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農業為主的時期,勞動力對一個家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不是敵人打到家們口,一般都不會把所有壯勞力抓去當兵,因為壯勞力一抓走這個家裡就沒有人能下地種田.如果恰好這個家的女子都是纏過腳的小腳女人,男人全被征去當兵這個家就算毀了。當然遇到戰事緊急時也會在民戶中徵兵,不過都是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留點勞力好撐持一個家。
當張祥安普征的話一說出來,大家都露出不以為然的樣子,洪承疇問道:「張大人,假如依你所說讓所有適齡之人都從軍,那誰來種地呢?真要這樣恐怕敵人還沒打來農民就先會起來造反吧?」
張祥安說:「洪大人多慮了,下官的意思並不是要讓所有人都當一輩子兵,只想讓每個人為國家當幾年兵。一個男人十六成丁,當五年兵後才二十一歲,回家不影響成家立業。至於說要把每家的男丁都抽走的說法也不成立,一個家裡的男人都是相繼成丁的,還是可用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老法子,只不過是兄弟輪流著當兵而已。」
洪承疇一想也對,除了雙胞胎和多胞胎誰家的男丁都不是一齊長大的,輪流當兵也說得有理,不過他不甘心地問:「張大人說廢除軍戶制度,是不是就是說民戶當了兵就可以轉成軍戶?假如他服了五年兵役後回家,是轉為民戶呢還是轉為商戶匠戶?這樣一來會不會把戶口搞亂?還有就是現在一般都是十六、七歲就要成親娶媳婦,一個人到二十一歲再回家怕已經不好找媳婦了,到時候他們會不會埋怨張大人呢?」
張祥安撓了撓頭說:「洪大人說的戶口和娶媳婦的事下官一時沒想那麼多,不過這都不是什麼大問題應該都好解決,反正取消固定軍戶制度是利多弊少,而且下官可以肯定地說是勢在必行的。」
正在大家爭論之時,談敬來到天啟身後輕聲說:「皇上,內衛來報說倪元璐倪大人回來了,現正在外面求見,是否宣他進來?」
天啟點頭說:「倪元璐的鬼點子多,讓他進來講講他的看法,正好也聽聽渤海軍區的事情解決了沒有。」
談敬點頭出去後一會兒倪元璐進來了,他先是向天啟彎腰行禮,然後又向孫承宗等人告罪,天啟吩咐他坐下後問他:「聽說你去跟孫元化他們商議大炮上船的事去了,商議出什麼結果來了?」
倪元璐說:「回皇上話,陸地上的大炮都還沒解決好合用的大炮就更沒辦法,我們以前的大炮比不過別人的大炮射得遠威力大,銅炮打幾炮就變形只能裝裝樣子嚇人,要上船不難但要取勝就有點難。至於說要像佔據台灣的外國船一樣用鐵板蒙在船外側擋炮彈,現在還沒有進行過準確計算,臣怕現在的船裝上鐵板沒挨上炮自己就沉了。」
天啟嗔怪道:「哪裡來的那麼些俏皮話?明天起你就專心計算大炮和鐵甲吧。不過呢這事急不得要慢慢來,反正台灣就在那個地方外國人一時半會兒還搬不走,等我們準備充分了終究會收回來的。」
倪元璐點頭說:「皇上說得是,外國人再厲害畢竟他路途遙遠,像這次一樣他們航贏了但也有損失,我們損失大但可以及時得到補充,他們損失小補充起來就不容易,最後的勝利肯定屬於我們。不過皇上讓臣明天開始搞這個,那兩河口還去不去呢?」
天啟說:「不用去了,原來讓你去兩河口堅守是因為兵力不夠,需要你帶人用手雷威懾蒙古人。現在大家有了新的考慮,兵力不足的問題已經不存在了,當然要把你用在該用的地方。」說完後就把大家開始的商議過程給倪元璐說了說,並問他有什麼好的建議。
倪元璐想了想說:「皇上,臣認為張祥安張大人的建議很好,年輕人靈活反應快比中老年人適合打仗,普征制度在現在來說是最恰當的制度。戶口轉換的問題臣瞭解不多不好多言,不過耽誤娶媳婦一說占不住腳,說不準二十一歲娶媳婦比十六歲娶媳婦對國家更有利。」
洪承疇見倪元璐幫張祥安說話,不高興地問:「倪大人,吃道『早栽稻秧早打穀,早生兒子早享福。』你說二十一歲娶媳婦比十六歲娶媳婦對國家有利,這是怎麼一說?」
倪元璐說:「洪大人有所不知,下官偶然在醫學院中聽人這樣說過,說民間很多婦人都是因為難產死的,年齡小生孩子是難產的主要原因。你想一想,男子年齡大些娶的媳婦是不是年齡也要大些?婦人年齡大難產死亡的就少,今後會生出更多的丁口,是不是對國家有利呢?」
洪承疇聽倪元璐這樣說不禁有些語塞,天啟這時候笑道:「你說男子年齡大娶的媳婦年齡也大,婦人到了婚嫁之年不會嫁給別人嗎?當了五年兵回來會不會娶不到媳婦?」
倪元璐說:「皇上,這個不是什麼問題,只要想辦法把媳婦給他們留著就成。不過這事呢還離不開皇上的幫忙,只要皇上一道旨意,服了兵役的人回來都能娶上媳婦。」
天啟遲疑地說:「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要朕下旨延後婚嫁年齡不成?」
倪元璐說:「臣聽聞皇上準備在宮中廣召宮女,允許她們學習各樣手藝並同意每年放一批到年齡的宮女出宮還鄉,並且在各府縣都設立了女官,專門組織婦人在一起學習針工織繡女醫等事。臣的意思是這些每年出宮的宮女可不可以成為各縣的女教諭?讓她們把十三歲到十八歲的婦人都召集到一起讀書識字學習各種技術手藝,到了十八再出來說不准因為條件高還能嫁個好人家。」
天啟點頭說:「依你的意思優先嫁給退役軍人,這樣就解決問題了是不是?」
倪元璐說:「話是這樣說,但不能說培訓出來的婦人必須嫁給軍人,根據各人選擇來嘛。」
聽了倪元璐的話大家都覺得有一定的道理,自古以來女子一般都在十六、七歲就嫁人了,早的有十三、四歲就嫁人的,如李白的《長干行》裡就有『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的敘說。一個女子只要到了二十歲還沒有嫁人,縣官就要派人到她家問她父母是不是準備養老女,老女就要跟男丁一樣納稅,所以女子都嫁得早。假如一個軍人二十多歲退役回家,年齡上適合的女子都嫁人了,剩下的年齡都差太遠,如果所有女子都培訓到十八再嫁人軍人剛好趕得上。
就在大家仔細琢磨倪元璐的話時,張維迎說道:「皇上,開始小兒祥安說到廢除軍戶普徵兵員讓人人服兵役,臣對此有點看法,臣認為廢除軍戶的想法太偏激,應該說成是軍戶民戶可以有條件轉換。一個軍人在服役五年後,可以選擇繼續當兵也可以選擇退役,自願繼續當兵的只要軍隊認可他的能力就可以將其戶口轉為永久軍戶,選擇退役的回歸原來戶口,如此一來就不會有那麼些麻煩。」
張維迎這話猛一看像是在反對張祥安,仔細一想其實是在幫張祥安彌補想得不周全之處,大家不禁感歎道這「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之言真不假。
天啟想了想說:「英國公所言有理,無論是什麼戶,服兵役時可以轉為暫時軍戶,享受軍戶的一切待遇,五年後退役的自動回歸原來戶口,如此一來省去很多麻煩。不過朕的的不時戶口的轉換,而是的人心的安定,英國公和諸位大人要多想想如何安定人心。」
張維迎有些詫異地問:「皇上說安定人心是指什麼?請皇上明示。」
天啟說:「一個人如果懂得少他就會安於現狀,但是假如他學到了一些東西見過一些世面,再要他回到原來的環境中,他肯定不會再安於現狀的,這就成為不穩定因素。你們想一想,一個從小就種田大字不識的農夫,對官吏的命令肯定是除了服從還是服從,只要不絕了他的活路,這樣的人非常好管理不容易出岔子。但是只要這個人在軍隊中學習了很多知識明白了很多道理,加上他還會很多技術甚至有殺人的經歷和膽量,他還會服服貼貼認管認教嗎?」
天啟的話使大家陷入思考中,這聽話的好管理但沒有什麼能力,好不容易經過千辛萬苦培養出能力了他又會不受管教約束,這確實是個兩難的問題。
張維迎想了一會兒點頭說:「皇上所慮極是,但是既然要用人就要讓他有能力,不用他了也不可能把他的能力和記憶抹去以求方便管理,臣想只有繼續用上其能力才能使其不至於成為不穩定因素。」
天啟問:「英國公準備如何繼續使用將來的退役之人?先說好拖是萬萬不行的,找不到好辦法朕情願等一等再說免得引火燒身。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重用,這些人的能力就會使其成為一點就著的乾柴,那是非常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