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天啟風雲

龍騰世紀 045 信王拜師 文 / 孤舟六百

    等天啟來時所有人都把字簽了,看來每個人都是明白人,二十年後是哪些孫子站在朝堂上實在是無關緊要的事,能拿回自己的銀子還有來年看得見的實惠才是最重要的。天啟叫談敬把大家的簽名文書收好然後坐下輕咳了一聲說:

    「既然大家意見一致,我們就順便說另一件事,就是給信王請講官的事。信王是朕的兄弟年齡雖小但勇於任事,只是見識經驗稍顯不足需要邊理政邊學習,大家推薦兩個年輕點的人吧,年齡相差太大不好溝通。這是政務院議事不是上朝,大家都坐下慢慢說。」

    皇帝關心自己兄弟的學習是好事,一個人學習學習雖然不一定能提高多少能力但至少能通點道理,通道理的人才有可能聽得進良言,大家也不願意一個聽不進意見只知道蠻幹的人坐在頭上。待大家都團團坐下後禮部尚書薛三省問道:「不知皇上對請講官有什麼樣的要求?」

    要人提要求至少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候選人多二是大家沒有敷衍的意思,天啟想了想說:「信王要勤於政務但又不能太勞累要學會勞逸結合;要嚴明制度但又不能太死板要學會通達;對人要仁慈寬厚但又需要些雷霆手段;遇事不能放棄但又要學會取捨。所以這個講官要有氣度、心地寬、學問好、明事理、諳刑賞、擅機斷、知權變。」

    這個要求好像有點高,就好比要找個既博大又精深既膽大又心細只在理論上存在的人,禮部尚書薛三省想了想說:「啟稟皇上,這樣的人大明目前還不存在。」

    天啟聽薛三省的話後知道他嫌自己的要求太高,就笑著說:「朕的意思是多找幾個人,每個人佔其中一點就可以了,不是叫大家去找個很全面的人。」

    聽天啟一解釋大家也明白了,原來不是要找個諸葛亮那樣的全才,這就好辦了。大家互相商議了一下推薦了八個符合某一個或某兩個條件的人,天啟經過仔細篩選選出三個人:翰林院修撰、前科狀元文震孟,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御史黃尊素,萬曆三十八年進士、翰林院侍讀錢謙益,選定後讓談敬派人去宣三人前來。

    不一會兒三人就來到了政務院,本來是三品官參加的會議突然讓自己三個六品參加,再加上看到皇帝和大臣們都是和顏悅色的模樣,三人當場明白這是好事不是壞事,都挺了挺胸膛準備好好把握住人品爆發後獲得的機遇。天啟對三人說道:「信王是朕的兄弟,朕對他寄予厚望,從今天起你們就是他的師傅,每日上一個時辰的課。今後政務院的事朕會漸漸少管,你們三位要盡心盡力輔導信王,讓他能勝任政務院的事務。」

    文震孟、黃尊素和錢謙益一起躬身道:「臣等遵旨。」

    三人都知道皇帝對自己的兄弟非常好,派自己三人給信王當師傅那是看上了自己身上某處閃光點,只要自己能將這閃光點發揚光大,錦繡前程就算是從腳下鋪開了,想到這點三人的呼吸都有點粗了。

    天啟轉頭對信王說:「信王,這三人是為兄針對你的不足之處選的師傅,負責每日講課,你要好好向他們學習。先給幾位師傅賜座,信王現在去拜見師傅。」

    信王答應了後起身向三人躬身行禮道:「拜見三位師傅。」

    文震孟、黃尊素和錢謙益微微側身只受半禮,嘴裡說:「臣等不敢。」然後伸手請信王坐下後三人才挨著坐下。

    學生尊敬師傅給師傅行禮是禮數使然,但如果臣子大模大樣受全禮那就有點無禮了,看來三人還不錯,天啟點了點頭說:「為政者首先要有仁愛之心,用仁愛之心去安撫治下之人大家才會忠誠,如果為政者對治下之人如役犬馬,國人輕則會去野歸隱重則會判國投敵。文震孟是前科狀元,文章中對仁者愛人的論述有獨到之處,信王多向他學習如何行仁政。」

    見沒有人發表反對意見天啟繼續說道:「在坐者都是儒家門徒,儒家除了講仁還要講禮。禮的作用就是讓人不要太過於親近,要有尊卑秩序才能進退有序,不符合禮的勿視、勿動、勿言。黃尊素身為御史學問也不差,信王要向他學習如何明辨對錯。」

    仁與禮的思想貫穿了整個儒家學說,聽天啟這樣說大家不由得點了點頭深以為然。天啟又繼續說道:「多學儒家之術久了會讓人自然而然存有浩然正氣,但如不知變通一味直行就會被人譏諷為酸儒腐儒。錢謙益能詩會文,文中時現真性真情,信王不時向他學習一下率性而為也是好事。」

    信王說:「皇兄對臣弟如此關愛,臣弟實在不知如何回報。」

    天啟說:「無須談什麼關愛回報,只須用心做事就好。現在你就搬到慈慶宮去住,那裡離文華殿近方便些,也方便幾位師傅教你,等信王府建好後你再搬出去。」

    信王答應後天啟對群臣說:「難得大家都在,有什麼事就說出來議一議,以後事關政務的會議都由信王在政務院召開,錯非大事急事朕也不會再管。」

    見天啟的意思要放手不管了,吏部尚書**星急忙上前說道:「皇上曾說過明年起要開始對上任官員進行經濟審察,現在已經是十一月底,那麼請問皇上吏部現在對官員的任命過程跟以往的任命過程應該有些什麼不同?」

    一件事要執行首先是要給大家吹吹風,沒人反對之後就該緊鑼密鼓準備,這都只有一個月就要執行了但現在還不見動靜,大家心裡也有點吃不準皇帝的意思,甚至有人在想皇帝是不是把這事忘了?

    天啟說:「經濟審察由吏部、都察院和內衛配合執行,吏部任命前先行文通知,都察院和內衛經濟審察完後要簽字認可,見了都察院和內衛的意見後吏部再正式任命。」

    **星問:「看來馬上就得動,那麼請問皇上從何時開始?何地開始?又從何人開始?」

    聽**星這麼一問,所有大臣的心都提起來了,雖然說早就知道有這一天也做了些準備,但當這一天真正來臨時那些準備好像又都沒什麼用,尤其是家裡錢多的人還有就是家裡的錢來路不明的人,一個個心裡都是忐忑不安。

    天啟看了看大家,慢慢說道:「經濟審察從現在從京裡開始,至於說從何人開始朕認為應該從都察院開始,因為是由他們去審查別人正人要先正己,左都御史高攀龍和楊漣,你們有沒有意見?」

    高攀龍和楊漣說:「臣等沒有意見。」

    天啟說:「好,你們是審查官員的人就像是一把尺子,朕說過正人要先正己,下去後就讓都察院裡的所有御史和六科言官自己寫申請,寫完申請後由內衛預約時間進行審查,不願意寫申請的全部回家,朕不想拿著一把歪尺子用。」

    天啟話剛說完,葉向高、韓爌、朱延禧三個協理大臣就上前說他們應該做表率,他們要在都察院的後面接受審查。經過清查田產和存糧事件後,葉向高、韓爌、朱延禧等三人都知道皇帝對待手下臣子雖然不是很強硬,但一旦決定要做某件事那是非常的堅決,與其輪到自己時被動還不如主動要求還能博取個好名聲。見三位政務院大臣帶頭申請支持自己天啟很滿意,其他人雖有想法也只好藏在心裡表示沒有問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