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七十五章風雲起9
作為現在的發達國家之一,甚至是曾經的世界霸主,英國自然不會只有一個所謂的情報部門,雖然說現在曝光的沒有米國那麼誇張,但是英國的情報部門也不少,除了現在的軍情六處之外,還有不少重要的情報組織。
比如說陸軍情報六局,又稱秘密情報局;軍情六局,縮寫為sis,代號為mi6。對外又稱「政府電信局」或「英國外交部常務次官辦事處小說章節。西方情報界把mi6看成是英國情報機關的「開山祖師」,從伊麗莎白的開創初期至今,它和它的前身都是嚴格保密的,1909年,英國情報機關改組後,mi6的稱號一直被沿用下來。
軍情六局是英國的主要間諜情報機關,它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在國內外搜集政治、經濟和軍事情報,從事間諜情報和國外反間諜活動。1940年,丘吉爾出任英國首相,軍情六局局長遵照丘吉爾的指令,首先集中精力通過無線電監聽截取情報。他調進一批破譯專家,成立破譯小組,掌握了德國的高級密碼機,竊取了大量軍事機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秘密情報局加強了與米國中央情報局的聯繫。
秘密情報局受外交部監督,直屬首相領導,它的總部設在倫敦威斯敏斯特橋南邊一幢20層樓內。最近搬到沃克斯霍爾的一幢俯瞰泰晤士河的造價2億多英鎊的新總部裡。總部下設7個地區處、4個局和1個室。
7個地區處是:非洲處、中東處、遠東處、蘇聯東歐處、歐洲處、美洲處、本土處。
4個局是:人事與行政管理局、情報製作與需求局、反間諜與安全局、特別供給局。
冷戰結束後,秘密情報局專門成立了由蘇聯問題專家組成的特別情報辦公室。該辦公室負責監視有關前蘇聯核武器、獨聯體軍事動態等。
秘密情報局是英國唯一使用非法手段在國外搜集秘密情報的單位。它的工作人員大批派出國外進行情報活動,通常以擔任英國駐外使館的秘書、隨員或低級新聞官等職務作為身份掩護。它的情報員大多數是外國人,他們都直接或間接地接受秘密情報局的指揮。即設在英國使館裡的情報站的指揮。情報員搞到情報後,首先直接或間接地送到負責招募他的當地情報站,然後由偽裝成外交官的秘密情報局官員對其價值和可靠性進行初步估價。如果某份情報被認為是有價值的,就給它附上適當評語,送往倫敦總部。
倫敦情報站負責招募特工,並對外國駐英外交官員進行監視,瞭解他們的習慣、興趣和愛好。為了搜集情報。特別是有價值的情報,秘密情報局的特工人員採取任何行動,甚至暗殺。都是被允許的。
秘密情報局的經費和人員編制從來都是秘而不宣的。1993年12月,英國廣播公司製作一個專題節目披露說,秘密情報局有特工1500名和2000名後勤人員,每年經費為1.5億英鎊。活動範圍遍及全球。
還有比較重要的軍情參謀部。軍事情報參謀部是英國的軍事情報機關。縮寫為mis。隸屬於總參謀部。這個部專門從事高級政治和軍事間諜工作,統管全軍的諜報、技偵、派遣和情報整理等方面的工作。
英國.軍事諜報機關成立較早,其中陸軍情報處成立於1871年,海軍情報處成立於18.9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立了空軍情報處,它們負責以各自軍種為主的諜報工作。海軍情報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立的「40號房間」及其卓有成效的破譯德國密碼的工作為英國現代情報工作創造了輝煌。1946年成立了聯合情報局(縮寫為jib),其職能是協調三軍情報工作。1964年英國國防部改組,聯合情報局併入國防部。成立國防情報參謀部,後改為現名。
軍事情報參謀部的主要任務是綜合、分析和判斷來自各地各軍的零散情報。向內閣提交政策和戰略性情報……該部的各個部門的首腦,多是武裝部隊裡的高級軍官。
再比如英國政府通訊總部是英國秘密通訊電子監聽中心,相當於米國國家.安全局。縮寫為gchq。由於它的總部設在倫敦西面的切爾特南鎮,所以又稱「切爾特南中心」。它的前身是英國「40號房間」。該機構擁有密碼專家、數學家、科學家、語言學家、工作人員等約1.3萬人,其中約一半人在總部,其餘在國內外各地和使領館的監聽站中。其職工總數約為2萬名,另有1.1萬僱傭人員。
政府通訊總部的主要任務是通過電子裝置對其他國家的秘密活動進行遠距離監視、截收、搜集及破譯外國各種密碼、信號,從中獲取情報,並負責為政府編制密碼,保護其通信安全。
政府通訊總部下設4個部:通訊安全部,信號情報計劃部,信號行動聯絡部,行政管理部。另外還在總部內設有「電信維修服務隊」,專門負責測查內閣辦公廳、各情報分站和英駐外使館等機要單位內有無竊聽裝置和進行反竊聽的檢查;並對駐英外國使館、外貿機構、恐怖主義組織、北愛爾蘭共和軍和激進的政黨、團體、個人及有關石油公司、商行等進行監視。
政府通訊總部在世界各地擁有近100個監聽站,監聽的範圍包括大西洋衛星2萬對線路和8個國家的電纜上的5000對線路。監聽手段包括竊聽電話、無線電報、有線電傳、微波電訊和衛星通訊。它的地平線雷達,可以監聽到蘇聯內地的軍事演習時坦克指揮官們通過無線電進行的談話。
英國政府訊總部與米國國家.安全局關係十分密切,接受米國支援的資金和技術設備。它在米國國家.安全局、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通訊部、澳大利亞國家信號局內都設有特別聯絡處,並派高級官員常駐。所以人們都稱英國政府通訊總部是美、英、加、澳四國的情報交換所。
英國政府通訊總部的監督機制是五人委員會,這個委員會是1995年英國首相梅傑下令成立的,任命羅傑.霍恩為該委員會的負責人。委員會由秘密保安局、秘密情報局、國防部代表組成,其任務是檢查政府通訊總部的作用、任務和管理情況,以便對總部的預算縮減和人員裁減提供依據。
政府通訊總部曾獲取過一些重要情報。比如英國申請加入歐洲共同市場時,政府通訊總部瞭解到各國所持的態度,這加強了英國討價還價的能力。該總部還從電訊變化中分析出華國核爆炸和導彈發射的時間和地點等有關情報。據說,在英國內閣掌握的情報中,政府通訊總部提供的占85%。該總部在香江南部的壩灣設立的基地是英國在遠東最機密的諜報設施,用以監聽、搜集華國、蘇聯(俄)、柬埔寨及越南等國的通信情報。1971年,又在香江斯坦利要塞建立了一個截聽華國衛星信號的衛星地面站。
在英國的情報組織之中,比較有趣的就應該算是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了。
這是一個建立在1958年11月。其前身是布賴頓協會,後由米國福特基金會捐款正式成立研究所。
該所自稱是「獨立的、不受各國政府控制的」私人機構,是一個「關於在核時代的國際安全防務和軍備控制問題的情報和研究中心」,實際上卻是一個半官方的西方國際軍事情報和研究機構。其經費的大部分來自美、英、加等國的基金會和研究機構的贊助。
該所以會員的形式吸收成員。會員又分正式會員、準會員、團體會員、通訊會員四種。會員絕大部分是軍、政、外交新聞界人士和研究人員。團體會員包括研究機構、學校、使館等。該所現有個人會員1500多人,團體會員1200多個,其中,美、英占6075%,基辛格、布熱津斯基都是這個所的個人會員。
在倫敦的研究所總部裡,有來自150個國家的1100餘人工作。研究內容是2世界各國的軍事潛力、軍事學說、武裝力量狀況、國際軍事政治問題及其他有關問題。該所的工作具有明顯的反.共、反蘇傾向。它在對西方國家居民進行思想灌輸、就某些軍事政治問題製造輿論、為西方國家統治集團利益服務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該所與西方一些國家的國防、情報機關保持密切聯繫。研究所每年開一次例會,使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會員見面。該社出版的刊物主要有《軍事力量對比》、《戰略評論》、《生存》等等。
除以上介紹的以外,英國還有倫敦警察廳特工處、專門從事海上間諜和反間諜活動的海軍情報局、專門進行空中偵察和宇宙航天偵察的空軍情報局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