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掌控世界

龍騰世紀 八百九十八章 中醫,中醫(中) 文 / 在皖人士

    值得說明的是,在華國的造人神話中沒有神「給氣」這個細節,而《說文》中的這個解釋恰恰彌補了神話的缺陷。從這一點,我們再一次震驚於世界神話的一致性,再一次感到遠古文明是一個完整體系的文明,裡面蘊藏著巨大的生命力。

    因此,中醫並不針對**的疾病,而是針對精神的健康,它認為,只要精神體健康了,氣在體內流轉無阻礙,身體就必然健康,為此中醫最講究養氣、調氣、理氣。從這點上講,中醫是「中介醫學」,它是站在物質**與精神生命之間的一種醫學體系,作用在於協調雙方的平衡。

    中醫的存在恰好可以證明我們的假設:在人類的身體內部確實有一個獨立的生命體存在,這個生命體我們可以將它稱之為精神生命體。它不以有形的方式存在,而將自己的生命化為無形之中。如果說**是我們生命存在的證據,那麼,經絡就是精神生命存在的證據。中醫從根本原則上是站在精神生命體與**之間的一種醫學體系,它調節著**與精神的相互平衡,而最終它關注的並不是我們的**,而是為精神生命服務的。

    有人推測,中醫的基本原則可能是這樣的:精神生命與**生命的關係是相互影響的,當精神生命受宇宙空間各種作用力影響時,它也有健康與不健康之分。當它不健康時,就直接表現為**疾病。同樣。**自身的病變也會影響到精神生命的健康狀態。因此,中醫的作用就在於調節雙方的平衡,溝通與傳遞信息。用精神強大的力量來治療**疾病,同時用地理、氣候、季節等因素來協調精神生命與宇宙自然的相互關係。

    因此,基本可以斷定,中草藥治病的機理與我們今天理解的礬理決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說將中草藥還原為化學分子思想是錯誤的。中草藥中一定有精神生命需要的東西,這種東西也不體現為化學分子結構。舉一例子,古老的中醫學中有「十八反。十九畏」之說,指的是藥物配伍上的禁忌,但這種禁忌在現代科學裡找不到依據。如,「甘草不能配甘遂」,但用兔子做試驗時,未發現任何反常的現象。心跳、體溫、瞳孔、腸胃均屬正常。再比如。「半夏貝母反烏頭」,在藥理試驗時也未發現任何毒副作用。由此可以推斷,「十八反,十九畏」配伍原則所針對的並不是**,而是精神生命,意思是說:如此的配伍會傷害精神生命。

    中醫學號稱華國的第五大發明,在世界醫學裡獨樹一幟。與西醫相反,華國的中醫完全走的是另外一條路。它從來就不主張生存與毀滅,征服與被征服。而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切人人體與疾病的關係當中。

    中醫十分重視人與自然的關係,《黃帝內經》講到疾病時總離不開氣候、季節、周圍自然環境等因素。中醫意義上的人;並不完全指**的人,而多指精神方面的人,強調思、憂、恐。喜、懼等等內在精神因素與疾病的關係,《素問?舉通論》說:「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上,思則氣結。」故有「思傷脾」、「恐傷心」、「憂傷肺」之說,中醫的藏象五神也是指神、、魂、魄、意、志,指的就是人的情緒、思想、意念、心理等精神的東西。

    比如說,中醫的所有理論都是以「氣」為中心展開的。中醫認為,「氣」是生命的本源,陰陽五行是「氣」的運動形式,五運六氣是天地的「氣」化,藏象五神是人體的「氣」化,病因病機在於「氣」化的失調,治療在於調理「氣」機。而中醫講的「氣」,不論從哪一個方面講,它都不像是物質性的東西,而是類似靈魂一樣精神的東西。因此,基本可以推測,中醫主要是以精神體為服務對象的醫學,方法在於協調精神體與**之間的關係。

    在這一基本理論之下,中醫的治療思想和方法不是征服與毀滅,而是調和與平衡,它的最高原則不是把侵入的病毒殺死,而在於陰陽平衡下的轉化。因此,中醫特別講究養氣、調氣、理氣,盛則洩之,虛則補之,寒則熱之,熱則寒之,促使陰平陽秘,補偏救弊。

    由此可見,中醫學的著眼點不在人的物質方面,而在人的物質與精神相互關係的方面,它的突出作用在於溝通物質**與人類精神的信息,起到中介調和的作用,因此我們把中醫稱之為「中介醫學」。

    現在來綜合一下,西醫學由於體現著物質文明的普遍原則,我們將它稱為「物質醫學」;中醫學則與西醫相反,它是站在物質**與精神之間,因此,我們把它稱為「中介醫學」。如果世界是由物質及精神構成的,那麼,基本就可以看出中醫在自然層次上所處的位置,物質、西醫中醫中介精神。

    如果說「世界是物質的」哲學觀點,導致了西醫的產生,那麼導致中醫產生的基本哲學觀點又是什麼呢?雖然我們目前還不清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瞭解物質結構的人才可以發明西醫學,同樣,只有瞭解了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結構的人,才可以發明中醫學。因此,不論從哪一個角度出發,促使中醫學產生的理論要比促使西醫學產生的理論高明。

    必須注意的是,中醫中介的特點,並不是它單獨具有的,它是華國遠古文化大系裡的一個分支而已,正如同西醫代表著物質文明的普遍原則一樣,中醫中介的特點也代表它所屬的那個文明體系的普遍原則,即東方文明的普遍原則。醫者,《易》也,《易》為《易經》,它是華國古代文化的總綱,因此整個東方文明也可以稱為「中介文明」。實際上,只要我們稍加注意就會發現,以《周易》為中心的所有文化形式,都帶有中介的特點,中醫是中介的,氣功是中介的,針灸是中介的,中草藥的原理也是中介的,道家關於人的一切理論也都是中介的,巫術、占卜、相面等等都是中介理論的具體操作方法。

    其實再說的稍微簡單一點的話,中醫跟西醫的根本性差別是因為對兩種文化的認同。西醫覺得人體一旦出現什麼事情的話,是因為身體之中多了一點不應該出現的東西,所以會直接使用藥物去將那些東西給殺除。最明顯的就是很平常見到的感冒,在西醫的眼中就是因為人體受到細菌的侵襲,身體沒有抵抗住,所以才會感冒。

    而想要治療的話,那麼只要將這些細菌全都殺掉就可以好轉,吃的感冒藥其實也就是這樣的一個原理。而稍微在難纏一點的病毒,那麼就直接要將身體中的那部分的內臟給切除,可以一定時間之內的預防。但是想要根治有很大的難處,只能起到的是抑制,想要徹底根治的話很難。

    而且也有一句話,叫做是藥三分毒,只要是藥物都帶有一定能的毒素,只是或多或少罷了,但是很長時間服用的話,對身體絕對不會是一個好處。

    而在中醫看來,不管是什麼樣的病症,不是因為身體之中多了什麼東西,而是因為少了一部分的東西,所以一般治療的時候會以滋補為主,然後經過壯大自己身體內的一些物質,達到陰陽調和,也就是平衡的程度。以前的時候人們或許不知道,但是現在經過人體的研究,估計很多人都清楚,中醫做的是滋補身體,然後通過身體自身的強壯,讓身體內的細胞漿那些病毒吞噬,化為己用。

    中醫這樣的治療手段自然是沒有西醫那麼簡單,只要小小的一顆藥丸就可以很直接的將這些病症給治療好,但是中醫不同,中醫的治療手段要繁瑣的多,尤其是各種藥物的配合,花費的時間實在是太多。但是西醫兩則之間的可以達到的效果也是很明顯差別的,西醫可以一定程度的抑制,但是中醫卻可以從根本性來解決整個身體的問題,只是一個時間長一點,一個短一點。

    如果這樣算的話,確實是中醫的效果要好很多,經過調諧來壯大身體,但是中醫最大的問題就是一種傳承的存在。以往古代的時候,通過自己幾千年摸索下來的東西,在短短的幾十年之中被破壞的一乾二淨,很難說有什麼東西流傳了下來。因為那些相應配套的能力沒有流傳下來,所以現在的中醫也只是剩下了花架子。

    再加上現在西方的科學大興,華國的文化一直都處在比較式微的程度,這個時候華國很多傳統的東西當然都會被打成了偽科學。這其實也是一種國力的體現,因為現在華國不是強國,所以華國的很多文化當然不是主流的文化,要是華國有著米國現在的地位,萬國來潮不好說,但是華國的一切東西都會被其他國家追捧,真到了那個時候,誰還敢說中醫是偽科學?(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