做老師有職位的盡皆有官職有俸祿有爵位,比先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對於百家流派中人,皇帝不僅給了面子,而且也給了裡子。他們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如果說現在有人說皇帝的不好或者說大秦的不好,估計百家流派首先第一個不答應。

    等百家之人都坐下之後。胡亥起身緩緩朝著大殿之下走了下來。

    「各級學坊之中的教習,如今盡皆選用百家各流派之人充任。朕望爾等拋棄流派之見,為我大秦多多培養有用之才。如此我大秦才能昌盛不衰,國富民強!」

    胡亥邊走邊看著百家流派所在的方向侃侃而談,眼中的期許之色不言而喻。

    「老臣等百家之人定不負陛下所望!」孔鮒起身對著胡亥躬身一禮。激動萬分的道。

    「臣等願為陛下赴死!」

    百家各流派之人也是人精,不等孔鮒話落齊齊起身高呼道。

    「赴死倒不必,朕只望你等能真正為我大秦教授出有用之才。而不是人前滿嘴仁義道德,人後只知鑽營拍馬之徒。那時朝中諸臣才不會說朕瞎眼重用了一群欺世盜名之輩。孔愛卿你說是不是?」

    胡亥走下高高的玉階,站在孔鮒身前俯身道。

    「陛下聖明!」

    所有的百家之人都知道,自己等人能進入大秦朝堂,能夠像今日坐在這咸陽宮正殿裡面參議朝政,皇帝陛下當初甚至於將九卿中的奉常都給關了起來。幾乎就等同於同左丞相李斯翻臉了。

    心中激盪之餘,一個個更是明白自己等人如今的地位得之是何等不易。

    「行了,朕不喜歡被你們吹捧,我聖明不聖明,還是讓後人來說吧。只要不將朕寫成一個昏君就成!」胡亥拍拍孔鮒的肩膀,讓他坐下笑著道。

    胡亥不喜歡每次朝會自己都高高的端坐在大殿之上,他更喜歡走下大殿來到群臣之間。這樣他就能清楚的看到和感受到群臣對於自己提出的某些問題的態度和想法。

    「今日朕提出六件事,諸位愛卿朝會之後可以同兩位丞相大人以及御史府、上計府議上一議,朕就不參合了。等人選定下之後上報於朕御覽即可。朕的要求只有一個,要能踏實做事之官吏,為官一任必要造福一方。如果有貪贓枉法、尸位素餐之徒充任各處官吏。龍衛查明之後,朕定嚴懲不殆!殺無赦!」

    胡亥轉了一圈,又站到了玉階之上,俯視著殿中群臣淡淡的道。

    輕飄飄的殺無赦三字,頓時讓原本有些想法的大臣脖子一涼。

    「好了,有事諸位愛卿可以稟奏了,無事就退朝吧!」胡亥擺擺手。

    殿中群臣都知道這一次大朝會不僅是這兩月來皇帝舉行的第一次大朝會,更是今後一年半載間舉行的最後一次朝會。

    畢竟皇帝在冊後大典之後御駕親征之事已經定下,冊後大典之前皇帝肯定不會再舉行朝會,而冊後大典之後皇帝就要離開咸陽,那個時候就算想舉行朝會也沒法舉行。

    只是他們沒想到的是,原本以為會是至少數個時辰甚至於一天的朝會,竟然在短短的不到兩盞茶的時間皇帝就要退朝了。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給丞相以及他們自己來辦,做起了甩手掌櫃。而不是如始皇帝那般,事無鉅細事事都要過問,一次朝會至少數個時辰之久。

    不過尉繚、馮去疾、李由等一眾三公九卿重臣對小皇帝的行事已經有所瞭解。都知道這位年輕的皇帝對政事是能懶則懶,但是卻從不懈怠,心中反而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臣等恭送陛下!」

    尉繚和馮去疾等人知道皇帝還有什麼事情要做,所以對視了一眼之後率先起身躬身道。

    朝中重臣已經帶頭了,其餘朝臣本身就沒有什麼事情,自然齊齊起身恭送皇帝。

    胡亥沒有理殿中還在施禮的群臣,走向正殿後,贏一早已經等在一邊。

    「大軍都出發了?留守的玄武軍可都到位?」胡亥邊取下頭上的天平皇冠遞給身後小跑著跟隨的王巖邊問道。

    「回陛下,三路大軍已經在半個時辰前開拔出關。留守眾軍也都已經盡皆駐守在咸陽各處。」贏一跟在胡亥身後小聲應道。

    「三川郡守方大人那邊準備的糧草是否都已經準備妥當?可有消息傳來?」胡亥現在要去的地方是尚坊。

    「回陛下,方大人昨夜就已經傳信稟報,青龍、白虎兩隻大軍所需糧草輜重以及軍械等物已經盡皆準備妥當。只等大軍到達即可起行。」

    「命各地龍衛動起來。再派兩尉龍衛前往邯鄲馳援贏四,務必不能讓稷下學宮之死士在此等時候在山東等地生亂。命各地龍衛嚴密監視各地官倉周圍,傳令各官倉守將定要嚴加防備。等朝中吏員抵達各地,放糧之事一定要做好準備,不得讓百姓挨餓,糧種也要準備妥當!」

    「下臣遵旨!」在贏一的身後還有兩個龍衛,拿著紙筆快速的記載著胡亥下達的命令。

    「可傳信給太保大人?」胡亥大步朝著咸陽宮外走去。

    「回陛下,信報在兩個時辰前已經發出。」

    胡亥聽到贏一的話,腳步緩了緩停下道:「傳詔隴西將軍辛勝,命他那五萬隴西軍迂迴到匈奴大軍後方,盡量不要被冒頓發現;第二,命九原軍眾將如果匈奴勢大不可擋,可將九原境內各縣百姓緊接遷入九原城中固守待援。第三,命王乾一定要追上太保大人,然後有太保大人統一調度朱雀軍、隴西軍以及九原軍。將這詔令一併傳給太保大人。他會知道該怎麼做的!」

    既然胡亥想要給冒頓來下狠的,作為軍事大家的尉繚自然盡心籌劃。

    上面這三點都是尉繚跟胡亥商量之後做出的決定,蒙恬作為大秦名將,從這詔令中自然能夠明白皇帝想要做什麼。

    八萬朱雀軍騎兵,除掉因為裝備沉重拉在後面做押送糧草輜重的五千重騎兵,前面七萬五千人的輕騎兵可是都裝備了馬鞍、馬鐙以及馬蹄鐵的新式騎兵,包括強弩以及身上攜帶的武器都是尚坊統一重新鑄造配備的。

    尚坊自然不可能將灞上大營六十餘萬兵卒的隨身兵械都換裝一遍。但是朱雀軍作為大秦最為精銳的騎兵,隨身佩戴的武器已經盡皆有銅劍換成了更適合砍殺的馬刀。

    長盡四尺帶著點弧度的馬刀,重量適中,都是精鐵鑄造,比先前兩尺多的銅劍更適合劈砍也更要鋒利許多。戰時用布條纏住刀柄在手上,基本上是無往而不利。

    胡亥並不想這麼早就將馬鐙、馬鞍等物暴露在匈奴人面前,但是如果這一戰能夠將冒頓拼湊的五十萬大軍一下打殘或者消滅大半,即便暴露了馬鐙等物也無妨。匈奴少鐵,鑄造不是那麼容易的。

    等到匈奴人裝備的差不多的時候,怕是他早已經將項梁等人搞定回身殺到大草原上了。遊牧部落是很恐怖,但是一切的一切歸根到底還是實力問題。

    「喏!」

    「那些人可都到了尚坊之中?」胡亥翻身上馬,看著贏一問道。

    「回陛下,關中各地統共四百餘人的方士,加上原本留在咸陽的始皇帝陛下曾經用過的一百餘名押在咸陽大牢中的方士已經盡皆被末將押送到尚坊之中。」贏一站在馬下道。

    「那就好。你去吧,將信報速速發出,有事可至尚坊見朕!」胡亥回頭見龍嬌和龍媚以及其餘數百龍衛都已經上馬,不再言語,一夾馬腹率先奔出咸陽宮。

    此刻,天已近午時!

    九原郡,延綿不絕的宏偉萬里長城外一百里。

    伴著鋪天蓋地的馬蹄轟鳴聲,自始皇帝二十四年蒙恬三十萬九原軍北擊匈奴大勝之後,時隔十餘年匈奴人再次進入大秦北部邊疆。

    一場大戰,即將在承平十餘年的九原郡中展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