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思琴說用公司的名義修建並推廣農莊,這話得到天啟的認同.這農民沒有組織也很懶散,挨家挨戶去協商費力費時不說效果還不一定好,正所謂眾口難調。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加上現在住在一起的多為家族,裡甲之人的話有時候還沒有族長的話管用,讓他們通過比較來整體決定怎麼樣做要好得多。再說以公司的名義做事就會考慮成本和效益,避免某位官員一激動只顧博得好名聲不顧經濟效益,那樣一來只會讓人一時感動而無法長久實施。
博學院接到天啟的要求後好多天沒有動靜,直到六月下旬談敬去催問時徐光啟才說有了大致構想♀一陣天啟讓談敬在戶部新掛牌成立的工商局裡註冊了兩個公司,一個是接管原來路商局和錢莊股份的大鐵股份公司,另一個是皇帝私人的小公司公司專用來經營新型農莊和培育新品種糧食作物,公司取名叫住「赤樹」喻意為永不變色不衰老,還註冊了一個品牌叫「上林苑」,今後的出產都要打上「上林苑」的牌子。
眼見過幾天大鐵公司就要開會,天啟決定先去博學院看看,也好有個比較看今後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哪裡。
這天見天氣好,天啟帶人來到博學院♀博學院最開始只佔用了國子監一小半地盤,自從得到天啟的高度支持以來,博學院就越侵越寬,加上博學院裡時常還有高鼻子藍眼睛的外國人出沒,以及他們帶來的希奇古怪的物件和各種聞所未聞的知識,國子監改換門庭的人就越來越多地盤也越來越小,最後只剩下兩個小院了♀還不算什麼,前一陣談敬帶來了消息說只要有項目皇帝每月可以投入三萬兩,國子監原來的人都跑到博學院來了。
徐光啟聽說天啟臨時到來,急忙帶人出來迎接,看到徐光啟憔悴的樣子,天啟知道他這一陣肯定很勞累,於是讓他帶路他們的成果,並讓他注意休息。見他旁邊還有幾個外國人在向自己鞠躬行禮,天啟本想說上兩句洋文,但搜腸刮肚想了半天也只記得什麼「好阿油」,「古得拜」幾句,最後只好放棄了微笑著向他們點頭示意作罷。
在博學院議事堂裡,天啟讓大家都坐著說話,看了看在座的人,居然看到了好久不見的孫元化,立即問道:「好久沒見到孫大人了,前一陣聽軍務院說孫大人正跟倪元璐倪大人在研究大炮,有沒有什麼進展?」
孫元化說:「回皇上話,臣等現在正在試驗不同的鑄炮材料、火藥份量的比例,還有炮身的長短大小等設計,這其中得到了幾位外國友人的支持和幫助≤的來說各項事務都有進展,但要得到大的提升還有一個過程。」
天啟點頭說:「任何事物都有個從無到有再從粗到精的過程,把基礎打紮實些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些外國人的話要記錄下來,尤其是涉及到的一些他們國家有而大明沒有的工具,一定要搞清楚原理做出來,有疑問隨時上奏。」
見孫元化答應了天啟轉對徐光啟說:「聽說博學院對新型農莊的規劃一事已經有了大致構想,朕今天剛好得空來看看,徐大人說說吧。」
徐光啟點了下頭,回頭讓人把桌子中間的布揭開,露出一張圖來§光啟指著圖說:「皇上請看,這是臣等這一陣仔細商議後繪製的地形圖,是遵照皇上說的要考慮農戶的房屋、糧食晾曬、土地灌溉、牲畜飼養等要求規劃的。」
天啟看了看桌子上的圖,上面標有房屋、田畝、溝渠、道路、池塘等字樣,於是問道:「你們繪製這個地圖是憑空想像還是以某處實地為原型?」
徐光啟說:「臣等為了穩妥起見,拜訪過有經驗的老農,也聽取過周邊農戶的意見,認為主要應該因地取勢以水為主進行規劃。以水渠為主幹平整田地,可以方便取水蓄水避免缺水,沒有缺水的困擾農戶們就沒有饑饉之憂了。有了固定的田畝就可以就近修建房屋,有了房屋土地生活就能夠漸漸過得富足平安,接下來就可以娶妻生子開枝散葉。民富則國強,百姓富足且代代傳承,則我大明江山也可以萬世無憂。」
天啟點頭問:「聽說農戶間乃至村落間經常為了爭水械鬥,死傷之外還引發鄰里不和鄉里成仇,徐大人有沒有考慮過這些事?」
徐光啟說:「皇上所言極是,臣等在派人去附近尋訪農戶時,聽說就上月順義縣境內還因為爭水發生過數十人的械鬥,死數人傷十數人。臣等在作規劃時專門有這方面的考慮♀農戶爭水是因為各想多佔,這分東西是分不均的,就算分均了也會被人說成不均,所以要分得公平很不容易。」
天啟笑著問:「那徐大人可有均分的法子?」
徐光啟搖了搖頭說:「這水是個怪東西,平時大家不缺水時都可以眼睜睜得看著它流走,雨季時怕淹了房屋土地還惟恐其太多。但是當需要水的時候又惟恐其太少,就算自己村引過來的水足夠了都還的不夠,那時候分水是分不均的,所以臣認為不能臨時分水而應該先分好。」
聽徐光啟說要先分好,天啟想了想說:「朕記得徐大人以前呈的報告中說了池塘蓄水的很多好處,徐大人說提前分水的意思是不是各村都建足夠多的池塘?到時候只要池塘有水大家的心就不慌?」
徐光啟點頭道:「聖明不過皇上,不過光是建池塘還不夠,還應該把水渠公有,不允許任何村子私下從水渠引水,這樣一來就把互相爭水變成調配用水。長此下去鄰里之間、村與村之間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矛盾,還能夠保證水患來時不容易受災。」
天啟想了想說:「水渠公有跟水患治理有什麼關係?難道龍王知道水渠屬於官府管轄就會顧忌著不亂來?」
徐光啟苦笑了聲說:「皇上誤會了,別說一般官府龍王不會害怕,就算是王府的地乃至皇莊的地該被水沖也會被水沖的。臣之所以說水渠公有可以減少水災,是因為聽教友鄧玉函說他親眼見到有眾多的農戶在缺水時掘土鑿堤引河底的水灌田,用完水後只匆忙填塞形成隱患,當地官府也無從管起,一旦來年大水襲來毀家滅門都不罕見。」
天啟聽了徐光啟的話驚奇地問:「誰是鄧玉函?好秀氣的名字,是漂亮的女子嗎?」
徐光啟還沒回答就見他旁邊一個年約五旬的外國大鬍子站起來生硬地說:「尊敬的皇帝陛下,在下就是鄧玉函,不是什麼美女只是個老男人。」
天啟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說:「幸會,請坐。」
待鄧玉函鞠了一躬坐下後,天啟問:「鄧先生是哪年來到我大明的?現在在研究什麼?」
鄧玉函說:「我是康斯坦茨人,畢業於帕多瓦大學,我於一六一九年也就是萬曆四十七年來到大明,現在接受老朋友徐光啟大人的邀請來博學院研究曆法。」
天啟點頭說:「原來是徐大人有魅力,把外國人團結在博學院做事,好好幹朕不會虧待你們的。不過你說你是名牌大學畢業,那你會些什麼?」
鄧玉函說:「徐大人的魅力是一個方面,主要是他說皇帝陛下允許我們傳教,所以我們很多人都來到了這裡,要讓大明的臣民都感受到主的關愛。我學過天文學、醫學、力學、哲學、數學等多種學科,還略懂德語、英語、法語、希伯來語等多種語言,還帶來了能觀看星空的望遠鏡,如果皇帝陛下喜歡我可以把它獻給尊敬的皇帝陛下。」
聽了鄧玉函的話天啟不禁心生感慨,這人太生猛了,懂這麼多知識不說還通那麼多語言,只可惜是個神棍。於是問他:「徐大人說朕允許你們傳教,有沒有說傳教時必須把你們的那個主放在朕的下面?在你們國家也許是教皇比國王大,但是在大明任何神祇都不得脫離皇權的掌控。」
鄧玉函聳了聳肩說:「皇帝陛下這樣說是因為你還沒有感受到主的存在,主是全知全能且無所不在的,他能給大明的百姓帶來福音。當然,如果皇帝陛下感到主的存在是對皇權的威脅,我們在傳教時可以將皇帝陛下與主並列,告訴教友在聆聽主的教誨時也要無限忠誠於皇帝陛下,不知道這樣行不行?」
天啟想了想說:「本來朕準備封你的那個主一個王爺什麼的爵位好接受朕的管束,既然你要讓他跟朕一般大朕就不封了,看在朕的年號只有六年而他的年號有一千六百多年的份上,就勉為其難同意他跟朕一般大吧。不過你們傳教活動必須要錦衣衛跟隨,不是朕現在信不過你們而是怕有人利用傳教活動造反作亂。你們那個主的事先不說,先說說怎麼防止缺水和水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