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我是秦二世

龍騰世紀 第二十一章 餘波 文 / 華夏九洲

    百家的各個代表很快就達成了一致,決定再看看形勢的變化從長計議,說著就紛紛告辭離去。

    此次商議明顯不會再有什麼結果,綠袍人顯然是此地的主人,在他的引領下廳中的眾人就陸續散去。

    紅鼻子老頭卻並沒有同其他人一樣離開,而是背著雙手不停的在大廳中遊走,愁眉不展。

    不一會,綠袍老者送完眾人回到大廳見紅鼻子老頭抑鬱不樂安慰道:「文通君不必擔憂,秦之暴政已失民心,今亂象既起,六國遺族定不會放過這大好時機。我等只需順勢而為即可。」

    文通君,即孔鮒,儒家創始人聖人孔子第九代孫。戰國末期,百家爭鳴,儒家學派以仁與禮為主的思想理念顯然跟戰國末期所形成的大爭之世的總體趨勢是相悖的。

    自然而然,在戰國末期近百年的時間中,儒家學派是備受冷落。

    在秦統一後,秦帝國一旦能敬儒而用,則無疑是海納百川的最好證明。

    於是儒家這個近百年幾為天下遺忘的曾經的顯學流派,被始皇帝嬴政的詔書隆重而顯赫地推上了帝國政壇。

    而孔鮒作為孔聖人的嫡系第九代孫當時的儒家學派領袖,也被始皇帝嬴政任命為堪比舊時諸侯的高爵——文通君,官拜少傅,統領天下文學之士。

    秦及其之後的兩漢,所謂文學之士,是諸般治學流派的泛稱;統領文學之士,便是事實上的天下學派領袖。

    然後後世的事實證明,這是一件極具諷刺意義的事情。

    大秦帝國在歷史上第一個將備受冷落的儒家學派推上了學派領袖的位置,然而這個學派卻沒有投桃報李,反而舊病復發一意孤行,主張堅持商周時候的分封制,抨擊秦帝國的郡縣制,堅持以諸侯分封而治天下,主張復辟。

    始皇帝嬴政大怒之下治罪於孔鮒,而孔鮒則提前匆匆逃走,並帶著所有儒家學派的士子躲過了始皇帝的搜捕。

    嬴政一怒之下,憤掘聖人孔子之墓,把矛頭對準了天下所有的儒家學派之人,這不得不說就是「焚書坑儒」的前因了。

    孔鮒聽到綠袍老者的安慰只能無奈的點點頭道:「謝了凡兄提醒。子輿明白。」

    綠袍老者顯然是大秦的官員,秦朝規定三品以上的官員著綠袍,一般庶人則只能穿白袍。

    了凡即墨家學派自墨子後的代表莊子的第七代孫,莊仁,字了凡,現任墨家流派的領袖。秦朝有博士議政制度,又分十二大博士,七十二博士。而莊仁身為墨家學派的領袖是十二大博士中的一個。

    孔鮒之所以如今愁眉不展自然是因為自「焚書坑儒」之後,整個大秦已經沒有儒家學派的立足之地,儒家學派如今只能隱入暗中傳學,一日不能推翻大秦,儒家學派自然一日不能出頭。

    這對曾經身為諸家學派領袖的儒家學派來說是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

    《淮南子?要略》載:「墨子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顯然墨家學派的思想是從儒家分出來的,只不過經過墨子重新對儒家學說進行了批判和改造,從而樹立起自己的一面旗幟。

    雖然戰國末期百家爭鳴時,墨家和儒家同樣相互批判,但是秦統一後,作為有香火之情的墨家和儒家,自然而然的成為聯盟。

    所以在儒家獲罪之後,墨家學派一直在暗中照拂。

    莊仁對大事不可為同樣是滿心沮喪,所以就沒有更多的規勸孔鮒,兩人心有萋萋之下,誰都不想多說,無奈各自散去休息。

    …………………

    燈火通明的丞相府。

    巨大的前廳同樣點滿巨燭,亮如白晝。人影幢幢,坐滿了身著各色袍服的大大小小的官員。

    秦朝時期,並沒有科舉制度,所以大部分的官員都是通過丞相舉薦之後皇帝任命來獲得官職,權利相對來說集中與丞相,而丞相是由皇帝來任免,這樣又變相的集中了皇權。

    大廳所坐的官員大部分都是丞相李斯一系的朝官,秦朝並沒有後世皇朝所謂的黨爭和派系,但是因為受丞相所舉薦自然而然這些官員會傾向於丞相。

    丞相李斯高坐上首,而在他右邊則是一個精神矍鑠的老者,滿臉皺紋,但是雙目炯炯有神,給人一種強大的壓迫感。

    此人赫然正是大秦帝國的右丞相馮去疾。

    大廳兩側坐滿官員,李斯左手邊是一個一身戎裝的中年人,古銅色的膚色,大耳闊鼻,虎目濃眉,給人不怒自威之感。面容跟坐於上首李斯旁邊的老人有幾分相像。

    馮劫,右丞相馮去疾之子,父子同朝為官並同居高位,馮劫是大秦帝國御史大夫,領將軍銜。

    在戎裝中年男人對面是一個面白無鬚,長相有點陰柔面孔狹長的馬臉中年男人。正是大秦廷尉姚賈,長期掌管大秦帝國的刑罰,加上他略顯陰柔的面相給人一種陰森森的感覺。

    馮劫下首坐的赫然是剛剛同胡亥東巡歸來、屠盡趙高一族的少府章邯。

    王離和其餘禁軍將領此時正在宮中,只有他完成了胡亥交代的任務之後,就在家休息,此時卻被丞相李斯招來。

    此時只聽馮劫道:「章少府,真如你所說是始皇帝陛下托夢點醒了陛下?由此設計誅殺趙高此賊?「

    章邯無奈的道:「馮御史,確實如此。此為陛下親口所說,邯豈能胡亂編造。」今晚已經有無數人問過他這個問題了,胡亥並沒有叮囑章邯不能透露,所以章邯在剛剛來之時已經將胡亥誅殺趙高以及後面所做所為通通講了好幾遍了。

    此時聽到馮劫再次發問,不禁有點不耐煩了。

    馮劫顯然也感到了章邯的不耐,但是並沒有放在心上,畢竟任誰一晚上跟數十人講個上十遍同樣的話,也會不耐煩。

    「陛下真他娘殺的妙啊!好!好!」馮劫撫掌大笑道,渾然忘了自己罵了胡亥了。

    上首的馮去疾聽到馮劫的話,氣的眉毛只抖,大喝一聲道:「放肆!」

    還沉浸在高興中的馮劫陡然聽到自己老子這一聲大喝,嚇了一跳,馬上反應過來自己逾越了,竟然罵了皇上的娘。頓時訕訕的道:「劫太過高興,太過高興。陛下肯定不會計較!」

    馮去疾顯然對自己這個粗線條的兒子有點無可奈何,瞪了他一眼就轉過頭道:「丞相大人,見過陛下,如今陛下……」

    後面的話馮去疾沒有問出來,因為他也不知道該問什麼才好。

    最主要的是早上胡亥回咸陽的時候,馮去疾和馮劫由於在胡亥東巡之前就被下旨禁足在家,所以並沒有去迎接。沒有見過胡亥,所所有的事情都是通過下人和剛剛章邯的講述才瞭解個大概。

    李斯知道馮去疾要問什麼,瞇著眼睛沉吟了半響道:「不可同日而語,恍若兩人,深不可測!」

    聽到李斯的話,馮去疾滿是皺紋的臉上頓時笑的跟菊花一樣,連聲道:「天祐我大秦啊!」

    顯然所有人都絲毫沒有懷疑胡亥所說的被始皇帝托夢點醒這一在後世看來明顯是大忽悠的話,鬼神之說在秦朝那個時候還是很有市場的,陰陽學派還是很有影響力的。

    大廳中的眾多官員聽到李斯和馮去疾的話都是興奮不已,大廳中一時間熱鬧非凡。

    ………………

    同樣的場景出現在咸陽城大大小小的府邸,或人多,或人少,但是所有人都明白大秦又要變天了。

    (波瀾壯闊的戰爭才是本書的主題,而陰陽學派只是為了更加顯出先秦時代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的一個方面,點出百家的一個引線。玄幻不會涉及的太多,大家放心。

    這幾章有點平淡,只是一些必要的講述,但是高?潮馬上就要來了,大家放心。

    新的一周,大家能否助二世一臂之力,去新書榜上晃悠一下?收藏推薦點擊都砸過來吧。

    上一章廢話有點多,偶然看到了這些,所以就無恥的引用了部分,見諒則個!釣魚島是中國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