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回老家,明天不一定有條件更新。)
「西萊姆,我覺得我們海軍也應該加入進去,爭取海軍應有的權利和地位……」
威廉港,海軍總參謀長雷德爾絮絮叨叨的勸說王海蒂。
7月末,德國政局的走向愈發詭異。
以攝政王馬克斯、首相黑德林和陸軍總參謀長興登堡元帥不放過任何詆毀國會選舉的機會,全力攻訐魯登道夫。被人當槍使的社會民主黨收不回此前對魯登道夫不吝讚美之詞,但還是有氣急敗壞的意思。魯登道夫則是穩坐釣魚台,他的祖國黨近期發展勢頭兇猛,撇開社會民主黨實力最雄厚但卻沒有選舉權的北方地區,祖國黨黨魁、陸軍第一人魯登道夫最得力的下屬威廉-格勒內爾已經無限接近看守政府首相的寶座。
在這場殘酷的政治較量中,對帝國舉足輕重的海軍因為其海軍領袖王海蒂的約束,從頭至尾一言不發。
奧克尼群島海戰結束後,王海蒂並沒有刻意去關注柏林的紛紛擾擾,而是安靜地呆在威廉港,策劃新的海上戰事。王海蒂很清楚海軍並沒有參與角力的資格,海軍實際上並不缺乏支持者,但是它的支持者的力量太過分散而且多分佈於政治金字塔的中下層,注定了海軍沒有太多的資源投入其中,而且王海蒂並不認為海軍有必要參與這場莫名其妙的權力鬥爭。
如果陸軍是這危險的權力遊戲的贏家,陸軍傳統意義上的仇敵——帝國海軍未必會因此失去什麼。戰爭的第三個年頭,誰也不會認為疲倦至極的陸軍還有能力徹底蕩滌法國反攻英國本土,只有戰力相對完整的海軍才是帝國獲勝唯一行之有效的手段,更何況剛上台的陸軍還需要海軍的支持以應付保守派的反撲。
如果保守派是這危險的權力遊戲的贏家,海軍恐怕會獲得更多。缺乏軍隊支持的保守派上台後沒有理由相信桀驁不馴的陸軍,習慣於守護自己一畝三分地、對政治漠不關心的海軍比東線陸軍更加值得信賴。
也就是說無論柏林的王旗如何風雲變幻,海軍都不會是最後的輸家。這不僅是王海蒂對於自己戰略眼光的自信,也是對海軍三年浴血奮戰的自信。
「雷德爾,擊沉英倫三島比什麼政治交換都要來得實惠。再說我們在國會還有提爾皮茨將軍和沃爾夫岡-卡普先生呢……」西萊姆抓著厚厚一疊資料,氣呼呼地在並不寬敞的基地司令部海圖室走來走去,褲兜裡的兩小瓶朗姆酒不時發出碰撞聲,時刻刺激著海圖室裡授命監督王海蒂不准喝酒的參謀官們脆弱的神經。「還有,東線的霍夫曼將軍為什麼還沒有過來。我這裡有個大計劃。非他不可!」
雷德爾忍不住對嗜酒如命的老朋友翻了翻白眼,直到一身陸軍戎裝的霍夫曼將軍推門進來。
「西萊姆,我這裡也有一個大計劃,非你不可!」
****
「我們遭遇了德國人的新式戰列巡洋艦。它們穿過煙霧,以超過26節的高速衝向我們,並且在17000碼的距離上向我們開火……一發炮彈擊中了a炮塔的正面,並穿了進去,我再也沒有見到一個人活著從炮塔裡出來。」
——摘自原伊麗莎白女王號前瞭望員埃塞克-羅斯維爾回憶錄《桅盤裡的視線》
奧克尼群島海戰結束後。被打斷了脊樑的皇家海軍陣容不整軍心渙散,不得不採取全面收縮戰略。
英國人先是將他們部署在法國北部,目前主要職能是維繫法國政府權威和彈壓兵變的精銳陸軍調回英倫三島,用於扼守不列顛島東部海岸線和鎮壓愛爾蘭獨立運動,隨後將大艦隊僅存的十來艘主力艦部署在英倫三島北大西洋一側,將門戶洞開的東海岸防務交給袖珍陸軍——灰頭土臉奄奄一息的大英帝國已經不在乎德國人複製多格爾沙洲海戰以及樸茨茅斯海戰強襲不列顛本土行動,他們更關心如何使用虛弱的大艦隊去守護日不落帝國漫長的海上運輸線。最後,為了困住正處於巔峰狀態的大洋艦隊,英國人不顧荷蘭、俄國以及北歐各國的反對。直接用水雷、潛艇封鎖奧克尼群島與設得蘭群島之間的國際水道。
然而水雷和潛艇並不足以牽羈絆德國海軍進出北大西洋的步伐,七月末,正當德國人因為即將到來的國會選舉而陷入一種難以言狀的間歇性焦慮和狂躁的時候,從東線陸軍抽調的半個精銳陸軍師和海軍剛剛完成訓練的一個海軍陸戰隊總計一萬六千多名官兵在帝國海軍總計八艘戰列艦、七艘戰列巡洋艦、十二艘輕巡洋艦以及二十四艘驅逐艦的掩護下,浩浩蕩蕩地殺向設德蘭群島。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英國人將設德蘭群島南側的奧克尼群島設為大艦隊的主基地並且投入大量精力和時間,奧克尼群島海戰後,戰略收縮的英國人不得不放棄斯卡帕灣,將扼守在這裡的絕大部分軍艦分散至弗斯灣、蘇格蘭北部以及北大西洋沿岸。
失去奧克尼群島重兵的掩護。德國海獅計劃第一步完成得異常順利。幾乎是兵不血刃地驅散設德蘭群島少量英國士兵後,德國人將鐵十字軍旗插在了設德蘭群島主島上。宣佈對設德蘭群島的所有權。
佔領設德蘭群島成為德國戰爭史上了不起的勝利,這不僅是德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登陸戰爭,而且還讓德國獲得一個可以支撐大洋艦隊自由進出北海的戰略支點,讓英國人的遠程封鎖理念徹底破產。到最後,德國通過《阿姆斯特丹條約》成功地將設德蘭群島這塊戰略意義極大的海外飛地攘括進帝國臃腫的版圖,即便英國人在1918年的阿姆斯特丹談判上拋出「設德蘭群島從英聯邦治下脫離出去,接受國際托管」方案也沒能收回設德蘭。
佔領設德蘭群島僅僅只是第一步。德國人將設德蘭群島打造成大洋艦隊不沉的海上補給點,先是依托設德蘭群島對英國人在國際航道布下的水雷陣進行不間斷的強襲掃雷,隨後派出包括戰列巡洋艦在內的破交分隊和水下狼群分隊反覆騷擾英國人的外海主航道。
在德國人的努力下,僅僅七月份的第三個星期,英國人就損失了二十餘艘萬噸級遠洋貨輪。
面對囂張至極的德國人,英國海軍部也策劃了幾次圍剿德國戰巡隊的海上行動,奈何不爭氣的皇家海軍將對手拉到北大西洋也還是打不過。
在1917年7月23日一次經典的小規模戰巡對決中,三艘英國魔改女王級戰巡遭遇三艘德國馬肯森級戰巡,一通火星撞地球般的鋼鐵對決後,英國人丟掉了伊麗莎白女王號戰巡,狼狽撤退愛爾蘭海。
8月初,德國海軍已經開始威脅奧克尼群島,試圖叫英國人對荒涼的奧克尼群島巨額投資變得血本無歸。幾乎是同一時間,勉強向歐洲派出第三、第四波援歐陸軍總計十萬人的美國政府扛不住海上運輸的巨大損失,不得不再次中斷被法國人的輸血。
面對不斷抽調陸軍回援本土的英國、悍然停止增援法國的美國、盤踞巴黎,對維繫政權的安危不管不顧的巴黎叛軍,孤立無援的法國人只好拿著東南戰場少量法國游擊隊和民兵不斷擊敗意大利正規軍的戰報聊以自、慰,戰戰兢兢地等待西線德軍的大舉進攻。
法國人從奧克尼群島海戰結束等到六月的尾巴,從七月最初的流火等到八月的暴風驟雨,可實際上,法國人心目中的德國西線大軍正秘密踏上北進的道路。
在魯登道夫的計劃裡,這支陸軍被授予掌握巴黎,剔除某些「威脅」和「篡改」國會選舉的保守勢力,隨後繼續北進,以雷霆手段徹底蕩滌盤踞在德國北部的工人黨叛軍。
「德意志需要勝利,對帝國負有責任的陸軍責無旁貸!任何阻礙陸軍繼續前進的勢力都必須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昏暗的房間裡,剛剛授予陸軍以「抓捕對敵分子和外國間諜勢力」的名義掃蕩全城保守派力量的魯登道夫臉色猙獰。
伴隨著第一聲槍響和柏林市民尖叫聲,威廉-格勒內爾面無人色地闖了進來,顫聲道:
「將軍,選舉結果出來了。獲勝的不是我們祖國黨,而是艾伯特的社會民主黨!」(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