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起元說:「不是說十五年嗎?萬一明軍三到五年就收復全遼呢?我們所有人都對皇上、對大明的軍隊有信心。」
天啟想了想說:「二十年,六百萬換遼東遼西二十年的賦稅,如果不願意就每年給朕六十萬的利錢,本錢有了再還。如果願意換也學朕一樣寫張條,現場所有人都簽字,並寫上不得反悔。」
李起元說:「這個臣作不了主,需要跟朝中其他官員商議。」
天啟說:「那明天就讓信王主持,三品以上官員都去政務院商議,朕晚些時候去聽結果,現在大家就散了吧。」
本來算準沒人反對得了,趁機提拔幾個用起來順手的人到關鍵位置上等待機會,誰知道被人順帶著把家底掏空了還要被人賴帳,天啟的心情確實很不爽。一個男人如果是單身,遇到心情不好會去找人聊天,如果有老婆恰好老婆很會開解自己的話,這個男人會去找老婆傾訴。天啟恰好有個很溫柔很賢惠的老婆,於是他來到坤寧宮找皇后。
一進殿門,只見兩個宮女迎了上來,蹲下身說:「奴婢見過皇上。」
天啟說:「起來吧,皇后在哪裡?」
其中一個宮女說:「皇后吃過早飯就去見老太后去了,飯前鄭老貴妃又派人請皇后,皇上稍坐奴婢去請皇后回來。」
天啟點了點頭轉頭對談敬說:「叫人把午飯叫到坤寧宮來。」
見談敬和宮女走了,天啟閒來無事就仔細打量著另一個宮女,只見她長著一張略圓的瓜子臉,大眼睛,挺鼻樑翹著嘴角微微帶有笑意,心裡不由得一動。
天啟叫她走近來輕輕問道:「昨晚倒酒的是你們兩個吧?你叫什麼名字?」
宮女說:「奴婢叫三浪。」
「三浪?」天啟笑道:「這名字特別。」
叫三浪的宮女說:「奴婢的爹喜歡兒子,誰知生了三個都是女兒,從小就把奴婢打扮成男孩樣取名叫三郎。」
天啟問:「那最後怎麼成了三浪的?」
三浪說:「後來奴婢的爹有了兒子就嫌女孩兒叫三郎不好聽改喊三浪了。」
天啟心道:「還不如叫三郎。」嘴裡問道:「你多大了?多久進宮的?以前怎麼沒見過你?」
三浪說:「奴婢今年十六進宮五年了,進宮後就跟春英一起一直在侍候老太后,前幾天皇后見了奴婢兩人就跟老太后要到坤寧宮,聽說是準備給皇上侍寢老太后也很高興。」
天啟問:「春英?就是剛剛出去那個吧?你們知道什麼叫侍寢不?」
三浪說:「知道,聽皇后說侍寢就是給皇上捂腳。」
天啟一聽呵呵笑了。
這時候皇后帶著四個宮女回來了,天啟請皇后坐下歇息,問道:「老太后找你說什麼?」
皇后說:「老太后說信王的王妃她要親自過目。」
天啟呵呵一笑問道:「這個沒問題,那鄭老貴妃有什麼事呢?」
皇后說:「鄭老貴妃說福王回信同意他名下受災的佃戶可以暫時把稅欠著,但三年之內得還。至於萬曆帝賜給他的二百萬畝他說他不能退,如果皇上允許他到北京建府他可以把其他地方的十幾萬畝交出來。」
天啟說:「說了半天就退個零頭,真是個守財不要命的東西!朕想要不是鄭老太太想見兒子孫子那十幾萬畝他也捨不得退出來,就算退出來的肯定也是些鳥不拉屎的地方。」
皇后問:「那怎麼給鄭老貴妃說?好歹福王也是皇上的叔叔。」
天啟說:「還能怎麼樣?先同意等他來了再慢慢磨,蚊子腿也是肉,再說十幾萬畝的蚊子腿還是有點大。不過你跟鄭老太太說清楚,既然他的田不全交那建府費用就得自己掏,也不像惠王瑞王他們那樣有俸祿,到了北京他母子也不是想見就能見的,要按皇家的制度來。」
第二天上午,天啟讓太監傳話說讓大臣們都去政務院先商議好,生意到底做不做得成自己晚點過去聽結果,左右無事就盤點他自己這麼半年的成果:回去的事情太渺茫,先決條件是找到那個「他」,人海茫茫也不知是男是女還是動植物,只有先放一邊不管。可喜的是身體在早運動晚靜思動靜相宜之下有了很大的進步,雖說跟少林武當等高手相比還有很大的距離,但自信去欺負兩三個老大娘和小朋友還是沒問題的,真能修煉到單手能掐死三個女真勇士,那玩玩御駕親征也不是不可以,但現在還是藏拙比較明智。軍務方面防守應該可以放心但進攻手段卻只有幾樣接近於空白,還得通過實戰才能說填補了空白,因為只防守是把女真人防守不乾淨的。政務方面千頭萬緒但歸根到底還是一個「錢」字,賺錢不但需要時間久還累人,直接向田里刨食的農民加稅倒是簡單,但現在天災**連年不絕,很多農民大哥一個個餓得眼冒綠光,再去加稅很可能迫使他們眼中的綠光變成凶光,到時候得不償失。思來想去只有找幾個人嫌狗不理的貪官污吏拉出來示眾,順便抄他們的家來潤一潤自己那乾癟的腰包,因為站在道德制高點上也不怕有人炸刺。但常言道「泡土不可深挖」,萬事都是可一可二不可再三,第一次出手抄了客氏和魏忠賢但錢被借走還賴了帳,第二次出手抄了十家大戶但又被戶部截了胡,忙碌了半年只剩下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怎一個「慘」字了得?現在放眼天下也找不到幾條浮在面上的大魚,魏忠賢忠是忠但好像也是黔驢技窮了,連來幾份密報都沒有多大價值,看來還得找個渠道挖潛力。魏忠賢的情報裡提到有衛所私占民田,但現在遼東在打仗內地的衛所就成了不能碰的膿皰瘡,還得暫時忍兩年再收拾這些龜兒子。反反覆覆想了好一陣,直到談敬說政務院派人來請才停止了漫無頭緒的胡思亂想,先走一步看一步吧。
就在天啟坐在乾清宮裡神遊物外時,政務院裡大臣們的意見已經取得了高度的一致。當信王召集好眾人讓大家說事時,戶部尚書李起元首先說道:「戶部一共借了皇上六百萬兩,皇上對百姓仁愛嚴禁增加賦稅,而明年北方受災南方還要安置移民,所以這錢一時半會兒還不上。皇上與下官商議用遼東遼西二十年的賦稅來換這六百萬兩,下官沒有意見不知各位大人的意思如何?」
禮部一個侍郎說:「李大人,皇上說沒說如果有人不同意怎麼辦?」
李起元說:「每年給他一分利就是六十萬兩,本錢有了再說。」
群臣一聽每年要給六十萬都覺得太多,這時李起元又說道:「下官也算了一下,上次抄完十家大戶共有一千一百萬兩,除去明年移民費用還有給信王修王府、前方軍費、朝臣借款等還剩三百五十萬兩。如果大家都暫時不急著拿回借給朝廷的錢,明年移民時緊一點,信王府再稍微修小點應該就夠了。」
這時,剛好回京述職的一個巡撫說道:「其他的都好說,移民的錢不好省,尤其是山區的人,一會兒老人說走不動了要車推,一會兒小孩說走不動要人背,雇的人也辛苦要錢也高。而且今年的移民好多還自己背的有糧,明年的人估計都只帶了幾張嘴上路,省了錢要移三成的人不可能。」
巡撫的話剛說完,旁邊一個侍郎說:「巡撫大人的話下官不愛聽,什麼叫其他的都好說?誰家的銀子都不是飛來的,借錢時說年底還怎麼現在又不還了?」
李起元說:「本官就一句話,同意跟皇上換的就來簽上自己的名字,不同意的去找銀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