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院協理大臣朱延禧說道:「皇上,臣問個題外話,臣近期多次聽聞皇上說要埋人,皇上為什麼喜歡說埋人呢?」
天啟看了朱延禧一眼說:「朱大人有所不知,朕不但喜歡說還真埋過很多人,客氏謀逆朕把她家三個人全埋了,不聽話膽敢勾結外臣洩露朕的秘密的內衛朕也埋了不少,就在昨晚楊公春查到洩露並造成這次謠言的幾個內衛,朕叫人連夜埋了。至於說為什麼要埋,因為朕覺得砍頭等手段太血腥,大人看了血腥的場面都會做惡夢,萬一讓小孩子看到了會影響他的身心健康不利於他茁壯成長。埋人簡單方便,一壺酒讓他醉過去然後一埋,也沒有什麼痛苦就過去了。」
朱延禧聽了默然退後,這時天啟又說:「本來還有點細節待推敲,就是如何能及時清理官員手中的非法收入,錢少了他可能會老老實實交代,但積累的錢太多的話難免會出現鋌而走險企圖矇混過關之人。朝中官員多是苦讀聖賢書胸壞凌雲志的國家棟樑,一批又一批地殺掉太可惜,朕記得太祖朝時曾經有一批同時上任的人是同時被處決還是只留了一個朕記不清了,反正是接近全軍覆沒,這難道不讓人心痛嗎?諸位大臣可有良策?」
葉向高說道:「皇上愛護臣下是我等的福氣,有那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找死也是活該,臣覺得等國家內憂外患平定後可以在各地增加內衛,每年或每半年進行一次經濟審查,應該能及時防止誰去蒙騙皇上。」
天啟笑道:「葉大人不反對對官員進行經濟審查了?」
葉向高說:「聽了皇上和楊御史的話臣明白了皇上的意思,臣沒有異議。」
見天啟看向他們,朱延禧、**星等人也說:「臣等也無異議。」
政務院協理大臣韓爌上前說:「臣擁護皇上對官員進行經濟審查的決定,但皇上是否真如傳言說的那樣要收回所有土地建皇莊?」
天啟說:「收回所有土地建皇莊是不可能的,朕只不過是想讓那些佔有大量土地的人明白,朕代表整個大明擁有大明所有土地的所有權,而佔有土地的人只有土地的使用權。因此,不管你用什麼手段佔據了多少土地,一是你得上稅二是你種什麼作什麼用你得聽朝廷的安排。」
韓爌說:「皇上,君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是太祖開國以來就一直遵從的治國原則,士紳不納糧的規矩幾百年都是如此,皇上怎麼能想改就改呢?別人買到土地願意種什麼根據各自的需要,強行規定怎麼服人?」
天啟說:「韓大人也知道這是太祖的話,不過韓大人也應該明白太祖已經不在了。朕說這話並沒有不尊太祖的意思,只是說現在的狀況跟太祖在時的狀況不一樣了,照搬老規矩辦事是要出大問題的。太祖在時豪強官宦兼併土地的事有多少?現在又有多少?你韓大人家裡就兼併了不少土地吧?先不說在兼併過程中有沒有強買強賣的事,只說你那麼多的土地不納糧你吃得了嗎?天下的土地有定數所產的糧食也有定數,你名下的土地越來越多所得糧食越來越多,你多了別人就少那別人吃什麼?至於說你想種什麼就種什麼,朕知道你們打的什麼主意,你們是估算著糧夠吃了就種其他如桑麻藥材等賺錢多的東西好換銀子吧?你在政務院這麼多天,難道就不知道全國很多地方受了災嗎?現在國家最需要什麼?不是銀子而是糧食,你能看著別人挨餓自己安心賺錢?朕的意思就是該種糧食的地絕不允許種其他東西。」
韓爌說:「皇上,臣也知道國家困難,但祖制不可妄動,妄動祖制天下的人心就會浮動,人心不安是亂之根源啊。」
天啟說:「唐朝武則天說過老百姓有飯吃就不會造反的話,朕深以為然。前一陣聽到奏報有很多地方天災橫行致使哀鴻遍野,人相食的事時有發生,縣令也被饑民殺了好幾個,這說明老百姓已經到了造反的邊緣,如果饑民變成反民衝進你韓大人家裡你抱著祖制就會倖免?韓大人你就不怕?朕正是為了避免天下大亂,這不是抱著祖制就能做到的。」
韓爌說:「皇上所言只是個別現象,暴民作亂只是一時派兵平定即可,妄變祖制卻是禍害無窮啊。」
天啟想了想說:「既然韓大人說祖制不可變,可以,那就依照太祖時的規定來吧,政務院明天就查一下,洪武朝時王公大臣名下最多有多少土地,按這個標準依官職推算定下一個新標準,不管何人超過標準的土地全部沒收,大家有意見沒有?」
韓爌急忙說:「皇上,這土地都是用錢買的,憑空沒收如何使得?」
天啟說:「這也使不得那也使不得,好吧朕再讓一步,各地土地大戶都據實上報家中田產和人口,所需口糧的土地不納糧,多餘的地朕不沒收但得納糧,這是最後讓步,否則的話朕就讓受了災的災民到你家去,你要麼給他飯吃要麼把他們全宰了。」
葉向高這時說話了,他說:「臣同意皇上此舉,說實話臣家裡也略有薄產如要臣納糧臣心中也略有不甘,但臣知道民不安則天下亂的道理,國家正值多事之時,臣同意皇上所說口糧田之外的田畝納糧和栽種何物聽從朝廷安排的想法。」
天啟讚道:「不愧是多年首輔,這樣,朕知道事情不能硬碰硬的來,應該給大家一個慢慢接受的過程,大家納的糧數戶部記下,待國家財政寬裕了當一一歸還,吃不完的糧國家統一購買歸倉,以後納糧和賣糧大戶在開礦、建作坊等事上可以獲得優先權並減免稅。」
天啟話一說完大家都高興了起來,紛紛表示同意,天啟說:「信王,今天說的三件事你們政務院要仔細商議細節,並且要多徵詢各部大小官員的意見,待時機成熟就發佈執行。」
信王說:「臣弟遵旨,不過具體細節上的東西臣弟也不甚明瞭,能不能讓楊、左兩位御史他們來政務院協助一下?」
天啟說:「可以,明天起楊漣你們去兩個幫助信王,其他人繼續培訓從翰林院和國子監來的那些人,爭取讓他們早日上手做事。」
楊漣說:「臣等遵旨。」
散朝後天啟吃過午飯信步來到坤寧宮找皇后說話,爭論了一上午確實也有點累了,進了坤寧宮大門剛走了沒多遠就見張皇后迎了出來,天啟說:「皇后今天可好?」
張皇后說:「臣妾很好,皇上上朝辛苦了。」
天啟說:「談不上有多辛苦,皇后在忙什麼呢?」
張皇后說:「臣妾正在看名冊,就是皇上上次交代的允許二十二歲以上宮女離宮的事。」
天啟一拍腦袋說:「朕都險些忘了,有多少人要出宮啊?」
張皇后說:「本來有兩千六百餘人可以出宮,不過願意走的只有兩百人。」
天啟說:「其他人為什麼不想出去,不想嫁人生子過正常生活嗎?」
張皇后說:「有的是年老不想嫁人,有的是父母亡故家中沒人,更多的是覺得外面不好過不願意去的。」
天啟說:「是啊,外面到處鬧饑荒,都不好過啊。」
正在這時,談敬匆忙進來稟報道:「啟稟皇上,軍務院有緊急軍情,孫大人讓人請皇上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