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天啟風雲

龍騰世紀 419 統一認識(下) 文 / 孤舟六百

    儘管皇后沒有總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此的結論,但是她的話中卻表達出了這樣的意思,任何事情光想不試著去做是搞不明白的。要經商你就得把錢拿出來開始做買賣,要種地你就得把泥土搗細撒下種子,就算小朋友要學習游泳,也得先從脫光衣服跳到水裡去撲騰幾下開始。

    天啟認為皇后說的有道理,轉頭見馮思琴正在旁邊若有所思,於是問道:「你在想什麼呢?」

    馮思琴皺著眉頭說:「皇后娘娘說得有道理不明白就要試一試,但臣妾總覺得其中有什麼地方不對。」

    天啟「哦」了一聲問:「你覺得哪裡不對?」

    馮思琴說:「無論哪一級官吏都要聽從朝廷的旨意,因為他們都是朝廷同意才被任命的,假如今後的官吏都由百姓推選,他們還會聽從皇上的旨意嗎?」

    天啟說:「這個好辦,推選出來的人還要經過朝廷同意才能任命,保證所有官員必須聽朕的旨意。」

    馮思琴說:「如果上下的意見一致還好說,假如有了分歧比如說百姓選的人朝廷通不過,會不會引起百姓的不滿?這些就不說了,最讓人擔心的是皇上開始說的那幾類人都不是什麼善類,他們如果滿意了其他人可能就要難受。」

    皇后接口道:「是啊,幫會裡的人是些什麼人?本來就是目無王法的江湖人物,他們要是制定政策該帶壞多少人?臣妾雖在宮中也聽過『要當官就要先造反後招安』之類的話,皇上也不喜歡天下都是些梁山好漢吧?泰西人就更不說了,他們來我大明白吃白喝就夠了,怎麼還能讓他們作主?他們遠來是客就該本份些,誰見過客人在主人家作威作福的?商人本身就是唯利是圖的人,他們當了官恐怕天下都是見錢眼開之輩了。」

    天啟見她們把這些人說得一無是處,想了想問道:「那讀書人呢?他們久讀聖人書總是善類吧?」

    皇后說:「皇上去年開了兩次恩科,凡是參加科舉的幾乎都有安排,那些鬧事的要麼是不學無術之輩要麼是不滿意朝廷安排之人,真才實學沒多少小聰明倒是層出不窮,怎麼會是善類呢?水滸裡的吳用隨賊造反,三國裡逼迫漢獻帝退位的大臣些也是讀書人,讀書人做起壞事來比一般人更壞。」

    天啟聽了皇后的話有些哭笑不得,問道:「照你這麼說這些人都該抓起來了?」

    皇后說:「抓與不抓臣妾不敢說,不過皇上要小心朝中那些大臣,皇上把朝中大事交給他們,而出了問題他們在幹什麼呢?最後還是得讓皇上操心,開始皇上還說信王都生白頭髮了,可見這幫人把皇上的親兄弟累成什麼樣了。」

    皇后這話倒是提醒了天啟,自己成立監政院的目的是什麼?還不是幫信王把把方向給些支持和幫助,怎麼劉宗周和徐光啟都不表態呢?民選官只是一個開頭,接下來百姓們還要不住地提意見提要求並形成制度,這樣做雖能最大限度開發民智和民力但就像是在玩火,一個不小心就會燒到自己身上來。雖說軍隊可以作自己的後盾不怕翻了天,但是總不能一個不滿意就抓人殺人吧?必須得有個溫和一點的控制場面的手段。

    一般來說除了武力外控制百姓的就只有思想宣傳和經濟手段,能哄就哄能騙就騙實在不行給點恩惠就能解決問題,現在鬧事的人正是商人和讀書人還有宗教人士和江湖騙子,論起騙人和施恩都是經驗豐富之輩,看來不能用平常手段來辦。天啟也知道自己的智慧不算什麼,所以成立了聖學院和博學院,想這些人都是聰明人中的聰明人,有思想有經驗還有手段,現在不說話恐怕另有隱情,應該想辦法讓他們說出心裡話。

    天啟見皇后和馮思琴都對鬧事的人沒有好看法,想了想說:「人無完人,把這些有缺點的人都改變成聖人朕還做不到,也沒有那個時間等滿朝都是聖人,必須把這些有缺點的人都用在合適的地方,無論他是在江湖還是在朝堂,只要他不造反就是大明的好百姓。你們開始把這些人都挨個評論了一番,好像他們身上都有些這樣那樣的問題,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去解決問題呢?只提出問題不解決問題可不是一個好習慣。」

    馮思琴說:「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只不過我們常年在宮中眼界有限,想的辦法都跟自己做的事有關,皇上最好還是要問朝中大臣,他們讀的書多經的事多經驗豐富學識淵博正是該用的人。」

    天啟奇怪地問:「你們開始還把讀書人貶得一文不值,怎麼現在又開始推崇讀書人了?」

    馮思琴說:「皇上開始不也說了嗎?沒有聖人就把普通人用在合適的地方,就像沒有美玉珮戴掛塊青田石也能壓衣服。」

    天啟想了想說:「既然如此朕就聽一聽你們的看法,你們不是聖人朕也把你們看成青田石,只不過在朕心中你們這兩塊青田石比任何美玉都可愛。」

    天啟的話把皇后說得大為高興,抿嘴一笑道:「皇上真會誇人,不過臣妾只會貶低人不會說怎麼辦,還是讓馮慧妃這個女諸葛來說吧。」

    馮思琴說:「娘娘過謙也過獎了,臣妾就試著說一說自己的看法。這兩年因為皇店經營得好所以又開了好多家,到後來所有皇店都跟常青樹公司合併了,臣妾的哥哥在外面主事,太監們在中間跑腿辦事,臣妾等協助皇后娘娘管理帳目。皇上要求常青樹公司跟普通百姓一樣交稅獲利,臣妾從這些帳目中可以看出利潤封頂政策有一定的缺陷,想來這也是商人們在其中鬧事的原因,其實說起來他們也不算在鬧事,只想進輔政機構在制定政策時有一定的話語權。」

    天啟認為其實商人本來不可恨,只不過那些一夜暴富還為富不仁的商人才遭人恨,這就是他為什麼要設個利潤封頂的限制,在他看來不能一夜暴富的商人才是最可愛的。商品通過商人之手正常流通,商人不能白干肯定要在其中獲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吃差價,只要商人獲利在大家的承受範圍內也沒有人說什麼,但假如商人獲利太多肯定就是侵犯了百姓的利益,這也是人們常說無奸不商無商不奸的原因,也是天啟要規定個利潤封頂的原因。

    一直以來天啟都認為利潤封頂是一大創舉,並時常引以為自豪,現在馮思琴說自己這個利潤封頂規定有缺陷,天啟感到有些疑惑於是問道:「你覺得哪裡有缺陷呢?」

    馮思琴說:「皇上強行規定了商業的利潤封頂為兩成,工業的利潤封頂為五成,但是沒有考慮到地域差異和行業差異。同樣是商業或工業有的地方做的人多有的地方做的人少,臣妾認為應該按行業和地域的不同來定封頂限額,做的人多說明利潤高就該降低利潤,做的人少要提高利潤限制鼓勵人去做。」

    天啟想了想點頭說:「是啊,窮鄉僻壤路途遙遠風險大,如果還是限制兩成利潤就沒有人願意去做買賣,人多礦產多的地方挖出來就是錢,這時候還讓他們五成利潤就太便宜這些人了,是應該做一些調整。利潤封頂這措施應該是對的,以工業和商業來區分的同時考慮到行業和地域因素也是對的,但是就需要各地的官府來制定適合本地的政策,這又牽涉到由哪些人來參與制定政策的問題,等推選官吏這事辦好了再說吧,你再說說其它的。」

    馮思琴點頭說:「幫會的人是個禍患,因為他們首先並不是最忠於朝廷而是忠於幫會首領,平時還看不出什麼一到有事時他們就會抱團做壞事,對這些人就是把他們解散了都不行,必須把他們以朝廷的名義統管起來。臣妾聽說皇上為了避免退役的軍人危害地方,把他們培訓後以大鐵公司的名義統管起來,無論是做農還是做工都有利,遇到戰爭等關鍵時刻還能拉出去抵擋一下,皇上有沒有想過把那些漕幫或者鹽幫的人也組織起來用?」

    天啟說:「朕只要求趙率教派兵監視他們,沒想到要吞併統管,你這建議不錯可以試一試,還有其它的呢?」

    馮思琴說:「無論是泰西人還是畏兀兒人,包括大明本土的和尚道士巫師神婆,他們要傳教做法事最能迷惑人心,在民間很有市場制止不了很是麻煩。臣妾想可以把他們看作是做生意的人,他們的生意就是收買或者誘導人心向著他們,這不是在跟皇上你搶生意嗎?百姓都心向他們了誰還向著皇上和大明?應該限制他們經營的時間和地點,就是說他們只能在廟裡觀裡教堂裡宣揚他們的說法,出來了就必須閉嘴否則就是欺行霸市而且是欺到皇上頭上。」

    皇后聽到這裡不禁笑了,她說:「對啊,我們把他們跟皇上一樣都看成做生意的,不是買貨物而是買人心,在外面是皇上做生意的地方都得聽皇上的,他們的生意只能在固定的店裡做不許超過營業範圍,欺行霸市欺到皇上頭上那真是叫是可忍孰不可忍。臣妾記得前一陣三浪的女兒病了她急忙去又拜觀音又拜太上老君,見到藥王像也要去磕幾個頭,後來太醫來了她還不是信任太醫而不再信其它?神佛管死後事皇上管現在事,這是要分清的。」

    天啟想了想說:「你們這話說得對,朕要定個制度就是所有宗教都只能管人死了之後的事,膽敢管現在之人的事就是在跟朕搶生意,朕就把他定為邪教並把那些人全部抓起來,敢跟朕搶生意簡直是活得不耐煩了。」

    馮思琴笑了笑說:「其實皇上最該先做的還是找朝中大臣統一一下意見,做事情不能有人拖後腿,先統一意見了遇到難處也會一同解決。百姓推選官吏的事皇后娘娘開始說找個地方試驗一下,臣妾覺得很有道理可以小範圍試一試,聽說現在的讀書人多半是東林黨人,皇上為何不把這事交給東林黨人去做?做差了也是他們的錯讓他們想辦法補救,因為是小範圍試驗也可以及時制止。」

    天啟皺眉道:「你怎麼只說做不好不說做得好呢?」

    馮思琴說:「還是那句話,官吏都由百姓推選了誰還聽朝廷的話?要讓推選出的官員既聽朝廷的又聽下面百姓的,這些人根本就做不好,至少短時間內做不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